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鄧小平,堅定“三個自信”
學習鄧小平,堅定“三個自信”
張曙
鄧小平在帶領全黨全國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始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自信,始終堅定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科學對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光輝典范。他的堅定信念、卓越膽識和求實精神,為成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重要保障,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具有深刻啟迪。
一、孜孜不倦深刻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撥亂反正、徹底糾正“左”傾錯誤長期影響的過程中,在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一系列基本問題過程中,鄧小平一直孜孜不倦地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貫穿了他領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過程。
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鄧小平反復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太慢也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歸根到底要體現在它的生產力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不斷改善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頁。】社會主義優越性還體現在它能夠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創造的財富,第一歸國家,第二歸人民,不會產生新的資產階級。”【《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頁。】南方談話中他更明確提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頁。】他把實現共同富裕提到“社會主義本質”和“最大優越性”的高度,足見他對這一問題的重視。鄧小平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是全方位的,不僅表現在經濟方面,而且表現在政治、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關于政治方面。鄧小平指出,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我們能夠也必須達到“在政治上創造比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實的民主,并且造就比這些國家更多更優秀的人才。”【《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2頁。】“社會主義國家有個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決心,一做出決議,就立即執行,不受牽扯。”【《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頁。】關于文化科技方面。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表現在它的文化、科學技術水平應該比資本主義發展得更快、更先進,這才稱得起社會主義,稱得起先進的社會制度。”【《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頁。】關于外交方面。鄧小平指出: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使中國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如果我們不堅持社會主義,最終發展起來也不過成為一個附庸國,而且就連想要發展起來也不容易。”【《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頁。】關于社會全面發展方面。鄧小平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發展不平衡不協調的社會主義,而是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我們為社會主義奮斗,不但是因為社會主義有條件比資本主義更快地發展生產力,而且因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制度所必然帶來的種種貪婪、腐敗和不公正現象。”【《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頁。】兩個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除了總體上對社會主義優越性進行多方面闡釋外,鄧小平還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等的優越性進行了深刻闡釋。關于我國根本制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鄧小平指出:“我們實行的就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一院制,這最符合中國實際。如果政策正確,方向正確,這種體制益處很大,很有助于國家的興旺發達,避免很多牽扯。”【《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頁。】關于我國政治制度中黨的領導問題,鄧小平指出:“比如共產黨的領導就是我們的優越性。我們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共產黨也難免犯錯誤,但只要堅持實事求是,堅持改革,走自己的路,不犯大的錯誤,我們的事業就會蓬勃發展。”【《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257頁。】關于民主集中制,鄧小平指出:“這個制度是最便利的制度,最合理的制度。”【《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51頁。】“更利于團結人民,比西方的民主好得多。我們做某一項決定,可以立即實施。”【《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頁。】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鄧小平指出:“中國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國聯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制度。我們認為這個制度比較好,適合中國的情況。”【《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頁。】關于我國實行的多黨合作和政協制度,鄧小平指出:“我們也有好多個民主黨派,都接受共產黨的領導,實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對于這一點,西方許多輿論也認為,像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來領導,許多事情很難辦,首先吃飯問題就解決不了。”【《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頁。】
鄧小平在領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還多次對我國改革開放中的某些重大理論突破表示了充分肯定。比如,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是發動和指導全面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對這個決定,鄧小平高度評價說:“這次經濟體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釋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有些是我們老祖宗沒有說過的話,有些新話。我看講清楚了。”“我們用自己的實踐回答了新情況下出現的一些新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頁。】“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政治經濟學。”【大型電視文獻片《中國1978—2008》(解說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頁。】又比如,黨的十三大報告提出初級階段理論和“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對這一報告,鄧小平高度贊揚,指出:“這個報告是一個很好的報告,解答了一系列根本性問題,使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能夠持久地延續下去。”【《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216頁。】
正是基于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全面深刻的認識,因此,鄧小平多次強調:“我們現在的路子走對了,人民高興,我們也有信心。”“路子不會越走越窄,只會越走越寬。”【《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頁。】“我們在本世紀還要用十幾年時間,下世紀還要用三五十年時間,繼續向人們證明,我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我們對自己的發展充滿信心。”【《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頁。】“我們的制度將一天天完善起來,它將吸收我們可以從世界各國吸收的進步因素,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7頁。】“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準確地說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樣才是真正地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頁。】
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深刻闡釋,處處洋溢著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自信,這種自信,不是盲目樂觀和自我陶醉,而是基于歷史和現實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近代中國始終沒有放棄對西方制度和道路的追求和嘗試,但“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最后都以失敗告終。鄧小平總結歷史經驗時指出:“歷史上有人想在中國搞資本主義,總是行不通。”【《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頁。】“中國根據自己的經驗,不可能走資本主義道路。道理很簡單,中國十億人口,現在還處于落后狀態,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地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可能解決。”【《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208頁。】“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民主”帶來的是一場大災難。改革開放以來少數人盲目鼓吹照搬西方式民主,帶來的是思想的混亂。鄧小平指出:“如果我們現在十億人搞多黨競選,一定會出現‘文化大革命’中那樣‘全面內戰’的混亂局面”。【《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5頁。】“如果今天這部分人上街,明天那部分人上街,中國十億人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會有事,日子還能過嗎?還有什么精力搞建設?”【《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頁。】而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中國也不能再照搬蘇聯的發展道路。鄧小平說:“我們過去照搬蘇聯搞社會主義的模式,帶來很多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頁。】中國更不會回到改革開放前的僵化的老路。鄧小平說:“過去我們固守成規,關起門來搞建設,搞了好多年,導致的結果不好。”“很長時間處于緩慢發展和停滯的狀態,人民的生活還是貧困。”“結果中國停滯了。”【《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224頁。】而實行改革開放短短十年間,到1988年中國就提前實現了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標,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還與英國、葡萄牙簽訂了收回香港、澳門的《聯合聲明》,成功應對了幾次特大水災,舉辦了亞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顯著成就。事實勝于雄辯。回望十年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的改革路,鄧小平充滿自豪地說:“我們搞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所以才制定‘一國兩制’的政策,才可以允許兩種制度存在。”“沒有中國共產黨,沒有中國的社會主義,誰能夠制定這樣的政策?”【《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頁。】“在這短短的十幾年內,我們國家發展得這么快,使人民高興,世界矚目,這就足以證明三中全會以來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誰想變也變不了。”【《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頁。】因此,他反復強調:“十億人口大陸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不會改變的,永遠不會改變。”【《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頁。】“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堅持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頁。】“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才有希望。”【《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7頁。】
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自信,也是其一生堅定信仰的自然體現。翻閱他的文選、年譜,比比皆是的是他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充滿感情的話語。比如他說:“我自從十八歲加入革命隊伍,就是想把革命干成功,沒有任何別的考慮。”【《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頁。】還比如他說:“共產主義理想是偉大的,但要經過相當長的歷史階段才能達到。社會主義是可愛的,為社會主義奮斗是值得的。這同時也是為共產主義奮斗。”【《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48頁。】這些質樸的語言,是對他畢生信念如一和畢生求索不止的最好詮釋。也因此,一些西方學者把鄧小平看作是“一位信奉馬克思主義理念的經驗豐富的革命家。”【施拉姆對鄧小平的評說,引自蕭心力編《偉人鄧小平——中外人士的評說》,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版,第372頁。】
二、旗幟鮮明堅定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既需要在理論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作出深刻闡釋,又需要在實踐中堅決地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這方面,鄧小平也為我們樹立了典范。
堅決排除“左”和右的干擾沖擊。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能一帆風順,既需要奮力開拓前進,又需要應對國內鼓吹走傳統僵化老路和走資本主義邪路“左”和右等各種干擾。鄧小平時刻保持警惕,堅決予以回擊。多次義正詞嚴地指出:“中國要搞現代化,絕不能搞自由化,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頁。】“一切反對、妨礙我們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東西都要排除,一切導致中國混亂甚至動亂的因素都要排除。”【《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2頁。】也因此,1979年3月30日,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他第一次完整、明確地提出四項基本原則,并把它提升到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證的高度。指出:“我們要在中國實現四個現代化,必須在思想政治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頁。】在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反對全盤否定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反對精神污染、反對人道主義與異化爭論、平息1986年學潮等歷次交鋒斗爭中,鄧小平總是堅定勇敢地站在斗爭最前沿,旗幟鮮明地表示態度:“要旗幟鮮明地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頁。】“在整個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注意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頁。】“四個堅持是‘成套設備’”。【《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3頁。】也因此,“改革、開放、搞活,講得最早、最多、最深刻的,是鄧小平同志。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講得最早、最多、最深刻的,也是鄧小平同志。他是在深入研究中國實際的過程中提出這兩個基本點的。”【《人民日報》1987年1月30日。】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國內發生嚴重政治風波,國際上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遭受重大挫折,中國面臨向何處去的重大歷史關頭。一些人的理想信念開始動搖,對中國的改革開放產生疑慮,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產生懷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缺乏信心。關鍵時刻,鄧小平表現出非凡的膽略和勇氣。他堅決支持黨和政府采取果斷措施,迅速平息政治風波,同時,也對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個事關中國大局的根本問題作出堅定、清醒的回答。他說: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四項基本原則,我們絕不會放棄,“十三大政治報告是經過黨的代表大會通過的,一個字都不能動。”【《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6頁。】“我們原來制定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照樣干下去,堅定不移地干下去。”【《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7頁。】南方談話中,他再次斬釘截鐵地強調:“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371頁。】“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他告誡:“不要驚慌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383頁。】他要求:“軍隊、國家政權,都要維護這條道路、這個制度、這些政策。”【《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1頁。】中國經受住了險風惡浪的嚴峻考驗,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向。一位美國學者就此評論說:“鄧小平在1989年‘六四’之后的3年中,向公眾展示著他的毅力、堅韌和十足的自信,在這種環境中能有如此表現的世界領導人并不很多。”【傅高義:《鄧小平時代》,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版,第610—611頁。】
堅決頂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干涉破壞。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面對的是十分復雜的國際環境。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對中國道路、制度橫加指責,妄圖干涉中國內政。八九政治風波后,西方國家對中國實施制裁。蘇東劇變,冷戰結束,西方國家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和平演變”政策,企圖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國能不能頂住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壓力,堅持自己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事關中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面對黑云壓城的險惡環境,鄧小平在領導中國黨和政府開展有理、有利、有節斗爭的同時,他在這一時期的多次談話中表示:“中國永遠不會接受別人干涉內政。我們的社會制度是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的,人民擁護,怎么能夠接受外國干涉加以改變呢?”【《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9頁。】“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著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誰也壓不垮我們。……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0—321頁。】在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中,他更從歷史和現實的高度高瞻遠矚地指出,封建社會代替奴隸社會,資本主義代替封建主義,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一些國家出現嚴重曲折,社會主義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經受鍛煉,從中吸收教訓,將促使社會主義向著更加健康的方向發展。”【《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頁。】此后,他在與家人的一次談話中又說:“沒有想到我這次南方談話有這么大的影響,老百姓都擁護這個講話。這個制度好,誰不擁護?現在歐洲的一些社會黨也在說,中國的道路是正確的。什么是社會主義,從來沒有搞清楚過,現在搞清楚了。這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社會主義才幾十年,就要判定輸贏?贏家一定會是社會主義。”【引自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道路》課題組:《中國道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經典文獻回眸》,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頁。】言辭切切,令人動容。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的堅定捍衛,連一些西方觀察家也為之折服,他們把鄧小平譽為“社會主義的卓越掌舵人”。【引自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研究組編《再道一聲:小平您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67頁。】
堅持不懈鍛造忠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干部隊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不可能一撮而就,需要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不懈地接續奮斗。鍛造忠誠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干部隊伍尤為關鍵。鄧小平深刻認識到:“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在,有分量,敵對勢力知道變不了。”“帝國主義搞和平演變,把希望寄托在我們以后的幾代人身上。”【《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頁。】因而,他在提出“要把我們的軍隊教育好,把我們的專政機構教育好,把共產黨員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的同時,特別重視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他說:“正確的政治路線要靠正確的組織路線來保證。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能不能堅持,經濟能不能快一點發展起來,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說,關鍵在人。”【《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頁。】因而,他提出,要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標準,選拔德才兼備的人進班子。他在主導建立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時,多次提出:“要選人民公認是堅持改革開放路線并有政績的人,大膽地放進新的領導機構里,使人民感到我們真心誠意搞改革開放。”【《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81頁。】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證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胡錦濤、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都在舉什么旗、走什么路這些大是大非問題上做到了高度自覺,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中各自寫下了精彩篇章。
三、實事求是科學對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鄧小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但同時,他并沒有固步自封,以教條主義態度對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是強調要對現有體制機制的弊端進行大膽改革,與時俱進深化改革,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是科學求實的典范。
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發展相統一。鄧小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捍衛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多次指出:公有制為主體、按勞分配、共同富裕等,“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1頁。】但同時,他對我國政治體制、經濟體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也有深刻的洞察與認識。指出:“黨和國家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礙甚至嚴重妨礙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頁。】“我們的經濟管理工作,機構臃腫,層次重疊,手續繁雜,效率極低。政治的空談往往淹沒一切。”【《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頁。】“從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干部制度方面來說,主要的弊端就是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7頁。】他對黨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也多有抨擊。這些弊端的存在,是我國改革發端的重要緣由。鄧小平指出:“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0頁。】在他領導下,中國啟動了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全方位改革。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一場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革命。鄧小平說:“我們現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過改革加快發展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用我們的實踐來證明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頁。】他始終把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與推進改革、促進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堅持學習借鑒西方有益成果相統一。鄧小平堅定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決抵制走資本主義道路和移植西方政治制度的企圖。多次強調:“我們講民主,不能搬用資產階級的民主,不能搞三權鼎立那一套。”【《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頁。】“絕不能走西方資本主義道路。”【《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3頁。】但同時,他也清醒地認識到,較之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國經濟、文化等還比較落后,“中國能不能頂住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壓力,堅持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關鍵就看能不能爭得較快的增長速度,實現我們的發展戰略。”【《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頁。】為此,他提出:“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他在領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進程中,站在思想解放的最前沿,在涉及姓“社”姓“資”等一系列重大敏感問題上,屢屢發聲:“多搞點‘三資’企業,不要怕。”“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證券、股市,這些東西究竟好不好,有沒有危險,是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東西,社會主義能不能用?允許看,但要堅決地試。”【《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373頁。】正是在他的引領下,中國改革開放不斷破除觀念體制障礙,跨越了一個個激流險灘。
堅持獨立自主與堅持和平共處相統一。鄧小平主張學習和借鑒外國經驗,但他同時強調,照抄照搬別國經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他始終強調中國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1982年9月他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基本結論。”【《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頁。】他在領導改革開放過程中,多次強調:“改革開放必須從各國自己的條件出發。每個國家的基礎不同,歷史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左鄰右舍不同,還有其他許多不同。別人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不能照搬。……中國只能搞中國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5頁。】他同時提出,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應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和平共處、相互合作,而不是干涉別國內政、挑動別國內亂。他說:“國際關系新秩序的最主要的原則,應該是不干涉別國的內政,不干涉別國的社會制度。要求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照搬美、英、法的模式是辦不到的。”【《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9—360頁。】評價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政治結構和政策是否正確,“關鍵看三條:第一是看國家的政局是否穩定;第二是看能否增進人民的團結,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產力能否得到持續發展。”【《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頁。】因而,他諄諄告誡:“我們不在乎別人說我們什么,真正在乎的是有一個好的環境來發展自己。只要歷史證明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就夠了,別國的社會制度如何我們管不了。”【《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0頁。】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我國積極調整對外關系,為改革開放贏得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鄧小平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卓越膽識和求實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當前我國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處于新的重要關頭。一方面,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國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另一方面,我國仍然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一些深層次的老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比如如何避免出現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問題,這是鄧小平晚年尤為關切、念茲在茲的一個重大問題,今天,“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人民日報》2013年11月16日。】仍然是需要下大氣力解決的一個難題。隨著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我國又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和挑戰,比如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服務管理,妥善處理好各類社會矛盾等。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任務,面對尖銳復雜的改革環境,今天,我們仍需要從鄧小平身上汲取有益啟示,進一步增強“三個自信”,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來源:《《鄧小平與中國道路——全國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