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貫穿任弼時黨群關系思想的一條主線

作者:    發布時間:2017-09-08   
分享到 :

貫穿任弼時黨群關系思想的一條主線

溫勇 于玲玲

作為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主要成員之一,任弼時具有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和豐富的群眾工作經驗。他在參與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對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進行了深入思考。從任弼時的論述中可以看出,代表人民利益、維護人民利益、發展人民利益是他思考黨群關系的一條主線。任弼時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科學論斷:“我們的黨是為無產階級、為廣大勞動群眾謀利益的黨”【《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頁。】。為無產階級、為廣大勞動群眾謀利益體現在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之中,體現在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之中,體現在黨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之中。

一、人民利益與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任弼時從代表人民群眾利益的角度深刻闡述了黨的根本立場和根本宗旨,他認為,我們黨“是領導廣大群眾為自身求利益求解放而進行革命斗爭的黨”,“是最革命的最能夠代表人民并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259頁!。

代表人民利益是黨的根本性質決定的。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運動都是少數人的、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薄尽恶R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2頁。】任弼時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基本原理分析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深刻闡明了代表人民利益與黨的性質的關系:“我們的黨是無產階級的政黨,是從無產階級的最高利益,從勞動群眾的利益出發,來決定我們的主張與政策的,而無產階級與勞動群眾的利益,又是與全民族解放的利益一致的!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59260頁!繛槭裁次覀凕h能夠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呢?這是因為我們黨“真正掌握了馬列主義的武器,真正與人民有密切的聯系,根據群眾的需要,按照群眾的覺悟程度(必須與尾巴主義區別開來),而提出主張與政策!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0頁。】任弼時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就是我們黨從人民群眾利益出發,領導廣大人民群眾追求自身利益,以推動社會持續發展進步的過程。1943年任弼時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22周年的文稿中寫道,“我們的革命絕不是為著個人的利益,個人的名譽地位,而是為著基本群眾謀解放。而基本群眾的解放,又是要他們自己起來動手,才能真正得到的。所以我們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從照顧群眾的利益出發,從照顧群眾的經驗出發,從依靠群眾的力量出發。”【《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4頁!炕谏鲜鰧χ袊锩c人民群眾利益關系的深邃思考,任弼時明確指出,群眾工作“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工作”【弼時(任弼時):《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局擴大會議的經過與意義》,《無產青年》第3期,無產青年社19271114日!。黨只有通過群眾工作這一基本工作,“獲得廣大群眾的信仰與擁護,隨時可以調動群眾起來斗爭的時候,方才能表現其偉大力量。”【《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頁!俊芭c群眾建立密切的聯系,經常使我們黨的威信在群眾面前提高起來,使得廣大群眾信賴我們的黨,為我黨的力量的雄厚和增大而斗爭的精神,也是測量黨性的一個主要標志!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237頁。的根本利益!烤褪钦f,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就體現在我們黨代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代表人民利益是黨不斷擴大社會基礎的必然要求。任弼時高度重視擴大黨的社會基礎,他指出,“我們黨的偉大力量就在于它與廣大群眾有密切的聯系,就在于它得到廣大群眾的擁護。所以,哪個黨的組織脫離了群眾,失掉了群眾,那就等于失掉了基礎,失掉了斗爭力量。”【《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6頁。】任弼時總是強調,“我們要知道,革命事業的成功絕非紙上宣傳的力量可以做到,少不了要親自深入群眾,與革命的群眾接觸而明白他們的心理和需要,且指導他們應進行的組織和活動的工作,注意取得民眾的大多數!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頁。】早在大革命時期的19256月,任弼時就指出,中國國民革命成功的第一步,“還是要注意于民眾的政治教育,取得民眾之多數同情于革命”【《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12頁!俊H五鰰r一貫強調“注意取得民眾的大多數”實現黨團組織的“群眾化”,目的就是擴大共產黨和共青團的社會基礎。而實現黨團組織的群眾化的條件就是代表群眾的利益。在革命的不同階段,任弼時都注重反映各階層、各群體的利益和要求。大革命時期,在領導學生運動的過程中任弼時強調,“要注意學生本身的利益”,在領導工人運動的過程中,他強調“我們應盡量擴大在青工中的宣傳與組織工作,實際領導他們為本身利益而斗爭!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3頁!1941年任弼時主持制定《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時,十分注意調節各個階級的經濟利益。如《綱領》的土地政策規定,要保證經過土地革命的地方,已經分配給農民的土地,地主不能算賬,不能向農民收回土地;在未經土地革命的地方,未分配過土地的地方,要保證不再沒收地主的土地和取消債主的債權,地主要減租,債主要減息,同時佃戶也一定要繳納應繳的租子,借債人也一定要繳納應付的利息!抉T蕙、李捷、楊明偉等:《中共五大書記走向新中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48頁!窟@些政策贏得了各階級對共產黨的擁護,擴大了黨的社會基礎。

代表人民利益是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任弼時一貫強調發揮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先鋒模范作用。早在19251月召開的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任弼時就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問題,當時的表述是怎樣實現黨的布爾什維克化。他強調指出,“接近群眾而為群眾的利益奮斗”,是“我們斗爭方法的原則”,是“真正布爾什維克化的精神”【《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頁!俊H五鰰r在總結五卅運動經驗時指出:“五卅運動以來,我們做了不少的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但是學生運動多偏于政治方面,工人運動則重于普通工會方面的活動。因為沒有能注意到學生本身利益的斗爭及文化運動,以致使學生群眾不能堅固地團結在學生團體之下,反而不滿于自己的團體,不覺得學生團體是他們利益的保護者。在工人方面,因為我們未能注意青工利益的斗爭和宣傳,很難取得他們的信仰。換言之,就是我們在過去各個方面工作中,未能使青年群眾感覺到本團是為他們的利益而斗爭的領導者!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頁!靠梢,離開群眾的利益,也就談不到共產黨、共青團的領導力和先進性了。任弼時指出:“每個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每個黨和團的工廠與鄉村支部,每個革命的工人和農民,應當時刻注意自己周圍的群眾,應當很詳細地去調查研究群眾生活,替他們(就是替自己)提出很實際的極切身的要求,領導他們為這些要求而爭斗。在這些大的小的爭斗中,教育他們對于政權的認識,引導他們組織真正有群眾的工會和農會,使他們感覺自己不可磨滅的偉大的階級力量。在斗爭的群眾中去吸收勇敢的分子到黨和團里面來。僅僅是這樣的黨和團,方才可以說真正是無產階級的領導者,青年工農的先鋒隊。”【《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41頁!

二、人民利益與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任弼時從維護群眾利益的角度對此加以細化和具體化:“必須使我們的領導經常面向著群眾,經常關心群眾的生活,善于去傾聽群眾的呼聲和了解他們的迫切需要,善于去總結群眾斗爭的經驗并找出其教訓與規律,再去指導群眾行動。”【《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2頁!窟@說明,要把黨的正確主張變成群眾的自覺行動,關鍵是維護群眾的利益。

維護人民利益是黨的工作方法的基本出發點。任弼時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我們在一切工作中,都要從照顧群眾的利益出發,從照顧群眾的經驗出發,從依靠群眾的力量出發。要密切黨與群眾的聯系,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與群眾融成一片。這就是我們所要求每個黨員應有的群眾觀念,同時也是每個黨員有無黨性的起碼條件”【《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4頁。】。任弼時明確指出,“每個共產黨員和青年團員,每個黨和團的工廠與鄉村支部,每個革命的工人和農民,應當時刻注意自己周圍的群眾,應當很詳細地去調查研究群眾生活,替他們(就是替自己)提出很實際的極切身的要求,領導他們為這些要求而爭斗!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頁!俊霸谌罕姸窢幏矫,我們注意到在可能范圍內求得改善群眾生活,不提出過高的口號與要求,并且采取合法方式,使群眾改善生活的要求能夠順利地實現。一般地說,不是號召群眾采取直接斗爭的方法。”【《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4頁!咳五鰰r在總結五卅運動經驗教訓時指出,“本團這一年極大的進步,就是由偏重研究性的小團體,漸形成實際領導群眾行動的組織,宣傳與組織方面都漸深入群眾;但是也有極大的缺點,就是工作上沒有表現關于為青年本身利益的斗爭及文化運動的成績,未能使全團工作與組織青年群眾化。”【《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20頁!19373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任弼時指出:“在前方,最近發生忽視群眾利益的觀點,我們是應該反對的。”【《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頁!咳五鰰r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滿足群眾利益與需要是推進工作的出發點。不論組織工作還是宣傳工作,都要圍繞群眾利益這個中心展開,這也是黨政一切工作最重要的原則。與群眾建立密切的聯系,與群眾融成一片,經常使我們黨的威信在群眾面前提高起來,“是測量黨性的一個主要標志”【《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頁!俊

從維護人民利益出發改進工作作風。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是能否維護人民利益的問題。為了更好地維護人民利益,任弼時強調,要“改善黨和政府的工作方式,學習領導群眾的藝術。領導群眾的藝術,就是在于去了解群眾中一些實際問題而給以適當的及時的處置,滿足群眾的要求。黨和政府要經常檢查下面的工作,如果只管發決議,下命令,不去檢查,這種官僚主義的領導方式,對于我們是最有害的。”【《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0頁!克诜治龉倭胖髁x傾向產生的原因時指出:“根本原因,就在于與群眾脫節,不是真正關心群眾,不是把群眾中所發生的問題,所迫切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用具體的辦法加以解決。”【《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7頁。】這種官僚主義傾向的壞作風,是應當開展群眾的斗爭來反對的。像那些極少數思想上已經蛻化了的官僚主義分子,是必須從政府、軍隊和黨的機關中排除出去的。不然,我們的新的工作作風是無法建立起來的。要“提倡雷厲風行,說做就做的工作作風,反對遇事拖拖拉拉、得過且過和不關心群眾利益與要求的壞作風!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00頁。】任弼時強調,我們在制訂計劃時,“一定要把握住少發空論多做實事,反對沒有內容而只有形式的各種小組,減少那些亂動員消耗老百姓勞動的做法,一定要從老百姓的利益出發!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0頁!克粌H要求這樣別人,更注重身體力行。1947年“十二月會議”后,他利用治病休息的時間,到錢家河周圍的村子做調查,親自找村干部和農民談話,了解土改的實際情況。同時仔細研究各地的土改情況,寫出了著名的《土地改革中的幾個問題》一文。在文中,他結合自己調查得來的生動具體的事例詳盡闡述了黨的土改路線、方針、政策,對土改中出現的問題都給予了正確的回答。這篇文章有力推動了全國的土地改革運動。

從維護人民利益出發獨立地創造事業。任弼時特別強調領導干部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發揚“大膽創造事業的精神”。而“大膽創造事業的精神”的出發點,就是維護和實現群眾的利益,從群眾的實際需要出發來推動工作。任弼時指出:“要轉變領導方法,建立新的工作作風,就必須富于創造能力,發揚干部和黨員大膽創造事業的精神。在一縣、一區、一鄉工作的同志,都要善于學習按照當地群眾的需要和可能的條件出發,去獨立地創造事業!币笆姑總同志有勇于作事的積極性”。“只要這件事情是群眾需要的,是適合于邊區建設的利益的”,就要有勇于獨立作這件事的積極性。當然,獨立地創造事業“這不同于鬧獨立性。我們不要因為反對鬧獨立性而走入另一偏向,就是妨礙各個部門、各個組織、各個同志在黨的路線與政策下,按照具體情況,獨立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之發展。我們所反對的獨立性,是指那些想法與黨分歧,又不執行黨的政策,不服從黨的組織,‘為所欲為’的現象。而對于符合黨的政策的創造性,是要發揚的!彼麖娬{,“必須打破公式主義”。所謂“打破公式主義,就是要我們盡量運用群眾習慣中所有的一些方式,比如不用勞動互助社的新名詞,免得老百姓不懂、害怕,以為又是向他們要東西的新花樣,而采用群眾所熟悉的變工隊、扎工隊一類的形式而加以改進,使它們實際上成為勞動互助社的性質。其次就是善于在事業的進行中,很好地組織人民的力量。要改造那些群眾所不喜歡的東西,定出適合群眾口味的辦法,使群眾感到所辦的事業對他們是有利的、方便的!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頁。】

三、人民利益與黨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

我們黨成立之初就在自己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中明確規定,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達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任弼時把這一歷史使命具體化為我們黨現在的任務是領導革命,將來的使命是領導建設,不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是為了實現和發展人民的利益。任弼時把發展人民利益與黨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聯系起來,體現了他對黨的歷史使命和價值追求與群眾利益和群眾工作關系的正確認識。

為了實現人民的長遠利益,黨既要領導好革命也要領導好建設。還在抗日戰爭時期,任弼時就高瞻遠矚地指出,革命與建設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革命的目的就是為著建設。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是為著中國的解放和建設,破壞舊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關系,是為了要建設一個新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關系,使人民能夠過著真正文明的物質和精神的生活!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1342頁!咳五鰰r明確指出,“革命是為著建設,而建設的根本就是發展經濟。”【《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4頁!克J為,貫串革命與建設的一條主線就是爭取和發展人民的利益。他諄諄告誡全黨:“一切只能夠破壞而不善于建設的政黨,都是不能夠獲得最后成功而必然是要失敗的。我們共產黨人如果只曉得用戰爭和暴力來推翻舊的制度和統治,而不善于建設新的豐衣足食的幸?鞓返纳鐣,那我們也是不會勝利的,而且也一定要失敗的。”【《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4頁!克J為“發展經濟,發展生產,使人民豐衣足食”是我們黨掌握政權之后照顧人民群眾利益、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他明確提出,我們“要認識革命的兩方面的任務,即破壞舊的建設新的!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0頁。】任弼時指出,“全黨必須認識,我們若是不能組織一萬萬二千萬解放區人民的生產事業,發展和繁榮解放區經濟,使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那我們就會脫離廣大群眾,不獨沒有力量推進中國的民主化,而且也不可能保持已得的勝利,終于是要失敗的!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4頁!吭谖覀凕h掌握政權之后,“如果沒有新的改善人民生活的建設,那人民是不會擁護的。人民就特別看重實際利益,近兩年人民歌頌共產黨就是這個道理!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0頁!俊笆谷嗣衲軌蜻^著真正文明的物質和精神的生活”,“建設新的豐衣足食的幸福快樂的社會”,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思想,體現了馬克思主張的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說明雖在戰爭年代,任弼時已經在思考和平建設時期的有關問題了。這恐怕是我們黨對未來社會主義社會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最早的描述了。

黨在局部執政后要把經濟建設作為“最中心的任務”。任弼時認為,經濟建設是改善人民生活、發展人民利益最重要的基礎。19412月任弼時第一次明確提出陜甘寧邊區應當把經濟建設“作為邊區建設的最中心的任務”!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8頁!亢髞硭种赋,在我們黨取得局部地區執政之后,黨的“基本任務,除開保持這一政權不受敵人侵襲之外,就是組織人民的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特別重要的是經濟生活。”【《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81頁。】就要把經濟建設工作作為黨政“全部工作的中心一環”!拔覀円朴谠谝欢〞r期內,抓住工作中的中心環節,各項工作都要圍繞著這個中心環節去進行!彼說,“只有抓緊經濟建設這一中心環節,才能使人民豐衣足食,更加富裕起來;才能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解決幾萬脫離生產人員的生活問題;才能給我們以物質的保障來完成教育與培養大批干部的重大任務,以準備迎接行將到來的勝利開展的局面。”【《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79280頁!克貏e強調說,“發展解放區經濟是全黨當前一個極為重大的任務,即算內戰還有一個時期的延長,也必須開始有計劃地按照上述方針組織解放區的經濟事業。我們若不能在經濟建設上表示我黨組織經濟的力量,若是在經濟建設上表示無能,則不獨不能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而且一定要喪失我們的政治地位。經濟戰線上的無能與失敗則將導致政治上、軍事上的失敗。全黨必須進行經濟建設的思想教育,要使黨內許多有能力的干部轉入經濟建設和斗爭的戰線上去!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1頁!克谝淮蚊鞔_提出了工作重心轉移的問題,“由戰爭轉到建設的思想的建立,現在已很重要。”【《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92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我們黨在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正式確立起來的,而這一核心思想的形成則始自于任弼時等中共領導人在解放區經濟建設工作中提出的我們一定要把經濟建設“作為邊區建設的最中心的任務”的偉大思想及其杰出實踐。

既要實現人民的經濟利益,也要實現人民的政治權利、文化權利。任弼時在關注人民群眾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高度關注保障和發展人民群眾的政治權利文化權利。1940年在主持制定《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草案)過程中,任弼時根據形勢變化,對1939年《陜甘寧邊區抗日時期施政綱領》作了許多補充。在人民民主權利方面,新的施政綱領不僅保留了原施政綱領中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民主等自由權利,還進一步規定要保證抗日人民的人權、政權、財權!抉T蕙、李捷、楊明偉等:《中共五大書記走向新中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第548頁!看送猓五鰰r積極倡導發展黨內民主,人民民主,主張發動群眾監督黨和政府。他指出,肅清官僚主義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黨內發動所有的黨員群眾,在政府系統中發動廣大的勞動群眾,大家來進行批評和監督。這種群眾的批評和監督,應當成為我們肅清官僚主義與軍閥主義傾向,以及消除對這些不正確思想傾向采取的自由主義態度的一種重要武器。也就是說,要擴大黨內的民主,要擴大人民的民主,并運用這種平等的民主精神,以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武器,來進行反對自由主義、官僚主義、軍閥主義傾向以及貪污腐化的斗爭!薄尽度五鰰r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4295頁!19489月,還在解放戰爭緊張進行之際,任弼時就指出:“華北解放區現在已有相對的和平,黨內黨外均應加強民主,建立民主制度,而且制度必須實行!薄坝辛伺u自我批評,而且是真正的,小廣播就沒有了。如果只有代表會,而小廣播的話不能公開在會上講,則是只有民主的形式,而無民主的實質。民主作風是要靠長期培養的,黨內必須發展批評自我批評,允許黨員說出心里話,則能有真正民主的實質。”“必須先有黨內的民主,人民的民主才能真正建立起來。”【《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0461頁!

馬克思主義認為,追求利益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動因,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與他們的利益有關。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人民群眾不斷滿足自身利益的過程,而廣大人民群眾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也就是不斷推動社會持續發展進步的過程。任弼時運用馬克思主義這一基本原理,以人民利益為主線思考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科學闡明了代表人民利益、維護人民利益、發展人民利益是黨的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是黨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風的基本出發點、是黨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的具體體現。這就深刻論證了“我們的黨是為無產階級、為廣大勞動群眾謀利益的黨”這一科學論斷,從而深化了黨的群眾路線理論,也說明了只有代表人民利益、維護人民利益、發展人民利益,黨才能始終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溫勇,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教授;于玲玲,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副教授)

 (來源: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任弼時研究中心編《紀念任弼時誕辰110周年學術研究會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