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1年6月18日,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郭偉偉同志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訪談是圍繞本篇文章的有關論點展開的。
(詳見人民網、新華網主辦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專欄《偉大歷程》:“百花爭艷春滿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以及《人民日報》2011年6月30日第5版紀念建黨90周年特刊)
“所有文藝工作者,都應當認真鉆研、吸收、融化和發展古今中外藝術技巧中一切好的東西,創造出具有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完美的藝術形式。”①“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必須繼承和發揚一切優秀的文化,必須充分體現時代精神和創造精神,必須具有世界眼光,增強感召力。”②“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③
上述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的精辟論斷,是全球化時代下如何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正確指針。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始終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整體布局去思考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始終從培育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深層支撐,來 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不僅從理論上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中許多重大的思想認識問題,而且提出了一整套文化發展的具體方針、政策和措施,為我們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指明了現實途徑。
一、改革開放以來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以及對社會主義文化觀認識的深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開始從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整體布局去思考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問題。1979年10月,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上,鄧小平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詞,強調指出:“我們要在建設高度物質文明的同時,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發展高尚的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④1982年9月,黨的十二大報告全面深刻地闡述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問題,明確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確定為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1986年9月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這是我黨歷史上做出的第一個專題論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議。決議闡述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和根本任務,明確提出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藝術事業呈現出空前繁榮的新局面。
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繼承和發展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1991年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大會上,江澤民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科學概念。1997年黨的十五大從文化的角度闡述了精神文明建設,賦予這兩個概念在內涵上的統一性:“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就其主要內容來說,同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貫倡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用文化建設包容精神文明建設,這與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用精神文明建設包容文化建設的提法不同,是我黨對社會主義再認識的一個新成果。此外,十五大報告還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綱領,并創造性地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的嶄新觀點,將文化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起來。
2000年,江澤民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把黨的建設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建設緊密聯系起來,把黨能否立于不敗之地與能否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緊密聯系起來,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向黨提出的新要求,設立的新目標,是一種可貴的文化自覺意識。
2001年,江澤民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提高到國家治理和政權建設的高度,提出了“以德治國”的思想。同年在慶祝建黨80周年大會上,他進一步把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重要任務提出來,這是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內涵的嶄新理解。
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建設,根據實踐的發展提出了許多新觀點:如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國家文化安全論,“三貼近”,提高建設先進文化的能力,和諧文化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豐富了對文化工作規律性的認識,發展和深化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理論,反映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的文化自覺。
二、正確處理民族傳統文化、外來世界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三者的辯證關系
文化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深層支撐。當前,正值經濟全球化方興未艾,信息全球化迅猛發展,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之際,如何再創文化輝煌,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實力和競爭力,應對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軟國力較量;如何增強包括文化國力在內的綜合國力,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筆者認為,正確處理民族傳統文化、外來世界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三者的辯證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一)批判地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基礎和起點
綜觀人類文化發展的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任何一個民族現有的文化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歷史傳統文化的積累和延續,是傳統文化的豐厚積淀。正是這一人類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決定了我們不能割斷歷史,不能拋棄歷史傳統文化,而應以自身所擁有的民族文化遺產為基礎,為起點,合理地繼承其中的優秀成分,并在此基礎上不斷發揚光大,中國尤為如此。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文明最發達的古國之一,中國在5000年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它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以及對世界文明與進步所作的巨大貢獻而著稱于世。
面對前人留下的豐厚、浩瀚的文化遺產,我們沒有理由不珍視,不繼承,不加以發揚光大。對此,毛澤東同志早就明確指出:“我們這個民族有數千年的歷史,有它的特點,有它的許多珍貴品。……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⑤當然,繼承民族傳統文化,絕不意味著對傳統文化的單純固守和全盤繼承,而是批判地繼承,有分析地繼承,并結合社會主義時代的新特點積極進行文化創新。就民族傳統文化本身,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每一層次都有不同的性質和特點,因而有不同的態度和對待。
1、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具有現代意義的部分,必須積極加以繼承,使之在新時期發揚光大。這主要表現在民族的價值取向方面。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質、最集中的體現,是民族文化的靈魂。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氣節、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如自強不息、不屈不撓的進取精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奉獻精神;反抗外來侵略和民族壓迫、“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愛國主義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歷史責任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剛正氣概以及團結統一、愛好和平等。所有這些都為歷代進步人士所推崇,世代相傳,形成了一種民族的風骨與氣度,鑄就了民族的靈魂。魯迅先生曾說過:“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高尚的民族品格和堅定的民族志向,就不可能凝聚力量、成就偉業,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更需要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來支撐。當今社會,文化已經成為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國力集中表現為全民族基于共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認同而產生的巨大凝聚力。因此,繼承與弘揚這種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具有重大現實意義。我們應不斷汲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和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對傳統文化中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華部分,積極加以繼承,并不斷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將現代內涵融入民族精神之中,重塑當代中國精神,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凝聚和激勵中華民族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而團結奮斗。
2、對傳統文化中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但經過改造仍然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服務的部分,既不是全盤繼承,也不是全部拋棄,而是推陳出新。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現代文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它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反映了時代發展的主流和方向,體現了時代的特征和精神。因此,它不是傳統文化的簡單重復和模仿,而是結合當前、面向未來的創新、創造和再生。對此,毛澤東精辟地概括為四個字:“推陳出新”。所謂推陳,即立足于當代,揚棄那些不適合于今天需要的東西;所謂出新,即對這一層次的傳統文化進行清理和提煉,并積極創造新的內容和形式,賦予其新的生命力,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寶貴資源。只有在既繼承又發展,既揚棄又創新的辯證統一運動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才能前進,才會有巨大生命力。
回顧中國文化史,凡是文化發展繁榮時期,如春秋戰國、漢唐都是大革新、大創造的時代,百家爭鳴,思想活躍;反之,宋明以后尤其是清朝,文化專制主義日益強化,視一切革新為“離經叛道的異端”,囿于傳統,反對變革,扼殺了文化發展的生機和活力,如一潭死水般的“沉寂”,燦爛的中國文化也就逐漸先去了它往日的光彩。對比中外戲劇,也深刻說明了這一問題。如印度的古老戲劇,在世界上也曾輝煌一時,但由于缺乏創新,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都沒有與時俱進,最終失傳,只能到歷史書中找到記載。還有日本的歌舞伎,盡管被尊為“國寶”,也因為同樣原因,由繁盛走向衰落。而歷史悠久的中國戲曲藝術,上世紀40年代曾一度衰敗凋零。新中國成立后,堅持“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開展深刻的戲曲改革,才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走向繁榮。
因此,對于民族傳統文化,最有效的繼承和保護就是與時俱進地不斷發展,不斷創新。如今,有沒有創新能力,能不能創新,是全球范圍內各國文化競爭的決定性因素。越是能夠不斷自主發展、自我超越、主動創新的民族和文化,越是能夠面對全球文化的競爭。為應對21世紀的世界文化競爭, 我們要始終保持與時俱進、發展創新的觀念,高揚創新的旗幟。為此,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強調指出:“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業、鼓勵文化創新的政策,營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環境。”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文化體制改革政策措施,推動文化創新,加強文化建設。
3、對傳統文化中阻礙時代發展的部分,即封建性的糟粕,應全部拋棄。
應當承認,由于歷史的局限,傳統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夾雜著落后、陳腐的成分,如封建宗族觀念,官本位的等級觀念,重守成而輕創新的思維方式以及封建迷信、偽科學等。這些糟粕與當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社會主義原則格格不入,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起消極阻礙作用,必須毫不留情地加以拋棄和清除。
(二)有選擇地引進外來世界文化——充實和更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文化不僅具有民族的繼承性和延續性,而且具有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融合的特性。任何一種民族文化都是在與他文化的交流、選擇、吸收、創新中發展壯大的,“有容乃大”是真諦。文化的品格應該是虛懷若谷,兼容并蓄,慷慨吸收,鑒別采納,而不是封閉保守,居高自傲。中華民族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幾千年傳承不絕,延續至今,其生命力令人驚嘆,究其原因,就在于漢民族文化不但能夠吸收周邊少數民族文化,而且對外來文化也能“海納百川”,兼容并蓄。
從歷史上看,歷代的文化繁榮時期,大都是在國力強盛,對外開放,中外文化交流頻繁時期,如漢代、唐代文化。在開放的格局下博采眾長,大量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成就了漢唐文化的繁榮,進而帶來了國家的強盛。反之,清代妄自尊大,閉關鎖國,拒絕對外文化交流,由此導致了文化的落伍,進而帶來的是屈辱和淪亡。如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工作蓬勃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開放性,國力強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正反兩方面充分說明,開放、兼容的文化是先進的文化,更是使國家強盛的文化。敞開文化大門,積極進行對外文化交流并非權宜之計,而是強國富民的根本。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當今世界,國際形勢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機遇和挑戰并存,這在文化方面也是如此。從機遇來看,現代傳媒技術飛速發展,全球性互聯網絡的開通,大容量、多渠道、高速度信息流通和信息獲取,為文化的交流和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深化,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將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上展開,這就為我們面向世界,博采各國文化之長提供了條件。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機遇,在與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中取長補短,吸收精華,汲取營養,充實和發展自己,保持我們民族文化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當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文化交流尤其是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同時,世界范圍內各種文化相互激蕩、碰撞、沖突也日益尖銳。經濟可以全球化,而文化的全球化很難實現。因為各種不同的文化包括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具有各自難以交融的特質。未來全球文化仍將是多種多樣,多姿多彩的。但與此同時,全球文化更帶有新殖民文化特征。從歷史上看,凡是在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的民族,他們在把經濟的觸角伸向全球各地的同時,也極力將其文化滲透到全球每一個角落。今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憑借其經濟實力加強了對非西方國家,尤其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擴張和滲透,利用他們所壟斷的國際傳播網絡和輿論陣地在世界到處宣揚其思想文化、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力圖摧毀其他民族的文化精神和道德傳統。
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全方位的挑戰,這其中包括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軟國力較量。與以軍事力量和經濟實力為核心的硬國力較量相比,軟國力較量顯得溫情脈脈,因而更具有迷惑性,更需要保持高度的清醒。面對來自西方“文化霸權主義”的沖擊和挑戰,面對這場軟國力較量,中國文化何去何從?21世紀的中國文化如何能永葆其先進性,永葆其生命力,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如何既引進西方先進文明成果,同時又捍衛自己的文化主權,構筑社會主義文化的鋼鐵長城,抵制西方國家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這些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2、引進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應對挑戰的對策
筆者認為,對外來世界文化要堅持辨證態度,既不能盲目排外,也不能盲目媚外。既不能因西方文化的沖擊和挑戰而采取消極方式,回避世界全球化大潮,實行“文化孤立主義”,也不能無原則、無選擇地全盤引進,盲目照搬,實行“文化教條主義”。在引進外來文化的原則和應對挑戰的對策方面,有以下三個不斷遞進的層次。
1)“為我所用”,“趨利避害”
“為我所用”,是指引進外來文化必須是擇善而從,批判地借鑒,引進對我們有益的東西。對此,鄧小平同志有明確闡述。面對改革開放后對外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西方文化影響不斷擴大,他強調指出:“經濟方面我們采取兩手政策,既要開放,又不能盲目地無計劃無選擇地引進,更不能不對資本主義的腐蝕性影響進行堅決的抵制和斗爭。為什么在文化范圍的交流,反倒可以讓資本主義文化中對我們有害的東西暢行無阻呢?……屬于文化領域的東西,一定要用馬克思主義對它們的思想內容和表現方法進行分析、鑒別和批判。”⑥江澤民同志進一步強調指出:“學習和借鑒,要采取分析的態度,區分先進和落后、科學和腐朽、有益和有害,積極吸收先進、科學、有益的東西,堅決抵制落后、腐朽、有害的東西。”⑦這就是說,不僅民族傳統文化,外來文化同樣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只要我們堅持“為我所用、趨利避害”的原則,對外來文化進行科學的分析、鑒別和有選擇地引進,就一定能夠做到吸收有益成分,抵制不良文化。既把外來文化中有益的東西拿來為我所用,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實力和競爭力,同時抵制資本主義文化中對我們有害的東西,排除文化垃圾,構筑強有力的國家文化安全的“萬里長城”。
2)“以我為主”,“民族為本”
“以我為主”,是指在外來文化引進中,必須以我們的民族文化為接受主體,以民族文化能否認同為前提,保持民族文化的主體地位和獨立性。“民族為本”,是指引進外來文化不能丟掉自我,不能喪失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傳統。引進的目的是要創造具有社會主義內容以及民族特點和形式的中國文化,這是立足點,是基石,是本。這一原則是由以下兩方面所決定的。
首先,從外來文化的實現途徑來看,必須找到與中國民族文化相結合的切入點。這是因為文化既有普遍性、世界性,更帶有其強烈的民族性、特殊性,都具有一定的排它性。外來的異質文化要想在中國文化的沃土中立足、生根和發展,就必須取得中國文化的認同,必須和中國的民族特點相結合,按照中國文化的生存機制改造自己,才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
其次,從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魅力來看。任何一種文化,越具民族性也就越具世界性。愈有自己的民族根基、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就愈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獨樹一幟,以其獨特魅力為世界各國人民所關注、歡迎從而走向世界。濃郁的民族特色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因此,在引進外來文化的同時,必須具有自己的獨創性,使引進成為一種再創造。如果喪失自己的創造能力,盲目崇拜,最終會失去自身特色和魅力,走向引進外來文化的反面。正如江澤民同志所指出的:“植根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反映中國人民創造自己新生活的進程和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是中國社會主義文藝的立身之本。只有首先贏得中國人民的喜愛,具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才能堂堂正正地走向世界和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⑧
3)“送去主義”,“走向世界”
今天,面對以文化競爭為核心的軟國力較量,面對國際輿論“西強我弱”的現實,中國要勇敢地參與到世界文化的競爭中去,以文化產業為平臺,注重文化產品的輸出。也就是在堅持魯迅的“拿來主義”,繼續把世界優秀文化引進來,保持并實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先進性的同時,還要提倡文化的“送去主義”,把中國文化中的優秀部分主動送出去,積極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先進性及獨特魅力。而后一點在今天尤為重要。先進文化是在競爭中產生的。只有勇敢地參與到世界文化的競爭中,不但“拿來”和“防守”,更要“送出”和“進攻”,才能在世界文化發展格局中尋找中國文化發展的比較優勢,突出特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開辟更廣闊的空間。
由于歷史傳統原因,中國在引進、輸入外來文化上顯示出較強的主動性、自覺性,而在輸出文化上則缺乏主動性、自覺性,由此導致文化交流上的“逆差”,中國人了解西方超過西方人了解中國。這種情形并不利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對此,我們應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利用各種渠道大力傳播中華文化,增強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只有這樣,中國文化才能在與世界其他文明和文化形態的雙向交流與互動中,在更加深入的接觸、碰撞和競爭中達到吸收和融合,達到超越和升華,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更上一層樓,變得更加強大,更有影響力。也只有這樣,中國才能從文化大國成為世界文化強國,增強包括文化國力在內的綜合國力,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應當具有批判的精神、創新的精神和世界眼光,從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匯點上,把縱向繼承和橫向引進有機結合起來。既批判地繼承民族傳統文化,又立足當代積極創新;既有選擇地引進外來文化的有益成分,又立足中國進行創造,實現古代傳統風韻與現代特征完美結合,濃郁的民族特色與西洋風格融為一體,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超越。
注釋:
①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12頁。
②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頁。
③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208頁。
⑤ 《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7—288頁。
⑥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3-44頁。
⑦ 《人民日報》1996年12月17日。
⑧ 《人民日報》1996年12月17日。
(作者單位:中央編譯局世界發展戰略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