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時批評“在桌子上跳舞”之類的官僚主義
任弼時批評“在桌子上跳舞”之類的官僚主義
王黎鋒
1943年1月任弼時在西北局高級干部會議上指出:在領導作風問題上,黨也好,政府也好,軍隊也好,群眾團體也好,存在著一個相當普遍的嚴重缺點,就是黨所決定的正確政策,有些地方不能貫徹下去,不能保證這個政策百分之百的實現。這種情形,固然由于過去黨內思想上的不完全一致,同時和干部的文化水平太低,限制他們對于問題的了解,也多少有些關系。但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必須指出,就是官僚主義傾向在那里作怪。在他看來,官僚主義傾向主要表現在:一是在制定工作計劃之前,并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研究,并不是從實際的可能條件出發,并沒有依據群眾的需要和覺悟程度,而是憑著自己腦子里的想當然,憑著一種大概的估計而制定出來的。二是對上級的指示和決定,沒有認真地加以研究。三是當執行某種決定,進行某種工作時,不很好地采取說服教育的精神向群眾解釋,反而濫用攤派和強迫命令一類的辦法。四是有了一個計劃也是擺樣子的,不去組織執行,更不去按期檢查執行的程度,而一味醉心于許多不執行的計劃,東也計劃,西也計劃,形成一種文牘主義、形式主義。這就是固臨縣委組織部長說的“在桌子上跳舞”,因為他只是在辦公桌上寫計劃,卻沒有考慮到計劃可不可以行得通以及如何才能行得通。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理解,任弼時還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在桌子上跳舞”之類的官僚主義表現。比如,極少數的官僚主義化了的分子,他們雖是出身于工農群眾,雖然也知道群眾的苦難和要求,但他們已經染上了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不僅不好好地為群眾辦事,反而企圖爬到群眾的頭上,假公濟私,利用自己的地位去發財致富,這些人“腦子里裝滿了法幣”,因此就可以貪污,可以作惡,可以無法無天。
任弼時認為,產生官僚主義傾向的根本原因,在于與群眾脫節,不是真正關心群眾,不是把群眾中所發生的問題、所迫切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來用具體的辦法加以解決。他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像這種官僚主義的壞作風,是應當開展群眾的斗爭來反對的。像那些極少數思想上已經蛻化了的官僚主義分子,是必須從政府、軍隊和黨的機關中排除出去的!薄安蝗唬覀冃碌墓ぷ髯黠L是無法建立起來的。”
任弼時批評“在桌子上跳舞”為代表的官僚主義,為邊區政府建立正確的領導方法,培養新的領導作風和工作作風提供了具體指導,解決了當時領導干部中一些帶共性的認識問題。
(來源:《北京日報》2016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