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任弼時的性格
淺論任弼時的性格
任建云
性格決定成敗。一個人性格的修煉,實際上決定了在人生道路上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方面。專家學者是這樣,作為領袖人物的任弼時也是這樣。
關于任弼時性格的探討,鑒于歷史的因素,我們只能從關于他的傳記中,以及他自己寫作的文獻中,在他那46年短暫的奮斗生涯中,去尋找蛛絲馬跡,去稽征考證,去歸類分析。在這方面,學者們似未涉及,故只能是在這方面作一些探討。
一、任弼時的性格
一是憂國憂民、搶住機遇的悟性。“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任培國(任弼時的原名)青少年時期的中國,正處于清王朝衰亡、中國十分落后、各種思潮涌入中國、社會動蕩不安的交替時代。由于家族文化的熏陶和父親的言傳身教,自幼聰穎且對新生事物甚為敏感。他五歲隨父于塾塘鄉(xiāng)任氏序賢初小住讀時,在習作中以稚嫩的筆觸表達了憂國憂民之心。他說,“對帝國主義侵奪祖國領土要有御侮之策”。“凡人之生宜有愛國之心”,“有戰(zhàn)事宜以勇敢之心御之,勿徒多以自謀口腹自得安居而已。”就這樣,少年任培國的思想從幼稚的宜有愛國之心,逐步升華到強烈的愛國意識,到付諸于留俄學習的愛國行動。這個時段,僅僅是五年,而且是青少年成長階段的十分重要的五年。1920年中學畢業(yè)前夕,他得到長沙成立俄羅斯研究會的消息,又有任作民的哥哥任新典來信說上海外國語學社招生。于是,他和蕭勁光加入研究會,下決心赴俄羅斯留學。啟程之日,任培國寫了一封家書,表述了自己的抱負和決心。展示其“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情懷。只以“人生原出謀幸福,冒險奮勇男兒事,況現(xiàn)今社會存亡生死全賴我輩青年將來造成大福家世界,同天共樂,此亦我輩青年人的希望和責任,達此便算成功。”這種擦身而過的機遇,猶豫和彷徨都可能失去。“肅肅宵征,夙夜在公”,“樓蘭猶未斬,那敢顧身家”。任培國投身革命,顧大家而忘小家,從事革命三十年也沒有回過老家,乃至父親任裕道去世都沒有回湘奔喪。自此,任培國抓住了歷史機遇,走上革命道路,既是歷史選擇了他,更是他本身具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先知先覺的悟性所至。
任培國這種抓住機遇的悟性,是以其十分強烈的愛國之心為基礎,敢于投身于革命潮流。作為人生道路正確選擇,這既是他成為領袖人物的歷史機遇,更是他走向成功的自然。機遇稍縱即逝,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或許只有一次。假如不是處于社會動蕩即轉型時期,假如在長沙沒有接觸俄羅斯研究會,假如沒有任新典自上海來信提供上海外國語學社招生的信息,那任培國還是任培國,也就不能成為任弼時了。當然,歷史不能假設。
二是獨立思考、顧全大局的理性。“須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隨人腳后行”。獨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隨風倒,是有思想有作為的前提,更是決策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沒有獨立思考,便談不上決策和決斷,更不可能成為領導核心。任培國自幼便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在上初小時,他寫過一篇《自立》的作文。文中寫道:“自立之道,不可依賴他人。若依賴他人,即非自立。”這個時期的自立,當然是指人生的自立。少年時人生自立的思想火花,在革命實踐中逐漸演化成思維上的獨立思索。日積月累,便形成了獨立思考的理性。
1927年六七月,任弼時在委托蔡和森向政治局提交團中央的《政治意見書》后,繼在中共中央擴大的武昌會議上要求宣讀,被陳獨秀拒絕。中共中央在武漢召開緊急會議,作為團中央總書記的任弼時懷著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大膽批評以陳獨秀為首的黨中央,并因此被選為臨時政治局委員。同年9月,中央特派任弼時赴湘“全權代表中央指揮省委執(zhí)行原定暴動計劃,不許絲毫游移”,“由任同志查明經(jīng)過情形報告中央處理”。他來湘后確認敵我雙方的力量,作出立即暴動“必然大遭失敗”的結論,果斷地提出與中央命令不同的意見。正因為任弼時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其后在1930年4月討論向共產國際匯報材料時,他對李立三起草的文稿連說“三個不同意”;在1931年1月的擴大的六屆四中全會前后,堅決反對羅章龍等劍拔弩張、大搞分裂主義的行為;在“富田事變”后,湘贛地區(qū)大抓AB團,他保護了王首道、張啟龍等人。在長征途中,任弼時對張國燾擁兵自重,另立中央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具體表現(xiàn)在堅決抵制張國燾攻擊中共中央和紅一方面軍,分化和并吞紅二、六軍團,利用組織手段壓制紅二、六軍團,確保了三大主力紅軍在陜北的勝利會師。1943年12月召開的反特斗爭工作會議上,任弼時首先否定康生所謂新知識分子大多是特務的謬論。他認為,抗戰(zhàn)后到延安的知識分子有80%至90%是好的。他們是為了抗日救國、為了革命到延安的。“搶救運動”中,有的單位把80%的新知識分子弄成“坦白”分子,應予以否定。所有這些,充分展示了任弼時“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決心。
三是百折不撓、堅強剛毅的韌性。《詩經(jīng)》說:“柔則茹之,剛則吐之。”有剛有柔,剛柔相濟。此是眾多的政治家成功者的性格。世間萬事萬物是這樣,人生更是這樣。世上沒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燦爛的頂點。任培國在青少年時期,早就作好了百折不撓的思想準備。他以英國瓦特為榜樣,“朝夕研究,靡寒靡暑,屢經(jīng)更改而其器始良”。【《少年任弼時作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59頁。】他在省立一小的作文中,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認識:“艱難亦愈多,宜不畏艱難而以毅力戰(zhàn)勝之也。”要以“奮力前進,戰(zhàn)勝艱難”為師。在白色恐怖下,有時險象環(huán)生,意外和危險防不勝防。1928年10月,任弼時在南陵縣巡視時被捕,審訊后對他“動了刑,踩杠子,施夾棍。他始終咬定口供,不露身份”。次年11月,又在江蘇團省委機關被逮捕,巡捕房對他施用了慘無人道的電刑,使之背上留下了被電流襲擊的兩塊深深的烙印。作為一個經(jīng)受了艱難曲折的革命者,在14個月的時間里,先后兩次被捕,兩次受酷刑,其痛苦是常人難以承受的。這充分展示了任弼時對革命事業(yè)矢志不渝的追求,還體現(xiàn)了他那百折不撓、堅強剛毅的韌性。其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被迫戰(zhàn)略轉移。任弼時率領的紅六軍團作為先遣隊,在無后方保障的條件下,冒著酷暑高溫,橫穿湘南八縣,戰(zhàn)勝了被困于梵凈山區(qū)七八天的險境,突破湘軍的防堵陣地,最后歷盡千辛萬苦,到達貴州印江,與賀龍率領的紅三軍會師。
四是胸懷坦蕩、謹慎平易的德性。古人云:“君子如夷,惡怒是違”,“其待人也輕以約,其責己也重以周”。胸懷寬廣、為人坦蕩、謙恭謹慎、平易寬容,這是中華民族的美德。對于普通人,以此可以安身立世。對于艱難困苦中的革命軍隊來說,更需要具有這些德性的領袖人物。胸懷坦蕩,包括坦承自己的過錯和失誤,乃至在公眾場合義正辭嚴地承擔自己的責任和錯誤,既是誠懇為人的德性,也是對歷史負責任的高尚品德。任培國的這種德性,在青少年時期的作文中就早露端倪。他在《聽寫法》中寫道:船長于機爐既壞時,“指揮部下盡力救人,既無懈色又無侮心,其公德誠足為世人所欽仰也。”【參見《少年任弼時作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他知道自己的個性,“余自之性亦不甚為兇暴”。任弼時在30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事,自始至終保持著這種德性。
1932年10月上旬,任弼時出席中共蘇區(qū)中央局全體會議(即寧都會議)。會議執(zhí)行中共臨時中央的指示,決定,由周恩來負主持戰(zhàn)爭全責,毛澤東在前方助理。其后,從井岡山四次反“圍剿”的斗爭中,從遵義會議重新確立毛澤東對軍隊的領導及其后的長征斗爭中,任弼時在革命實踐中認識了毛澤東的軍事指揮才能與智慧。1938年4月,任弼時到莫斯科,在向共產國際遞交的書面報告大綱和5月份的口頭說明和補充中,用中國革命實踐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策略,有效地確立了毛澤東的國際地位。在王稼祥動身回國前,共產國際執(zhí)行委員會總書記季米特洛夫與任弼時、王稼祥談話,明確指出:“應該承認毛澤東同志是中國革命實際斗爭中產生出來的領袖,告訴王明,不要爭了吧!”回延安后,他較早闡明毛澤東思想是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提出“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及黨的決定,并要在領導群眾實踐中發(fā)展馬克思主義”。“非莫非于飾非,過莫過于文過。”對于過去的錯誤,他在延安整風時作了自我批評,在黨的六屆七中全會上又作了檢討。至于任弼時同志在上下級之間,在調查和處理延安審干的歷史問題中,總是心平氣和,耐心聽取他人的意見,經(jīng)常愛護和時刻關心他的戰(zhàn)友和同志,并獲得“黨的媽媽”的美譽。“得人者興,失人者崩。”“得人則安,失人則危”。在發(fā)展革命力量的戰(zhàn)略方面,他認為爭取中間力量至為重要。在解放區(qū)執(zhí)行土地改革的政策法令中,十分注意保護中農的利益,是土改勝利的基礎。
任弼時謹慎平易,在日常工作中十分注意從自己做起。開辟湘鄂川黔根據(jù)地,他帶頭織草鞋。其草鞋耙至今還陳列在那里。在延安,他帶頭參加紡紗比賽,還得了第一名。在匿名向戰(zhàn)士學刺殺時因動作不規(guī)范,還挨過戰(zhàn)士的呵斥。正因為這樣,任弼時在宏觀上能運籌帷幄,在小處又身體力行,得到了黨內上上下下的尊敬和愛戴。他在中共七大會議上,全票當選并擔任黨的重要領導職務,也沒有爭議。
二、任弼時性格形成的方方面面
(一)愛國主義思想的浸染熏陶
任培國生長在教師家庭。父親任思度,又名揚烈,號振聲,派名裕道。“裕”字輩在毛塘任氏中屬于遷湘后的22代。其序讀方法應該是“孟、開、科、甲,光、裕、培、基”。不少文章中誤寫成“孔、孟、開、科、甲;光、裕、培、基、學”,是錯誤的。“學”字輩是新增32派的第一派。毛塘任氏在當?shù)貙偻濉?h志載,“應庚以軍功保直隸州知州,留廣西補用加運同銜,歷署永寧州知州,太平府知府”。任弼時祖父的家境比較殷實,便從白沙河西側的冷水井移居河東新屋,也名唐家橋新屋。這座江南民居,依山傍水,青磚瓦房,上下三進加罩亭,還有烽火墻。當年,既有堂上懸掛著“望重龍門”、“光照壁水”的兩塊匾,也掛有“攻心為上、容膝易安”的楹聯(lián)。這里莊嚴肅穆,文化底蘊深厚。本來,毛塘任氏在取名時多不用派名。任思度先生為其子取名“培國”,煞費苦心,且干脆將派名作為學名,更是用心良苦。《說文》:“培,敦,土田山川也。從土。”任培國從跚跚站立到牙牙學語,就是在這種文化環(huán)境中成長著。一遍又一遍地被呼喚“培國”,他當然感受到自己的位置。理所當然,幼兒時期的教育,使他從自己的名字中了解到國家、國學等與國字相關的知識。更何況,端午節(jié)他父親還帶他去汨羅江看拋粽子和龍舟競渡,紀念屈原的熱鬧場面,經(jīng)常給他講岳飛盡忠報國和花木蘭從軍的故事。這種潛移默化的家庭教育和引導,在任培國那幼小的心靈深處,愛國、報國早就扎根了。在少年任弼時作文選中,涉及與“國”相關的達210多處。由此可見,愛國主義思想對少年任培國的浸染熏陶和影響多么深刻。
任培國出生地離湖南省省會長沙僅40多公里,又俗稱長沙東鄉(xiāng),且有交通要道相聯(lián)接。在清王朝退出歷史舞臺的前前后后,信息傳播很快,思想極為活躍。尤其是黃興、蔡鍔等辛亥革命領袖的悲壯故事,同樣使任培國受到十分深刻的啟示和教育。在《追悼蔡公松坡感言》中,“今日吾國內憂外患”“亂御侮之任者,惟公也。今公已矣,吾人不可急造人才哉!”此時,愛國主義的情緒已使任培國熱血沸騰。
(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學習
理論可使人更清醒、更睿智、更自覺,可以高屋建瓴,把握全局。任培國從1921年8月至1924年7月,在蘇俄學習整整三年。這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任培國正是在這個黃金時期,如饑似渴地系統(tǒng)地學習了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的理論,使之對其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爛熟于胸。尤其晚年列寧的思想更加成熟,更注重實際,對任弼時的影響更大。正因為對馬列主義理論的透徹理解,任弼時提出了關于“共產黨員的黨性,就是無產階級最高度的階級覺悟和階級意識”的觀點,關于“黨性是以黨員的思想意識、政治觀點、言論行動來作標志、來測量”的觀點,并進一步明確了五個方面的修養(yǎng)。這五個方面的修養(yǎng)是:關于“深刻認識和了解無產階級利益是我黨的最高利益”,關于“在領悟馬列主義理論方面培植、堅定和提高自己”,關于“以馬列主義的原則指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的團結統(tǒng)一而斗爭”,關于“做到自覺遵守黨的統(tǒng)一紀律,自己克服無組織性與散漫性等不良傾向”,關于“與群眾建立真正密切的聯(lián)系,這是黨的偉大力量所在”。
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理論必須聯(lián)系實際,否則會變成一紙空談。空談誤國,實業(yè)興邦。“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要能夠精通它、應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應用。”任弼時深知,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理論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勝利完成中國人民的偉大的革命事業(yè),他認為,真正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就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來認識客觀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便是真正的理論。“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便是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這便是創(chuàng)造性的馬克思主義。”包括在中國革命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理論和方法,“新民主主義,三三制政權,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的一打一拉的策略等。”
在撰寫文章和發(fā)言中,他多次闡述了自己對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深刻認識。“理論與實踐在我們的學習與工作中,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天天要領導群眾行動,就天天需要理論來指導。這種理論不是憑空想出的,而是從群眾中來的,是把群眾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把群眾盲目的實踐,變成自覺的有目的的行動,這就是理論指導的實踐。”他認為“這就真正使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真正使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真正使馬列主義具體化、中國化,并有新的發(fā)展”。“學習馬列主義理論,便不只是去學習馬克思列寧的原著,特別是去學習中國化的馬列主義,學習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及黨的決定,并要在領導群眾實踐中發(fā)展馬列主義。”“共產黨員應當善于向群眾學習”。任弼時既系統(tǒng)地學習了馬列主義的理論,又善于將其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應該說,是中共黨內理論水平最高者之一。
(三)艱苦環(huán)境的反復磨練
在中國革命戰(zhàn)爭年代,革命者所處的生存環(huán)境十分險惡,尤其是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反動派從來沒有停止過對共產黨人的追捕、暗殺,變節(jié)為叛徒的更是防不勝防。加之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錯誤,以及以李立三為代表的“左”傾盲動主義,給黨的革命事業(yè)帶來了巨大損失。對于任弼時來說,既是親歷者,又是過來人。他被捕后被壓杠子受電刑,血的教訓刻骨銘心。在湖北省黨代表大會后,于“漢陽門等處被用大刀砍死的革命者41人。整個8月,先后公開處決的革命者67人。”在先遣長征、開辟湘鄂川黔根據(jù)地的歲月里,同樣是殺機四伏。1934年10月,紅六軍團被困于梵凈山區(qū)七八天,既遭遇湘軍,后衛(wèi)又被截斷,最后下決心突圍。“任弼時等以老獵戶為向導,率領全軍進入人跡罕到的夾溝。”“敵人在山上,我們在洼里走,不準說話,不準有火光,只聽得子彈在頭上呼叫,走了四個多小時”,終于突破湘軍的防堵陣地。在其后的長征途中,曾經(jīng)“被包圍在三十里方圓的安爾洞狹窄地區(qū),風餐露宿,連吃水都很困難”【《任弼時傳》,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419頁。】。“行抵阿壩時,開始斷糧了,大家只好挖野菜、釣魚來充饑”。任弼時經(jīng)過了白區(qū)和蘇區(qū)兩個不同的斗爭環(huán)境,經(jīng)受了艱險復雜的磨礪和考驗,成為既有深厚的理論修養(yǎng),又有豐富經(jīng)驗的革命家。就連張國燾也覺得任弼時“經(jīng)過許多磨練,已顯得相當老成”。
良好的性格,卓越的貢獻,既促成任弼時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核心重要成員,也體現(xiàn)了他最高的人生價值。良好的性格成就人們從事的事業(yè),成就追求卓越貢獻的人,任弼時就是這樣。從1920年16歲投身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事業(yè),至1950年46歲英年早逝,僅30年。在這30年中,任弼時以其深厚的馬列主義理論修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實事求是的精神,卓越的領導才能,得到全黨的認同,成為名副其實的領袖人物。在自己兩次被捕的危險關頭,他能夠臨危不懼,沉著應對。在陳獨秀右傾錯誤危害革命的緊急關頭,他能夠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在張國燾企圖另立中央的危急關頭,他能夠運籌帷幄,化險為夷。在七大前后,他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統(tǒng)一,鞠躬盡瘁,有效地實現(xiàn)了全黨的團結統(tǒng)一。縱觀歷史,中國共產黨在七大前后的十余年里,在抗日團結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旗幟下得到長足的發(fā)展,在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能夠迅速奪取全國勝利,作為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重要成員的任弼時,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任建云,湖南省汨羅市市志辦副編審)
(來源: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任弼時研究中心編《紀念任弼時誕辰110周年學術研究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