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研究述評
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研究述評
王駿
鄧小平極其關心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把農村經濟發展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重點。在他的指導下,我國的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進而推動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和開放事業的全面發展。深入學習和研究鄧小平關于農村改革問題的重要思想,對于我們把握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確保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乃至整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指導意義。
一 研究概況
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是鄧小平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對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的研究,是適應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學習和研究鄧小平理論的過程中起步、發展和深入的,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從改革開放到1991年,是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研究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主要是配合學習《鄧小平文選(1975-1982年)》、《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及其增訂本、《鄧小平同志重要談話(1987年2-7月)》等著作,采用各種形式的學習輔導材料,介紹和宣傳鄧小平關于農村改革的基本觀點,沖破“左”的思想阻礙,特別是針對1984年后農村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強調要堅持和貫徹黨中央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措施,指導和推動以包產到戶為主要形式的農村改革不斷深入發展。
1992年至1996年,是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研究的展開階段。1991年十三屆八中全會召開,特別是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發表和十四大的召開,以及1993年10月《鄧小平文選》第三卷的出版,全國學習和研究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掀起了一個新的高潮,對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的研究也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時期,理論界圍繞著如何深化農村改革,實踐鄧小平提出的農業改革和發展的“兩個飛躍”思想,進行了廣泛討論和深入研究,發表了不少有影響有價值的文章和專著,主要體現在大量的學習《鄧小平文選》輔導材料和鄧小平思想理論研究論著的出版,如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鄧小平的生平思想研究叢書》、國防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鄧小平思想研究叢書》。在這些論著中,對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都有專題研究介紹,同時還有湖南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4年分別出版的《鄧小平農村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和《農業改革發展要有兩個飛躍》等專著,以及人民出版社和學習出版社等出版的鄧小平理論研討會論文集等。
1997年至今,是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研究的深入階段。面對農村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一系列新問題,以及加入WTO后將出現的新情況,1997年十五大和1998年召開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按照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向推進農村改革,從而為我國農村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一時期,在綜合前兩個時期研究的基礎上,理論界對農村改革理論的研究進一步深入,發表了大量有分量的研究文章和著作。不少研究者探幽觸微,深入地開掘和闡述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的精髓,他們聯系時代特點和改革的實際,有的放矢,特別是與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有關論述相結合進行系統的研究,在理論上澄清了一些錯誤的觀點和認識,對農村改革的深入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指導作用,主要有韓長賦《鄧小平理論是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理論指南》、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鄧小平農業思想研究》、陳吉元等《鄧小平農業思想論》、費清平等《21世紀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和許經勇《中國農村經濟改革研究》等。
二 觀點評述
1.關于農業是基礎的思想
農業是基礎的思想是鄧小平思考并指導農村改革乃至整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基本出發點,理論界對此一直高度重視。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鄧小平關于農業是基礎、是戰略重點的論述,從我國國情出發,深刻揭示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有80%的人口在農村。中國的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從國家自立、民族自強的高度來認識農業問題;決定了農業現代化不僅是現代化的標志,而且是支撐現代化的基礎。只有占人口80%的農村實現了現代化,全國的現代化才能最終實現。①[①李良生:《試論鄧小平農村經濟發展理論》,《全國第三次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文集》(中),學習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0-1094頁。]
有的學者如孫中華、李少華等據此將鄧小平關于農業是基礎的思想分為三個層次或四個層次:(1)解決吃飯問題始終是中國面臨的頭等大問題;(2)農業的發展是工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能保證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農業為工業發展提供原料、資金、勞力和市場,直接關系我國對外貿易和國際收支平衡,影響著經濟發展全局,農業是資金積累的重要來源,農業的全面發展,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3)農村的發展和穩定是整個國家發展和穩定的基礎;(4)農業是實現小康社會的基礎,沒有農業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難以實現。①[①孫中華、李少華:《學習鄧小平同志關于農業問題的論述》,《中國農村經濟》1997年第3期。]
段應碧、肖萬鈞等從理論產生的根源進行了探討,認為農業是基礎的思想是鄧小平“對毛澤東社會主義農業經濟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毛澤東鮮明地提出了“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的科學概念。鄧小平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中,在繼承和發展毛澤東思想的艱難歷程中,深刻地認識到農民問題是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主要矛盾的一把鑰匙,進一步提出要“確立以農業為基礎、為農業服務的思想”。②[②段應碧、肖萬鈞:《鄧小平關于農村改革與發展思想的戰略意義》,《鄧小平農業思想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3頁。]
范德官、熊宗仁則進一步指出,“三農”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基石,農業問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礎問題,農民問題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農村現代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頭等大事。③[③范德官:《試論鄧小平“三農”思想》,《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5期。]在鄧小平的論著中,中國的一切問題,都與解決農民問題息息相關,在“中國特色”中始終突出一個“農”的特色。①[②唐春元:《鄧小平同志的農業基礎觀》,《湖湘論壇》1996年第2期。]
還有的論者如唐春元、尹成杰指出,鄧小平關于農業是基礎的思想,是對我國經濟建設歷史和現實經驗做出的科學總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歷史經驗來看,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始終是一個關系我們黨和國家全局的根本性問題。民主革命時期是這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也是這樣。②[①熊宗仁:《鄧小平關于農民問題論述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第1期。]十四大以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根據鄧小平關于農業是基礎的思想,明確提出要“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要求全黨要始終高度重視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不但推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而且通過加強和創造性地發揮農業基礎作用,正確解決了一些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有力地維護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大局。③[③尹成杰:《充分認識農業的基礎作用》,《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研討會文集》第三冊,學習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5-1636頁。]
2.關于長期堅持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思想
鄧小平指出:“農村改革的內容總的說就是搞責任制,拋棄吃大鍋飯的辦法,調動農民的積極性。”農村改革最重要、最基礎的成果,就是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它是黨在農村基本制度的核心,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一定要長期保持穩定”。然而,改革以來,在對待家庭承包經營問題上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認識,理論界對此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討論。
(1)改革為什么首先從農村開始?農村改革為什么選擇包產到戶?
理論界普遍認為這是理解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的首要問題。鄭有貴從作為制度創新方案發明者的農民、作為總結推廣者的國家以及包干到戶的制度效率三個層次進行了研究,認為以包干到戶等為主要形式的家庭生產責任制的出臺,是廣大農民的自主選擇。為了擺脫農業基礎薄弱對國民經濟的約束,責任制在個別地方搞起來后,黨中央和鄧小平對這一“新生事物”大力扶植則是包產到戶成功的關鍵因素。從根本上講,由于在家庭內部約定俗成的自然分工、感情交融、倫理關系和道德原則的作用,包產到戶利益直接,比集體體制更為有效。由此論證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率先進行并首獲成功的必然性。①[①鄭有貴:《為什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率先進行并首獲成功》,《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5期。]
關海庭、吳群芳從實行家庭承包經營,使中國的體制改革形成上下配合的態勢,促進了農民觀念的更新,引起了政治領域的相關變化,發展了農村的民主,論證了其作為中國體制改革起點的合理性。②[②關海庭、吳群芳:《鄧小平與中國改革起點的合理選擇》,《中共黨史研究》1998年第5期。]
因此,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作出了“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的戰略決策,“包產到戶”等家庭承包經營形式得到迅速推廣,并取得巨大成功。實踐證明,這是正確的思路和英明的決策。這一決策對我國改革開放成敗的關系之大,堪與毛澤東提出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對中國革命成敗的關系之大相比。③[③韓長賦:《鄧小平理論是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理論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999年第4期。]
韓俊等還進一步從我國社會主義農業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戰略高度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之后,農業如何發展,選擇什么樣的制度方式,這個問題的真正解決是由鄧小平完成的,這個答案就是家庭經營。家庭經營是最適宜農業發展的體制模式,它是中國農業實現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很多研究者認為,鄧小平關于農業家庭經營的理論,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理論學說的創新和發展。①[①韓俊、劉振偉主編:《鄧小平農業思想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8頁。]實現了所有制理論上、經營體制上、管理方式上和分配制度上的創新。②[②安徽省委宣傳部、安徽省社科院調查組:《改革是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研討會文集》第二冊,學習出版社1999年版,第784-787頁。]
(2)關于“兩個飛躍”的思想
由于在對待家庭承包經營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論,對于鄧小平“兩個飛躍”的思想也有不同理解。
研究者普遍認為,“兩個飛躍”思想是鄧小平長期思考和科學總結我國農業歷史經驗的結晶,是他站在時代前列從歷史發展高度得出的科學結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我們必須完整地、準確地理解農業“兩個飛躍”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質。③[③謝義亞:《中國社會主義農業改革和發展的偉大綱領》,《全國第三次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文集》(下),學習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7-1362頁。]
對于“第一個飛躍”,人們的理解大多已經取得共識,問題是對于“第二個飛躍”的理解。有的研究者指出,農業的第二個飛躍不應離開第一個飛躍,而是以第一個飛躍為基礎的。首先,技術上的適度規模經營當然是中國農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對此不能有任何懷疑,但必須認識到這個目標的實現將如鄧小平所說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而且在中國也將是一個不平衡的發展過程。發達國家現代化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擁有現代資本裝備的條件下,農戶家庭是實現種植業規模經營的基本單位,這是現代農業的基本事實。因此,除少數論者如孫自鐸認為農村下一步改革是要致力于推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外,①[①孫自鐸:《農業困境與農村改革的第二步飛躍》,《江淮論壇》1996年第4期。]大多數論者都指出,下一步農村改革的重點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土地的規模經營,發展農業產業化與培育新型合作組織相結合,是中國農業實現第二個飛躍的最現實的選擇。②[②陳吉元、韓俊:《鄧小平的農業“兩個飛躍”思想與中國農業改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巡禮》(中),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06-926頁。]
有的論者在總結了改革以來圍繞家庭承包經營方面存在的爭論,認為根本的原因是把家庭承包經營排除在集體經濟之外,沒有認識到把集體的土地承包到戶,實行雙層經營,本身就是集體經濟最有效的實現形式。③[③陳耀邦:《認真總結農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經驗,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農民日報》1998年12月1日。]郭書田認為,實現農業的集體化和集約化,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關鍵是發展生產力),而且特別要堅持農民自愿的原則。④[④郭書田:《怎樣準確理解和把握鄧小平三次關于“兩個飛躍”的論述:兼論農村公有制》,《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1997年第1期。]樊綱等指出,我國的農業經營確實存在著土地規模狹小的問題,但這是農村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的。這已不是一個技術問題,甚至不是一個組織問題,而是一個社會問題。承包責任田是農民的“社會保障”(“保命田”)。①[①樊綱:《發展的道理》,三聯書店2002年版,第51-53頁。]要解決這一問題,必要的條件就是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大規模地實現農業勞動力的轉移。離開這些條件搞土地集中和規模經營是行不通的。②[②陳錫文:《試析新階段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宏觀經濟研究》2001年第11期。]
陳吉元等具體分析了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出現的農地流轉和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緩慢擴大現象,認為從整體上來講,我國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的實現應該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發育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為主。③[③陳吉元、韓俊:《鄧小平的農業“兩個飛躍”思想與中國農業改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巡禮》(中),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7頁。]
還有的論者在肯定家庭承包經營制適合現階段我國農業生產力性質的前提下,指出這一制度始終存在承包權與所有權的矛盾,承包權設計與承包制功能的矛盾。而且農村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正在逐步加深家庭承包經營制的內在矛盾。所以在當前條件下,要從提高效率,并兼顧公平以及與此相關的農村社會穩定的目標出發,實行改革:(1)進一步強化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實行土地承包權商品化、承包期長期化。(2)采取“單一規則”限定土地經營規模。(3)實行30年不變的農業勞動家庭的基本口糧保證制度。(4)實行30年不變的農村公共事業用地保障制度。(5)實行30年不變的“機動地”制度。與此相配套,實行農村經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實行經濟、行政管理職能分開,加強村級民主選舉,實現鄉村干部隊伍消腫,改革鄉村財政管理體制(即“稅費改革”)等。無疑,這些思想的提出,對在新形勢下,長期堅持和穩定“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經營制度”具有重要意義。①[①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改革與發展研究”課題組:《完善家庭承包經營制,再創新世紀中國農業輝煌》,《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第四冊,第2519-2525頁。]
3.關于按照市場化方向推進農村改革的思想
在鄧小平理論指導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的改革,實際上就是對計劃體制的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過程。研究者對此進行了多方面深入的探討。
(1)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推行,促進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研究者們普遍認為,家庭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確立了農戶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地位。農民有了自主權,就要按照市場需求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商品生產。由此必然帶來了分工分業,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從而使農村經濟擺脫了自然經濟的局限和計劃經濟的束縛,逐步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軌道。李培榮等論者具體指出,農村改革在推行家庭承包制的同時,還實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主要有:1.改革農產品的流通體制,取消農產品統購派購的制度,允許農民進入流通領域,多渠道搞活流通。2.調整、放開農產品的價格。3.發展農村商品經濟,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②[②李培榮:《試論鄧小平關于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戰略思想》,《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一些地方在原來集體經濟的基礎上,經過探索建立起了各種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時一些專業戶、重點戶開始自發地組成多種形式、多層次的經濟聯合體,從而促進了農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③[③孫業禮:《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三中全會以來重大決策》,中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頁。]
(2)關于“一個基礎”、“三個支撐”的目標
經過多年的改革,農業和農村經濟管理體制及運行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新的形勢迫切需要在堅持黨的農村基本政策不動搖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的發育,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農村市場經濟體制。①[①段應碧、肖萬鈞:《鄧小平關于農村改革與發展思想的戰略意義》,《中國農村經濟》1995年第2期。]為此,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在新的形勢下,“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總的目標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產品市場體系和國家對農業的支持保護體系為支撐,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
圍繞著十五屆三中全會的精神,討論從各個角度深入展開。很多論者認為,這個“一個基礎”、“三個支撐”的目標,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依據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和矛盾而提出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的論者據此提出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的目標和重點:首先,要進一步完善農村所有制結構。在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鼓勵和引導農村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有更大的發展,鼓勵農民采用多種多樣的股份合作制形式興辦經濟實體。其二,要積極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逐步形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的機制。其三,進一步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其四,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不斷完善農產品市場體系。其五,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下決心精簡財政供養人員,轉變政府職能,真正把農民負擔納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最后,加強國家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①[①陳耀邦:《認真總結農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經驗,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農民日報》1998年12月1日。]
詹俊森從體制創新的角度提出農村進一步改革的思路是:一要大力扶持創辦農業“龍頭”企業;二要大力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三要建立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同時要改革糧食流通體制和改革農產品進口體制,加快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推進農業稅費制度的改革。②[②詹俊森:《論農業現代化與我國農業體制的創新》,《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年第3期。]
傅政德從農業具有社會功能、經濟功能、自然生態功能等位性的特點,指出在現階段,應該適度強調從重社會功能向重經濟功能、生態功能轉移,使農業產業的經濟功能充分實現,為此要求實施以下農業產業對策:1.農業企業化對策;2.農業市場化對策;3.農業高投入對策;4.農業高頻率對策;5.農業生態對策。③[③傅政德:《論農業產業本質》,《中州學刊》1995年第1期。]
搞好農業產業化是當前農村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一件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④[④鄭新立、肖萬鈞:《加快我國農業發展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學習與研究》2002年第2期。]作為“創新經濟組織的有效形式”,農業產業化經營既是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帶動力量,是農民增加收入的渠道,也能夠有效地推進農業區域化、專業化和社會化。⑤[⑤李玉梅:《以新的思路看待三農問題》,《學習時報》2002年10月28日。]趙素芬等認為,當前根本的是要抓住兩個問題,一是龍頭企業的發展和帶動問題,二是產業化組織的利益連接機制,農業利益的保護問題。為此,在政策上:一要培育支柱產業;二要實施扶助措施,抓住龍頭企業;三要營造一個完善的法制環境,以規范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四要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拓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此外,還要更加重視農產品加工、儲運和營銷。①[①趙素芬:《黨的農村改革政策研究與探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246頁。]
不少研究者專門探討了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保護問題。他們指出,農業是一種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大,自身比較經濟利益低的高風險、基礎性的弱質產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和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出發,應加強政府對農業的宏觀調控,②[②郝林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農業宏觀調控問題》,《全國第三次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文集》(中),學習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0-1570頁。]在政策、投入、市場、服務、減負和保障等方面實施保護。③[③易煉紅:《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保護問題》,《光明日報》1995年4月2日。]具體來說,第一,對農業實行長期的代稅收政策。第二,建立農業發展專項基金與政策性銀行。第三,對重要農產品收購實行最低保護價或差價補貼政策。第四,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市場體系與信息網絡。第五,嚴格管理農用土地。第六,建立并逐步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第七,努力減輕農民不合理負擔。第八,以行業與產品為紐帶逐步成立農民自己的組織。④[④葉裕惠:《要競爭也要保護》,《廣西農村經濟》1993年第5期。]還有的研究者提出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農業投融資體制,以農村集體和農戶投入為基礎,逐步增加財政對農業的投資,引導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更多地投向農業。特別是要利用當前西部大開發和國家采取積極財政政策的有利時機,開展大規模的水利工程、生態工程、農村公路、農村電網和糧食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條件。①[①李緒青:《也談西部大開發中的農業保護問題》,《學習與研究》2001年第4期。]
陳錫文從擴大我國農業對外開放角度指出,今后要加強農業國際合作,引進一批先進適用的技術、良種和管理經驗;發展外向型農業和農產品國際貿易,推動農業與國際市場接軌。②[②馬建堂等:《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根本》,《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二十講》,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239頁。]
研究者普遍對2000年從安徽開始的稅費改革試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認為這是家庭承包經營之后的又一重要改革,要循序漸進。有的論者在提出除了完善稅費改革方案本身的問題之外,還要具體從財政體制、發展和繁榮縣以下地區經濟、部分鄉村基層干部的思想和工作作風問題加以考慮。③[③陳錫文:《試析現階段的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宏觀經濟研究》2001年第11期。]
(3)關于農村民主政治建設
鄧小平明確提出,在進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還要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江澤民進一步指出,經濟體制改革需要同政治體制改革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擴大農村基層民主、保證農民直接民主權利,是社會主義民主在農村最廣泛的實踐,也是充分發揮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確保農村長治久安的一件帶根本性的大事。這方面的討論也是比較深入的。
朱貴玉等認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農村民主建設,首先是從歸還農民經營自主權,實行家庭承包制開始的。他們認為有些地方農民建起了村民委員會,這是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組織,是農村政治生活民主化的全面集中體現。與此同時,不少農村還實行了村務公開,這也是廣大農民群眾的創造。①[①朱貴玉等:《論中國農村民主建設的新發展》,《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第一冊,學習出版社1999年版,第517-525頁。]
針對當前農村一些地方干群存在矛盾的現象,王常玉等提出重點要抓好村級民主制度建設,依法健全三項制度:一是村民委員會的直接選舉制度,二是村民議事制度,三是村務、財務公開制度。②[②王常玉:《切實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改革》,《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01年第3期。]還有的論者如韓長賦等提出在農村工作中,不僅要突出抓好民主法制建設,還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關鍵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干部隊伍建設。③[③陳耀邦:《認真總結農村改革20年的成就和經驗,努力開創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新局面》,《農民日報》1998年12月1日。]
4.關于科技興農的思想
依靠科技興農的思想是鄧小平農村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雖然這方面的專題研究不是很多,但研究者對此的研究力度是越來越大。
研究者普遍認為,鄧小平關于科技興農的論述,是基于我國特殊的資源特點,基于世界農業發展的大趨勢提出來的,具有戰略眼光。
有的研究者指出,鄧小平提出這一思想,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科技發展思想,打破了我們過去多年來就農業論農業的習慣性思維,站在科技革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高度,科學地揭示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和趨勢,對推動農業上新臺階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①[①劉先春:《論鄧小平關于農村改革的思想》,《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劉貞曄等將鄧小平的科技興農思想分為兩個方面:一是農業的發展最終要靠科學解決問題;二是農業科技改造的實現,要靠加強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②[②劉貞曄、高明生:《論鄧小平的農業現代化思想》,《鄧小平若干基本觀點研究》,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125頁。]
劉先春認為利用科技推動農業的發展,必須注意這樣幾個問題:首先是增加科技投入,促進農業的技術進步。其次是要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第三是推廣科學技術,還必須農、科、教等部門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協調動作。③[③劉先春:《論鄧小平關于農村改革的思想》,《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詹俊森從農業體制創新的角度指出,要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和農業科技自身發展規律的新機制,確立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真正從體制上解決科技和經濟相脫節的問題,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一是改革農業科技開發體制,主要是抓農業科研單位的轉機建制,建立招標開發制度,建立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二是創新農業科技推廣和采用體制,主要是改革現行由地方塊塊領導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創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新載體,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千家萬戶采用農業科技新成果。三是完善農業科技投入體制和科技引進體制。④[④詹俊森:《論農業現代化與我國農業體制的創新》,《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年第3期。]
還有的論者突出強調了加強農業科技管理工作,制訂和實施農業科技發展的政策、法律、法規的重要性。①[①趙素芬:《黨的農村改革政策研究與探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195頁。]
5.關于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全面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思想
大力發展多種經營,全面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是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的一個重要方面。圍繞著當前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研究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1)關于鄧小平發展多種經營的基本思想
韓長賦等指出,農村改革之初,鄧小平就從我國農業生產實際出發,提出要打破“以糧為綱”的單一種植結構,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全面發展和繁榮農村經濟,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他多次強調,要因地制宜地發展農業生產,堅持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積極開展多種經營,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實現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這充分反映了鄧小平的遠見卓識。②[②韓長賦:《鄧小平理論是我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理論指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999年第4期。]
李良生提出將鄧小平關于農業調整的思想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要加快糧食發展,因為只有糧食問題解決了,才可能促進農業內部結構的調整,增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促進養殖業的發展,保障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二是要積極開展多種經營,除了種植業、養殖業以外,還要開拓加工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商業、旅游服務業等廣闊的領域。三是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這些思想,對我國農業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指導作用。③[③李良生:《試論鄧小平農村經濟發展理論》,《全國第三次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討會文集》(中),學習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9-1103頁。]
(2)關于鄉鎮企業的調整和發展
鄉鎮企業的調整問題是當前農業調整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很多論者指出,鄉鎮企業是我國農村改革開放中迅速崛起的新生事物,是億萬農民的偉大創舉,在鄧小平的鼓勵和支持下,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方針政策的指引下,鄉鎮企業經濟總量迅速增加,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的主體力量。鄉鎮企業的“異軍突起”,對于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但同時也應看到,隨著國內外市場日益融為一體,市場競爭加劇,鄉鎮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必須積極推進鄉鎮企業實現“兩個根本性轉變”,全面提高鄉鎮企業素質。按照“改革、發展、提高”的方針,推動鄉鎮企業健康發展。①[①馬建堂等:《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根本》,《學習鄧小平經濟理論二十講》,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1頁。]
費洪平等進一步指出,當前,我國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市化的發展面臨著兩個重要選擇,即城市工業的適度擴散和鄉鎮企業的相對集中,鄉鎮企業的相對集中正是能夠建立起與城市經濟具有密切聯系的農村工業基地,二者相互依存,互為條件。為此,必須加快深化鄉鎮企業改革,完善其經營機制,加快鄉鎮企業增長方式轉變等。②[②費洪平等:《21世紀的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陜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173頁。]
有的論者指出,當前,發展鄉鎮企業首先要處理好幾個關系:一是要正確處理鄉鎮企業同農業的關系;二是正確處理鄉鎮企業同國內企業的關系;三是正確處理鄉鎮企業同第三產業的關系;四是正確處理鄉鎮企業同小城鎮建設的關系;五是正確處理鄉鎮企業同農村基層組織的關系。他們特別強調,鄉鎮企業在所有制、資金、納稅、人才、外向型經濟、科技、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減輕企業負擔等發展政策上,要不斷加強和完善政府宏觀政策的調控與導向作用。①[①趙素芬:《黨的農村改革政策研究與探索》,貴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6-211頁。]
還有的論者從政治高度指出,為了保持農村政治的穩定,需要調整國家發展戰略,并從各方面強化國家對農村的治理能力,以發揮政權、政策在農村社會政治穩定體系中的特殊作用。②[②劉曉凱:《論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問題與中國社會政治的穩定》,《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二十周年理論研討會文集》第一冊,學習出版社1999年版,第635-645頁。]
三 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20多年來,理論界對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對鄧小平農村改革思想中的一些理論觀點及其深刻的現實意義還缺乏深入研究,有深度的力作還不多,無論是整體研究,還是專題研究,都明顯地呈現出就事論事的缺陷,缺乏理論觀點內在關聯性的科學分析。結合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下一步研究的重心,要結合以下幾點進行:
1.加強對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農村改革理論的研究。十四大以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農村改革理論,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改革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因此,如何在用鄧小平理論指導中國農村改革與發展的同時,與時俱進,切實加強對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農村改革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有關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將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理論貢獻切實放到時代背景下去考察,放到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鏈條上進行研究和概括,是一個需要大力開拓的新領域、新課題。特別是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我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政治保證。我們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農村改革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科學內涵和規律性的認識,進一步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等各項工作的落實,促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發展。
2.加強對加入WTO后,農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的研究。加入WTO,對于我國農業的發展,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從總體上看,由于投入不足和機制上的問題,我國農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據有關研究表明,我國農業的土地生產率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但由于勞動力過剩和土地資源缺乏,農業勞動生產率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9%,與發達國家相比,平均差距為100倍左右。入世后,這些問題也不可能在短期內解決。改善農業資源利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成為我國的一項長期任務,為此,應借鑒國外農業宏觀管理的經驗,加快改革我國現行農業管理體制,推動農業生產標準化、農產品優質化,充分利用世界貿易組織允許的政策,強化和完善對農業和農民收入的支持體系。深入研究農業國際化對農產品生產、農業經濟結構、農業政策調整產生的沖擊以及對人們思想觀念產生的影響,提出各項應對舉措,就成為理論界迫切的任務。
3.加強對農村改革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的研究。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仍然是農民收入增長困難。盡管農民的收入近年來有恢復性增長,但基礎仍不牢固,影響農民增收的一些長期性、根本性因素尚未消除,對此,不僅要依靠發展生產,優化產業結構,拓寬就業門路,而且要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完善稅費改革及其配套改革,嚴格對農民負擔的管理,標本兼治,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擔。這就要求全黨要高度重視這一問題,理論界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作者系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四編研部副編審)
(來源:《鄧小平研究述評》(上冊)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