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步
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宏偉目標。這一目標是我們黨和國家“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目標,意義十分重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實現這個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對此,我們應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和理解,并在正確把握其內在要求的基礎上,大力推動這一目標的實現。
一、從戰略高度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定位
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追求的理想社會狀態。使用“小康”這個概念來確立中國的發展目標,既符合中國發展實際,也深得人民群眾的認同和支持。
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首先用“小康”來詮釋中國式現代化,明確提出到20世紀末“在中國建立一個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他領導我們黨制定了“三步走”的現代化發展戰略。其中第一步是從1981年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是從1991年到20世紀末,國民生產總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則是到21世紀中葉,再用50年左右的時間,使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基本實現現代化。由于前兩步目標和第三步目標之間正好是世紀之交,所以實現“小康”便作為重要的“世紀目標”,引起了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
應該說,這一時期的“小康”目標主要著眼于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體指標比較有限但務實可行。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這個目標對發達國家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雄心壯志,是一個宏偉的目標!闭窃谶@一目標的指引下,我們黨帶領人民在20世紀的最后20年大力推進改革和發展,最終取得了重要成果。2002年,黨的十六大正式宣布:“經過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們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這一目標的實現,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那么,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任務是否到此就完結了呢?十六大對此作出了一個新的回答,認為“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要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圍繞這一目標,十六大報告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以及生態等各個方面作了具體闡述,進而明確了這一目標的戰略定位,指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我國“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其目標“是與加快推進現代化相統一的目標”。自此,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2007年,黨的十七大又根據我國社會各領域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推動了這一戰略任務的進一步展開。
黨的十八大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進行了充實和完善,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調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全黨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由此,“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便成為這一時期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的新的表述。與此同時,十八大還將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明確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進一步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納入中國夢的基本內容,并進而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這樣,圍繞小康社會的戰略設計又增添了更多時代內涵,其基本定位提升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
二、用整體思維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略目標,是在十六大、十七大所提目標基礎上,進一步調整后形成的;而十六大、十七大所提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又是在20世紀末“總體小康”的水平上進一步擴展而成的。這里的關鍵是“全面”二字,它體現了一種整體思維,是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的整體性認識和考量。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人類社會是一個由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狹義)等基本領域所構成的完整的結構體系。這些領域并非相互隔絕和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內在聯系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與之相應,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也不是各個領域孤立發展的過程,而是由諸領域各自的發展相互聯結而形成的統一進程。因此,要通過實踐能動地推動社會發展,首先就必須認識社會結構體系的有機聯系,把握這種有機聯系的內在機制,及其在社會發展統一進程中的具體體現。歷史唯物主義所揭示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矛盾運動的規律,為我們提供了最基本的遵循。
不僅如此,人類社會是與自然領域相互聯系而存在的。從根本上說,自然界制約著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離開了自然界,人類就無法生存;沒有適宜的自然環境和條件,社會就不能發展。而人類的活動和社會的發展又反過來對自然界發生影響,包括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自從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生產過程所造成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顯;協調好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已成為一個全球性重大課題。
社會發展要協調好自身內部各個領域之間的關系,還要協調好與自然領域之間的關系,這樣一種整體性要求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十分清楚地表現出來。要實現現代化,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要發展生產力,就需要調整生產關系,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在推進經濟領域改革和發展的同時,還必須相應地推進政治領域、文化領域以及其他社會領域的改革和發展,而環境問題的解決也必須提到戰略的高度來對待。只有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從整體上協調統一起來,才能確保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順利展開。正是基于這樣一種整體性要求,黨的十六大在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二步戰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之后,及時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目標;從十六大到十七大,再到十八大,一直緊緊抓住“全面小康”這個主題,堅持用整體思維把握這一目標要求,并根據新的實踐不斷賦予其新的內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包括“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人民民主不斷擴大”“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等方面,其邏輯支撐便是“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從整體上將這些方面的要求統一起來,決不能顧此失彼,丟掉其中任何一個方面。真正的整體思維不僅要求顧及各個方面,而且還應更進一步,即按照各個領域之間的有機聯系來協調它們的關系,遵循這種有機聯系的內在機制來推動各個方面的改革和發展。否則,不論主觀愿望如何,都有可能造成各領域之間的不協調甚至脫節,使整體意義上的統一進程無法實現。
三、以堅定信心開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
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督ㄗh》指出,從2016年到2020年的“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全黨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繼續頑強奮斗,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2016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標志著這一“決勝階段”的正式開啟。
應該說,經過新世紀以來十多年的努力,我們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踐中取得了許多新的重大成就。經濟發展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接近8000美元。在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的情況下,采取有效措施,推動形成經濟結構優化、發展動力轉換、發展方式轉變加快的良好態勢。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并持續擴大覆蓋面,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加快提高。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推進,人民民主不斷擴大,依法治國開啟新征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國家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生態文明建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所有這些成就的取得,為在“十三五”時期最終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同時也應看到,我們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還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仍然突出,發展方式的轉變還需要繼續加大力度,特別是到2020年全國7000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時間十分緊迫,任務相當繁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領域都有不少難啃的硬骨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和法治國家建設任務艱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矛盾和沖突表現出新的特點,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正如十八屆五中全會所指出的,“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
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復雜形勢,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并作出正確應對。首先必須堅定信心,振奮精神,以加倍的努力投入到新的工作實踐中去,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開拓進取,進一步推動各領域的改革和發展。特別是要勇于面對各種難點問題,下氣力進行攻堅,力求取得新的突破。其次還要有科學的方法,正確處理所遇到的各種矛盾。要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正做到按客觀規律辦事。特別是要按照社會發展的整體性要求,切實處理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個領域之間的關系。改革和發展進程中越是遇到難題,就越是要強調科學方法論的指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破除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完成決勝階段的各項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如期實現。
(作者:中央編譯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