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人民性 求是性 包容性 堅韌性

原標題:人民性 求是性 包容性 堅韌性
作者:曹應旺    發(fā)布時間:2019-09-0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

周恩來、毛澤東、博古在延安。

周恩來逝世后,郭沫若在《念奴嬌·懷念周總理》詞中寫道:“光明磊落,與導師,協(xié)力、同心、共命。”這是描繪毛澤東與周恩來之間關系的。周恩來為什么能與毛澤東協(xié)力同心共命?這與他們有著共同的初心和使命密切相關。毛澤東之所以能成為新中國的開國領袖并在開國管理中取得奠基性成就,之所以能讓周恩來忠心耿耿地輔助他,是因為毛澤東具有人民性、求是性、包容性和堅韌性的品德。

人民性

毛澤東的書法作品中寫得最多的兩個字是“人民”。毛澤東最有影響力也最能反映他的品德的題詞是:“為人民服務”。周恩來心悅誠服地信服毛澤東這個領袖,是因為他是在人民中產(chǎn)生出來的人民的領袖,是為人民服務的領袖。周恩來說:“決不要把毛澤東看成一個偶然的、天生的、神秘的、無法學習的領袖。”“我們的領袖是從人民當中生長出來的,是跟中國人民血肉相聯(lián)的,是跟中國的大地、中國的社會密切相關的,是從中國近百年來和‘五四’以來的革命運動、多少年革命歷史的經(jīng)驗教訓中產(chǎn)生的人民領袖。”毛澤東的人民性包括價值觀、歷史觀、方法論三個部分。

為人民服務,最偉大、最光榮、最神圣,這是毛澤東人民性中的價值觀。毛澤東在張思德的追悼會上說:“我們的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毛澤東心目中人民是天,唯此為大;人民是地,唯此為本。在人民解放的革命斗爭中,毛澤東犧牲了五位親人:妻子楊開慧、大弟弟毛澤民、小弟弟毛澤覃、堂妹毛澤建、侄子毛楚雄。為捍衛(wèi)民族獨立,毛澤東的愛子毛岸英犧牲在抗美援朝的戰(zhàn)場上。毛澤東為人民之憂而憂、為人民之樂而樂。1976年7月,重病中的毛澤東得知唐山大地震造成大量人民群眾傷亡、損失慘重,放聲大哭。

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這是毛澤東人民性中的歷史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規(guī)律。毛澤東認為人民群眾是力量之所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他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什么?是群眾,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這是真正的銅墻鐵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們,我們卻要打破反革命。”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他指出:“抗日,抗日,是誰之力?離了工人、農(nóng)民和其他小資產(chǎn)階級,你就不能走動一步。”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有一句膾炙人口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同時,毛澤東對鼓吹天才論、鼓吹英雄創(chuàng)造歷史的唯心史觀予以無情的揭露和批判。

貫徹實行群眾路線,這是毛澤東人民性的方法論。毛澤東的人民性包含著一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民群眾,還包含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方法、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與毛澤東把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密不可分,也與毛澤東把唯物辯證法運用于實際工作中緊密相連。毛澤東在《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論述了“一般和個別相結合”“領導和群眾相結合”的兩個方法。

求是性

“實事求是”同“為人民服務”一樣,是毛澤東又一個特別優(yōu)秀的品德。周恩來說:“毛主席不是空談真理,而是使真理和實踐相結合,使它具體化。”周恩來評價毛澤東:“他自己的口號是‘實事求是’。他是最老實的,是則是,非則非。”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從實際出發(fā)、實踐第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思想同中華民族實事求是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他極具魅力、影響深遠的實事求是的品德和性格。

要做到實事求是,在毛澤東心目中第一條就是“遇事虛懷觀一是”,即“虛懷觀是”。“遇事”就是對所有時候、所有場合的所有事,都要實事求是。一時的實事求是、個別事情上的實事求是是容易的,始終如一的實事求是、所有事情上的實事求是是不容易的。“虛懷”是一種自然狀態(tài)的胸懷,不是胸中只有本本,不是胸中只有領導意圖,不是胸中只有私心雜念的狀態(tài)。胸中只有本本,胸中只有領導意圖,胸中只有私心雜念,不可能觀到那個“是”。觀都觀不到,何談去做到!

要做到實事求是,在毛澤東心目中第二條就是“與人和氣察群言”,即“和氣察是”。和氣就是民主,就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如果不民主,對人不尊重,高高在上、盛氣凌人,人家就不能交真心、講真話,這種人就察不到那個“是”。所以,民主不僅是政治問題,也是認識論上的問題。和氣就是謙和,就是謙虛謹慎、戒驕戒躁。驕傲自滿、自高自大、喜歡翹尾巴的人,看不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采納不了眾人之見,集中不了眾人之智,這種人也就察不到那個“是”。所以,謙和既是品德問題,也是認識論上的問題。所以,毛澤東認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驕傲就會發(fā)生霸王別姬那樣的失敗。

要做到實事求是,在毛澤東心目中第三條就是“各去所偏”“歸于一是”,即“去偏歸是”。1941年8月5日,毛澤東致謝覺哉的信中說:“事情確需多交換意見,多談多吹,才能周通,否則極易偏于一面。”“各去所偏,就會歸于一是。”“偏”就是片面性,只看見局部,看不見全體,只看見樹木,看不見森林。“偏”就是走極端,就是抓住一點不及其余,就容易強調(diào)一個方面而否定另一個方面。毛澤東認為教條主義、經(jīng)驗主義都是偏于一面,都歸不到那個“是”。

要做到實事求是,在毛澤東心目中第四條就是“去偽存真”,或者叫“去偽存是”。去偽存是,即去掉假的、空的、表面的東西,以求得真的、實的、內(nèi)在的東西。假的、空的、表面的東西不去掉,存在的就不是“是”。毛澤東批評華而不實、脆而不堅的那種人是“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他在七大上號召,“要講真話,不偷、不裝、不吹。”“不偷”,就是不要把別人的東西當作自己的東西,不要把馬克思的東西偷作自己的東西。這是批王明的。“不裝”,就是不要弄虛作假,不要“豬鼻子插蔥,裝象”。“不吹”,就是不要夸大其詞,不要把一說成十;而是一就是一,十就是十。

要做到實事求是,在毛澤東心目中第五條就是眼睛向下調(diào)查研究,即“調(diào)研得是”。眼睛向下,是要求對著廣大群眾。毛澤東認為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你不接近群眾,你的智慧從那里來?群眾中蘊藏著許多智慧,你把它搜集起來,集中起來,你就有能耐了,你就能把事情辦成功。他說:“要了解情況,唯一的方法是向社會作調(diào)查,調(diào)查社會各階級的生動情況。”“要做好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昂首望天。沒有眼睛向下的興趣和決心,是一輩子也不會真正懂得中國的事情的。”

包容性

一個好的領導者或者說決策者,最重要的本領是出主意、用干部,但若沒有包容性的品德,就出不好主意,用不好干部。包容性就是心胸似海,納百川,而不棄任何一條小河之水,所以成其大。包容性就是能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積極因素。包容性就是既能通古今,又能通中外,善于從古今中外汲取智慧。毛澤東正是具有這樣包容性的人。

毛澤東重視出主意,他的許多好主意都是從運用古今中外法中產(chǎn)生的。所謂“古今”就是歷史的發(fā)展,所謂“中外”就是中國和外國,就是己方和彼方。古今中外法就是以歷史為鏡、以外國為鏡,解決當今中國的問題。古今中外法是好主意,也是智慧形成的一個重要源泉。

毛澤東重視并善于總結中國歷史經(jīng)驗和智慧,根基深厚。如:毛澤東的實事求是與總結和吸取《論語》《漢書》等史書中的經(jīng)驗和智慧密不可分;毛澤東的群眾路線與總結和吸取孟子等古人民本思想的智慧密不可分。

毛澤東重視將外國一切好的東西都學過來為中國所用,重視并善于汲取外國英杰的智慧,以開闊眼界。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向歐美三杰——拿破侖、克勞塞維茨、華盛頓吸取抗戰(zhàn)智慧。拿破侖、克勞塞維茨的集中優(yōu)勢兵力的打法、華盛頓躲開與英軍直接對峙消耗英軍的打法,給了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以積極影響。

毛澤東重視用干部,他的旗下群英薈萃、各顯神通,與他善于運用五湖四海法密切相關。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毛澤東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說:“我們都是從五湖四海匯集攏來的,我們不僅要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毛澤東用干部是各個山頭都用,搞五湖四海,不搞團團伙伙的小圈子。毛澤東的五湖四海法是由他的胸懷人民、胸懷天下決定的。

堅韌性

美國記者海倫·斯諾曾寫道:“他有很好的教養(yǎng),內(nèi)部是鋼,有堅強的抵抗力。毛從來不是教條主義者。他是靈活的,愿意變革和學習,而最重要的,是忍耐——一直到那個轉折點上。”這是對毛澤東堅韌性品德的精到的概括。

“堅”,就是堅定不移的定力,堅強不屈的意志,堅持不懈的努力。1939年5月30日,毛澤東談什么是模范青年時說:“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個方向是不可動搖的,要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氣來堅持這個方向。”毛澤東在黨的七大上講愚公移山的故事,就是要求堅定信仰、堅定信心為黨確立的目標而奮斗。紅軍長征剛到陜北,毛澤東就寫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強調(diào)“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紅軍力量那么弱小的條件下能有這樣的氣概、決心,可見他的內(nèi)心是多么堅定、多么強大。

堅定不移的定力,堅強不屈的意志,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僅表現(xiàn)在毛澤東的著述中,也表現(xiàn)在毛澤東的詩詞中。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在《西江月·井岡山》中詠道:“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敵軍圍困萬千重”,敵我力量懸殊何其之大,對我不利的形勢何其嚴峻。“我自巋然不動”,這是何等堅定、何等堅強。

“韌”,就是能屈能伸的能力,善于迂回的智慧,善于等待的耐力。周恩來認為毛澤東是“最能堅持原則又能靈活運用的領袖”,是指出真理、堅持真理、發(fā)揮真理的人。在堅持原則中是堅持方向,實現(xiàn)目標的人。在靈活運用中是善于等待、善于迂回的人。領導者或者說管理者,要把自己的智慧變成大家的智慧,往往需要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往往需要等待、需要迂回。毛澤東是善于等待的領導者。1944年7月,毛澤東同英國記者斯坦因談話時曾說:“我自己曾經(jīng)有過處于少數(shù)地位的情況。在這種時候,我所能做的只有等待。”毛澤東也是善于迂回的領導者。他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問題》中指出:“為了進攻而防御,為了前進而后退,為了向正面而向側面,為了走直路而走彎路,是許多事物在發(fā)展過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現(xiàn)象,何況軍事運動。”周恩來說:“正確的意見常常是要經(jīng)過許多等待、迂回才能取得勝利,為大家所接受。”“毛主席當著他的意見沒有被大家接受時,他就等待,有機會他就又講,又教育,又說服。”

井岡山和贛南閩西斗爭中,毛澤東的游擊戰(zhàn)法和運動戰(zhàn)法已蘊含了迂回、等待的智慧。毛澤東上井岡山不久,很快總結出從前井岡山的一個叫朱聾子的“山大王”采取“不要會打仗,只要會打圈兒”的方法與官兵周旋了幾十年的經(jīng)驗。提出:既要會打圈,又要會打仗。打圈是為了避實擊虛,強敵來了,先領他轉幾個圈子,等他暈頭轉向暴露出弱點以后,就抓準狠打,打得干凈利落,打得要有收獲,既消滅敵人,又繳獲武器。

(作者為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