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寫在《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出版之際
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寫在《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出版之際
周以謨張寶山馬云飛
《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一書即將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這是繼《劉少奇選集》上下卷和《劉少奇論合作社經濟》、《劉少奇論工人運動》、《劉少奇論黨的建設》等系列專集之后編輯出版的又一部劉少奇專題文集。
劉少奇是中國共產黨杰出的理論家和長期處于一線主持全面工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在他留下的眾多的文稿,特別是建國前夜和建國后十幾年的文稿中,關于經濟建設的占有相當的篇幅。這部分珍貴文稿,記錄了劉少奇為籌劃制定新中國經濟建設大政方針而作出的重要貢獻,記錄了他對新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辛勤探索和獨到見解,也記錄了他對前進道路上出現的曲折和失誤的深刻反思,是我們黨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即將出版的《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收入了劉少奇1948年至1965年期間關于經濟建設方面的重要文稿69篇(其中42篇是首次公開發表),比較全面、系統地反映了劉少奇在新中國經濟建設方面的重要思想和實踐活動,對于我們學習、研究劉少奇的經濟思想,并通過劉少奇的經濟思想這一視角進一步研究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所走過的道路,總結經驗,汲取教訓,開拓未來,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
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序幕,在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尚未結束之時已經拉開。
1948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已經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未來的新中國如何進行經濟建設?如何正確估量中國經濟的現狀、國內的經濟成分以及制定符合客觀實際的經濟建設基本方針?這些問題日益迫切地擺在我們黨、尤其是黨的主要決策人的面前。劉少奇在1948年及其以后的幾年中,對新中國經濟方針的籌劃和制定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一書在開卷篇及緊接其后的幾篇文稿中,集中地反映了這一歷史過程。如首次公開發表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1948年9月13日)、《對<關于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的若干修改》(1948年秋冬)、《新中國經濟的性質與經濟建設方針》(1948年12月25日)、《新中國的經濟政策》(1949年6月4日)、《春耦齋講話》(1951年7月5日)等著作,對新中國經濟的性質、經濟構成、發展方向及經濟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作了詳盡的論述,比較充分地體現了劉少奇的思想特色。
《對<關于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的若干修改》一文是這一時期十分重要的一篇文獻。在1948年9月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的講話中,劉少奇提出,經濟建設是個新問題,要弄清楚,要有系統地搞出點東西來,不然又可能犯“左”傾或右傾錯誤。劉少奇的提議得到毛澤東的首肯,毛澤東并要劉少奇對經濟成分問題作進一步考慮,草擬一個文件,為召開七屆二中全會作準備。正在此時,東北局提出了《關于東北經濟構成及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提綱》,報送中央審查。這個提綱是當時任東北局常委兼組織部長的張聞天起草的。提綱送到中央,受到劉少奇的高度重視。劉少奇敏銳地感覺到,東北地區是全國已解放地區的縮影,東北地區的情況也反映了即將解放地區的發展趨向,這個提綱對全國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劉少奇先后對該提綱作了兩次較大的精心修改。第一次修改在10月間,將原稿刪減了近千字,加寫了4000多字的內容;第二次修改在12月前后,又重新改寫了原稿的部分段落,加寫了4000多字,并對第一次修改稿又作了幾十處改動,使該提綱由原來的不到10000字增加到15000字。
在劉少奇增改的內容中,對新民主主義國家建立之后的社會基本矛盾,經濟性質和特點,農村合作社經濟的地位和作用,建設重點由農村轉入城市后的經濟政策、經濟計劃和經濟組織,以及在何時采取社會主義步驟并嚴格防止“左”的偏向等問題作了具體論述。
毛澤東兩次審閱了劉少奇的修改稿。第一次修改后,毛澤東認為“此件修改得很好”,并又作了一處重要修改,同時囑咐周恩來下發此件時要注明“經中共中央批準”。在周恩來的提議下,此提綱修改稿以“草案”的形式發回東北局并發華北局及中央有關領導同志征求意見,以便再作修改后發各解放區實行。第二次修改后毛澤東又作了幾處文字修飾。雖然后來由于某種原因,這篇東西最終未能形成正式文件下發,但它對新中國的經濟構成和經濟建設基本方針的醞釀形成,對七屆二中全會文件的起草,無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這篇珍貴文稿,對我們今天研究劉少奇的經濟思想,研究我們黨勾劃新中國建設藍圖的思路和構想,無疑具有重要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央對這個提綱的修改過程歷時較長,保存的版本較多,修改稿上中央領導的筆跡又不易辨認,以至多年來出現把經中央批準下發的提綱草案與有關修改稿混為一體;還有的將劉少奇對該提綱的修改誤為毛澤東的修改等情況。這次,編者在整理這篇文稿時,上述情況得到了澄清。
劉少奇1949年天津之行,是這一時期又一引人關注的重要活動。1949年春,七屆二中全會開過不久,為貫徹全會精神,黨中央和毛澤東委派劉少奇去天津指導工作,前后達一個月之久。《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中收入的《在天津市干部會上的講話》、《在天津市工商業家座談會上的講話》、《答宋棐卿》(附《宋棐卿給劉少奇的信》)、《中國就要進入建設時期》等4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劉少奇在天津所作的一系列講話的主要思想觀點。其中前3篇文章都是首次公開發表的。
劉少奇在天津的一個月通過廣泛的調查了解,發現黨內在對待民族資產階級的問題上存在著“左”的偏向。天津解放已幾個月了,有的同志竟然完全不理資本家;有些干部認為和他們接觸就是立場不穩;在原料、市場和稅收方面市政府也沒有給予必要的照顧。在勞資關系上,工人有過高的要求和過火的行動,天津解放一個月就發生對資本家的清算斗爭53次。資本家普遍覺得心中沒底,感到沒有前途,他們怕人說剝削,不敢抓生產,有的抽資外逃,跑到香港。天津私營工廠比重很大,許多工廠不能開工,上百萬人生活沒有著落。
針對這些情況,劉少奇在天津的講話中,一方面闡發了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方針政策,耐心做資本家的工作;另一方面認真地對干部、工人做教育工作。從建國初期國內的局勢和經濟狀況出發,他在講話中明確指出,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政策是又斗爭又聯合,而“今天的重點是聯合”,并主要體現在“經濟上聯合”。針對不少資本家怕人說剝削,不敢開工生產的心理狀態,他在各種場合多次講到,在多種經濟成分并存、資本主義發展有利于國計民生的今天,“資本主義剝削不但沒有罪惡,而且有功勞。封建剝削除去以后,資本主義的剝削是有進步性的”。他反復強調要防止和反對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左”傾偏向,深刻指出,“‘左’的東西是常常有一股勁的,反‘左’的勁頭一定要比原來的勁頭更大才行”。劉少奇講話的精神得到毛澤東的贊同,并通過華北局在全國其他地區作了傳達,對全黨在接管大城市后如何恢復和發展經濟,防止對民族資產階級“左”的偏向的發展和蔓延起了重要作用。
二
歷史進入五十年代中期,在黨的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國經濟建設事業在各條戰線全面展開。劉少奇在這一時期的思想十分活躍,為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設想。
1955年12月7日至56年3月6日,為準備八大的報告,劉少奇找各部門的負責同志談話。參加談話的部門共有三十二個,絕大部分是國務院所屬的經濟工作部門。
劉少奇在聽取匯報中即席發言或插話,發表了一系列的意見,盡管內容比較零散,有些問題點到即止,沒有展開,但卻包含了不少深刻的思想和見解。例如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尤其是輕工業,要重視本國的傳統基礎,要保留和發展私營企業和手工業中的好東西的思想;中國情況同蘇聯不同,學習外國不要單純學蘇聯,也要向其他國家包括資本主義國家學習,并且要從本國的特點出發有選擇地學習的思想;要生產一批好的、高級的消費品,用來刺激人民更高的消費欲望以促進生產發展的思想;要重視科技人員作用的思想;要重視發揮沿海工業的潛力的思想;要下大力幫助落后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改進技術,提高效率的思想等等,對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起了極為重要的指導作用。同時,劉少奇組織的談話調查和提出的這些思想見解也啟發了毛澤東的思路,為毛澤東《論十大關系》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參考。
由于劉少奇這次調查的內容較多,同有些部門負責人的談話記錄沒能保留下來。我們從有關檔案中只選收了《同地方工業部負責人的談話》、《以消費刺激生產》(同紡織工業部的談話)、《努力設計和生產新的輕工業品》(同輕工業部的談話)、《從本國實際出發》(同糧食部的談話)、《商業工作的若干問題》(同商業部的談話)、《有關勞動工資問題的一些意見》(同全國總工會和勞動部的談話)、《采用最新技術,加強科學研究》(同郵電部的談話)等七篇談話。從這幾篇談話中,劉少奇在這次調查談話中所提出的獨到思想及其指導作用也可窺見一斑。
如果說劉少奇的各部調查還是在領導層中以聽取匯報、探討問題的形式進行的,那么時隔一年之后他的南下五省之行,則是在更為廣泛、更為深入的形式下展開的。
隨著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經濟建設的全面展開,我國社會內部新的矛盾也在不斷產生。由于社會主義建設剛剛開始,一些制度上還存在著不合理和不完善的地方,也由于領導機關存在著官僚主義弊病,再加上當時的社會主義陣營中某些事件的影響,我國一些地區也出現了政治風波。毛澤東在1957年初的一次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提出了要認真研究人民內部矛盾的建議。之后,劉少奇即帶領一個調查組,到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廣東五省,圍繞人民內部矛盾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研究。這次調查歷時兩個月。在調查過程中,他聽取了各地黨政負責人的匯報,深入工廠、礦山、機關、學校,同工人、農民、干部、學生進行了座談。在調查中,劉少奇深切感到我國經濟體制、教育體制、勞動體制等制度中存在著弊端,萌生了許多改革設想,如關于農村中生產單位、分配單位不宜過大,要適合生產力水平的設想;社會主義經濟既要有計劃性,又要有靈活性、多樣性的設想;關于教育制度要走勤工儉學、半工半讀的道路的設想;勞動制度要臨時工、合同工同固定工并存的設想;以及關于物價問題、稅收問題、住房問題的改革設想等等。在調查中的多次講話中,他結合實際問題,闡述了這些改革思想。在《劉少奇論新中國經濟建設》一書中,除選收了已經公開發表過的三篇文章外,又從經濟建設的角度收了《調整生產關系,辦好農業社》、《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分配問題》、《國營商業要有靈活性》等五篇講話。這些文稿,更為全面和具體地體現了劉少奇在五十年代中期的思想成果和實踐活動。
三
從五十年代后期開始,我國的經濟建設走了一條曲折的道路。在挫折和失誤面前,劉少奇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堅韌的探索。從劉少奇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的文稿看,盡管他的思路不可避免地受到當時歷史條件的影響,但正是在這種情形下,他所闡發的經濟觀點和改革思想,卻顯得更為深邃和務實。
《在<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學習討論會上的發言》是這一時期值得重視的一篇文稿。蘇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寫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下卷是一部專門闡述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專著。毛澤東從1958年底開始,在中央會議上多次號召全黨學習這本書,并認為“在目前研究這個問題,有很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無疑,毛澤東已感到經濟建設上的失誤同我們黨理論功底的匱乏是有密切關系的。劉少奇在黨的高級干部中率先響應毛澤東的號召,他于1959年11月,在海南島組織了有廣東省委負責人、海南地區黨政負責人和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組成的學習小組,并邀請了王學文、薛暮橋兩位經濟學家輔導,用近一個月的時間認真閱讀了《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下卷,并召開了多次學習討論會。
劉少奇在學習討論會上的發言,幾乎涉及了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全部問題,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同上層建筑的矛盾到社會主義條件下分配關系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工農聯盟、工農同小資產階級的聯盟、無產階級專政的作用到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階段的劃分;從社會主義商品的特征、價值規律的作用到科學技術的提高和經濟核算的作用,劉少奇都作了詳盡的闡述。盡管今天我們對其中有些問題的認識已經前進和發展了,但如此全面系統地闡明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理論的論述,在理論界是不多見的。同時,劉少奇在發言中提出的所有權同管理權分離的思想,生產資料可以作為商品流通的思想,社會主義條件下對抗性矛盾可以通過工作達到和解的思想等等,在今天,對于開闊我們的改革思路仍具有啟迪作用。
海南島讀書會之后,劉少奇的發言要點曾由薛暮橋按問題整理出一份書面稿,并在隨后李富春在上海組織的讀書會和周恩來在廣東從化組織的讀書會上作了傳達和印發。從中也可看出劉少奇在海南島學習討論會上的發言在黨內的影響。
1962年經濟調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后,劉少奇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尋找和選擇建設道路的新模式進行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索。“按經濟辦法管理經濟”,是劉少奇深入展開并付諸實踐的一個重要改革思想。從這一思想出發,他首先抓了我國生產資料管理和流通體制的改革試點。從1962年到1965年,他一方面組織工作組在石家莊、無錫等地進行試點,聽取他們的匯報,了解實際情況;一方面同國務院、國家經委、物資部的負責人一起對改革的途徑進行深入的探討。在這幾年中,他先后8次主持召開物資工作座談會和專門會議,發表了許多指導性意見。
試辦托拉斯,按行業改組工業體系,是劉少奇抓的又一個改革試點。他認為,我國現行的工業體制不僅束縛了企業自身的活力和行業間的協作,而且各部門各地區從局部利益出發,向中央爭投資,爭項目,重復建設,盲目生產,造成人力、財力、物力的巨大浪費。組織托拉斯或聯合性企業,就可以從行業上把企業組織起來,實行科學的、高效率的管理。他認為,這是一種符合經濟規律的組織形式。此后,雖然沒有大規模地組織托拉斯,但這種思想是極其可貴的。
劉少奇的上述思想和實踐,在《對物資工作的幾點意見》、《組織專業公司、減少行政干預》等多篇文稿中得到充分反映。這些文稿,對于我們今天的改革事業具有更為直接的現實意義。
(來源:《黨的文獻》199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