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對音樂方面“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思考
“進行曲,戰斗曲,小夜曲,抒情曲,都要有”
——江澤民對音樂方面“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思考
武茂昌
1994年2月,江澤民在同山西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講過這樣一番話:“文化應該是健康的,使人精神振奮,又是豐富多彩的,能夠滿足人們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進行曲,戰斗曲,小夜曲,抒情曲,都要有。”江澤民用“四曲齊奏”這個生動的比喻,既說明了他對音樂的深深熱愛和深厚素養,也揭示了他對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深入思考和深刻認識。在這次座談會的前一個月,也就是1994年1月,江澤民明確提出了“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文化建設指導方針。
提倡多樣化的前提是弘揚主旋律。江澤民曾多次強調:“宣傳工作,主要是抓好主旋律。”1992年11月,他與上海知識界人士座談時明確講道:“愛國主義、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應當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旋律。”
我國五千年傳承下來的文明,就是一支永不停歇的進行曲。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反抗列強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就是一支慷慨激昂的戰斗曲。愛國主義既貫穿于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中,又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和建設的歷史進程里。中華民族傳承的藝術和革命歌曲正是反映愛國主義的重要載體,也是主旋律的重要內容。
江澤民自幼喜歡音樂,學生時代就學會了拉二胡、吹笛子,此后京劇、越劇、昆曲等一直是他喜愛的傳統藝術。他經常吟唱《捉放曹》、《四郎探母》,還能演奏《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傳統樂曲。
在革命年代,一首首催人奮進的革命歌曲深深影響了江澤民。他積極地投身于救國救民的學生運動中,和同學們一起上街游行示威,反對日本侵略者販賣鴉片,每當此時音樂就成了鼓舞戰斗的有力武器。參加革命后,江澤民經常憑借自己在文藝上的特長進行革命宣傳。當同學們演出宣傳共產主義思想的小品劇時,他就拉二胡伴奏;當召開班會時,他會指揮大家唱革命歌曲。這些歌曲讓他時刻迸發革命的激情,也抒發了他希望拯救國家危難的一腔熱血。
在上海益民食品廠工作時,江澤民經常在工間休息時組織青年人活動,教他們唱《解放區的天》、《南泥灣》、《團結就是力量》。當時,工廠生產中經常出現斷電現象,他就帶領廠里的工人高唱《咱們工人有力量》;還精心編排了一些小品劇和音樂劇。此時江澤民風華正茂,渾身充滿干勁,通過組織這些文藝活動,他時刻保持著作為一名工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那一支支催人奮進的歌曲,鼓舞著他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1958年江澤民任一汽動力分廠的廠長,那一年他帶領大家去支農,據當時的同事回憶,他們在凜冽的寒風中,清晨集合,坐悶罐車出發。江澤民情緒非常高漲,一路上指揮大家唱歌,《我的祖國》、《歌唱二郎山》、《志愿軍戰歌》,一曲又一曲,一路唱到下了車,跟大家一起揮鎬大干。那時江澤民身上像燃燒著一團火焰,時刻迸發出建設社會主義的豪邁激情。
江澤民認為,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文化亦是如此。他認為“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大家只有彼此尊重、求同存異、和睦相處、互相促進,才能創造百花爭妍、萬紫千紅的世界”。“小夜曲”、“抒情曲”正反映了江澤民提倡的文化多樣化。
江澤民還非常喜愛世界各國的著名抒情曲。他能流利地用英文演唱不少歌曲,能熟練彈奏鋼琴和吉他。1987年6月,受邀訪問美國期間,在一次宴會上,江澤民邀請舊金山市市長法因斯坦共同演唱美國經典歌曲“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增進了雙方的感情。1999年3月,江澤民訪問有“音樂之鄉”美譽的奧地利,在參觀莫扎特故居時,他仔細閱讀了《C小調鋼琴幻想曲》和《C小調鋼琴奏鳴曲》等作品的珍貴樂譜,并即興演奏了一首名曲。在欣賞了鋼琴家演奏的莫扎特作品后,他欣然題詞“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2000年6月,江澤民視察甘肅省張掖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時與師生們親切交談,饒有興致地演奏了一段舒伯特的《小夜曲》,優美的旋律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人們對文化的需求也是分不同層次的。對于高雅藝術,江澤民認為國家必須予以扶持,可以省一點錢來支持高雅藝術。1985年7月,江澤民在欣賞上海交響樂團演奏時說:“一個城市的交響樂水平標志著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1987年2月他為上海交響樂團題詞:“振興和發展上海的交響樂,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在扶持高雅藝術的同時,他還支持年輕人喜歡的流行音樂,他指出音樂創作“要注意雅俗共賞,比如流行歌曲,年輕人就很喜歡”,“要尊重和保證個人的創造性”。
江澤民提倡的“多樣化”,是指文化的表現方式、創作方式以及內容和風格的多樣化,絕不是指導思想的多元化。1990年5月,他在參加慶祝京劇音樂家李慕良藝術生涯60周年音樂會時說:“我們要發揚民族的東西,但是不反對外來優秀的東西。你們今天的樂器中就有小提琴,但主旋律是京胡,要不就走調了。我們主張中西結合,洋為中用,古為今用。”1991年7月他明確指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必須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不能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在對待外來文化的態度上,他認為對于世界各國包括西方國家的一切優秀的、進步的文化藝術成果,要積極學習和借鑒,目的在于博采眾長,為我所用,豐富自己的民族文化。拒絕學習和借鑒外國的好東西,盲目自大,是錯誤的;把這種學習和借鑒變成一味模仿照搬,喪失自己的創造性,甚至成為外國文化的附庸,那也是錯誤的和危險的。
江澤民始終鼓勵人們踐行“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他說:“我們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特別要提倡和鼓勵創作出一批反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代風貌、鼓舞人們奮發向上的作品,把最美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希望廣大的民族藝術工作者積極地投身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生活中去,熟悉生活,了解人民,積累素材,激發靈感,努力創作出雅俗共賞、為群眾喜聞樂見、具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同時他強調,不論是“進行曲”、“戰斗曲”、“小夜曲”還是“抒情曲”,都應該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既滿足人們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又能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鼓舞力量。
江澤民對“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一系列感悟、體會與思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在規律,體現了黨的文化政策的要求。社會主義文化就像一組組樂曲,“進行曲,戰斗曲,小夜曲,抒情曲,都要有”,也只有“多曲齊奏”才能唱響主旋律的多彩樂章。
(作者武茂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實習員,北京 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