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對毛澤東同志的幾個重要評價
陳晉
關于毛澤東同志領導黨和人民建立的歷史功績,以及他特殊的歷史地位和深遠的歷史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逐步形成了一些固定的重要評價。體會這些評價,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毛澤東同志作為歷史偉人的具體特點和豐功偉績。
“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勝利”
1978年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歷史轉折,開辟了正確道路。與此同時,在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問題上如果處理不好,不僅關系我們能不能在正確道路上邁開步子,而且關系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斗的成就,關系黨的團結和國家的安定。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鄧小平同志多次談到,“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人民至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勝利”。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以下簡稱《歷史決議》),正式表達了這個論斷。
這個論斷是符合歷史事實的。有人或許會說,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也會有其他人出來實施正確的領導。抽象地看,這句話沒有錯。但歷史最終選擇了毛澤東同志絕非偶然,而是經歷了一個復雜的比較過程。在確立毛澤東同志領導地位以前,中國革命幾經曲折,這與黨處于幼年時期、還不成熟有關,但也與幾任黨的主要領導人認識水平、政治智慧、擔當意識、創造精神以及個人能力不夠有關。特別是在大革命失敗以后,毛澤東同志在井岡山探索中國革命道路,雖然實踐證明他的探索是正確的,但在當時并沒有被黨的領導層認可,他在黨內依然遭受排擠和打擊。直到遵義會議,黨和紅軍到了生死存亡的境地,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才開始確立。后來的歷史一再證明,因為有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中國革命才能夠渡過一道道難關,順利向前發展。這樣的選擇過程和歷史進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自然會引出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多次從危機中挽救中國革命,黨和人民事業的進程將會怎樣這個話題。答案也很清楚,就是將會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鄧小平同志多次講,“沒有毛主席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毛澤東思想,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也是這個意思。
當然,這并不是要回避毛澤東同志晚年的錯誤。我們黨在改正他晚年的錯誤、開辟新的正確道路的同時,確認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確認他的錯誤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和馬克思主義者所犯的錯誤。這非常必要。只有這樣,才是科學地對待歷史和歷史人物的態度。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不能要求偉大人物沒有任何缺點錯誤,那樣不符合馬克思主義。
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是要永遠堅持的一件大事。鄧小平同志特別強調,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了,“我們要犯歷史性的大錯誤”;“我們要有這個覺悟,要有這個認識”,“任何時候都不能損害毛澤東同志在整個中國革命史上的光輝形象”。30多年過去了,今天回過頭來看鄧小平同志的這個要求,無疑更加感受到他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遠見卓識。
“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
《歷史決議》指出,“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此后,我們黨的主要領導同志的有關講話以及相關文獻,都一以貫之地使用了這個評價。
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保持對馬克思主義始終不渝的堅定信念,是不言而喻的要求。但作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還必須善于把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運用于改造中國的偉大實踐,進而在理論和實踐上對馬克思主義作出創造性的發展。我們黨是經歷了不短時間的探索和一些失敗之后,才認識和做到這一點的。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同志無疑是最突出的先行者、最杰出的創新者、最集中的代表者。正如鄧小平同志所說,毛澤東同志最偉大的功績是把馬列主義的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起來,“提出的一些根本的原理是非常正確的。他創造性地把馬列主義運用到中國革命的各個方面”。
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同志的獨到之處顯而易見。在艱苦漫長的革命歲月中,他表現出一個革命領袖著眼未來、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忠于理想的革命信念,不怕鬼、不信邪的斗爭精神,杰出高超、駕馭全局的領導才能,以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作風,尊重人民、尊重實踐的品格,善于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這些都使他的精神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使他的品格具有強烈的感召力。
在我們黨對老一輩領導人的評價中,唯有對毛澤東同志使用了“戰略家”這個稱謂。毛澤東同志的過人之處在于,有一種站在歷史高處反思實踐、總結經驗、謀劃未來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在時局關鍵之際,他常常能及時作出戰略預見和決策。比如,大革命時期關于農民是國民革命的中心問題,大革命失敗后拿起槍桿子到何處去的問題,中國農村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的問題,從“反蔣抗日”到“擁蔣抗日”的政治路線轉變問題,抗日戰爭的戰略和階段劃分問題,解放戰爭時期如何同國民黨軍隊進行戰略決戰的問題,革命勝利后工作中心從農村到城市的問題,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的總路線設計問題,如何處理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問題,三個世界劃分以及打開中美關系大門的問題,等等,這些重大判斷和決策都體現出毛澤東同志作為一個偉大戰略家善于從全局著眼、從發展著眼、從解決現實問題著眼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戰略思維能力。
作為理論家,毛澤東同志更是當之無愧。這不僅是因為他寫出了不少思想深刻、見解獨到的理論著作,更是因為我們黨以他的理論著作為基礎形成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稓v史決議》明確提出,“毛澤東思想是我們黨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將長期指導我們的行動。”黨的十七大報告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概括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而毛澤東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思想來源”。
“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
老一輩黨和國家及軍隊的主要領導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領導集體。關于毛澤東同志在這個領導集體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黨先后使用了三個逐步遞進的評價。
第一個評價是首要地位。這是《歷史決議》的表述,即“不應該低估領袖們的重要作用。在黨的許多杰出領袖中,毛澤東同志居于首要地位”。
第二個評價是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這是鄧小平同志1989年提出來的,即“任何一個領導集體都要有一個核心,沒有核心的領導是靠不住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是毛主席”。這個評價從此固定下來,沿用至今。其具體內涵有這樣幾層:我們黨是從遵義會議開始才逐步形成一個穩定的成熟的領導集體;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領導集體的形成,是我們黨成熟的標志;在困難的時候,特別是面臨風浪的時候,我們黨只要有一個成熟的領導集體和領導核心,就會經受住任何挑戰和考驗。
第三個評價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這也是鄧小平同志1980年首先提出來的。他說,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江澤民同志1993年進一步完善了這個提法,說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是黨的主要締造者,不僅因為他是黨的創始人之一,更主要的是他花費大量心血,把一個幼年的黨建設成為一個成熟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毛澤東同志是人民軍隊的主要締造者,不僅因為他創建了井岡山紅軍,更主要的是他把弱小的、主要成分是農民并且帶有舊式軍隊影響的紅軍改造并建設成為強大的、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人民軍隊;毛澤東同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不僅因為他是新中國成立時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更主要的是以他為主探索確立的正確道路把革命引向了勝利,使新中國得以建立,并且在他的領導下確立了新中國的國體、政體和一系列基本制度,為新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奮斗歷程由兩大目標引導前行: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個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這兩個目標的遞進和銜接,構成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來看毛澤東同志,我們黨的評價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這是江澤民同志1993年提出來的,胡錦濤同志2003年繼續使用這個評價,并進一步說,毛澤東同志“是領導中國人民徹底改變自己命運和國家面貌的一代偉人”。作為“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同志的突出貢獻是:領導人民徹底改變了自己和國家的面貌,成功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打開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前途。
毛澤東同志一生的奮斗目標非常明確,就是把中國人民從封建主義的統治下解放出來,把中華民族從帝國主義的壓迫下解放出來,以徹底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命運,使國家和民族富強振興起來。關于國共合作的大革命,他指出,目的是“為了使中華民族得到解放,為了實現人民的統治,為了使人民得到經濟的幸!。關于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他宣示,“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關于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他申明,一切目的“在于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他更是自豪地宣布,“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新中國的成立大大加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為了改變一窮二白的面貌,毛澤東同志充滿感情地說,“我愛進步的中國,不愛落后的中國”。在實現興國、強國之夢的探索路上,盡管有過這樣那樣的不足或錯誤,毛澤東同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方面、在捍衛國家主權和維護民族利益方面、在獨立自主探索自己的發展道路方面始終堅定不移,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所以鄧小平同志明確講,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面貌一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變了,在國際事務中起的作用比過去更多了”。
作為愛國者和民族英雄,毛澤東同志突出的貢獻是:領導黨和人民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了中國高度統一和各民族空前團結;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使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開啟了歷史的新紀元;獨立自主地探索興國、強國之路,積累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物質基礎和寶貴經驗。這樣的歷史巨變是近代以來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題中應有之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江澤民同志1993年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時提出,“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是我們黨的驕傲,是我們國家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驕傲”。胡錦濤同志2003年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的講話中繼續使用了這個評價。
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我們黨在90多年的光輝歷程中,集中完成和推進了3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開創、堅持、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3件大事,前兩件都是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完成的,后一件是在他逝世后進行的。關于前兩件大事和后一件大事的關系,鄧小平同志1980年明確表示,“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就是恢復毛澤東同志的那些正確的東西嘛”,“現在我們還是把毛澤東同志已經提出、但是沒有做的事情做起來,把他反對錯了的改正過來,把他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當長的時候,還是做這件事。當然,我們也有發展,而且還要繼續發展”。這就指出了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什么樣的基礎上起步的。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我們黨面臨和要解決的問題越來越陌生和復雜,在實踐和理論上所做的創新和發展也越來越豐富和深入。在這種情況下,在怎樣看待毛澤東同志那代人做的兩件大事和第三件大事的關系問題上,我們黨的態度不僅一以貫之,而且認識也越來越深入和具體。從1993年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到2003年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10周年,從黨的十七大到黨的十八大,我們黨逐步形成了這樣的表述:在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成為了我們“建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本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條件”;“為古老的中國趕上時代發展潮流、闊步走向繁榮昌盛創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
這些評價體現了科學的歷史觀,說明幾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一脈相承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歷史時期是相互聯系、環環相扣的。我們黨干的三件大事,沒有前一件的完成就引不出后一件,后一件大事總是在前一件的基礎上做起來的。特別是“根本政治前提、制度基礎、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這5個概念,從不同方面揭示了毛澤東同志那代人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的貢獻,說明我們黨做的前兩件大事和第三件大事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三者之間有不小差別,但一脈貫通,第二件大事為第三件大事積累了思想、物質和制度條件,第三件大事是對第二件大事的堅持、改革和發展。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今天,我們對毛澤東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把他和老一輩革命家歷經千辛萬苦開創的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不斷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來源:《人民日報》2013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