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年歷史看黨的初心和使命
6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牢記初心使命,推進自我革命”第十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黨作為百年大黨,如何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如何實現長期執政,是我們必須回答好、解決好的一個根本性問題。我們黨要求全黨同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是要提醒全黨同志,黨的初心和使命是黨的性質宗旨、理想信念、奮斗目標的集中體現,越是長期執政,越不能忘記黨的初心使命,越不能喪失自我革命精神。在“七一”黨的生日來臨之際,本版專門約請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圍繞近代中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的脈絡和線索,來尋找和了解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
——編者
黨中央決定,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為重點,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那么,什么是黨的初心和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是:“我是誰”“為了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我要干什么,應該干什么?中國共產黨建立近100年了,回望我們黨走過的光輝歷程,我們從中深刻感悟黨的初心和使命的內涵,經受思想的洗禮。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讓我們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講話所闡述的三大歷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的脈絡和線索,去尋找和了解黨的初心和使命。
第一大歷史性事件和第一大里程碑:
建立中國共產黨
中國為什么會建立共產黨?又是怎樣建立共產黨的?1945年5月31日,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結論講話中說:“資本主義有它的歷史,很久以前,世界上沒有這個東西。兩三百年以前,世界上才有資本主義,產生了一個娃娃叫資產階級,同時產生了另一個娃娃叫無產階級。中國和外國的古書上沒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更沒有共產黨,這都是近代的產物。”同年4月21日,他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作大會工作方針報告時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所謂的帝國主義時代。跟著世界戰爭來了一個世界革命時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勝利后,世界的面目、歷史的方向就變了。十月革命后的新的歷史方向,就是取消人剝削人的社會。俄國人民已經得到了勝利。許多國家都有了共產黨。我們黨1921年建立,到今年已經有了24年的歷史。中國從五四運動起,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到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那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共產黨,但已經有少數人有初步的共產主義思想。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全世界無產階級及其他先進分子上了共產主義的一課。在馬克思主義創立的70多年時間里,影響主要限于歐洲,全世界大多數人還不知道有所謂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產生于歐洲,開始在歐洲走路,走得比較慢。那時候我們中國除極少數留學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世界上有馬克思其人,現在十四五歲的娃娃都曉得。以前有人如梁啟超、朱執信,也曾提過一下馬克思主義。據說還有一個什么人,在一個雜志上譯過恩格斯的《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總之,那時我沒有看到過,即使看過,也是一剎那溜過去了,沒有注意。朱執信是國民黨員,這樣看來,講馬克思主義倒還是國民黨在先。不過以前在中國并沒有人真正知道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十月革命一聲炮響,比飛機飛得還快。11月7日俄國發生革命,11月8日中國就知道了。那個時候,把俄國的革命黨叫做過激黨。70多年馬克思主義走得那樣慢,十月革命以后就走得這樣快。因為它走得這樣快,所以1919年中國人民的精神面貌就不同了,五四運動以后,很快就曉得了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封建勢力的口號。這樣的口號,這樣明確的綱領,從中國無產階級產生了自己的先鋒隊——共產黨起,就提出來了。開黨的一大時,我們那時候就是自己搞的,知道的事也并不多,可謂年幼無知,不知世事。但是這以后24年就不得了,翻天覆地!整個世界也是翻天覆地的。中國是翻天覆地的24年,世界是翻天覆地的28年。
據考證,1899年在中文報刊上第一次提到馬克思和馬克思學說的是上海基督教廣學會主辦的《萬國公報》。一個名叫李提摩太的英國傳教士翻譯了一個名叫蔡爾康的人寫的《大同學》的文章,里面講到了馬克思和馬克思的學說。他翻譯的馬克思中文譯名,與我們今天所使用的這三個字是一模一樣。中國人見到馬克思形象的畫像是在8年以后,也就是在1907年,世界社出版了一本人物畫冊《世界名人六十人》,那里邊有馬克思大胡子的畫像。這就是中國人最初對馬克思的了解。那么,為什么馬克思主義產生70多年后,才被中國人所接受呢?這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講到的,20世紀初的世界和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是俄國十月革命,一件是中國的五四運動。這樣就使馬克思主義走路的速度加快了!1949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在《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指出:“一九一七年的俄國革命喚醒了中國人,中國人學得了一樣新的東西,這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孫中山也提倡‘以俄為師’,主張‘聯俄聯共’。總之是從此以后,中國改換了方向。”“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生了聯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系,如果沒有客觀存在的需要,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澤東同志把這個問題講明白了,把這個道理講透了!“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取決于這種理論滿足這個國家需要的程度。”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建立沒有人剝削人的美好社會,馬克思主義被中國社會所需要,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在五四運動中,6月5日后,上海的工人進行罷工聲援學生,這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獨立地登上了歷史舞臺。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就產生了中國共產黨。那么,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樣的黨,是什么性質的黨?現行黨章中有明確規范的表述。但是70多年前《解放日報》社論的一段話講的很具體、很生動。1945年6月11日,黨的七大閉幕后,6月14日,黨中央主辦的《解放日報》發表了題為《團結的大會 勝利的大會》的社論,社論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共產黨是什么?是中國人民為了自己的解放進行政治斗爭的工具。做一個共產黨員,對于人民,只有特殊的義務,沒有特殊的權利。共產黨員,首先是人民的勤務員,然后才是人民的領導者,首先是人民的學生,然后才是人民的先生。人民是自己解放自己,共產黨員如果依照教條或狹隘經驗,站在人民頭上,強迫人民依照自己的主觀愿望去進行解放斗爭,那怕這種主觀愿望、這種動機是為人民的,結果是辦不通的,人民是不要這種自稱為共產黨員的人的。但是,如果共產黨員做人民的學生與勤務員,虛心向人民學習,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人民的意見集中起來,然后站在之中,做人民的模范,與人民一起堅持下去,相信人民自己解放自己,那末,人民就非要這種真正的共產黨員不可,因為如果沒有具有高度政治覺悟的共產黨作為領導者,人民的解放是完全不可能的。”關于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召開,胡喬木同志曾寫過這樣一段話:“一大開過了,似乎什么也沒有發生,連報紙上也沒有一點報道。但是,中國的偉大事變在實質上卻開始了。”這就是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之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經過28年艱苦卓絕的奮斗,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贏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這28年里,正像毛澤東同志所說的那樣:“我們黨嘗盡了艱難困苦,轟轟烈烈,英勇奮斗。從古以來,中國沒有一個集團,像共產黨一樣,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多少人,干這樣的大事。”據不完全統計,約有2000萬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犧牲。目前,全國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級《烈士英名錄》的僅有196萬。
第二大歷史性事件和第二大里程碑: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在我們國家政權機構的一系列名稱中可以得到充分體現。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銀行,在這些名稱中都有“人民”二字。我們的軍隊叫中國人民解放軍,貨幣叫人民幣。
那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們新生的人民共和國是如何站立住的呢?我們黨帶領人民開始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奮斗,這是我們黨所肩負的第二大歷史任務。但是,我們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的敵視。他們在經濟上封鎖我們,在政治上孤立我們,在軍事上威脅我們。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入侵朝鮮,并將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侵占中國臺灣,對我國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是否出兵朝鮮,進行抗美援朝,關系到新中國能否立穩腳跟和根基。針對朝鮮黨和國家領導人向中國政府提出出兵支援的請求。10月2日至4日,中共中央召開中央書記處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討論這個問題。在出兵問題上大家意見不統一,這是毛澤東同志一生中最難作出的決策之一。參加會議的人,各抒己見。多數人不贊成出兵或者對出兵存有種種疑慮。理由主要是中國剛剛結束戰爭,經濟十分困難,亟待恢復;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還沒有進行,土匪、特務還沒有肅清;我軍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后于美軍,更沒有制空權和制海權;在一些干部和戰士中間存在著和平厭戰思想;擔心戰爭長期拖下去,我們負擔不起,等等。聽了大家的發言后,毛澤東同志說:“你們說的都有理由,但是別人處于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樣說,心里也難過。”在10月5日下午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仍然有兩種不同意見。彭德懷同志到會后,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爛了,等于解放戰爭晚勝利幾年。如美軍擺在鴨綠江岸和臺灣,它要發動侵略戰爭,隨時都可以找到借口。”毛澤東同志針對林彪提出的美軍高度現代化,還有原子彈等觀點說,它有它的原子彈,我有我的手榴彈,我相信我的手榴彈會戰勝它的原子彈,它無非是個紙老虎。經過會上的充分討論,大家統一了認識,會議最后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會議決定由彭德懷同志率志愿軍入朝作戰。10月27日,毛澤東同志邀請正在北京的王季范和周世釗到中南海。在談話中他談到了朝鮮問題。他的這段談話對我們理解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為什么作出抗美援朝的決策有極大的幫助。毛澤東同志說,這段時間我們為了討論這個問題,有很多天是睡不著覺的。但是,今天我們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我們的志愿軍已經出國了。我們急切需要和平建設,如果要我寫出和平建設的理由,可以寫有百條千條,但這百條千條的理由不能抵住六個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現在美國的侵略矛頭直指我國的東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鮮搞垮了,縱然不過鴨綠江,我們的東北也時常在它的威脅中過日子,要進行和平建設也有困難。所以,我們對朝鮮問題,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進尺,走日本侵略中國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兇。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我們身上,從朝鮮一把刀插在我們的頭上,以臺灣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們的腳上。天下有變,它就從三方面向我們進攻,那我們就被動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不許它的如意算盤得逞。“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們抗美援朝,就是保家衛國。我是不打無把握之仗的。這次派志愿軍出國,我們中央一些同志經過周詳的考慮研究,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勝利是有把握的。當時,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下這個決心需要何等的氣魄和膽略啊!同世界上最強的軍事大國美國進行較量,對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場血與火的考驗。戰爭的基礎是經濟,當時的戰爭打的是鋼鐵。我們看看中美之間當時經濟總量、軍事實力、鋼鐵產量的對比,就可以看到兩國之間存在的巨大懸殊。1950年,美國工農業總產值2800億美元,中國只有100億美元;美國鋼產量是8772萬噸,中國只有60萬噸;美國擁有包括原子彈在內的大量先進武器和現代化的后勤保障,還有最強的軍工生產能力,而我軍基本還處于“小米加步槍”的水平。但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不畏強暴,不怕犧牲,敢于斗爭,敢于勝利,一仗定乾坤,打出了國威、軍威,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浩然正氣。在朝鮮戰場,號稱世界頭號強國、擁有世界第一流軍隊的美國,動員了它的全部陸軍的1/3、空軍的1/5和海軍的近半數,使用了除原子彈以外的所有現代化武器,但最終還是被推回到戰爭的起點——三八線。這個事實戳穿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并給美國以嚴重教訓。抗美援朝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維持了中國以后幾十年的和平局面。
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全面確立了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現行的國體、政體、國家結構形式和政黨制度是在這個時期確立的。我們開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并取得歷史性巨大進展。1954年6月,毛澤東同志曾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然而,就在這期間,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全黨全國人民奮發努力,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不僅能夠自行設計和批量生產汽車、飛機、坦克、大炮、拖拉機等,還成功爆炸了原子彈、氫彈,發射了中遠程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建成第一艘核潛艇,培育成功強優勢秈型雜交水稻,研制成功第三代電子計算機,在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等等。當時所取得的50多項科技成果達到和接近世界先進水平。正像鄧小平同志后來所說的:“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在這期間我們還初步滿足和解決了占世界1/4人口的中國幾億人的吃飯、穿衣基本生活需要問題,當時被世界公認為是一個奇跡。這29年是新中國的“三十而立”,為后來40年改革開放中國的“四十不惑”奠定了基礎。
第三大歷史性事件和第三大里程碑:
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中國為什么要實行改革開放?是怎樣進行改革開放的?改革開放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歷史性決策。我們黨實行改革開放是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對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悉,是基于對人民群眾要求和期待的深刻體悟。是對我國發展落后的反思,是對世界發展潮流的反思。鄧小平同志是我們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那么,我們看一看,鄧小平同志1977年7月在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上被恢復領導職務后,一直到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前,他是怎樣思考和謀劃改革開放的,梳理清楚這個脈絡和線索,對我們認識和研究這個問題會大受啟迪、大有裨益。年表記載:1977年9月29日,鄧小平同志在會見英籍華人作家韓素音時說:“四人幫”的干擾,耽誤了我們好多時間。六十年代我國的科學水平同世界水平差距不大,一九六四年我國爆炸了原子彈,這是科學水平的集中表現。各個科學領域一日千里地發展,一年等于好幾年,甚至可以說一天等于幾年。一九七五年我曾講過,同日本相比我國落后了五十年。那時我老想抓科研,結果不僅沒有抓上去,反而我自己被抓下去了。抓科研不抓教育不行,要從小學教育抓起。中國人是聰明的,再加上不搞關門主義,不搞閉關自守,把世界上最先進的科研成果作為我們的起點,洋為中用,吸收外國好的東西,先學會它們,再在中國基礎上創新,那末,我們就是有希望的。10月7日,他在會見日本三岡訪華團時說:我們要引進世界各國的先進技術,學習世界上的一切先進成果。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一日千里,我們所講的趕超世界水平,就是在本世紀末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11月17日,他在廣東視察聽取省委負責人匯報時指出:說什么養幾只鴨子就是社會主義,多養幾只就是資本主義,這樣的規定要批評,要指出這是錯誤的。生產生活搞好了,還可以解決逃港問題。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四人幫”搞的“洋奴哲學”帽子滿天飛,把我們國家賺錢的路子都堵死了。看來最大的問題是政策問題。政策對不對頭,是個關鍵。這也是個全國性問題。12月26日,他在會見澳大利亞共產黨(馬列)主席希爾和夫人時說:林彪和“四人幫”反對馬克思主義,他們不講生產,誰講發展生產就說誰是修正主義,那馬克思寫《資本論》是干什么的?馬克思講,共產主義是按需分配,要有物質基礎。怎樣才能體現列寧講的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什么叫優越性?不勞動、不讀書叫優越性嗎?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優越性嗎?如果這叫社會主義優越性,這樣的社會主義我們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10日,他在出席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發言時指出:什么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總是要表現它的優越性嘛。它比資本主義好在哪里?每個人平均六百幾十斤糧食,好多人飯都不夠吃,二十八年只搞了二千三百萬噸鋼,能叫社會主義優越性嗎?干社會主義,要有具體體現,生產要真正發展起來,相應的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能夠逐步提高,這才能表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6月23日,他在會見即將離任的羅馬尼亞駐華大使格夫里列斯庫時說:我們的發展停滯了十一二年,這個事實否定不了,落后的面貌也否定不了。認清了這個落后是好事。我們派了許多代表團到歐洲和日本去考察,發現我們可以利用的東西很多,許多國家都愿意向我們提供資金和技術,條件也不苛刻,從政治、經濟角度對我們有利,為什么不干呢?國際條件有利,國內條件也有利,只要下決心干,就可以加快建設速度。9月12日,他在同金日成會談時說:我們一定要以國際上先進的技術作為我們搞現代化的出發點。最近我們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們落后。什么叫現代化?五十年代一個樣,六十年代不一樣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樣了。9月16日至18日,他在東北三省視察時說:“我們要想一想,我們給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們太窮了,太落后了,老實說對不起人民。”“社會主義要表現出它的優越性,搞了20多年還這么窮,那要社會主義干什么?”10月10日,他在會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新聞代表團時指出:中國歷史上對世界有過貢獻,但是長期停滯,發展很慢。現在是我們向世界各國學習的時候了。我們過去有一段時間,向外國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被叫做“崇洋媚外”。現在大家明白了,這是一種蠢話。我們派了不少人出去看看,使更多的人知道世界是什么面貌。關起門來,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發達不起來的。由于受林彪、“四人幫”的干擾,同發達國家相比,經濟上的差距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有的方面甚至是五十年。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就要善于學習,大量取得國際上的幫助。要引進國際上的先進技術、先進裝備,作為我們發展的起點。我們好的傳統必須保留,但要根據新的情況來確定新的政策。過去行之有效的東西,我們必須堅持,特別是根本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公有制,那是不能動搖的。我們不能允許產生一個新的資產階級。我們引進先進技術,是為了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有利于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制度。12月13日,他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講話振聾發聵地強調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這個講話實際上成為隨后12月18日至22日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題報告。這個講話是在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沖破“兩個凡是”的禁錮,開辟新時期新道路、開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理論的宣言書,是改革開放新時期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宣言書。改革開放就是這樣在全黨全社會逐漸形成共識,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在中國廣袤的大地上逐漸展開的。
改革開放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極大地“活躍”了中國、發展了中國。從1978年至2012年,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斗,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國際影響力都大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201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出口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成為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繼英國、美國、日本、德國之后的世界工廠。我國先后于1999年和2010年跨入下中等收入國家和上中等收入國家的行列。中華民族富起來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使命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歷史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對世界的影響力、感召力日益增強。2018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超過90萬億元,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到16%以上。多年來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是美國、歐元區和日本之和。我國的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光明前景!
中國共產黨近百年歷史的主題主線,就是肩負起了兩大歷史任務,即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第一大歷史任務,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已經完成。第二大歷史任務我們已經奮斗了70年,70年中有40年是改革開放。這個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我們現在還在繼續努力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歷史充分地表明,我們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是為了“天下大同”,實現共產主義。
1945年4月,在黨的七大預備會上,毛澤東同志在講到我們黨的發展壯大時,用了《莊子》上的兩句話:“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黨的一大召開時,我們黨只有13名代表、50多名黨員。黨當時是多么“簡”啊!今天,我們黨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黨,擁有近9000萬名黨員,450多萬個基層黨組織,在近14億人口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長期執政。新中國成立也已經70年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天,我們黨又是多么“巨”啊!但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歷史、告慰先輩,方可贏得民心、贏得時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 曲青山)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