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真理在誰手里,就跟誰走

——寫在茍壩會議召開 85周年之際

原標題:真理在誰手里,就跟誰走
作者:顧伯沖    發布時間:2020-03-20    來源:學習時報
分享到 :

長征路上,有人問張聞天,怎么老是跟著毛澤東跑?張聞天回答:“真理在誰手里,就跟誰走。”茍壩會議是檢驗真理在誰手里的一個重要歷史事件。
  (一)
  1935年3月10日,茍壩。這個位于遵義以南50多公里的傳統村落,靜靜地躺在叢山峻嶺之中。
  自長征以來,剛剛取得二渡赤水、再占遵義等幾個難得勝利的中央紅軍,正士氣大振,豪情滿懷。當日1時,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向朱德發來“萬急”電報,建議攻打打鼓新場,并擬制了一份具體的作戰方案。
  紅一軍團的電報緣何以“萬急”等級發出,是因戰機稍縱即逝。隨即,張聞天召集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王稼祥等20多人參加的會議進行討論。這是遵義會議后在軍事指揮問題上從一個極端走向的另一個極端,規定一切重大決策都要經過政治局討論,包括火燒眉毛的打仗這檔子事,也都要以這種極端民主的方式表決。
  會議開了整整一天,20多人七嘴八舌、枝蔓橫生,爭論不休,對打與不打出現了嚴重的分歧。絕大多數人認為,在遵義戰役大捷的鼓舞下,希望多打幾個勝仗來創造云貴川三省地區的根據地。而毛澤東不這么想,認為眼下紅軍雖然稍稍恢復了點元氣,但總體上還是比較疲憊。況且,打鼓新場的國民黨黔軍固守和經營多時,外有城墻,內修碉堡工事,真正打起來后各方援軍就近機動,很容易形成兩軍對壘,紅軍則很快會陷于南北夾擊、腹背受敵之境,甚至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僵持不下。會議主持者見雙方爭執不下,便決定民主表決。結果,支持毛澤東意見的只有毛澤東本人一票。于是,作戰命令即將發出,打鼓新場之戰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你們硬要打,我就不當這個前敵司令部政委了!”毛澤東急了,試圖作最后努力阻止命令的發出。
  “少數服從多數,不干就不干!”會上,有人毫不客氣地將毛澤東頂了回去。會議開到最后,非但沒有聽進毛澤東的意見,而且還舉手表決免去了毛澤東只當了7天的前敵司令部政委職務。
  實事求是地說,毛澤東和與毛澤東意見不一的人當時是“道”同而“術”不同而已,“同”的都是出于多打勝仗的良好愿望,都是從黨和紅軍根本利益的站位上出發的,“不同”的只是各自對事物認識的程度不同而選擇的路徑不一而已。在那個殘酷斗爭、風起云涌的環境里,他們沒有個人的利益之爭,也沒有“誰說了算”的想法。
  (二)
  會議開到了這個份上,毛澤東可以說是該盡的力都盡了,更何況官也丟了,可以無官一身輕了。還有,就在會議召開前20多天,夫人賀子珍在不遠處的白沙村剛剛分娩,等待著與他分享天倫之樂。
  是啊,如果從個人的私心或恩怨出發,毛澤東這樣想、這樣做也是符合邏輯的。但是,如果真的這樣,也就不是偉人毛澤東了。
  散會以后,毛澤東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想的是紅軍的命運、革命的前途,決不能讓紅軍再受挫折;想到的是這仗一旦開打,稍微恢復了一些元氣的紅軍必將遭受新的重創;還有,自從瑞金出發一路走來的紅軍,不知經歷了多少坎坷泥濘、圍追堵截、夾擊轟炸,已有5萬多紅軍將士為“逃跑主義”埋了單。這5萬多不僅僅是一串冰冷的數字,更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贏得未來勝利的本錢啊。
  毛澤東越想越多,夜不成寐。于是,他索性披上衣服,提著一盞馬燈,沿著坎坷的水稻田埂路,去找周恩來商量,為制止這種雞蛋碰石頭的做法再作一次努力。
  在那條只有兩公里長的鄉間小路上,毛澤東心急如焚、憂思忡忡,走得何其艱難。我們現在無法透過歷史的暗夜去猜度毛澤東當時的思緒,但他一定會想到,1932年的寧都會議上,他被解除在紅軍中的領導職務。他嘗夠了不讓他指揮軍隊、不讓他參加黨的領導工作,在一個房子里,兩三年一個“鬼”也不上門的味道。好不容易在兩個月前的遵義會議上,他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大約一個月前,在“雞鳴三省”召開的政治局會議上,他在常委分工中成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就在一個星期前,他被任命為中央紅軍前敵司令部政委,而幾個小時前又予取消了。他的心里五味雜陳。
  (三)
  當夜,毛澤東說服周恩來后,馬上又請來朱德一起商議,朱德也表示贊同。到了凌晨4點的時候,中革軍委二局截獲了敵人電報,確認滇軍和川軍正秘密向打鼓新場集結,其周邊已有敵人100個團。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這一情報驗證了毛澤東不打打鼓新場的理由,也驗證了他高人一籌的戰略思維。
  次日,會議繼續進行。會上,周恩來、朱德同與會者擺情況、講形勢,力陳利弊,張聞天等領導人也很快轉變立場。如此一來,前一天通過的關于進攻打鼓新場之敵的作戰計劃被徹底否定。接著,會議又決定恢復毛澤東的中央紅軍前敵司令部政委職務。形勢翻了盤,毛澤東便因勢利導,同大家一五一十地分析戰機稍縱即逝、瞬息萬變的局勢,指出決策指揮上的弊端。
  戰局果如毛澤東分析的那樣。國民黨之滇軍孫渡所部已經從黔西、大金沙方向向打鼓新場進發,川軍郭勛祺部、周渾元部、吳奇偉部正虎視眈眈,敵人以八師之眾的兵力正伺機對紅軍形成合圍。
  由于作戰計劃的臨時改變,紅軍以靜制動,躲過了堪可滅頂的劫難。
  第二天,根據毛澤東、張聞天等提議,中央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新“三人團”,即三人軍事指揮小組。進入新三人團的毛澤東,就此真正執掌了中國工農紅軍的領導權和指揮權。認識到毛澤東的正確后,與會者開始反思,并轉而堅定地支持毛澤東。
  茍壩會議不僅是毛澤東職務變化的一次飛躍,更是全黨全軍對毛澤東“認知認可”的一個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