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同志改進文風及其啟示
文風問題的根子在黨風
——毛澤東同志改進文風及其啟示
楊明偉
編者按
文風不僅是語言風格和個人喜好,更折射黨風政風和社會風尚,關系到事業興衰成敗。重視文風,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是我們黨改進文風的典范。毛澤東不僅高度重視文風問題,在黨內首先提出,學風、文風是黨的作風,因而也是黨風,同時身體力行,他的很多作品本身就是改進文風的典范。重溫這些論述,對于今天我們改進文風具有重要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文風問題,在黨風建設中居于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也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重大課題。文風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和作風,反映出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折射出黨風和社會風氣。如果文風出了問題,根子不在“文”上,根子在思想深處,在我們黨的思想作風出了問題,因此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整風期間曾嚴肅地說:“學風和文風也都是黨的作風,都是黨風。”
一
在我們黨的歷史上,曾經吃過文風問題的苦頭,也歷來高度重視文風問題。毛澤東,就是我們黨的優良文風的倡導者,他的許多講話、文章、詩篇等,至今仍是我們遵循的文風經典。在革命和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毛澤東始終強調黨內要形成好的文風。早在延安時期,他就把“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作為整頓黨風的重要任務,提醒大家“必須拋棄黨八股,采取生動活潑新鮮有力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文風”。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多次強調文風問題的重要性,對如何形成良好的文風有過眾多論述。
什么樣的文風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堅決反對的?毛澤東曾經舉例說明過。
比如:“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這是毛澤東列舉的“黨八股的第一條罪狀”,是一種眼中無群眾的文風。毛澤東特別反感“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文風,他說:“我們有些同志歡喜寫長文章,但是沒有什么內容,真是‘懶婆娘的裹腳,又長又臭’。”在剖析“為什么一定要寫得那么長,又那么空空洞洞”的原因時,他認為“只有一種解釋,就是下決心不要群眾看。因為長而且空,群眾見了就搖頭,哪里還肯看下去呢?”可見,文風問題反映的是我們在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上出了問題。
比如:“裝腔作勢,借以嚇人”。這是毛澤東列舉的“黨八股的第二條罪狀”,是一種不實事求是、反科學的文風。毛澤東說:“空話連篇,言之無物,還可以說是幼稚;裝腔作勢,借以嚇人,則不但是幼稚,簡直是無賴了。”他強調寫文章和演說,不要怕人家駁,不能靠裝樣子嚇人:“無論對什么人,裝腔作勢借以嚇人的方法,都是要不得的。”
比如:“語言無味,像個癟三”。這也是毛澤東列舉的黨八股的重要罪狀,是一種語言無味無趣的文風。毛澤東欣賞的是生動活潑的語言形式。他指出:“如果一篇文章,一個演說,顛來倒去,總是那幾個名詞,一套‘學生腔’,沒有一點生動活潑的語言,這豈不是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像個癟三嗎?”他特別討厭那些“堆滿了‘誰也不懂的形容詞之類’”的文章。
比如,“用字太硬,用語太直,形容詞太兇”。這是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對有關報社的批評,反對的是一種語言生硬、態度蠻橫的文風。針對的是不懂得語言之美,尤其是不懂得人民群眾中創造出來的語言的豐富優美。毛澤東提醒人們:“現在我們有許多做宣傳工作的同志,也不學語言。他們的宣傳,乏味得很;他們的文章,就沒有多少人歡喜看;他們的演說,也沒有多少人歡喜聽。”
比如:“不調查,不研究,提起筆來‘硬寫’”。毛澤東多次批評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他歷來提倡寫文章、作講演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要經過反復調查研究后再拿出精品:“文章是客觀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復雜的,必須反復研究,才能反映恰當。”他提醒寫文章、做演說的人,要像洗臉那樣負責,甚至比洗臉還要負責。“許多人寫文章,做演說,可以不要預先研究,不要預先準備;文章寫好之后,也不多看幾遍,像洗臉之后再照照鏡子一樣,就馬馬虎虎地發表出去。其結果,往往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
那么,什么樣的文風是中國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毛澤東也曾經舉例說明過。
比如:“有骨頭,有血肉”,“能動員群眾”。這是自延安整風起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澤東不斷說過的話,講的是寫文章、文件和作講演等要有高度和力度,說到底就是要堅持唯物辯證法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毛澤東特別強調:“共產黨員如果真想做宣傳,就要看對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說、談話、寫字是給什么人看、給什么人聽的,否則就等于下決心不要人看,不要人聽。”共產黨人面對的對象就是人民群眾,要懂得與群眾做朋友、交心。“射箭要看靶子,彈琴要看聽眾,寫文章做演說倒可以不看讀者不看聽眾嗎?”毛澤東認為,寫文章和文件,要能打動群眾、動員群眾,這樣的文章就得既有骨頭,又有血有肉。“每樣事情交代清楚,前后次序有邏輯性,文字通順,一般具有鮮明性和準確性”,要“使人讀得下去,讀過后很舒服”。
比如:“觀察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講的是要有問題意識、問題導向,要善于發現矛盾,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對形式主義的現象羅列。毛澤東特別反對寫文章、做演說、寫報告通篇充滿大大小小的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子丑寅卯、ABCD,“一篇文章充滿了這些符號,不提出問題,不分析問題,不解決問題,不表示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說來說去還是一個中藥鋪,沒有什么真切的內容”。他明確提出:“什么叫問題?問題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沒有解決的矛盾,哪里就有問題。既有問題,你總得贊成一方面,反對另一方面,你就得把問題提出來。”
比如:“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這也是他在《反對黨八股》里說的話,講的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他欣賞“看菜吃飯,量體裁衣”的做法,認為“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辦理,文章和演說也是這樣”。
二
從根本上治理文風、徹底解決文風問題,是中國社會存在的一個長期而復雜的問題,也是我們黨面臨的一個復雜而艱巨的歷史課題。我們黨歷來主張,無論作風還是文風,都要植根于社會實踐。
對改進文風的問題,毛澤東提出過許多出路和辦法。比如,前面說到的與群眾交心、與人民說真話,采取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等,就是解決文風問題的總出路。他提倡,第一要向人民群眾學習語言;第二要從外國語言中吸收我們所需要的成分;第三還要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他諷刺一些人:“有些天天喊大眾化的人,連三句老百姓的話都講不來,可見他就沒有下過決心跟老百姓學,實在他的意思仍是小眾化。”他號召人們要深入群眾、豐富生活,熟悉人民的語言:“要打成一片,就應當認真學習群眾的語言。如果連群眾的語言都有許多不懂,還講什么文藝創造呢?”
毛澤東不僅從政治上、戰略上提出過辦法,而且還從戰術上、具體做法上提出過許多好的意見。比如,如何處理引述的問題,即如何處理自己觀點和他人觀點的問題,毛澤東就提出,“要學會用自己的話寫文章”,他曾對吳冷西說:“我寫文章,不大引馬克思、列寧怎么說。……應該學會用自己的話來寫文章。列寧就很少引人家的話,而用自己的話寫文章。當然不是說不要引人家的話,是說不要處處都引。”比如,如何處理自己動手還是別人代勞的問題,毛澤東在上世紀60年代曾對一些省委領導說過:“有的人,自己不寫東西,要秘書代勞。我寫文章從來不叫別人代勞,有了病不能寫就用嘴說嘛!”比如,如何寫發言稿的問題,他提倡:“發言要精,要生動,要多種多樣,要短,要有內容,要有表揚,有批評,有成績,也有缺點,要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要千篇一律。一片頌揚,登到報上凈是好事,那就不好看。”比如,如何減少報刊上眾多的“令人頭痛的黨八股”類的文章,他提出:“我們的報紙和刊物的編輯同志要向作者提出寫生動和通順的文章的要求,并且自己動手幫作者修改文章”,等等。
中國共產黨人的文風,應該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風。它要體現群眾風、人民風。毛澤東曾以列寧為例稱贊過:“列寧的著作,特別是革命時期的著作,生動活潑。他說理,把心交給人,講真話,不吞吞吐吐,即使和敵人斗爭,也是如此。”中國共產黨人的文風,也應該是植根于中國社會的文風,既承繼中國傳統文化的味道,也浸透當今中國社會自身的風格。毛澤東曾說過:“文章要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中國文字有自己獨特的文法,不一定像西洋文字那樣嚴格要求有主語、謂語、賓語。”他反對“文章洋腔洋調,中國人寫文章沒有中國味道,硬搬西洋文字的文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多次強調“切實改進會風”“切實改進文風”。對文風問題的重要性,習近平同志歷來高度重視,并有過許多重要論述,他說:“黨風決定著文風,文風體現出黨風。人們從文風狀況中可以判斷黨的作風,評價黨的形象,進而觀察黨的宗旨的貫徹落實情況。”對文風不正的危害,習近平同志也有過深刻論述,他說:“它嚴重影響真抓實干、影響執政成效,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研究解決。不良文風蔓延開來,不僅損害講話者、為文者自身形象,也降低黨的威信,導致干部脫離群眾,群眾疏遠干部,使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在群眾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親和力。可以說,一切不良文風都是不符合黨的性質、宗旨的,都是同黨肩負的歷史使命相背離的。”
文風問題事關黨風、政風,影響社會風氣。因此,習近平同志高瞻遠矚地指出:“大力糾正不良文風,積極倡導優良文風,已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一項重要任務。”怎樣才能形成優良文風?習近平同志多次重提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關于優良文風的主張,強調“最要反對的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八股文”,要防止和克服那種“穿靴戴帽”、空泛議論、堆砌材料、套話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除了提倡大家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外,還特別提倡要形成“短、實、新”的文風,摒除“長、空、假”的文風,主張用盡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來源:《光明日報》2016年11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