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學習觀
毛澤東的學習觀
袁明華
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觀。首先,毛澤東在我黨歷史上很早就認真關注和研究學風問題。他揭示了學風的本質和內涵:所謂學風,不但是學校的學風,而且是全黨的學風,學風問題是領導機關、全體干部、全體黨員的思想方法問題,是我們對待馬克思主義的態度問題,是全黨同志的工作態度問題。他把學風納入黨的建設的理論框架,指出學風也是黨風,并且學風是“關系到中國革命事業興衰成敗的問題”,把學風問題擺在黨領導中國革命“第一個重要的問題”的位置上。其次,毛澤東大力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他在運用馬列原理解決中國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明確地把理論聯系實際確定為黨的學風,提出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學風觀,為黨的學風建設奠定了基石。他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本本’是要學習的,但是必須同中國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我們需要‘本本’,但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再次,毛澤東同各種不良的學習風氣作堅決斗爭,特別是旗幟鮮明地反對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還撰寫了《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改造我們的學習》等文章,從理論上對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做了進一步的闡述,對于糾正黨內不良學風、改造全民族的學習起到了正確的引導作用。
學用統一觀。在毛澤東看來,“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為重要的學習”。學和用是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學是基礎,用是目的,用也是學習的過程,學習是為了將學到的知識觀點轉化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更好地改進工作,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即學而能用,學而會用,學用統一,不可脫節。他形象地指出,學習要“有的放矢”,“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他尖銳地批評一些同志,學習目的不明確,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停留在單純的學習上,所以書雖然讀了,但是消化不了,只會片面地引用馬恩列斯的個別詞句,而不會運用他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他嘲笑這種學而不用的人只不過是“古董鑒賞家”而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毛澤東就擅長學以致用,如他一生酷愛讀史,對中國古典文學頗具研究,并能借鑒其中歷史經驗,來救國治國平天下,他還常常古籍新解,活用古籍名著中的地名、人物、語言,來為現實政治服務,這種活學活用的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
全民學習觀。今天全民學習已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文化目標。而這種思想萌芽在毛澤東的學習觀中早已有之。他從戰爭年代起,就十分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啟蒙教育運動,新中國成立后,更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號召人人都要努力學習,并針對不同對象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教書育人的知識分子要繼續改造,并且有一個先受教育的任務;年輕人比成年人更需要學習,要學習成年人已經學會的許多東西;農民要抓緊識字學文化,以適應從事生產勞動的需要;廣大干部應把工作以外的時間和精力主要放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形成學習上你追我趕、比學趕幫的好風氣。毛澤東在強調學習時,著重針對黨的領導干部,指出領導干部是黨的事業的骨干,他們是否學習以及學習的好壞,對實現黨的歷史使命,具有特別的重要性,因此強調各級黨政領導要帶頭學習,成為群眾的表率。此外,他還提出,學無止境,一萬年以后還要學習。
全面學習觀。首先,在認識的來源上,毛澤東重視書本知識,也重視實際知識。既提倡讀“有字之書”,也提倡讀“無字之書”,甚至把讀“無字之書”看得比“有字之書”更重要!盁o字之書”就是群眾,就是社會實際和社會實踐。在許多講話和談話中,他引用古今中外的大量事實,反復說明一個道理:光有書本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投身到社會生活中去學習實際知識,這是最豐富生動的知識。歷來反對死讀書,讀死書,提出要多向社會學習、向實際學習、向民眾百姓學習,才能成為既掌握了書本知識又有實際經驗的比較完全的知識分子。其次,在學習的對象上,毛澤東主張,無處不學,無事不學,無人不學,“要學習和研究當代和歷史上的各種東西”。既提出“要向古人學習”,做到“古為今用”;又發出“向外國人學習”的口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做到“洋為中用”。最后,在學習的內容上,毛澤東認為,學習要有寬度,要博覽群書,有一定的知識面,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包括哲學、經濟、政治、軍事、文學、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等!皩W問很多,大體要稍微摸一下”,“要把革命事業做好,沒有比較完全的知識是不行的”。
(作者系江西省鄱陽縣委黨校副校長)
來源:《學習時報》2014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