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否說過“死3億人沒關系”
謝加書
1957年11月毛澤東率中國代表團訪問蘇聯,在莫斯科的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中,曾作應對核訛詐的發言。沈志華主編的《中蘇關系史綱》對此有過闡述。人民網文史頻道于2011年1月13日發出《毛澤東講核戰爭嚇倒一大片:中國死3億人沒關系》一文(該文根據沈志華的講座文字實錄摘編,以下稱“沈文”),指出毛澤東發表了“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么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的言論。此論一出,即引起了較大的輿論反響,導致毛澤東說“死3億人沒關系”之類的觀點在網上廣泛傳播,部分網友以此為據進行二次創作批評毛澤東,甚至將毛澤東類比本·拉登。在此情況下,胡新民發表了《“死3億人沒關系”的來龍去脈》一文予以反駁,其主要觀點如下。
其一,首先分析了信息來源,澄清了謠言的部分內容。胡文指出,《中蘇關系史綱》引用的有關資料主要來自赫魯曉夫的回憶。考慮到《赫魯曉夫回憶錄》是在中蘇關系破裂、赫魯曉夫下臺后寫的這一特殊背景,有關毛澤東信息的可信度打了折扣。當然“在上述的赫魯曉夫的回憶中,有的地方與毛澤東講話的原文對照,還是基本如實的。例如‘如果帝國主義把戰爭強加給我們’這句話。這句話應該說是相當關鍵的一句話。這與中國網絡上流傳的‘毛澤東說,既然我們力量這么強大,我們還跟他談什么,打就完了’,‘那打起來不是很好了嘛’等等說法是大相徑庭的”。
胡文肯定了《中蘇關系史綱》對毛澤東莫斯科講話的解讀,并進一步引述沈志華在2008年接受采訪時所談到的:“他(指毛澤東)說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是說中國死3億人沒關系,而是表示一個態度,就是,中國不怕核威脅,你用原子彈嚇不倒我。這是毛澤東慣用的講話方式。后來西方媒體根據這句話把毛說成是戰爭狂人,這是一個誤會。”從這個解釋來看,部分網友誤讀了沈文,誤解了毛澤東。
其二,胡文核對了記載毛澤東莫斯科發言的《毛澤東外交文選》,相比之下,該書在記載毛澤東當時的講話方面更詳細、更權威。書中內容顯示毛澤東的目標是要爭取和平,“我們要爭取十五年和平。到那個時候,我們就無敵于天下了,沒有人敢同我們打了,世界也就可以得到持久和平了”。在東西方持續冷戰、新中國面臨著巨大戰爭壓力的背景下,毛澤東進一步指出“現在還要估計一種情況,就是想發動戰爭的瘋子,他們可能把原子彈、氫彈到處摔。他們摔,我們也摔,這就打得一塌糊涂,這就要損失人。問題要放在最壞的基點上來考慮。我們黨的政治局開過幾次會,講過這個問題。現在要打,中國只有手榴彈,沒有原子彈,但是蘇聯有。要設想一下,如果爆發戰爭要死多少人。全世界二十七億人口,可能損失三分之一;再多一點,可能損失一半。不是我們要打,是他們要打,一打就要摔原子彈、氫彈。我和一位外國政治家辯論過這個問題。他認為如果打原子戰爭,人會死絕的。我說,極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還有一半人,帝國主義打平了,全世界社會主義化了,再過多少年,又會有二十七億,一定還要多。我們中國還沒有建設好,我們希望和平。但是如果帝國主義硬要打仗,我們也只好橫下一條心,打了仗再建設。每天怕戰爭,戰爭來了你有什么辦法呢?我先是說東風壓倒西風,戰爭打不起來,現在再就如果發生了戰爭的情況,作了這些補充的說明,這樣兩種可能性都估計到了”。這段話清楚表明了以下問題:面對戰爭壓力,毛澤東指出中國一是要追求和平,這是目標,他一再強調這點。二是做兩個估計,東風壓倒西風,仗打不起來,這是我們希望的。如果萬一打仗,做最壞打算。毛澤東針對有人認為“如果打原子戰爭,人會死絕的”預言,說出了“極而言之,死掉一半人,還有一半人”,沒有說“死3億人不算什么”。作為新中國的領導人,作為當時世界社會主義陣營的重要領導者,毛澤東追求和平的目標以及兩個估計,是有道理的。
其三,為了進一步佐證毛澤東反核訛詐觀點的一貫性,胡文又以毛澤東1958年9月5日在第十五次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為證明:“這次談話中關于對付核訛詐的看法,可以說是毛澤東在前一年莫斯科會議上講話的繼續。” 胡文從史實方面證明了毛澤東在莫斯科的發言不過是他一貫反核訛詐的觀點和態度的表現,絕非部分網民所稱的戰爭狂人,更沒有反人類。
胡文在網絡的廣泛傳播,引起了部分人反對,代表性的文章主要有彭小明的《“死三億人”的假定也是反人類的言行》。他一是認為毛澤東沒有人道主義常識,“為了一種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建設或反修防修’,竟然接受核大國的挑戰,不惜‘極而言之’,犧牲三億人民的生命?具有人道主義基本常識的領導人,絕不敢做出這樣的決策”。在熱核戰略武器產生背景下“議會道路、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等思想替代了原先的斯大林主義教條。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的思維還遠遠沒有醒悟到這樣的層次,依舊在人民戰爭、暴力革命的層次上徘徊”。筆者以為,這涉及一個重要問題,以什么的方式求得和平、謀求人道?是不是核大國一搞核訛詐,無核國家就要舉手投降?歷史已經多次證明,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長存;以投降求人道,難覓人道主義。二是看歷史的方法。彭文認為“看歷史,光研讀檔案恐怕也是不夠的,還要了解社會輿情。毛澤東他是這樣講,也是這樣打算的。我記得五六十年代聽報告,就有過這樣的內容。要把東南沿海騰出一片地方,讓敵人打進來,然后接受蘇聯的核打擊,同時也會犧牲我們人民的一半。國內黨紀甚嚴,地方上的小領導絕不敢亂侃黨的‘國際戰略’,應該是層層下達的報告中轉達了黨中央的說法”。筆者認為,彭文從自身經歷來證明“死3億人沒關系”的言論存在,這種通過個體體驗、村莊、家族等個案來衡量復雜的整體,或從個體性的經驗中對歷史細節予以附會,只會與事實相距甚遠。
從“死3億人沒關系”的傳播過程來看,毛澤東在什么背景下說了什么,怎么說的,胡文已經從多角度進行了考證,應該說事實比較清楚。但何以部分人不認同呢?筆者認為,對毛澤東的認識有分歧可以理解,但對毛澤東的認識要以事實為基礎;對毛澤東的功過是非,對他的言行研究,還是要以科學的方法為指引,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事實,得出正確的結論。
(作者單位: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0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