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倡導設立植樹節
朱舒坤
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提起植樹節,人們不禁會想起開國元勛朱德這位新中國植樹節的倡導者。
1940年的春天,華北抗戰正如火如荼地開展。朱德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率八路軍總部機關駐守在山西武鄉縣的王家峪村。看到滿目荒涼,沒有樹蔭的村莊,朱德向官兵們發出了植樹綠化村莊的號召。當時,有的戰士很不理解,問道:“首長,我們天天打仗,隨時都會轉移,栽這些小樹苗有啥用呀!”朱德聽后耐心地解釋說:“植樹造林,這可是件大好事呀!樹木成材了可以用做建造房屋的材料,有的樹開的花、長的葉還可以吃,樹枝還可以用來燒火做飯。樹木多了還可以調節氣候呢!”有個年輕的小戰士天真地問道:“我們現在栽上這么多樹苗,走的時候還用不上呢!”朱德親切地說:“有句老話說,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我們現在種下這些樹苗,就是為了子孫后代。等將來革命勝利了,咱們搞建設也需要木材嘛!”朱德的一席話,啟發了戰士們,也讓他們感覺到了巨大的鼓舞。不幾天功夫,王家峪的村前村后,栽種上了一棵棵小樹苗。今天的王家峪村,早已是樹木繁茂,處處成蔭了。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情系林業,對新中國林業建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建議和意見。第一個五年計劃前夕,朱德派工作人員對我國森林資源和木材生產進行調查研究。1952年秋,朱德視察東北林區,在深入調查研究之后,致函毛澤東和周恩來,提出在盡可能提高木材產量的同時,今后“應大力進行植樹造林工作”。黨中央采納了朱德的建議,增加了對林業的投資。
朱德走遍了祖國各地進行考察工作,幾乎每到一個地方,他都關心著當地的植樹造林工作。在東北視察時,朱德提出:要有計劃地開發林業。在聽取內蒙古負責同志匯報時,朱德指出:要在山地多種樹,這既可以改造氣候,又能生產大批木材。在甘肅,朱德強調,在植樹造林方面“你們要有志氣,下決心,征服氣候,征服風沙,征服戈壁灘,要把西北變成江南。”在新疆,朱德提出:要大力植樹,改造自然,變沙漠為良田。在云南,他提出:除了發展農業外,還要發展林業經濟。在四川,他提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區以發展林業為主。在海南,他提出:不要亂燒山,要護林防火,封山育林……
朱德強調植樹造林要有正確的政策措施來保障。1957年4月18日,朱德給中央寫報告,建議“造林任務下放到省,實行包干。”他還指出“造林要首先強調成活率。”1958年,在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上,朱德提出:“要全黨開展造林活動,凡是能種的地方都要種樹。”在朱德的建議下,根據毛澤東的指示,195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在全國大規模造林的指示》。
朱德始終認為,造林是林業的基礎,不僅要有政策措施,更要有長遠規劃。1964年7月,已經78歲高齡的朱德不辭辛苦,到河北、內蒙古和東北三省視察林業工作。一路上,朱德反復強調不僅不要關注軍隊植樹問題、林權問題等,還十分重視農墾地區的植樹造林。在與農墾部王震部長談話時,他指出造林要有一個長期計劃,從現在開始著手植樹,10年、20年后就會有收益,現在就要為子孫后代著想。
朱德還是新中國設立植樹節的積極倡導者。早在1952年3月5日,他就給周恩來寫信建議設立植樹節。他認為植樹節的好處是,可在當日催促人民個個種樹,家家動員,各栽一棵或兩棵樹。全國黨政機關學校都來種樹,形成一種制度和風氣。他特別提出要多種果樹,營造經濟林。他認為營造經濟林,既能改善人民生活,增加收入,還可增加出口;又可防風防旱,保持水土,防止山洪。1979年2月23日,朱德建議設立植樹節的愿望終于實現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的3月12日為“植樹節”。
一年一度的植樹節又來到了,在開展植樹活動時,我們不應忘記朱德努力倡導植樹愛樹,并為后人留下一片綠蔭的歷史功績。黨的十八大對建設生態文明作出全面部署,對新時期林業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賦予了林業前所未有的使命,中國林業跨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朱德關于林業建設的許多精辟思想,對于我們今天搞好林業建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