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家庭是個好東西”
——兼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有關共產黨人應如何對待家庭的論述
孫業禮
1992年1月27日,鄧小平視察珠海江海電子有限公司,在談到人才和創新問題的同時,出人意料地談到了家庭問題。他說:歐洲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沒有家庭不行,家庭是個好東西。我們還要維持家庭。孔夫子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單元,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他還特別舉例說明了家庭的社會功能。他說:都搞集體性質的福利會帶來社會問題,比如養老問題,可以讓家庭消化。歐洲搞福利社會,由國家、社會承擔,現在走不通了。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國家承擔不起,社會承擔不起,問題就會越來越大。全國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戶養活的。中國文化從孔夫子起,就提倡贍養老人。
鄧小平的這段談話,沒有被整理進著名的南方談話,因而不為人熟知。近來,從《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上讀到這段話,感覺很新鮮,也很有味道。鄧小平的許多談話,看似信口說來,其實都是有感而發,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段談話同樣如此。
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把民族、國家、集體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但同樣非常重視家庭的作用,注重家庭和睦和幸福。鄧小平就是這方面的典范。
鄧小平少小離家,南征北戰,四海漂泊,但對自己的家庭卻是特別地珍惜,對于自己的親人也總是牽掛在心。
1950年,重慶解放不久,鄧小平即將自己的繼母夏伯根從老家廣安接到了重慶,從此,夏伯根便與鄧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照顧,享受天倫之樂。
在最困難的時候,為了保護家人,他也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1969年夏天,處于“軟禁”狀態中的鄧小平得知兒子鄧樸方傷殘情況后,親自致信毛澤東,請求組織上出面幫助解決鄧樸方的治療問題。為此毛澤東和周恩來都作了批示。10月,得知他們夫婦被安排到江西工廠勞動鍛煉后,當即向汪東興提出,帶繼母夏伯根一起去江西。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在江西三年多的時間是鄧小平政治生涯中的最低潮,也是他個人和家庭生活最艱難的時候。這期間他通過汪東興多次給中央寫信,從這些信中我們很少看到他對自己個人的工作和生活安排提出要求,但對家人的關愛卻毫不掩飾。
10月17日,得到通知說,鄧樸方將被送到南昌同他們一起生活后,他致信汪東興說:我們深切地期望,鄧樸方能夠治好。現在病情既有好轉,可繼續治療下去,必能漸見好轉。所以,我們懇切希望他能在現在的醫院里繼續治療下去。
1971年2月3日,就照顧鄧樸方事,再次致信汪東興說:我們上次給你寫信,希望鄧樸方能夠繼續治療,現在既然無法繼續治療,我和卓琳再三考慮,覺得還是把鄧樸方接到我們住地,同我們一起生活較好。我們請求組織上派人把鄧樸方送到南昌。6月,鄧樸方被從北京送到南昌。自此鄧小平和家人悉心照看鄧樸方,還盡量做到白天不耽誤下廠勞動。
11月8日,林彪集團覆滅后,鄧小平給毛澤東寫信,信中除表達了對林彪、陳伯達問題的態度外,在信的末尾寫了這樣幾句話:我希望能和子女們靠近一些,特別是兩個較小的孩子(毛毛和飛飛)。我們歲數大了,不免為兒女掛心,希望他們能分配到我工作的附近。這些就是我的一些心事,順便向主席訴說。毛澤東閱信后也深有感觸,在信封上批示:印發政治局。他家務事請汪(東興)辦一下。
“文革”后復出的鄧小平,可謂日理萬機。但他仍然以自己的努力營造著家庭和睦和諧的氣氛。晚年的鄧小平享受著傳統中國人“四世同堂”的福份,上有“老祖”(夏伯根),下有孫子孫女,老老少少十幾口人,可謂兒孫滿堂,幸福之家。每天晚飯,一大家人聚在一起邊吃飯邊聊天,從國家大事說到社會新聞。鄧小平從不發表意見,只是默默地吃飯。但他喜歡這種輕松活潑、溫暖融洽的家庭氣氛。有時飯桌上少了幾個人,大家說話少了,他就會說:“哎呀!今天怎么這么冷冷清清呢?”沒看見哪個孫子,他也會關心地問:“到哪里去啦?”
俗話說“隔輩親”,鄧小平也和常人一樣喜歡和孫子輩的人在一起,看到這些孩子,也像普通的爺爺一樣開心。鄧小平非常關心后代,他自己曾不無幽默地說:“以后如果評獎的話,評這個世界上最好的爺爺,我可以得這個獎。”
家庭幸福不僅是上天的恩賜,更需要個人用心的經營,是一種付出后的回報。鄧小平非常注重處理家庭中的各種關系。早在上世紀60年代他就說過:“家庭和睦也是經常要做的工作。要處理好的,一是夫妻關系,二是婆媳關系,三是妯娌關系,四是父母子女關系等等。”卓琳與鄧小平繼母夏伯根50多年的融洽婆媳關系就頗為世人稱道。夏伯根僅年長鄧小平五歲,是嘉陵江上貧苦船工的女兒,卓琳是富家出身有著較高學歷的知識女性,但她卻能幾十年如一日尊敬、善待夏伯根,并在鄧小平過世后,奉養百歲高齡的夏伯根老人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著實難能可貴。和諧幸福的家庭無疑為鄧小平在革命、建設與改革征途上披荊斬棘提供了堅實后盾和溫暖的情感港灣。從這個意義上說,鄧小平認為“家庭是個好東西”是有切身感受的,不是泛泛而言。
其實,在黨的領袖人物中,重視家庭作用,提倡處理好家庭關系的不只是鄧小平一人。毛澤東就說過:我們還要提倡父慈子孝。提出建立模范家庭,這是共產黨的一大進步。我們主張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兄愛弟敬,雙方互相靠攏,和和氣氣過光景。
周恩來曾專門談到“孝道”問題,他說:對“孝道”要做分析,在舊社會,封建家庭束縛我們,我們要反抗;在新社會,家庭不再束縛我們了,老一代曾經哺育我們成長,我們就應該贍養他們。革命成功了,現在就應有新的觀念,對家庭要有所肯定。國家給了我們工資,我們能夠對曾經養育過我們的老人,在他們喪失勞動能力后不去養活他們嗎?當然不能。應該由個人負擔,不應該也不可能把這些都交給國家去管。我們個人拿了工資要負擔應該負擔的事情。比如妻子在家從事家務勞動,你得的工資就應該有她的一份,因為沒有她的勞動,你就難以生活。家庭里養兒育女的事情,也要共同負擔。
對于如何解決革命事業與家庭困難的矛盾,劉少奇還曾經有過這樣的論述:脫離生產的黨員,在供給制條件下生活,對于家庭的困難常是難于解決的。有些黨員,因家庭父母妻子的生活確實無法維持,而要求回家生產。對于這種請求,黨是應該給以同情和考慮的。在沒有別的辦法解決時,應該允許他們的請求。在通常情況下,要求我們的黨員沒有必要地犧牲自己的家庭,也是不妥當的。
朱德在上世紀50年代對于馬克思主義者應如何對待家庭,也曾說過這樣一段箴言性的話:我們的國家有六億人,每個人都有一個家庭,每個人在家庭中都負有一種不可推辭的光榮的養老養小的責任。可是有些極端的個人主義者,把養老養小的光榮任務,看成是一個額外負擔,把這些責任推給公家和集體,這是完全錯誤的。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并不是要取消家庭,而是要使家庭更幸福更美滿。養親教子的古訓,不僅現在適用,就是將來也是適用的。
重溫鄧小平有關家庭問題的論述和自身實踐以及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有關這個問題的論述,對我們今天的共產黨人和干部群眾來說,是很有益處的。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時代條件和社會環境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家庭也正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對商品的崇拜,對金錢的崇拜,使人淡薄了親情。子女的扶養、教育,老人贍養、關懷,兄弟間的和睦,婚姻關系的穩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危機。一些年輕人認為家庭是負擔,不愿意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這不僅對社會的穩定和諧和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也使一些人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感情的依托,產生心理的變態。
面對這種社會新情況,黨的領袖人物關于家庭問題的論述及其躬行實踐,就格外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了。
家庭的確是個好東西,它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生息繁衍的基本單位,是人類生產、生活、教育、消費的基本單位,也是人類感情的最終依托。隨著工業化時代的來臨,家庭的生產功能被逐漸弱化,但在我國,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家庭仍然是基本的生產單位。中國人對家,對于家庭更是有著特殊的依戀。家庭在中國依然有著極強的人文、社會功能。歷史經驗也說明,什么時候忽視家庭的功能,企圖超越家庭就會帶來社會混亂。
共產黨人要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要有大局觀念,不能只顧小家,只戀小家,只為個人家庭謀福利。但在不以私害公、不損公肥私的前提下,也要有正確的家庭觀念,負起應有的家庭責任。
據說有一種小鳥可以飛越太平洋,她靠的是什么呢?一截樹枝。她把樹枝銜在嘴里,累了,她就把那截樹枝扔在水面上,然后落在上面休息。餓了,她就站在那樹枝上捕魚,困了,她就站在樹枝上睡覺。
家庭就是人生中的“那截樹枝”。銜著它有時會很累,很麻煩,但有了它,我們才能到達幸福的彼岸。
來源:《黨的文獻》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