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
“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紀念朱德同志誕辰130周年
吳殿堯
1886年,晚清政府正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中華民族正處于苦難深重之時。時艱勢危,朱德誕生了。與其他同時代先后降世的英雄一樣,耳聞目睹了民族國家之艱危、人民之疾苦,一經師長點撥,他便立下了救國救民之宏愿,并為之奮斗終生。
“從此天涯尋正道,他年另換舊旗旌”
他常聽私塾席老先生說,“要能做事,才能救世界。不能救世界便沒有出路”,受到最初的啟蒙。
上中學后,注重向學生灌輸愛國維新思想的學監(校長),即后來的著名愛國民主人士張瀾先生,慷慨激昂地對學生說:“要亡國滅種了,現在什么都不要管,就是犧牲身家性命,也要救國家!”這番話更增強了朱德愛國、報國、救國意識。這種心境,反映在他20歲寫的一首詩中:
驪歌一曲思無窮,今古興亡憶記中。污吏豈知清似水,書生便應氣如虹。恨他狼虎貪心黑,嘆我河山泣淚紅。祖國安危人有責,沖天壯志付飛鵬。
年輕的朱德,縱有“沖天壯志”,但卻報國無門。他在家鄉儀隴縣教了一年書,因當地守舊勢力反對新式教育,不得不憤然辭去教職,徒步千里奔赴云南投身軍旅。行前他寫下這樣的詩句:
志士恨無窮,孤身走西東。
投筆從戎去,刷新舊國風。
朱德考入當時中國最先進的軍事學校云南陸軍講武堂,在這里,他更多地受到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他偷偷閱讀在進步師生中流傳的《革命軍》、《警世鐘》、《猛回頭》、《民報》、《南風報》等革命書刊,秘密加入了同盟會,歃血宣誓,要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為在中國實現民主、共和的理想而奮斗。
從講武堂畢業后,朱德追隨革命黨人蔡鍔等參加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重九起義,成為攻打總督府的前驅隊長。隨后,又參加了保衛民主共和的護國戰爭和護法戰爭。他在硝煙炮火中征戰十年,卻看到辛亥革命的成果喪失殆盡,國家、民族、人民仍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便陷入失望苦悶彷徨中。就在這時,俄國十月革命和中國五四運動使他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為了尋找新的救國救民之路,他毅然拋棄高官厚祿,踏上了充滿驚濤駭浪的艱苦求索的旅程。
朱德以這樣的詩句,表達他出國時的心境:
中山主義非無補,卡爾思潮集大成。從此天涯尋正道,他年另換舊旗旌。
朱德遠赴歐洲,在柏林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這時他已是36歲,又重新開始學習,重新當普通一兵,重新開始奮斗,過饑寒交迫、風餐露宿、流離失所的生活。正是赤誠的愛國情懷、為國為民不屈不撓進取奮斗的精神,使他從一個愛國者、一個民主主義者轉變成為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敵在眼前,槍在手中,決戰非遙,勝券可操”
入黨后,朱德和一同出國的好友孫炳文等,一邊在德國格廷根大學學習,一邊學習研究《共產黨宣言》《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等馬克思主義著作,經常閱讀中共旅歐總支部辦的《赤光》、德國共產黨機關報《紅旗》、《第三國際通訊》、《共產國際》等刊物。通過這些學習,朱德初步獲得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知識,對中國革命和世界有關問題有了新的認識。朱德是黨小組年齡最大的黨員,由于他閱歷豐富,待人坦誠,處事穩重,認識問題深刻,學習又十分刻苦、認真,大家對他很尊重,親切地稱他朱大哥。每次學習討論,他都積極發言。有一次,討論有關中國社會變革問題時,他說:“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一直貧窮落后,社會停滯不前。不徹底改變舊的社會制度,不打倒貪官污吏、土豪劣紳、軍閥和帝國主義,中國貧窮落后的面貌就不能改變,只得任人宰割,社會也不能發展和進步。” 由此可見,朱德通過革命理論的學習,開始認識了拯救國家、民族與人民的道路。
孫炳文當時給國內《向導》周報寫的信,反映了他和朱德學習時的心境,說:找到了“大雄無畏”的“馬克思主義的精神食糧”,感到“如夢初覺”,覺得“敵在眼前,槍在手中,決戰非遙,勝券可操”。字里行間,洋溢著對找到革命真理的喜悅、投入革命斗爭的渴望。他們哪里想到,中國革命道路將是多么艱巨復雜,為實現革命理想,將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價,將有多少流血犧牲。孫炳文在大革命洪流中回國,不久就在蔣介石背叛革命的“四一二”大屠殺中流盡一腔熱血。
“黑暗是暫時的,革命會有勝利的一天”
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朱德矢志不移,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中國人民的翻身解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奮斗。
朱德入黨后不久,即向黨表示“忠誠于革命”,要求到蘇聯學軍事,“歸國后即終身為黨服務,作軍事運動”。第一次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使年輕的中共認識到只有創建革命武裝才能生存下來繼續革命。這時,朱德成了中共黨內無人可以比肩的軍事人才,因為他曾是滇川軍界赫赫有名的將領,有過十年戰爭經歷與經驗。他也確實兌現了對黨的承諾,為創建人民的武裝立下大功。
“八一”南昌起義后,起義軍南下失敗,兩萬多人的隊伍最后只剩下七八百人,許多意志不堅定者紛紛離隊,就在這時,朱德挽狂瀾于即倒,登高一呼:要革命的跟我走,我總有辦法的,黑暗是暫時的,革命會有勝利的一天。他說到做到,以起義軍余部的星星之火,燃成湘南起義的燎原之勢,再與毛澤東會師井岡,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革命的道路并不平坦。朱毛紅軍雖然由小到大,取得多次“反圍剿”的勝利,但卻因“左”傾錯誤的干擾而喪失了中央蘇區,不得不進行戰略轉移。48歲的朱德,是長征高層領導中最年長者,但他為了節省強壯戰力而不要配備的擔架,只要兩匹馬,一匹用來馱文件,一匹用來接護總部隊伍的傷病員。兩年長征,朱德經歷了全過程,而且比毛澤東等多走了一萬多里,其中的艱險曲折難以想像。作為紅軍總司令,他一直站在這支鋼鐵隊伍的前列,不僅要指揮部隊在槍林彈雨中闖關奪隘,還要對“左”傾軍事錯誤、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在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又分離后,他促成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北上,終于實現紅軍三大主力在西北的大會師。正是他有堅如磐石的革命信念,才有萬難不屈的意志,才得到毛澤東的贊譽:“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
“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我天職!”
朱德的革命信仰,還反映在中華民族拯救危亡的抗日戰爭中。盧溝橋事變發生后,朱德揮筆寫下這樣的抗日誓言:
日本強盜奪我東三省,復圖占外蒙,又侵我華北,非滅亡我全國不止。我輩皆黃帝子孫,華族胄裔,生當其時,身負干戈,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何以為人!我們誓率全體紅軍,聯合友軍,即日開赴前線,與日寇決一死戰,復我河山,保我民族!保衛國家,是我天職!
朱德率八路軍三個師,迎著日本侵略軍的兇焰開赴華北前線,很快以平型關大捷振奮了全國軍民,又迅速在敵后戰略展開,創建了一批抗日根據地。他在抗戰的最初三年,兩度往返太行山與延安之間,多次穿越敵人封鎖線,艱險備嘗。他1940年返回延安時,八路軍已由出發時的三萬人發展到四十萬人,破除了當初有人對紅軍到抗日前線越戰越少的擔心。
革命的信仰不是空洞的口號,而要付諸切實的行動。朱德回延安時,陜北根據地面臨著極度困難,困難的程度使有人提出“是散伙呢,還是自力更生”的問題,川北農家出身的朱德早就有軍墾屯田養兵的思想,他在1941年早春,踏著冰雪,勘察荒蕪多年的南泥灣,決定以三五九旅為骨干,帶動邊區其他的部隊、機關、學校一起前來墾荒,并由此發起邊區大生產運動,很快扭轉了困難局面,為堅持持久抗戰提供了經濟保障。
新中國成立后,朱德雖然年屆高齡,依然不忘初心,為國家的富強和人民的幸福奔波操勞。他雖然身居高位,卻始終保持著勞動人民艱苦樸素的本色。一生嚴于律己,廉潔奉公。美國女作家史沫特萊撰寫介紹朱德一生的《偉大的道路》出版,她在遺囑中指定將該書的稿費近一萬馬克留給朱德,朱德卻分文不取,指示用這筆錢給國家購進一大批有用的科技書籍。朱德在逝世前還囑咐夫人康克清同志,把他省吃儉用積攢下的近二萬元人民幣全部作為黨費交給黨組織。他為了踐行他的信仰,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鞠躬盡瘁,貢獻了一切。
(作者為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
(來源:《北京日報》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