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核心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在黨的理論發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科學概念,并且指明了這個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方向和基本內容。從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起成為了又一個流行的政治語詞。然而,《決定》在給出了關于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宏大而包容廣泛的內容的同時,卻留下了一個容易引起關心國家和黨的意識形態建設的人深思的問題:既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必然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應該是可以與非社會主義價值觀明確區分的一些基本觀點,而不是一些與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混雜不清的概念,這種價值觀應該是國家和黨的立場和價值取向的簡單表述,易于被黨員和國民理解和接受,而不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只有專業人士經過深入研究才能掌握的理論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是核心中的核心,是貫穿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核心觀念。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經典作家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人們比較熟悉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對共產主義革命的經典論述:“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就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似乎,在馬克思恩格斯那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消極方面來說,是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從積極方面來說,是建立讓每個人能夠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實際上,經典作家從積極方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作了更為具體的論述,這些論述來自恩格斯,對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具有更為具體的指導意義:“我們的目的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種制度將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雹佟肮芾砩系拿裰,社會中的博愛,權利的平等,普及的教育,將揭開社會的下一個更高的階段,經驗、理智和科學正在不斷向這個階段努力。這將是古代氏族的自由、平等和博愛的復活,但卻是在更高級形式上的復活!雹诳梢赃@樣說,在恩格斯的觀念中,社會主義社會不是一個簡單地消滅階級和階級對立的和資本主義所有制決裂的社會,它同時是一個建立在資本主義文明基礎上的新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里,指導人們行動的是經驗、理智、和科學,社會主義社會將保留資本主義歷史階段的一切優秀文明:自由、民主、平等、博愛、充分就業等。
正如林尚立所言:“資本主義社會確立與發展的歷史前提是人的自主與獨立發展。為此,資本主義社會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愛”為核心的意識形態體系。力圖超越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主義社會,并不反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前提,相反,要力圖使人的自主與獨立發展獲得更具實質性的意義,即實現人在政治上的自由、平等的同時,實現人在經濟與社會上的自由、平等與自主發展。所以,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民主、自由與平等的價值觀念批判,并不是要否定這些觀念本身,而是要賦予這些觀念以實質性的價值與意義。”③有人提出從時代的劃分上,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的低級階段,從這個角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三、歷史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以前蘇聯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在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上,曾經長期奉行“左”傾的、急躁冒進的、教條主義路線。長期以來,蘇聯思想理論界傾向于把蘇共領導人對馬列主義的理解和解釋以及他們的論斷作為判斷是非、劃分敵我的唯一標準,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蘇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社會主義模式固定化。蘇共把它們自己理解的階級專政、集中制、公有制、計劃經濟當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價值觀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絕對對立起來,實際上奉行“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贊成,凡是敵人贊成的,我們就反對”的愚蠢的思想建設路線,思想僵化,教條主義盛行。蘇共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僵化,喪失了生命力和戰斗力,也喪失了對人民群眾的吸引力。蘇共在認識外部世界方面,盲目排外、孤芳自賞,養成了一種妄自尊大的封閉心態,壓制了國內人民了解外部世界的愿望,導致人們視野狹小,精神世界閉塞和貧乏,喪失了比較和鑒別能力。在實踐中走上了一條片面強調平等而忽視自由、民主的道路,形成了一種經濟政治文化上高度集權,抑制社會發展基本動力的社會機制。這種教條主義與過度的理想主義緊密相關,期盼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向共產主義理想的過渡,這種教條主義同時與民粹主義緊密相關,企圖利用社會下層民眾的仇富心理,依靠群眾運動通過不斷“革命”實現簡單的社會平均。這種思路來自于對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片面理解,歪曲了作為資本主義更高階段和人類崇高價值的社會主義。
中國在意識形態建設上曾經長期追隨蘇共,把國有制和計劃經濟以及高度的集權體制當作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改革開放以后,鄧小平重新闡述了社會主義本質,提出社會主義本質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和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把生產力和經濟建設前置于其他所有價值觀,并提出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重要論斷,打破了長期以來的把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一切文明對立起來的僵化思維。此后,作為市場經濟必然內涵的自由、民主、法治、代表意識,以及作為對市場經濟內在缺陷的矯正和補充的公平、正義、和諧相繼發展起來。需要指出的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的必要組成部分,改革開放長期以來以市場經濟為名形成的自由、民主、法治、代表意識以及公平、正義、社會和諧也是社會主義的內在組成部份。換句話說,沒有市場經濟不是社會主義、沒有自由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民主不是社會主義、沒有法治不是社會主義,沒有公平正義也不是社會主義。就像公平、正義、必然是社會主義的價值一樣,自由、民主、法治、代表意識不需要借市場經濟之名獲得合法性,它們本身就和市場經濟一樣,必然是社會主義的價值。
四、社會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更高階段。社會主義價值觀只能建立在對資本主義價值觀的批判繼承的基礎之上。在歷史條件還不允許完全消除階級和階級對立之前,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地方在于對社會弱勢階層的自覺關注,在于主動防范國家政權成為強勢階層的和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的自然傾向,在于自覺運用國家政權保護和幫助弱勢階層,始終追求社會的和諧發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社會和諧應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吨泄仓醒腙P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對鄧小平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發展,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經典表述。實際上,此處冠以“中國特色”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在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和核心價值觀上,無所謂民族國家特色,中國特色所指的應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道路。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和諧是一個開放的和包容多樣、尊重差異的體系,它的內涵已經超越了歷史上所有關于“和諧”這個概念的專業的或者通俗的定義,它是總結和包容社會發展史(尤其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階段)和人類思想史的重大思想成果。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對自由、民主、法治和公平、正義這兩對相互矛盾的價值的兼容,對于這兩對價值所體現的社會強勢階層和弱勢階層的兼顧。
至此,可以這樣總結:只有自由不是社會主義,只有民主不是社會主義,只有法治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公平正義也不是社會主義。只有兼顧自由、民主、法治和公平、正義的社會和諧才是社會主義。
注釋:
①弗·恩格斯:《弗·恩格斯對英國北方社會主義聯盟綱領的修正》,1887年6月14日和23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1卷第570頁。
② 弗·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年3月底—5月26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21卷第198-203頁。
③ 林尚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與當代中國的核心價值觀》,學習時報第366期,2006年12月19日。
(作者單位: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