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馮俊:改革開放的辯證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論的重要論述

作者:馮俊    發布時間:2018-11-19   
分享到 :

改革開放的辯證法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論的重要論述

馮俊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指導,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不斷增強辯證思維、戰略思維能力,努力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論的重要論述,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導思想,是改革開放的辯證法,是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深化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1.正確理解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處理好改革開放中能改和不能改的關系、變與沒有變的關系

改革開放是從解放思想開始的,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成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思想先導,為改革開放拉開了序幕。沒有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走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緊密聯系、相輔相成,二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首先,解放思想的出發點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主觀臆斷、固有經驗和本本出發,解放思想落腳點是主觀符合客觀、理論符合實際、解決實際問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鄧小平同志說過:“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编囆∑酵臼埂敖夥潘枷搿焙汀皩嵤虑笫恰卑藗大字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黨的十四大以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被概括為黨的思想路線。

今天我們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比绻覀儾贿M一步解放思想,我們黨就不可能在實踐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應對前進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把改革開放不斷推向前進、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習近平總書記說,在這“三個進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結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礎”。然而,在這“三個進一步解放”中,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是最根本最緊迫的任務,也是最終目的!敖夥潘枷、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是為了更好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在正確理解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關系的基礎上,我們要處理好改革開放中能改的和不能改的關系。在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什么叫解放思想?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解放思想決不能夠偏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軌道,不能損害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苯裉煳覀兺七M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要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能偏離這一條。一些敵對勢力和別有用心的人把改革定義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則就認為是不改革。習近平總書記有針對性地講道:“我們的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問題的實質是改什么、不改什么,有些不能改的,再過多長時間也是不改,不能把這說成是不改革。我們不斷推進改革,是為了推進黨和人民事業更好發展,而不是為了迎合某些人的‘掌聲’,不能把西方的理論、觀點生搬硬套在自己身上。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有領導有步驟推進改革,不求轟動效應,不做表面文章,始終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备母镩_放涉及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大是大非問題,我們要保持頭腦清醒,要堅持正確方向,處理好能改的和不能改的關系,應該改、又能改的堅決改,不應該改的堅決守住,不能改的堅決不改,保持改革的定力,決不能犯顛覆性的錯誤。要從我國國情出發、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出發,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改革,這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在正確理解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關系的基礎上,我們還要處理好改革開放中對于我國基本國情判斷的變與沒有變的關系。經過改革開放40年,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在看到變的同時還要看到沒有變,“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同樣,我們既要看到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又要看到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我們既要看到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又要看到在面臨國際國內風險的時候,我們仍需要穩中求進,保持戰略定力。準確把握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科學的方法論。

2.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處理好全面深化改革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于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矛盾是普遍存在、客觀存在的。不回避矛盾,敢于斗爭,善于解決矛盾,這才是正確的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講道:“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何貪圖享受、消極懈怠、回避矛盾的思想和行為都是錯誤的!币獙崿F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例如,要同一切削弱、歪曲和否定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行做斗爭;要同一切損害人民利益、脫離群眾的行為做斗爭;在改革中,要同一切頑瘴痼疾做斗爭;要同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行為做斗爭;要同一切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和自然界出現的困難和挑戰做斗爭。對待矛盾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直面矛盾,并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

唯物辯證法的對立統一規律通常被稱作“兩點論”,即我們看問題、做事情都要看到矛盾的兩個方面,要看到正反兩個方面的相互斗爭、相互平衡、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做到了這些就是堅持了“兩點論”,看問題、做事情就不至于簡單、片面、僵化。我們在堅持“兩點論”的同時還要堅持“重點論”,一件事物往往是矛盾的集合體,在眾多矛盾中必定有一個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決定著事物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矛盾就會迎刃而解。在一個矛盾中,矛盾的兩個方面也不是完全對等和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著矛盾的性質和發展方向,我們一定要注意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注意在何種條件下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會相互轉化。在眾多矛盾中抓住主要矛盾,在一個矛盾中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了這些就是堅持了“重點論”。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例如,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必須解決好的主要矛盾。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要學習和掌握社會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只有把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同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結合起來觀察,把社會基本矛盾作為一個整體來觀察,才能全面把握整個社會的基本面貌和發展方向。

要完成好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弊プ×藗ゴ蠊こ叹褪亲プ×酥饕堋A暯娇倳涍提出了“兩個革命”思想,一個是社會革命,一個是自我革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革命,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是自我革命!耙研聲r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于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秉h的自我革命最重要,只有黨的自我革命搞好了,才能更好地推動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改革的任務重,量大面廣。需要整體推進,全面落實,但是在整體推進中必須注意重點突破,突出重點,綱舉目張。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領域眾多,紛繁復雜,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是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統一,要堅持整體推進,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整體推進不是平均用力、齊頭并進,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這就堅持了“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

3.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處理好改革開放中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學習掌握認識和實踐辯證關系的原理,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我們推進各項工作,要靠實踐出真知。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

改革開放過程也是一個不斷摸索、汲取人民群眾智慧的過程。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智慧的改革方法,既符合中國國情,也符合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實踐論。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的許多改革都是人民群眾自己的創造,先實踐、在局部干起來,試點探索,投石問路,再總結經驗,上升為政策和制度在全國推廣。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講道:“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绷暯娇倳浾f:“我國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是先試驗、后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蕩,為穩步推進改革、順利實現目標提供了保證。摸著石頭過河,符合人們對客觀規律的認識過程,符合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的辯證法。”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我們的主要方法是摸著石頭過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全面深化,經驗積累越來越豐富,對于改革規律的認識越來越深刻,頂層設計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在頂層設計的時候需要我們具有系統思維和全局思維,需要綜合平衡和統籌兼顧。“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者,就是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就需要有管總的目標,也要回答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樣的整體結果這個問題!币龊媒y籌謀劃,我們既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又要“五位一體”全面推進,對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作出統籌設計和具體安排,必須大力提升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全面深化改革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部署,不是某個領域某個方面的單項改革,要從全局出發,要有長遠眼光,要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維,提前謀局。要“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長遠和當前的關系,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堅決克服地方和部門利益的掣肘”。

我們今天的改革仍然“要采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取得了經驗,形成了共識,看得很準了,感覺到推開很穩當了,再推開,積小勝為大勝!泵^過河,不是漫無目的地瞎摸,“摸著石頭過河也是有規則的,要按照已經認識到的規律來辦,在實踐中再加深對規律的認識,而不是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中國是一個大國,地緣遼闊,人口眾多,民族、地理差異大,經濟發展水平、文化教育和科技水平差異大,我們想問題、作決策都要從當地的條件出發,因地制宜,不能莽撞蠻干,不能千篇一律、一刀切,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的失誤。摸著石頭過河是我們探索出的一種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因此,“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

4.學習把握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處理好改革開放中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處理好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一張藍圖抓到底,抓好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同時,要鼓勵地方、基層、群眾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勇于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就講道:“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礈柿说模痛竽懙卦,大膽地闖。”沒有一點“闖”的精神、“冒”的精神,就干不成新的事業。鄧小平同志還希望有條件的地區,把經濟搞上去,步子可以快一點。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漸進式的改革,穩妥審慎,“穩中求進”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策略。有些國家搞所謂的“休克療法”,結果引起了劇烈的社會動蕩和社會動亂,教訓是很深刻的。我們改革政策舉措出臺之前都是反復論證和科學評估,從點到面,逐步推廣,不“翻燒餅”。所以,處理好膽子大和步子穩的關系一直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論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論述了膽子大和步子穩的辯證關系,他說:“膽子要大,就是改革再難也要向前推進,敢于擔當,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步子要穩,就是方向一定要準,行駛一定要穩,尤其是不能犯顛覆性錯誤。”“推進改革膽子要大,但步子一定要穩。膽子大不是蠻干,蠻干一定會導致瞎折騰。對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可以提出總體思路和方案,但推行起來還是要穩扎穩打,通過不斷努力逐步達到目標,積小勝為大勝。這就叫‘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在客觀存在的自然界和社會及其客觀規律面前,人總是在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革開放是一種全新的創造,解放思想,主動作為,敢闖敢干,膽子大一些,這就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但是改革開放還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解放思想不是脫離國情的異想天開,也不是閉門造車的主觀想象,更不是毫無章法的莽撞蠻干”。發揮主觀能動性,也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主觀唯心主義。改革開放既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又要充分尊重客觀規律,這樣步子才能走得穩。

5.學習掌握系統思維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是因為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

改革開放和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涉及無數因素和變量,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全面深化改革要堅持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因此,我們應該運用系統思維,來把握全面深化改革這樣一個巨系統。

改革、發展、穩定三者有著緊密和復雜的關系。首先,改革是為了發展,“只有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來部署各方面改革,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改革提供強大牽引,才能更好推動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適應”。其次,發展促進改革,存在的許多問題只有在發展中解決,只有發展了許多改革的措施才好出臺,只有發展了才能改得動、改得掉。再次,穩定為改革和發展提供了安定和諧的環境保障,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局面,改革和發展都談不上;反過來,如果不改革和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沒有得到改善、沒有獲得感,社會也難以穩定。因此,“我們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必須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第一,要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我們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觸及深層次的社會關系和利益調整,難免觸動一些人的“奶酪”,突破既得利益,不可能是皆大歡喜。要讓改革措施落地就需要有勇氣、有膽識、有擔當。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勇于突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第二,要凝聚改革的共識,沒有廣泛的共識就難以形成改革開放的合力!艾F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凝聚改革共識難度加大,統籌兼顧各方利益任務艱巨而繁重。這就更需要下功夫去凝聚共識。凝聚共識很重要,思想認識不統一時要找最大公約數……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在改革開放上形成聚焦,做事就能事半而功倍”。我們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匯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第三,要科學施策,不能盲目推進改革。我們要按照中央要求來推進,不要超出中央確定的界限來推進;要有序推進改革,不搶跑,不拖延,該試點的不要倉促面上推開,不要急于求成。第四,要協同推進,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我們要注重改革的關聯性和耦合性,避免畸輕畸重、顧此失彼,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半S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改革開放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我們要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使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形成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6.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準確把握和妥善處理全面深化改革不同領域中的各種重大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我們的事業越是向縱深發展,就越要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

全面深化改革面臨各種難題和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做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要加強調查研究,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

改革的過程也是協調處理各種關系的過程,在改革的不同領域要處理好各種不同重大關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由兩句話組成的,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要正確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中兩句話之間的關系,以及第二句話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之間的關系!扒耙痪湟幎烁痉较,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規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鮮明指向”。這兩句話構成了一個整體,只有放在一起來理解才是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在第二句話中,我們還要正確理解和把握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關系。習近平總書記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關系的論述有三層意思。其一,二者的作用不同,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兩者相輔相成,單靠哪一個治理國家都不行。治理國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長遠性作用的。然而,沒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難以發揮作用”。其二,二者相互促進;“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其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雖然有密切聯系,但又不是一碼事,不能完全相等同;“不是國家治理體系越完善,國家治理能力自然而然就越強。縱觀世界,各國各有其治理體系,而各國治理能力由于客觀情況和主觀努力的差異又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甚至同一個國家在同一種治理體系下不同歷史時期的治理能力也有很大差距”。因此,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既相互區別,又相輔相成的有機整體,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改革和開放也是一對關系,也要處理好。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改革了,才有可能開放,改革有了深度,開放才有廣度。而開放又倒逼和促進改革,開放開闊了視野、開闊了思路、開通了渠道,又進一步促進深化改革的力度。

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我們要注意處理好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要處理好大和小、收和放、管理和服務的關系,公有經濟和非公經濟的關系,還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在政治體制改革中,我們要注意處理好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統一的關系。在發展方式上,要注意處理好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之間的關系。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也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要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改革開放,就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一刻也不能離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一刻也不能離開唯物辯證法。要自覺地運用唯物辯證法來指導我們的行動,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運用辯證法,發展辯證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閃耀著唯物辯證法的光輝,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

(作者:馮俊,系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務委員、教授)

(來源:《光明日報》2018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