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 《朱德調查研究文集》
社會主義建設是為了改善人民生活
——讀 《朱德調查研究文集》
王兵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不顧年事已高,長期堅持調查研究。在二十多年里,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深入生產一線了解經濟建設情況,深入群眾之中感受百姓生活狀況,并認真寫出調查報告,及時向黨中央反映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朱德調查研究文集》生動地展現了他在各地開展調查研究的情況。這里,僅對書中朱德關于經濟建設與改善民生的思考做一些探索性梳理,供讀者參考。
應通過改善民生來調動群眾積極性。朱德曾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如果不靠發展經濟建設來改善人民的生活,就等于取消了社會主義”。他還指出,如果不給群眾增加福利,群眾是不會關心生產的。要使群眾的生活逐年有些改善,才能使群眾的生產積極性鞏固下來,并得到發揮。1954年1月,他在大連中蘇造船公司調研時,針對工人中出現的“勞動紀律不很好,曠工還多”等問題指出,曠工人數中,30%是因為“公司的福利辦的還不很好,有些影響,比如看病,掛號從半夜等到天亮,第二天就不能上工”;10%是因為“對工資不滿”;0.5%是因為“家里有事”;約有10%是因為青年工人搞戀愛。據此朱德認為,解決曠工問題,既要“加強勞動紀律教育”,也要“適當地改善工人福利狀況”。
要考慮和照顧群眾的實際利益。1957年1月,朱德視察廣西時,了解到當地土特產收價低、售價高、稅目繁多等問題,提出在稅收方面應作適當的減免,使農民有利可圖,同時對收購價格也應該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有賺有賠、不賺不賠和以賺補賠的扶植方針。1957年4月,他視察廣西、云南、四川等地后指出,南方山中雜樹灌木很多,應有領導有計劃地允許群眾采伐一部分,并規定采一根栽兩根,這樣才會刺激起群眾育林護林的積極性,不致把山上有用的東西都封死。1962年3月,他視察浙江、江西后,針對“農民除完成必須的交售任務外,對其他農副產品,不愿意賣給國家”的現象指出,“原因是賣掉農副產品后,買不回所需的工業品來”,“農民對國家的希望是等價交換,有來有往。現在農村的農副產品是相當豐富的,但必須用工業品來交換”。所以,要注意發展輕工業和手工業的生產,特別是日用品和鍋碗瓢盆、磚瓦石灰(群眾迫切要求修改房屋)的生產。
副業生產是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徑。1954年3月,朱德針對華南地區副食品減產的情況,建議通過宣傳教育等辦法,消除群眾的錯誤認識與顧慮,動員群眾大量飼養家畜家禽。飼料困難的地區,應研究解決的辦法,多方開辟飼料來源。1957年2月,他就海南島大部分農場賠錢的問題指出,國營膠園應該特別注意多種經營,如養豬、養牛,種咖啡、香茅、劍麻、菠蘿等。在目前膠樹幼小的情況下,必須以副業來養正業。如果這樣,國家不僅不需要什么投資,膠園還可以更加擴大。1957年5月,朱德批評東北林業生產沒有充分利用副產品的問題,“僅是黑龍江每年可產樺樹皮五千萬斤、松子一千萬斤、木耳二百萬斤,還有許多珍貴野獸、毛皮、藥材等。此外,樹子、樹葉、樹根、鋸末等還可以制成國內外暢銷的油脂、酒精、人造纖維等一百多種工業品”,他提出:“如果把林區適當開放,允許地方和農業合作社有組織地把這些現成的東西拿出來加以利用,就可以大大增加人民的收入,增加出口物資,為國家建設積累更多的資金。”
要重視山區的開發和建設。朱德非常關心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認為山區開發對社會主義建設有重大的政治經濟意義。1957年2月,他就海南島山區土特產品收購問題指出,把山區物資運出來,不僅僅增加了財富,同時也救濟了山區人民。所以,對土特產和出口物資的征稅,應采取免稅、減稅以至由收購方面納稅的辦法,以鼓勵群眾多多生產,換取外匯。1957年4月,他視察廣西、云南、四川等地后指出,目前山區人民的生活是很苦的,山區問題是全國性的問題,單靠農業貸款和民政部門救濟還不能解決問題。應該看到,通過外貿系統從價格政策和各個方面來使山區經濟獲得發展是當前解決山區問題的一個重要手段,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是可以做到雙重利益的。
住有所居對安定人心有重要意義。朱德常說,要鼓動農民自己蓋房子、搞家具,這樣人心就穩定下來了。家庭鞏固了,有飯吃、有衣穿,就可以更好地前進。1955年7月,他視察內蒙古后強調,“一定要符合經濟、實用的原則”,一切非生產性的建筑,應實事求是,從當地條件出發,向老百姓學習、看齊,并應就地取材,注意防風、保暖(如設土炕等),宜矮小不宜高大,堅決反對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做法,這就可以在充分發揮因地制宜的潛在力量、盡量節約國家資金的原則下,修造出為人民生活所必需的大量的房屋。1959年6月,他視察黑龍江后強調,無論城市和鄉村,今后應該鼓勵群眾自己建筑房屋。“黑龍江最近提倡建房儲蓄,并準備供應群眾一部分木材和玻璃,這一措施是很好的。這一方面可以鼓勵群眾成家立業,做到安定人心;另一方面可以減少農村購買力對日用品的沖擊。”
管理工作要方便群眾生活。1959年6月,朱德視察遼寧后,了解了大部分群眾不愿意參加長年食堂的原因后指出,“東北冬季時間長,各家都需要燒炕取暖,如果食堂和家里立兩爐火,浪費很多煤火”,“食堂設備條件差,不能做到家里那樣飯熱炕暖”,“自留地分下去后,在家里做飯,可與飼養家畜家禽結合起來”,“群眾感到在食堂吃飯,對來人待客,婚喪嫁娶諸多不便”。他明確指出,讓群眾在家里做飯好處甚多,最主要的是群眾的生活由群眾自己掌握。群眾對于自己的糧食安排,向來是有計劃地食用,細水長流。1962年5月,他視察陜西、四川后,針對“集市上的飯鋪小吃等都沒有了,農民趕場買不到飯吃,覺得很不方便”的現象指出:“我和農民談話,他們說,愿意趕場時自己帶上糧食換吃的。因此,我認為可以允許私人或者供銷社在集鎮上開幾家飯鋪,國家不供糧食,只是由農民自己出糧食吃飯。這樣既養活了一部分人,又便利了群眾。”
朱德的這些真知灼見,不僅在當時為黨中央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而且對我們今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仍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資料鏈接
《朱德調查研究文集》收錄了朱德1951年8月至1966年2月期間在調查研究中形成的報告、電報、書信、批語等共85篇,約30萬字。絕大部分文稿是首次公開發表。為了使讀者更生動、直觀地了解朱德調查研究的情況,書中還選收了部分朱德在基層調研的圖片和他撰寫的調研報告的手跡。這部著作為廣大干部群眾了解朱德在新中國成立后的思想、工作和品德風范提供了新的第一手資料。
(來源:《學習時報》2017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