毛澤東如何抓住樞紐實施軍事戰略指導
1935年11月,中央紅軍剛剛結束長征抵達西北,急需休整,而國民黨軍卻從四周發起了新的進攻。為打開局面,毛澤東決心對孤軍冒進的東北軍打上一仗,地點就選在三面環山的鄜縣直羅鎮。這一勝利打破了敵人的“圍剿”,也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的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一個奠基禮。戰役結束后,毛澤東在干部大會上很好地總結了勝利的原因,第一次提出了“抓住戰略樞紐去部署戰役,抓住戰役樞紐去部署戰斗”的原則,豐富了我們黨的戰略指導思想。
樞紐是事關全局的中心關節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毛澤東歷來認為,指導戰爭者,最要緊的是觀照好戰爭的全局。這一原則的底蘊,是哲學上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整體決定局部,局部服從整體。體現在軍事上,就是戰略決定戰役戰術,戰役戰術服從戰略。從這一點出發指導戰爭,毛澤東認為戰爭勝敗主要和首先的問題,是對于全局和各階段觀照得好或觀照得不好,戰爭指導者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戰爭全局上面。
但整體與局部的關系還有能動的一面,整體不能脫離局部而存在,局部對整體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第一種是局部對整體沒有什么影響,不起明顯作用;第二種是單個的局部對整體沒有什么影響,但變化的局部多了、量的累積形成質變,最后對整體產生決定性影響;第三種是少數對整體有決定性影響的局部,一旦變化,則整體立即為之一變。楚漢爭雄,項羽“七十二戰,戰無不勝,忽聞楚歌,一敗涂地”,這其中的“七十二戰”,就屬于第一種情況,沒有決定性意義,而垓下一戰,就屬于第三種情況,立即就決定了戰爭的勝負。這種對整體和全局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局部,毛澤東稱之為“關節”或“樞紐”,并特別強調:“任何一級的首長,應當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那些對于他所指揮的全局說來最重要最有決定意義的問題或動作上,而不應當放在其他的問題或動作上。”
把握樞紐的具體表現形式
樞紐具有多種表現形式。它可以是主要戰略對手。主要戰略對手決定著戰略指導的目標和重心,是戰略指導首先就要明確的。毛澤東十分注意從整個的政治大形勢,來分析和確定主要戰略對手。在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毛澤東密切關注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認為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民族矛盾逐漸上升,成為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日本帝國主義取代國民黨反動派成為主要戰略對手。在這種大背景下,毛澤東在戰略指導上更多地強調團結國內各種抗日力量,共同對付日本帝國主義。他頻頻給國內各方寫信,號召捐棄前嫌共同抗日,在西安事變中,毛澤東力主和平解決,避免抗日力量內耗,從而使我們黨成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事實上的主要推動者,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持和擁護,民族抗戰大業蓬勃興起,民族矛盾這個主要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可以是主要戰略方向。主要戰略方向是軍隊遂行主要戰略任務的行動方向,決定著戰略指導的聚焦點和用兵的重心,關系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領導我們曾先后多次調整主要戰略方向。第一次是新中國成立至朝鮮戰爭爆發前,我軍以東南沿海為主要戰略方向,主要戰略任務是實現國家完全解放、防止美帝國主義的可能入侵。第二次是朝鮮戰爭爆發至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主要戰略方向由東南沿海調整至東北。之后又將主要戰略方向改為屏護首都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我國東面的中部地區以及我國“三北”地區。在這5次調整中,毛澤東始終堅持在一定時期內只能有一個主要戰略方向的原則,通過分析國家安全形勢,確定對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來自何方,主要作戰對象和戰略對手是誰、我軍主要戰略任務是什么,結合敵我軍力對比,判斷確立主要戰略方向,并注意把握主要戰略方向和其他戰略方向之間的聯動關系,從而抓住了戰略指導在空間上的樞紐。
可以是主要作戰形式。中國革命戰爭的軍事戰略轉變是以主要作戰形式的轉換為主要內容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在一定時期內的主要作戰形式也是全局中的樞紐。比如抗日戰爭時期就要抓住游擊戰這個主要作戰形式,用極大精力去解決游擊戰的戰略指導問題,而解決了游擊戰的戰略指導,整個抗日戰爭的戰略指導就活了。
可以是戰爭過程中的關鍵階段。戰爭是個連續而有階段性的過程,而每個階段在戰爭全過程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的關鍵階段,就是戰爭各階段的連接點、轉折點,是戰爭全局轉換的樞紐。比如,毛澤東在分析抗日戰爭戰略防御、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時,就明確指出,戰略相持才是全戰爭的樞紐。
可以是戰略要地。任何戰爭都有必爭必保的戰略要地,這也是戰略指導需要關注的樞紐。紅軍到達陜北后,毛澤東指出,發展重點在寧夏,“因寧夏是陜、甘、青、綏、內外蒙,即整個西北之樞紐”。抗日戰爭最困難的時候,毛澤東特別重視河南、華中、山東的作用,強調河南是我們全國長期抗戰的樞紐地帶,華中為我最重要的生命線,山東實為轉移的樞紐。解放戰爭戰略進攻階段,他又將工作重心放在大別山,為我軍取得整個南線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切從戰場實際出發抓樞紐
一是立足全局抓樞紐。樞紐的意義,只有放在全局中才能顯現,因此,要抓準樞紐,必須要放眼全局,從全局出發。遼沈戰役時,林彪只看到長春是一座好打的孤城,因此主張先打長春,這樣勢必形成從北到南一線平推的態勢,難以實現中央將國民黨軍封閉在東北加以殲滅的既定戰略方針。而毛澤東立足解放戰爭全局,將聯結東北與華北的咽喉錦州作為戰役樞紐,此地一克,則東北國民黨軍與華北的陸上聯系被切斷。錦州守將、國民黨軍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杰被俘后感慨地說:錦州好比一根扁擔,一頭挑著東北,一頭挑著華北,現在這根扁擔折斷了,這一著棋非雄才大略之人是下不出來的。
二是立足戰場形勢抓樞紐。戰場形勢是樞紐之所寄,戰爭指導者需要熟知戰場的敵我對比、天文地理等情況,憑借一雙慧眼,找出對全局有決定性影響的關節來。抗戰初期,日軍沿同蒲路、平漢線、津浦線大舉南攻,毛澤東從戰略形勢出發,指出:“華北大局之樞紐,現乃在恒山山脈及正太路。”因為恒山山脈將山西與河北的日軍隔開在兩個相對獨立的戰場,他們即使占領太原也如處甕中,難有大的作為。如果恒山山脈被打通,東西向的正太路被占領,則華北平原和山西的日軍能夠合兵一處,“華北戰局立即轉為局部戰,敵已達到控制全華北樞紐之目的,我們紅軍全處被動地位,河南亦立受威脅”。
三是立足科學預見抓樞紐。毛澤東一貫認為,為著領導,必須有預見,如無預見,即無領導。有了預見,對形勢的未來發展,心中就有了一定的數,抓樞紐也就有了判斷和依據。在分析抗日戰爭時,毛澤東提出中國的抗戰將分為三個階段,即戰略防御、戰略相持和戰略反攻。依據這種科學預見,毛澤東進一步指出,三個階段中以相持階段最為重要。“我們肯定地說:只有這個過渡階段,才是全戰爭的樞紐。中國化為殖民地還是獲得解放,不決定于第一階段中主要的大城市與交通線之喪失,而決定于第二階段中全民族努力的程度。”這就抓住了抗日戰爭的樞紐所在。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