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績
《解放日報》記者專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
記者 夏斌
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70年輝煌成就。新中國走過的70年光輝歷程,宛如一幅氣勢磅礴又絢麗多彩的畫卷,深深地鐫刻在中國共產黨成長壯大、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豐碑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路走來,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仡櫺轮袊70年光輝歷程和輝煌成就,從歷史經驗中汲取力量、從歷史規律中獲取智慧,對于我們成功應對前進道路上的“亂云”和“風浪”,以堅如磐石的信心、只爭朝夕的勁頭、堅韌不拔的毅力,一步一個腳印把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到來之際,本報記者圍繞相關話題采訪了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教授。
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集中力量創造很多“第一”
記者:1949年9月,毛澤東同志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莊嚴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闭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為了“站起來”,走過了怎樣一段不平凡的路?
曲青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中國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為了這一天,中國人民在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自由幸福的浴血奮斗中,以百折不撓的精神,進行了一場場氣壯山河的斗爭,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詩,走過了十分不平凡的歷程。
中國有著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歷史,長期走在世界前列。到了近代,由于外國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治者的腐朽,漸漸落伍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大門,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伴L夜難明赤縣天”,中國人民付出了多少代價,經受了多少苦難!
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近80年間,各種政治力量都曾登上歷史舞臺,摸索救國救民的道路。那個時候,“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書也看。向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派遣留學生之多,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但無論是地主階級“補天派”還是資產階級改良派,無論是舊式農民起義還是資產階級革命,“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模的運動,都失敗了”。中國人向西方學了不少,但是行不通,這就迫使中國人中的先進分子要進行新的學習、新的選擇。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的爆發,促進了馬列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1921年,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從此有了主心骨,中國人民從精神上由被動轉為主動。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浴血奮戰,經歷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全民族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徹底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實現了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終于迎來了浴火重生的曙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啟了歷史新紀元。
記者: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后,全黨全國是怎樣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勢的?
曲青山: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經受了長期戰爭創傷的中華大地滿目瘡痍、百廢待興。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人民順利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通過黨和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全國一盤棋,政令暢通、運轉高效;能夠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能夠集中人力物力,保證重點工作、重點任務、重點項目;能夠通過自上而下、覆蓋廣泛的組織體系,保證有效動員和組織廣大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奮斗。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新中國建立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在思想理論、政治制度、經濟發展、文化建設、人民生活和國防外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經濟建設上,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文化建設上,加強了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創作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文藝作品;民生上,解決了幾億人口吃飯穿衣的大難題。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這一大型成就展,展出了150個“新中國第一”。其中,很多“第一”都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集中力量才創造出來的,像“兩彈一星”研制、大慶油田開發、紅旗渠建設等,充分證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這個優勢。
記者:您如何看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遇到的曲折?
曲青山: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偉大成就的同時,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中也發生了失誤,遭受了嚴重挫折。對此,我們的評價要秉持全面的、科學的方法,不能離開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對自己包括領袖人物的失誤和錯誤歷來采取鄭重的態度,一是敢于承認,二是正確分析,三是堅決糾正,從而使失誤和錯誤連同黨的成功經驗一起成為寶貴的歷史教材。按照這個論述精神,我覺得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看待“曲折問題”:
一是確實出現了一些曲折和錯誤。發生的原因,既有當時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影響,也有主觀上的認識錯誤和工作失誤。
二是要分清歷史的主流與主線。與我們取得的偉大成就相比,成就是主要的,是主流主線,問題是次要的。
三是要看到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糾正了錯誤。這正是中國共產黨偉大的表現、生命力頑強的表現。
四是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中開辟了通向未來的道路。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這是很實在的話。
正是總結和汲取了歷史的經驗教訓,我們黨才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辟、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和理論,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前后兩個歷史時期不能相互“否定”,不能割裂歷史
記者: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請問,改革開放如何一步步激發創新創造?
曲青山:當時,擺在我們黨和人民面前有三個選擇:一個是封閉僵化的老路,另一個是改旗易幟的邪路,再一個是重新開辟和尋找新路。在這個重大歷史關頭,鄧小平同志領導全黨總結經驗、糾正錯誤,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確定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做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為中國社會主義發展開辟了新路。
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和發展鄉鎮企業。在農村改革的推動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開始試點和啟動。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后,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由農村轉向城市,科技體制和教育體制的改革相繼展開。在全面推進城鄉改革的同時,“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有重點、立體式的對外開放格局逐步形成。
黨的十三大提出加快和深化改革的任務后,在國際、國內形勢復雜艱難的情況下,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克服種種困難,實現了社會穩定、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中國經濟經歷了一個加速發展時期,國民經濟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強調使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們大力推進財政、稅收、金融、外貿、外匯、計劃、投資、價格、流通、住房和社會保障等體制改革,實現了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性突破。
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使中國人民大踏步地趕上了時代的潮流,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記者:所以,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富起來”了?
曲青山:首先要明確,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富”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1990年,我國基本上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2001年,人民生活實現了從溫飽有余到總體小康的跨越。2010年,我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近52萬億元,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8354元,主要農產品和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同時,國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報告對當時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給予高度評價,指出“我國經濟總量從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社會生產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邁上一個大臺階,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會保障水平邁上一個大臺階,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國際影響力邁上一個大臺階,國家面貌發生新的歷史性變化”。生產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民族精神煥然一新,因此可以說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
記者:有人習慣把新中國走過的70年歷程分為前后兩個階段。請問,該如何正確看待“前30年”與“后40年”的關系?
曲青山: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界標,新中國的歷史可以劃分為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和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2013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講話強調:“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边@“兩個不能否定”是我們正確認識新中國“前30年”與“后40年”關系的基本遵循。
具體而言,應該把握好這樣幾個要點:
第一,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相互聯系”的。這里所說的聯系并不只是時間上的延續和順延,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務、奮斗目標基礎上的聯系。在這些問題上,兩個時期是一脈相承的,不能將其對立起來。
第二,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有“重大區別”的。它們的重大區別在改革開放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上,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也包括在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內外條件和實踐基礎上。前一個歷史時期沒有進行改革開放,后一個歷史時期進行了改革開放;前一個歷史時期為后一個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后一個歷史時期是對前一個歷史時期實踐探索的堅持、完善和發展,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兩個歷史時期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和實際工作有很大差別。
第三,要站在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來看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正確認識各自在探索、開創、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相互“否定”,不能割裂歷史。即使對在前一個歷史時期中發生的全局性錯誤,也要注意把“運動”與“歷史時期”區分開來,徹底否定的是“運動”,是“以階級斗爭為綱”,但在這個時期黨和人民與極“左”路線斗爭,在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防建設、對外關系等很多方面取得的成績,也是不能抹殺的,要給予充分肯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取得全方位成就,發生深層次變革
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請問,新時代“新”在哪里?
曲青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改革創新,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成就,發生了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革。黨的十九大進一步作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的重大論斷。
我認為,新時代主要“新”在這么幾個方面:
一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但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二是發展的新目標新藍圖。黨的十九大提出從2020年到2035年、從2035年到21世紀中葉兩個階段的新的奮斗目標。
三是指導思想的新發展,即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指導地位。
四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的長征路”,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
五是要準備迎接新挑戰。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都可能出現新的困難和挑戰,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提高斗爭本領,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
記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是怎樣全面從嚴治黨的?
曲青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實行八項規定、改進作風切入,以上率下,不斷加大反腐敗工作力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緊緊圍繞全面從嚴治黨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出臺了一系列新舉措,開創了黨的建設和各項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就是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既體現為治黨對象的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也體現為治黨內容的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還體現為治黨目標、手段、方法的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關鍵在“嚴”,就是思想教育從嚴、干部管理從嚴、黨內政治生活從嚴、紀律約束從嚴、作風要求從嚴、反腐倡廉從嚴、制度建設從嚴,把黨的建設的各項任務落深落細落小落實;要害在“治”,就是各級黨組織要肩負起主體責任,各級紀委要擔負起監督責任,關鍵主體的責任落實了,才能使管黨治黨真正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
記者: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背后有著怎樣的歷史脈絡,根本秘訣又是什么?
曲青山: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主要完成和推進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緊緊依靠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是緊緊依靠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是緊緊依靠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件大事沒有做完,還正在向前推進。
第一件大事是為了救國,第二件大事是為了興國,第三件大事是為了富國和強國。救國、興國、富國、強國都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組成部分,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次“偉大飛躍”的階段目標和實現形式雖然不同,但貫穿其中、始終不變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同時,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就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推動者、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大踏步地趕上時代的潮流,譜寫著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輝煌篇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是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科學指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輝煌成就、展現蓬勃生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黨和國家事業提供了基本遵循,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新時代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
記者: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歸根到底是靠什么?
曲青山: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光明磊落、襟懷坦白,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寶貴品格。在新征程中,要不斷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繼續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馬克思主義是立黨立國的根本,是指引中國發展進步的旗幟,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環境、面對思想觀念多元多樣多變的新情況,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善于把握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善于總結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黨和人民的開拓奮進才會始終有光輝旗幟的引領,真理的光芒才能轉化為推進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物質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承載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無數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億萬人民的奮斗和犧牲,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的旗幟、奮斗的旗幟、勝利的旗幟,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不移地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和國家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必須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部活動之中,善于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著力增進人民福祉,依靠人民鑄就輝煌、創造偉業。
記者:在前進路上,還需要啃下哪些硬骨頭?
曲青山: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前,擺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更嚴峻、工作更偉大。我們要緊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我們面臨的重大風險是多方面的,而且各種風險往往不是孤立出現的,很可能相互交織并形成一個風險綜合體。要科學預見形勢發展走勢以及隱藏其中的風險挑戰,做到未雨綢繆,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實施好“五個一批”工程,堅持“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盲目抬高標準,確保到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總體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要強化大氣、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社會反映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讓中華大地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堅持“三個一以貫之”
記者: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中央發出通知強調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請問,這一要求有何重大意義?
曲青山: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的迫切需要,是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迫切需要,是實現黨的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任務的迫切需要。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回答和解決的實質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為了誰,我要干什么、應該干什么?我是誰,我是中國共產黨人;為了誰,為了中國人民、為了中華民族。這兩個問題涉及立黨執政的根本性問題,是大本大原的問題。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重要內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黨史國史是必修課。黨史、新中國史寫的是歷史,敘的是奮斗,述的是大道,探索的是規律,啟示的是當下,燭照的是未來;黨史、新中國史中有信仰、有意志,有目標、有方向,有宗旨、有傳統,有成就、有警示,有勇氣、有定力。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能夠使人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得到教益、受到啟迪、獲得力量。
通過學習黨史、新中國史,要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先進的政治屬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純潔的政治品質,深刻認識到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深刻認識到黨的執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深刻認識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的本質內涵,進而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記者: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如何才能做到守初心、擔使命?
曲青山: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今天,我們回顧歷史,不是為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為了躺在功勞簿上、為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為了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締造新時代的奮斗和輝煌,鑄就新時代的歷史豐碑,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新時代新征程中,要做到守初心、擔使命,必須堅持“三個一以貫之”:
一以貫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要完成新時代的歷史使命,最根本的就是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這一思想作為全黨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行動指南。
一以貫之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勇于以黨的偉大自我革命來推動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
一以貫之增強憂患意識、防范化解風險挑戰。我們正處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要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特別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
總之,新中國70年何等輝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實現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跡。奇跡是干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需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績。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實踐充分證明,中國人民一定能,中國一定行。
來源:《解放日報》2019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