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毛澤東的文化觀與文化強國夢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1-05   
分享到 :

毛澤東的文化觀與文化強國夢

孫 冕

文化是一個民族傳承綿延的精神血脈,是形成民族歸屬感認同感的精神紐帶,是孕育民族氣質品格的精神基因。一個民族的興衰強弱,無不與文化的興衰強弱密切相關。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現代化的新文化,使中華民族以一個高度文明的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始終是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人所追求的目標。毛澤東關于文化建設的正確理論原則和成功經驗,不僅在指導中國新文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顯現其獨到的價值,而且對于當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同樣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積極的啟示作用。

一、文化與政治、經濟協調發展的民族振興觀

面對舊中國的貧困和愚昧,毛澤東特別強調文化在新社會、新中國建設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文化與政治、經濟協調發展的政治主張。在《新民主主義論》一文中,他指出我們要建立的新社會和新中國,“不但有新政治、新經濟,而且有新文化。這就是說,我們不但要把一個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中國,變為一個政治上自由和經濟上繁榮的中國,而且要把一個被舊文化統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國,變為一個被新文化統治因而文明先進的中國。一句話,我們要建立一個新中國。建立中華民族的新文化,這就是我們在文化領域中的目的!薄尽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頁。】在闡述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的本質時,毛澤東指出:“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的表現。這是我們對于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664頁!克f:“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首先是決定那一定形態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態的文化才給予影響和作用于一定形態的政治和經濟。……這樣說來,問題是很清楚的,我們要革除的那種中華民族舊文化中的反動成分,它是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舊政治和舊經濟的;而我們要建立的這種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它也不能離開中華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經濟。中華民族的舊政治和舊經濟,乃是中華民族的舊文化的根據;而中華民族的新政治和新經濟,乃是中華民族的新文化的根據!薄尽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頁!恳陨线@些論述清晰地闡述了文化與政治、經濟的關系,使人們對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簡明的了解。關于中華民族的新文化,毛澤東認為就是新民主主義的文化,也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頁。】。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治、新民主主義的經濟和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相結合,這就是新民主主義共和國,這就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民國,這就是我們要造成的新中國!薄尽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9頁!

在新中國成立之時,毛澤東莊嚴地宣告:“隨著經濟建設的高潮的到來,不可避免地將要出現一個文化建設的高潮。中國人被人認為不文明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將以一個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現于世界!薄尽睹珴蓶|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45頁。】新中國成立后,在致力于經濟建設和政治建設的同時,毛澤東提出要致力于文化建設,希望盡快改變中國文化落后的面貌,實現科學文化現代化,使中華民族以一個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形象屹立于世界。1956年4月,他在《論十大關系》的講話中指出:我國工農業不發達,科學技術水平低,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我們一為‘窮’,二為‘白’!F’,就是沒有多少工業,農業也不發達!住,就是一張白紙,文化水平、科學水平都不高。”但“從發展的觀點看,這并不壞。窮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難?茖W技術水平高的國家,就驕傲得很。我們是一張白紙,正好寫字!薄尽睹珴蓶|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4頁!1957年3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的講話中指出,“新的社會制度還剛剛建立,還需要有一個鞏固的時間。不能認為新制度一旦建立起來就完全鞏固了,那是不可能的。需要逐步地鞏固。要使它最后鞏固起來,必須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堅持經濟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還必須在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進行經常的、艱苦的社會主義革命斗爭和社會主義教育!覀円欢〞ㄔO一個具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科學文化的社會主義國家。”【《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頁!繛榱藢崿F這一宏偉目標,毛澤東在黨的“八大”政治報告初稿的旁批中寫道:“我們有些同志不愿意承認文化革命的重要性,他們根據中國革命勝利的老經驗來否認提高文化的迫切需要。是的,當勞動人民大多數是文盲,文化水平很低的時候,只要勞動人民的階級覺悟逐步提高,并且有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的指導,就能夠打倒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并且能夠實現社會主義的改造。如果在那個時候,認為必須首先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然后進行這些斗爭,那是荒謬的。但是在已經完成了這些斗爭以后,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就是建設社會主義;而要進行建設,就要有文化,建設愈向前發展,對文化的要求也愈迫切。”【《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6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版,第159頁!俊1960年10月,他在同斯諾的談話中又說:“我們的基本情況就是一窮二白。所謂窮就是生活水平低。為什么生活水平低呢?因為生產力水平低……所謂‘白’,就是文盲還沒有完全消滅,不但是識字的問題,還有提高科學水平的問題。有很多科學項目,我們還沒有著手進行。因此,我們說我們是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薄尽睹珴蓶|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6頁!棵珴蓶|對我國“一窮二白”狀況的論述,實際上指出了我國的主要任務是發展經濟、發展文化建設事業。

從毛澤東以上這些論述中可以看出,他始終把科學文化現代化看作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畢生始終追求的一個理想是盡可能迅速改變經濟上文化上落后的面貌,努力實現科學文化的現代化,使社會主義的新中國變成一個具有高度現代文化程度的偉大國家。毛澤東關于文化與政治、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是其整個文化觀的理論基石,也為當前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了理論支撐。面對新的形勢,我們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經濟和政治的復興,更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學會用兩條腿走路,一條腿是增強硬實力,一條腿是增強文化軟實力。國家的硬實力是骨架,軟實力是內涵,文化是軟實力中最為核心的內容。如果沒有文化軟實力的內涵,硬實力只是一個空殼,熬不住時間的長期洗禮。唯有將文化軟實力注入內心,一個國家的成長才能魅力天成,活力無限。

二、文化來源于人民群眾、為了人民群眾的文化主體觀

毛澤東的文化主體觀,回答了文化的創造者和文化的歸屬問題。他指出,“中國歷來只是地主有文化,農民沒有文化。可是地主的文化是由農民造成的,因為造成地主文化的東西,不是別的,正是從農民身上掠取的血汗”,【《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頁。】勞動人民不僅創造了文化的物質基礎,而且創造了大量的可資腦力勞動者“加工”的文化藝術資料。無論是文化的產生還是發展,都是深深植根于勞苦人民之中的。勞動人民所從事的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既是人類存在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又為人類從事政治、科學、文化事業等一切社會活動提供了物質基礎。但是,無產階級以前時代的文化包含了一對深刻的矛盾,一方面從文化的產生和發展來看它應該是人民大眾的文化,另一方面,過去文化又一直被統治和剝削階級所壟斷。解決這對矛盾的辦法就是要以革命的方式把為統治者和剝削階級所壟斷的文化還給人民大眾,創立無產階級的革命文化。而文化工作的根本問題和原則問題就是要解決為什么人的問題。所謂為什么人的問題,就是“工作對象問題,就是文藝作品給誰看的問題!薄尽睹珴蓶|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9頁。】他指出:“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個根本問題不解決,其他許多問題也就不易解決!薄尽睹珴蓶|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858頁!窟@個問題不解決或解決得不適當,“就會使得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和自己的環境、任務不協調,就使得我們的文藝工作者從外部從內部碰到一連串的問題!薄尽睹珴蓶|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3—854頁!吭谡劦叫旅裰髦髁x文化綱領時,他說:“這種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大眾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應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農勞苦民眾服務,并逐漸成為他們的文化!彼r明地主張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建設必須考慮到中國廣大民眾的實際狀況和要求,并為他們服務。指出“我們的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工作者必須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度的熱忱,必須聯系群眾,而不要脫離群眾。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而不是從任何良好的個人愿望出發。”【《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12頁。】革命的文化工作者如果不接近民眾,就是“無兵司令”,并且,“民眾就是革命文化的無限豐富的源泉”!尽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頁。】《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他解釋了人民大眾是指:“最廣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覀兊奈乃,應該為著上面說的四種人!薄尽睹珴蓶|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5—856頁!克J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首先是為工農兵的,為工農兵而創作,為工農兵所利用的。一切革命的、有出息的文藝家,“必須到群眾中去,必須長期地無條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農群眾中去,到火熱的斗爭中去,到唯一的最廣大最豐富的源泉中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階級,一切群眾,一切生動的生活形式和斗爭形式,一切文學和藝術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進入創作過程。否則你勞動就沒有對象,你就只能做魯迅在他的遺囑里所諄諄囑咐他的兒子千萬不可做得那種空頭文學家,或空頭藝術家!薄尽睹珴蓶|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0—861頁。】到群眾的生活實踐中去尋找文學藝術創作的材料,這一思想成為文藝工作者至今仍須遵循的一個重要理論原則。

“為了誰”、“依靠誰”是文化建設的根本問題,決定著社會主義文化的性質和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本質上是人民大眾的文化,是人民共建共享的文化。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必須不斷為人民造福。文化強國重在文化強民,用文化造福群眾、提高群眾。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人民的生產生活中挖掘素材,在人民的偉大創造中汲取營養,向人民學習、拜人民為師,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最高標準,關心人民命運、體察人民愿望、反映人民心聲,創作生產出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人民喜聞樂見的優秀文藝作品,讓人民群眾共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國夢的發展成果,讓人民在文化沐浴中生活得更加幸福。

三、立足本國、中西融通并“推陳出新”文化發展觀

毛澤東立足中國的具體實際,從容觀照中外文化,闡述了自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并“推陳出新”的文化發展觀。

對于中國古代文化,毛澤東認為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他指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的幫助的。”【《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頁!康菦Q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毛澤東認為,“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絕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頁!繉χ袊糯幕小胺饨ㄖ髁x的東西”要有區別地、批判地利用;而且指出了對“反封建主義的東西”也不能無批判地加以利用。毛澤東指出:“對中國的文化遺產,應當充分地加以利用,批判地利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封建時代的文化,但并不全是封建主義的東西,有人民的東西,有反封建的東西”,“我們應當善于進行分析,應當批判地利用封建主義的文化,而不能不批判地加以利用。”【《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頁。】所以,只有善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進行分析,我們才能充分地、批判地繼承文化遺產。應當說,毛澤東倡導的對待傳統文化的歷史唯物主義的批判精神,既包括對封建性糟粕的剔除,也包括對舊內容、舊形式的改造和創新。他對傳統文化可說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他的著作中,做到了珠聯璧合,新意迭起,從而使馬克思主義具有了中國特點和中國氣派。

對于外國文化,毛澤東主張既不能搞“全盤西化”,也不能盲目排外,要在批判的基礎上借鑒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延安整風時他就曾批判過把中西文化對立起來的錯誤觀點,對于那些數典忘祖,“言必稱希臘”的所謂馬克思主義學者大加撻伐,稱他們對于自己的東西“一團漆黑”,剩下的希臘和外國故事,也是從外國故紙堆中零星地撿來的。那么,如何正確對待外國文化?毛澤東指出,“中國應該大量吸收外國的進步文化,作為自己文化食糧的原料,這種工作過去還做得很不夠。這不但是當前的社會主義文化和新民主主義文化,還有外國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資本主義國家啟蒙時代的文化,凡屬我們今天用得著的東西,都應該吸收!薄尽睹珴蓶|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6—707頁!客瑫r他指出,“一切外國的東西,如同我們對于食物一樣,必須經過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腸運動,送進唾液胃液腸液,把它分解為精華和糟粕兩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華,才能對我們的身體有益,決不能生吞活剝地毫無批判地吸收。”【《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頁!吭谶@里,毛澤東強調了大量吸收外國文化的必要性,并初步表達了要“洋為中用”的思想。同時他強調要有批判、有分析的學習外國文化,反對“全盤西化”論的主張,指出:“不要全盤西化,應該學習外國的長處,來整理中國的、創造出有中國自己的、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的東西”。【《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頁!吭凇墩撌箨P系》一文中,他強調:“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但是,必須有分析有批判地學,不能盲目地學,不能一切照抄,機械搬用。他們的短處、缺點,當然不要學。”【《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頁。】不僅要學習西方近代科學文化,也要學習西方啟蒙時代的文化。學習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這是基本原則。

毛澤東認為,“對于外國文化,排外主義的方針是錯誤的,應當盡量吸收進步的外國文化,以為中國新文化的借鏡”;“對于中國古代文化,同樣,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于推進中國的新文化!庇羞x擇地吸收外國進步文化是“以為發展中國新文化的”;批判地接受中國古代文化,是“以利于推進中國的新文化”為目的!尽睹珴蓶|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3頁。】在《同音樂工作者的談話》中毛澤東更進一步明確了這一思想。他說:“向古人學習是為了現代的活人,向外國人學習是為了今天的中國人!薄尽睹珴蓶|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2頁。】因此,無論是“用古”還是“用洋”,都必須“推陳出新”。這就是毛澤東構建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頁!坎ⅰ巴脐惓鲂隆钡闹袊挛幕嬆J降娜績群

中國夢是全國人民凝聚已久的共同情結,表達了全國人民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凝聚了全國人民的共同情感和奮斗方向。這就要求文化建設事業,特別是承載和傳播歷史傳統的文化藝術事業要高揚時代精神,弘揚主旋律,突出歷史傳統的積淀和優秀文明的傳承,彰顯人民群眾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和團結創新的精神風貌。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過程中,一方面,立足本國傳統,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建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抵制低俗現象,弘揚科學精神。提升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認同。另一方面,樹立世界眼光,擴大文化領域對外開放,積極吸收借鑒國外優秀文化成果,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傳播力。

四、“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建設觀

毛澤東多次論述了實行雙百方針的標準,他說:“統一物的兩個互相對立互相斗爭的側面,總有個主,有個次……。無論在黨內,還是在思想界、文藝界,主要的和占統治地位的,必須力爭是香花,是馬克思主義,毒草、非馬克思主義的和反馬克思主義的東西,只能處在被統治的地位……。從這樣的觀點看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就是有益無害的了。”【《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7頁。】即文藝界的各種作品、學術界的各種觀點,主要的和占統治地位的必須是符合馬克思主義的“香花”,而不能讓非馬克思主義的和反馬克思主義的“毒草”占了統治地位。1942年5月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毛澤東就提出“應該容許各種各色藝術品的自由競爭”。1951年4月,毛澤東為中國戲曲研究院題詞:“百花齊放,推陳出新”。1953年8月,中國歷史研究委員會負責人向毛澤東請示工作方針,毛澤東講了四個字:“百家爭鳴”。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中指出:“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倩R放’是群眾中間提出來的,不曉得是誰提出來的。人們要我題詞,我就寫了‘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偌覡庿Q’,這是兩千年以前就有的事,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講學術,這種學術也可以講,那種學術也可以講,不要拿一種學術壓倒一切。你講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勢必就會越來越多。”1957年1月至3月,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在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即《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及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會議上的講話中,對這個方針作了一系列的說明。毛澤東認為,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毛澤東說:“利用行政力量,強制推行一種風格,一種學派,禁止另一種風格,另一種學派,我們認為會有害于藝術和科學的發展。藝術和科學中的是非問題,應當通過藝術界科學界的自由討論去解決,通過藝術和科學的實踐去解決,而不應當采取簡單的方法去解決。”【《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頁!恳虼,“對于科學上、藝術上的是非,應當保持慎重的態度,提倡自由討論,不要輕率地作結論!薄尽睹珴蓶|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230頁。】這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就作為一個完整的方針提了出來。關于百家爭鳴,毛澤東認為最終要有一個統一的結果,不能永遠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既然要形成統一的結果,就需要一個評價標準。毛澤東提出了六條標準,即“(一)有利于團結全國各族人民,而不是分裂人民;(二)有利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而不是不利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三)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而不是破壞或者削弱這個專政;(四)有利于鞏固民主集中制,而不是破壞或削弱這個制度;(五)有利于鞏固共產黨的領導,而不是擺脫或者削弱這種領導;(六)有利于社會主義的國際團結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團結,而不是有損于這些團結!薄尽睹珴蓶|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4頁。】上述六條標準成為鑒別人們言論和行動是非,判明正確與錯誤的的標尺。正是由于“雙百方針”為新主流文化構建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學術界和文藝界開始呈現出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然而這個良好的開端沒有能夠延續下去,由于國際形勢的急劇變化和國內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致使“雙百方針”受到“左”傾的干擾和侵害。文革期間,極左盛行,“雙百方針”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今天,我們正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個共同的理想,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與個人的幸福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整合協調各個階層、各個群體的利益,形成社會共識上,具有廣泛的包容性和很強的親和性,這是我們進一步貫徹“雙百”方針不能脫離的社會歷史條件,是最大的社會現實,也是進一步實現“雙百”方針最基本的條件。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

毛澤東的文化觀包含了極為豐富的內容,有關文化與民族生存發展之間的依存關系、文化與政治、經濟協調發展的思想以及文化建設的指導方針等是當時中國先進文化的指路明燈,激勵著幾代覺醒的中國人為著革命的勝利而不懈地努力。今天,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重溫這些經典論述,對我們仍然有極大的啟示作用,我們要十分珍惜這份寶貴的精神遺產。

(作者孫冕: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思政部教授)

(來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編《毛澤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