誕生在革命戰爭年代的《毛澤東選集》:《毛澤東選集》版本考之一
汪裕堯
建國以后,在毛澤東親自主持下,從1951年到1960年我國曾先后出版過四卷《毛澤東選集》。這是我國人民包括年青一代都曉得的。但是,對建國以前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的情況,包括出過哪些版本,它們是在什么條件下編輯出版的,有些什么特點等等,過去介紹得不多,不少同志不太了解。近來,我們就這個問題從多方面收集了材料,并向當年參加《毛選》編輯出版工作的一些同志作了調查。現在將有關情況整理出來,提供給關心這件事情的同志,并且希望了解情況的同志,特別是親身參予其事的老同志給以指正。
一、《毛澤東選集》的由來
談起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還得從編輯出版毛澤東著作集的歷史談起。
在我國,編輯出版毛澤東著作集始于抗日戰爭年代,到現在已有半個世紀的歷史。據現有資料,除1934年由蘇聯外國工人出版社出版的題為《經濟建設與查田運動》的毛澤東著作集外,在國內最早出版的,是1937年12月上海大眾出版社印行的《毛澤東論文集》,這是一本由12篇文章匯集而成的15萬字的小冊子。1941年以前,毛澤東著作集主要是在國民黨管轄的華東、華中、西南、華北的一些大中城市出版。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我國的侵略,民族危機嚴重,在中國共產黨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迫切需要動員全國軍民奮起抗擊日本侵略者。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毛澤東抗戰言論集》、《毛澤東言論集》、《毛澤東救國言論集》、《毛澤東論中日戰爭》等隨《毛澤東論文集》相繼出版。這些著作集編入毛澤東論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方針、辦法和前途等問題的文章和談話,對維護和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動員全民抗戰起了積極作用。
從1941年起,在延安和晉察冀等革命根據地,也開始陸續編輯出版毛澤東著作集。據現有資料,根據地出版的第一部毛澤東著作集,是毛澤東親自編輯的《農村調查》。出版這本專題文集,目的在于提倡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向實際作調查,使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反對脫離實際的主觀主義的思想方法。這實際上是延安整風的思想準備。此后,在晉察冀、晉綏、東北、山東、渤海等地區,都相繼出版過《毛澤東言論選集》、《毛澤東三大名著》(指《論持久戰》《論新階段》和《新民主主義論》)、《論查田運動》、《論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教育》,以及編入四篇經濟論文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等著作集。山東新華書店和渤海新華書店在此期間還出版了《毛澤東文選》,這部文選收入的著作不多,內容與上述論文集差不多,也屬于這一類。需要特別提到的是,由東北民主聯軍總政治部編印的,包括《論中國革命》、《論革命戰爭》、《論黨的建設》和《論宣傳教育》四本書的一套毛澤東專題文集,這是建國以前出版的毛澤東專題著作集中內容最豐富的一部。這些論文集和專題文集,大多是為適應某一時期或某一方面革命斗爭的需要而編輯出版的。
抗日戰爭時期,是毛澤東思想發展成熟的時期。毛澤東在這個時期潛心研究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歷史,將理論和歷史的研究同指導實際斗爭、總結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寫出了一批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著作。這些著作的真理性,隨著中國革命事業的勝利發展越來越被實踐所證明,特別是經過延安整風,總結黨的歷史經驗,毛澤東的領袖地位在全黨鞏固地建立起來,全黨高中級干部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比較統一的認識,他們不再滿足于比較零星的、專題性的學習毛澤東的某些著作,而是要求比較系統地學習和掌握毛澤東的著作,領會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當時革命事業的發展,也要求廣大干部特別是高中級干部,通過系統學習從根本上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掌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水平。《毛澤東選集》正是在這種主客觀條件均已成熟的情況下應運而生的。
二、幾種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
建國以前,我國抗日根據地和解放區先后編輯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大體有以下三種:
(一)晉察冀日報社編印的《毛澤東選集》。在此基礎上增訂出版的大連大眾書店版、晉察冀中央局版和哈爾濱東北書店版《毛選》,都屬于這一種。
(二)蘇中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選集》。
(三)晉冀魯豫中央局編印的《毛澤東選集》。這是供黨內干部學習用的內部發行本。
以上三種《毛澤東選集》,除純屬翻印和重印的外,共出過七個版本。下面對這些不同版本的《毛澤東選集》作些比較分析:
1.晉察冀日報社版《毛選》和以它為基礎增訂的幾個版本。
晉察冀日報社版《毛澤東選集》,誕生在抗戰后期的1944年,是我國編輯出版的第一部《毛選》。這部《毛選》,是1944年初由晉察冀中央分局決定、委托晉察冀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鄧拓主持編輯的。關于編輯這部書的目的,在它的《編者的話》中作了說明,是“為了貫徹毛澤東思想于邊區全黨。”據當時中央分局一些領導人的回憶,編輯出版這部《毛選》,是“為了系統地宣傳毛澤東思想,進一步加強對整風運動的思想領導”,編選計劃曾報告了以毛澤東為書記、王稼祥為副書記的中央宣傳委員會以及中央宣傳教育部,并得到王稼祥的批準。中央宣傳教育部對這部《毛選》擬收的著作提過具體意見。鄧拓在接受這項重要任務后,同報社編輯人員一起,以極大的政治熱情投入《毛選》編輯工作,僅用三四個月時間就完成了這部書的編輯任務。
這部《毛選》主要編入毛澤東從抗戰以來到1944年6月間的著作,他在抗戰以前所寫的兩篇名著《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時沒有找到全文,只收入第一、二兩章)和《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作為附錄編入這部《毛選》。這些著作,除個別的外,都是在報刊上公開發表過的。有些重要著作,如《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和《<共產黨人>發刊詞》等,因當時尚未公開發表而未能收入這部《毛選》。
《毛選》的書稿,連同鄧拓起草經分局領導審定的《編者的話》,于1944年5月發排。67月間分局召開高級干部會議,印廠趕印出兩卷發給到會同志,這部毛選全部印刷裝訂完畢后,于9月份正式對外發行。晉察冀日報社為這部毛選的出版發行,于7月和9月發過消息和文章。在排版過程中,這部書稿曾作過一些小的調整,主要是根據中宣部的意見,對原先編入的《論新階段》一文,只保留了其中第七章《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其他章節均抽了出來;并且補充了6月發表的《同中外記者團的談話》。但當時忘了對這部書的出版時間作相應的改動,因而發生了1944年5月版的書卻收入了6月發表的文章這一差錯。
這部《毛選》編入毛澤東著作二十九篇,約四十萬字。共分五卷。印有五卷分冊平裝本和五卷合訂精裝本兩種,初版各印兩千部,1945年3月又再版(實際是重印)過一次。所收著作均按內容分卷。第一卷收入五篇(包括附錄),主要是關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理論和政治制度方面的論著;第二卷收入十一篇,主要是關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面的論著;第三卷連同附錄收入三篇,是論述戰爭和軍事問題的;第四卷收入三篇有關經濟和財政問題的論著;第五卷收入七篇,主要是關于黨的思想作風建設方面的論著。這部選集的內容,適合人們的需要,出版以后受到各方面的熱烈歡迎,包括再版本在內,很快便銷售一空。
1945年4月召開的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毛澤東思想為中國共產黨一切工作的指導思想。之后,廣大干部更加渴望得到《毛澤東選集》,以便系統地學習毛澤東思想。為了滿足這方面的需要,晉察冀中央局決定增訂再版這部《毛澤東選集》。增訂本于1946年在已被我軍解放的張家口市發排,后因張家口被國民黨政府軍攻占而未能付印,將打好的紙型運往原先承印第一部《毛選》的印廠。這是設在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坡山村的一個小廠,位于河北省阜平縣的馬蘭村,設備非常簡陋,但他們以最好的質量完成了這項任務,增訂本于1947年3月以晉察冀中央局的名義出版。
這部增訂的《毛選》共分六卷。它比1944年出版的第一部《毛選》多收了六篇文章,并在卷次的編排上作了調整。將原來收入第一卷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和第五卷的《農村調查序言》抽出,與新增的《興國調查》、《長崗鄉調查》、《才溪鄉調查》合編為第一卷,原來的第一至五卷依次編為第二至六卷,新增的《論聯合政府》等文章則分別編入第二卷和其他幾卷。
同年12月,晉察冀中央局又將毛澤東在內戰時期和抗戰初期的幾篇重要著作匯集一起,出了一個《毛澤東選集》的續編本,收入《<共產黨人>發刊詞》、《井岡山前委對中央的報告》、《給林彪同志的信》、《湘贛邊界各縣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五篇,加上補全了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時已輾轉抄錄到第三章十四件大事)共六篇。這樣,晉察冀中央局版《毛選》,包括續編本在內,共收入毛澤東著作四十三篇,約六十萬字,比1944年版增加了十四篇,約十四萬字。
抗戰勝利以后,1946年7月,在我國東北大連,以大眾書店名義出版了一部五卷本的《毛澤東選集》。這部《毛選》初版以后,1947年2月和11月又出了再版和三版。它同1944年晉察冀日報社出版的《毛選》相比,除增補了《論聯合政府》、《答路透社記者干貝爾》和《<共產黨人>發刊詞》(在三版時才收入,作為補遺排在本書最后)三篇著作外,其余從內容到編排方法均完全相同,連《編者的話》也是從第一部《毛選》搬過來稍加壓縮而成的。
此外,1946年7月膠東新華書店曾翻印過1944年版的《毛選》,1947年3月渤海新華書店曾翻印過大連大眾書店版的《毛選》,1947年6月和10月新華書店冀東支店和太岳新華書店還分別翻印過晉察冀中央局版的《毛選》,這些都不是獨立的版本。
1948年5月,在中共中央東北局所在地哈爾濱市,以東北書店名義出版發行了一部六卷合一的《毛選》精裝本。這是建國以前出版的《毛選》中裝幀最好、發行量最大的一部。它共收毛澤東著作五十篇,約八十四萬字。同1947年晉察冀中央局出版的六卷本(包括續篇)比較,分卷原則是一致的,第一、四、五、六卷收入的文章相同,僅第二、三兩卷略有增補。第二卷增補了《統一戰線中的獨立自主問題》、《戰爭和戰略問題》兩篇。第三卷增補了《上海太原失陷以后抗日民族革命戰爭的形勢與任務》、《第二次帝國主義戰爭講演提綱》、《與中央社、掃蕩報、新民報記者的談話》、《蘇聯利益與人類利益的一致》、《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等五篇。這兩個版本的不同之處,主要是:1.東北版將新增加的1947年12月發表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放在卷首前言位置。看來,編者的意圖是用它來代前言的。2.每一卷所收著作的編排次序,以卷為單位按時間順序作了小的調整。3.個別篇名有所改動,內容有所節減(如《湘贛邊界各縣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案》只選了第一部分第二節)。4.抽掉了《給林彪同志的信》一篇。關于這封信,林彪1948年2月12日給中宣部的電報中說到,1947年中宣部曾通知各地將它收入出版的毛澤東文集,他表示這封信的內容有很大的宣傳教育意義,同意向黨內外公布,但希望不要公布他的姓名,以免對中共內情不了解的人發生種種無謂的猜測。中宣部將這份電報送給毛澤東,毛澤東作了如下批示:(一)這封信不要出版;(二)請陸喬(指陸定一、胡喬木)負責將文集(指東北版《毛選》的書稿)全部審閱一次,將其中不適宜公開發表的及不妥當的標出,并提出意見,待修改后再出版。叫東北局暫緩印行和翻譯外文。根據這個批示,1948年5月出的東北版《毛選》抽去了這一封信。在這以后,中共中央曾于1948年6月5日和11月22日先后作出決定和指示,指出:“凡中央負責同志未經正式公布的著作,未經中央同意,各地不得擅自出版。中央負責同志已正式公布的著作,各地在編輯或翻譯時,亦須事前將該著作目錄,報告中央批準,并請作者重新加以校閱或修改。”并且要求攻下平津以后,“把解放區出版事業統一起來,把編印馬恩列斯文獻及中央重要文獻之權統一于中央,消滅出版工作中各自為政的無政府狀態。”
從上述幾個版本的比較中可以看出,1944年晉察冀日報社編印的第一部《毛選》,是這一種《毛選》的原型,而大連大眾書店、晉察冀中央局、東北書店出版的《毛選》,都是在此基礎上增訂而成的幾個版本,膠東、渤海、太岳新華書店等出的《毛選》,實際上是它們的翻印本,不是一個獨立的版本。
2.蘇中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選集》
蘇中版《毛選》,是繼晉察冀日報社版《毛選》之后,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版的第二部《毛選》。這部《毛選》,從內容到形式,都與晉察冀日報社《毛選》不同。第一,卷首沒有編者的話,而是輯錄了朱德、周恩來、劉少奇等十八人有關毛澤東思想的論述,用以代序,題為《論毛澤東思想》。第二,分卷和編排方法不同。第一卷收入十一篇文章,有六篇是晉察冀日報社版《毛選》中有的,即《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目前階段的任務》、《反對日本帝國主義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國共兩黨合作成立后中國革命的迫切任務》、《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關于共產黨與抗戰及民主政治問題》和《關于抗戰與團結的前途問題》(后兩篇是同外國記者的談話,蘇中版收入時新擬了標題);其余五篇,即《關于“一黨專政”問題》、《在延安紀念孫中山逝世十三周年及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的演講》、《在延安各界國民精神總動員及五一勞動節大會的演辭》、《五四運動》和《與世界學聯代表團的談話》,都是新增加的。其中《關于“一黨專政”問題》一篇,是由當時在武漢的王明起草,以毛澤東同延安新中華報記者其光談話的名義發表的,發表前沒有送毛澤東看過。1938年2月9日王明等在致中央書記處的電報中說到,當時這樣做“一方面使威信更大,另方面避免此地負責同志立即與國民黨起正面沖突,不過因時間倉猝及文長約萬字,不及事先征求毛澤東及書記處審閱,請原諒。”1959年11月12日毛澤東在同王稼祥等的一次談話中,曾談到過這件事,說當時蔣介石要封我們武漢的報紙,封新華日報,王明用我的名義寫了一篇文章,頂了一家伙,蔣介石不封了。這里所說的那篇文章,就是王明起草的“毛澤東同延安新中華報記者其光的談話”。這篇談話不能算作毛澤東的著作。
據當時參加蘇中版《毛選》編輯出版工作的一些同志回憶,這部《毛選》是在當時任蘇中區黨委宣傳部長的俞銘璜同志主持下,由剛剛成立的蘇中出版社的同志具體負責編輯的。編輯出版這部《毛選》,是為了適應當時整風以后廣大干部黨員學習毛澤東思想的需要。當時,蘇中遠離黨中央所在地延安,來往交通不便,收集材料困難,能夠得到的毛澤東著作,除了報刊公開發表的以外,就是從電臺收到的電報和從延安帶來的整風學習材料。這部《毛選》的第一卷,于1945年春天編就,送到位于東臺縣海濱的蘇中報印刷廠排印。當時排版印刷都在蘆葦塘里,條件相當艱苦。
第一卷于1945年7月正式出版發行。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形勢隨即發生很大變化。蘇中出版社的機構人員也隨之作了調整。由于形勢發展帶來的這一變動,加之原先準備編入《毛選》的材料未及收集齊全,這部準備出四卷的《毛選》,在出版了第一卷之后沒有能繼續出版。這就是蘇中版《毛選》在北京圖書館、中央檔案館等處目前只存有第一卷的原因所在。
3.晉冀魯豫中央局印行的《毛澤東選集》
這是一部別具特點的《毛選》,同1944年晉察冀日報社版《毛選》相比:第一,它在扉頁印有“干部必讀,黨內文件”八個字,限于內部發行,沒有公開出版。第二,它不僅編入公開發表的毛澤東著作,還將黨中央的決定、決議和指示作為附件編入選集(共收17件,它們大多由毛澤東起草,其中有九篇后來收入建國后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三,在編輯體例上不再按內容分卷,而是劃分為“大革命時期”、“內戰時期”、“抗戰以來”三段,每段所收著作均按時間順序編排。全書分為上下兩冊,十六開本,有紫紅和深藍色布面精裝兩種。這部《毛選》,連同附件在內,共收入六十一篇,約九十五萬字,比東北書店版《毛選》還多十一篇計十一萬字,是建國以前出版的《毛選》中篇幅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一部。
據參加過這部《毛選》編輯出版工作的一些同志回憶,這部《毛選》是在邯鄲戰役之后,晉冀魯豫解放區出現相對穩定局面的情況下編輯的。當時,中央局的負責同志將這項任務交給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張磐石,由他依托華北新華書店編輯部去完成。由于編入《毛選》的文章和文件有相當一部分選自《六大以來》,其中有不少沒有公開發表,為保守黨的機密,經中央局同意,確定這部《毛選》只印兩千冊,作為黨內文件印發給高中級干部學習。
這部《毛選》在1947年夏天編就發排,1948年春天出書,經歷了差不多將近一年的時間。據回憶,這部書在發排以后,篇目曾作過一次較大的調整。開始,曾將劉少奇的一些著名文章,如《肅清立三路線的殘余》、《公開工作和秘密工作》等,作為附件的一部分編入這部《毛選》,并且印出了樣書;后來,根據中央局負責同志的意見作了調整,將劉少奇的文章全部抽出,在附件中僅保留一部分中央文件。現在有的單位保存的從開本、體例到正文內容同晉冀魯豫版《毛選》完全相同,只是附件中收有劉少奇幾篇名著的一種本子,看來很可能就是當時保存下來的樣書之一。經過調整的這部書的書頁印好以后,又接到中央局負責同志的指示,將《給林彪同志的信》抽出(估計這時毛澤東對林彪給中宣部的電報的批示已經發來),并且撤掉附件中的《抗戰與民主不可分離》一文。但當時書頁已經印好,目錄和頁碼都不好更改,只得采取在目錄中貼掉篇名,在書中抽去文章留下缺頁的辦法處理。現在我們看到的晉冀魯豫版《毛選》出現上述情況就是由于這個原因。晉冀魯豫版《毛選》扉頁上只印有1948年的字樣,沒有標明具體的時間,從上述抽去給林彪的信的情況分析,正式出版時間當在1948年2月毛澤東的批示之后,即在1948年的春天。
三、建國以前《毛澤東選集》的歷史作用
新中國成立前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曾經起過很好的作用。它有力地幫助我們黨的高中級干部和宣傳理論工作者學習和掌握毛澤東思想,指引他們率領廣大黨員和人民群眾去奪取中國革命的勝利。這是首先應當肯定的。當然也要看到,受當時歷史條件的限制,誕生在革命戰爭年代的《毛澤東選集》,出版前都沒有經過作者審校,編輯體例不大統一,文字也有錯訛,有些重要著作沒有能收編進去。這些缺點在當時來說是難以避免的。有鑒于此,建國后不久,在斯大林的建議下,中共中央決定編輯一部以中央名義出版的《毛澤東選集》,并且成立了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
建國前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盡管由于歷史條件的限制存在著一些缺陷,但仍不失為我們研究毛澤東思想的一個依據,它為建國后《毛澤東選集》的編輯出版工作準備了條件,打下了基礎。我們應當深切感謝在革命戰爭年代為編輯出版《毛澤東選集》作出貢獻的同志們和朋友們。
(來源:《黨的文獻》1988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