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為何在新中國前夕總結黨的歷史經驗
1949年6月30日,新華社播發的毛澤東長篇文章《論人民民主專政》,深入系統地闡發了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為即將成立的新中國人民政權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這篇文章從紀念“七一”和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切入,反映了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走向新社會的歷史關口,毛澤東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思考。
認識新中國離不開總結黨的歷史經驗
在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時候,毛澤東提出要寫一篇重頭文章,目的是要向黨內外、國內外講清楚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所總結的根本經驗和繼續前進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對于這件事,毛澤東非常看重。1949年6月24日,他曾告訴秘書胡喬木:“寫一篇紀念七一的論文。”這篇論文,就是著名的《論人民民主專政》,由毛澤東親筆撰寫。
之所以在這個時間節點總結我們黨走過的道路,一是要找到一些規律性的經驗,二是要從中得出一些結論。這些經驗和結論涉及到我們黨的根本。
毛澤東在文中總結和提到的經驗中,特別強調以下幾點:一是到現在為止,中國人民已經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經驗,就是這兩件事,即:在國內,喚起民眾,結成國內的統一戰線,并由此發展到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在國外,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國人民,共同奮斗,結成國際的統一戰線。二是積孫中山探索四十年的經驗和中國共產黨探索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民選擇的道路“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墻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這里講的“一邊倒”,著重是講我們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三是中國共產黨代表的無產階級為什么“取得了基本勝利”,毛澤東給出的答案是,因為我們有“戰勝敵人的主要武器”,那就是有區別于其他階級和政黨的一個黨、一個軍隊、一個統一戰線。提到中國共產黨,毛澤東特別強調她是“一個有紀律的,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武裝的,采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群眾的黨”。總之,不了解我們黨的過去,就不明白我們將要走向何方。
毛澤東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思考了哪些重大問題
站在社會歷史的巨變面前迎接新中國,毛澤東通過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思考了哪些重大問題呢?我們從《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可以得到一些答案。
有關中國共產黨人在理論上的堅定性。理論上的堅定性,是毛澤東寫這篇文章首先要強調的問題。毛澤東開篇強調,我們“是共產主義者”,要樹立正確的宇宙觀,即正確的歷史觀。他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懂得一些人類社會發展的真理,一是得益于二十八年的革命實踐,二是得益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指導。他說:“我們黨走過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過的,而是在困難的環境中走過的,我們要和國內外黨內外的敵人作戰。謝謝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斯大林,他們給了我們以武器。這武器不是機關槍,而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在文中反復強調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建立中國共產黨、理論武裝這個黨,以及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實踐從而使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等方面的極端重要性,他指出,“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毛澤東提醒人們,觀察人類社會發展,就是要掌握這樣的歷史觀、這樣的辯證法,就要牢牢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作為一個共產黨人,必須具有這種理論上的堅定性,否則“就不是共產主義者”。
有關中國人民所走道路的堅定性。道路的堅定性,是毛澤東寫作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一個主要結論。毛澤東坦言,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主要是通過俄國人介紹的;中國人所走的革命道路,也與俄國人相似。毛澤東認為,“俄國人曾經在幾十個年頭內,經歷艱難困苦,方才找到了馬克思主義。中國有許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國相同,或者近似”,“先進的人們,為了使國家復興,不惜艱苦奮斗,尋找革命真理,這是相同的”。俄國人所走的社會主義道路以及創立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讓“中國人和全世界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隨著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一個嶄新的時期”的來臨,中國人所要選擇的道路,也就有了方向。所以毛澤東堅定地告訴人們:“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也就是說,我們所走的路,既是從俄國人的探索中得到的啟發,同時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歷經艱難困苦自己探索的結果。方向有了,但這條路怎么走呢?毛澤東清晰地指出,中國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才有可能取得“基本的勝利”。毛澤東還告訴人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中國自身的實際出發,中國人民找到了這樣一條道路:“經過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毛澤東講到,從康有為寫《大同書》開始到資產階級的共和國,都不可能找到一條到達大同的路,“一切別的東西都試過了,都失敗了”,“唯一的路是經過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毛澤東在文中還特別強調,我們要在所選的這條道路上堅定地走下去,中國人民自己要用人民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不使自己走入反動派指引的錯誤路上去,并繼續前進,向著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前進”。
有關新中國政權在制度選擇上的堅定性。制度選擇上的堅定性,是毛澤東要表達的一個主題,也就是要表達共產黨人的制度自信。毛澤東的回答非常清楚,中國共產黨所要建立的國家政權的性質,就是“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我們的制度選擇,是在這樣的國體下確定的,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要建立的,就是一個“偉大的光輝燦爛的社會主義國家”。在回應那些“外國反動派”所誣稱中共所要建立的制度為“你們獨裁”時,毛澤東干脆利落地說:“可愛的先生們,你們講對了。”他坦言,實行人民民主專政,就是“人民民主獨裁”,“就是剝奪反動派的發言權,只讓人民有發言權”。這一回答,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在制度設計上的高度自信。他特別強調了這一制度對反動派“實行專政,實行獨裁”,而“對于人民內部,則實行民主制度”的內容,講清了什么是“人民民主專政”。這樣的制度,與那些“罵我們實行‘獨裁’或‘極權主義’的外國反動派”的制度恰恰相反。這種在制度選擇上的堅定性,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深刻把握和創新發展,是毛澤東在制度問題上高度自信的表現。
有關新中國政權的人民性。中國共產黨所要建立的政權的人民性,是毛澤東特別要表達的觀點。中國共產黨歷來強調,人民立場是其根本的政治立場,為人民服務是根本宗旨。正如毛澤東所說的:“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通篇充滿著人民立場和人民情懷,明確而深刻地回答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權采取什么樣的態度對待人民的問題,也清晰地告訴世人這個政權如何對待反動階級的問題。毛澤東指出:“人民的國家是保護人民的。有了人民的國家,人民才有可能在全國范圍內和全體規模上,用民主的方法,教育自己和改造自己。”毛澤東還深刻闡釋了“人民”的概念:“人民是什么?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他特別區分了人民民主的政權對待人民和對待反動派截然不同的態度,“我們僅僅施仁政于人民內部”。毛澤東還反復提到了中國人民特別是“一般平民”的概念,指出“反革命專政”一直以來對“一般平民”的壓迫,“到現在才為我們領導的中國平民所推翻”。毛澤東所表達的這種人民立場,以及人民意識、平民意識,恰恰是由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和宗旨決定的。
善于總結經驗是我們黨高度自信的表現
毛澤東特別看重“轉變關頭(哪怕是暫時的局部的轉變)”的“歷史經驗”。他還專門提到過,善于總結經驗,是我們黨自信的表現,“對歷史經驗進行了總結,對當前的形勢和前途都有明確的認識,因此我們有鞏固的信心”。善于深入總結歷史經驗并自信規劃未來,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啟的一個優良傳統,也是這個黨每到重大歷史關頭的一項重要舉措。
我們黨通過總結經驗和提出新的主張,向世人講清楚了自己及其領導的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前進方向。正如胡喬木在回憶毛澤東寫作《論人民民主專政》時所說的:“這是基本問題,必須講清。講清就有主動權,否則就沒有主動權,沒有道理好講。”
我們黨通過總結經驗和提出一些基本要求,表達出了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強化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正如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這篇文章的開頭處所點明的,共產黨人有“自己的歷史使命”,要實現“人類進步的遠景”。在這篇文章的結尾處,毛澤東進一步告誡全黨同志:“我們的事情還很多,比如走路,過去的工作只不過是像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
我們黨通過總結經驗和深入思考,從理論和實踐層面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達到一個又一個新的理論境界,使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偉大構想在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得到了一個又一個創造性發展。
每到重要的歷史節點,為了更好地前進,開創社會歷史發展的新局面,中國共產黨總要回望已經走過的路,總結黨的光輝歷程和取得的寶貴經驗,提出繼續前進的思想主張和政策舉措。這是我們黨不斷取得勝利、不斷走向偉大的一個重要法寶。
(作者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對外合作交流局局長、研究員)
(來源:《學習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