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科學發展觀與人類存在方式的改變

作者:陳學明 羅騫    發布時間:2012-07-07   
分享到 :

科學發展觀與人類存在方式的改變
陳學明 羅騫

人的本質力量在社會歷史中形成并展現在特定社會歷史之中,社會歷史不過是人類對象化實踐活動的結果和過程,是客觀化的人類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人類始終在物質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中結成社會,創造歷史。但是直至現代,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才同主體性創造聯系起來,破除了宿命論意識而進抵理性的自覺,超越了自在的社會歷史概念。社會歷史不僅成為認識的科學對象,而且成為實踐的改造對象,關于社會歷史發展的科學認識同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踐訴求之間形成了密切的互動關系,人通過改造社會歷史來改變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生存狀態,以期在社會歷史的發展中過一種更好的生活。
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歷史發展的基本原理同當今時代和中國具體建設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自覺形成的基本方略。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體現了深邃的歷史意識和對當代人類生存處境的理性自覺,是在對現代歷史發展模式和發展觀念認真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社會發展戰略。它摒棄了對人類發展虛無主義式的否定,也揚棄了現代以“物的依賴”為基礎的發展主義與以“物”為尺度的異化發展道路,在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目標中重新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通過對人類生存方式和生存狀態進行理性干預和自覺約束,社會歷史不再被看成作為異己力量的無法穿透的“自在之物”,而是人之本質力量的公開展示,是一本關于人之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及其變遷的打開了的書。從改變人類的存在狀態和發展方式、自覺創建一種新型文明形態的視角,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同“全面協調可持續”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科學發展觀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全局性意義,更加自覺地展開人類新的存在方式和發展模式的偉大探索。


按照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提出的基本看法,傳統形而上學遺忘了“存在”,是從在者的層面來領會“存在”,存在成了“是什么”,而不是“怎么樣”。應該說這是后來形而上學基礎主義、還原主義、本質主義受到批判的一個思想源頭,因而具有重要影響。不過,批判形而上學脫離具體的存在關系和存在狀態,將存在變成“抽象的絕對”這一基本思想立場,早在馬克思那里就明確確立了。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明確提出,存在總是對象性的存在,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存在物總是在存在關系中體現存在差異,展示自己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規定。存在是一種狀態和過程,這意味著:一方面不能脫離存在關系和存在狀態追問抽象的存在本質,甚至將存在變成沒有具體規定的抽象的物質絕對或精神絕對;另一方面,存在物在對象性的關系中肯定和實現自身意味著生成和變化,而不是一個完成了的“在者”和靜止物。在馬克思看來,人通過有意識的對象化活動在對象世界中展示、創造和改變自己,形成特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存在方式,因而應該在“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實踐關系中考察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馬克思多次批判費爾巴哈沒有從現有的社會關系,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個樣子的周圍生活條件來觀察人們,沒有看到真實存在著的大寫的、活動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沒有把感性世界理解為構成這一世界的個人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動。 人正是在創造歷史的感性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本質力量并形成多樣的存在狀態。
在人的感性的生產活動(或勞動)中產生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存在關系,形成社會歷史。馬克思說,“工業的歷史和工業的已經生成的對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開了的關于人的本質力量的書,是感性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人的心理學”。 社會歷史實際上就是人的客觀化了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及其變遷過程。“社會”是從共時性的結構維度表示人類的存在狀態,“歷史”則是從歷時性的時間維度展示人類的存在變遷。社會形態的變遷就是歷史,歷史發展的分期就是社會形態,它們是人類實踐活動客觀化了的狀態和過程,既是實踐的結果,又是新的實踐的條件。馬克思以“生產方式”概念來揭示人類存在結構的歷史性和歷史存在的結構性,表明了社會歷史發展中斷裂與連續的辯證法。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批判為基礎,馬克思揭示了現代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狀態,在對現代社會的解剖和批判中揭示了人類未來文明的發展方向。
在馬克思看來,當代資本主義使人類的存在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帶來人類進步的同時也導致了人類存在的異化,馬克思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人類存在異化之間的內在關系。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作為歷史發展的產物,規定了人基本的存在方式和存在關系。馬克思指出:“工人只有當他對自己作為資本存在的時候,才作為工人存在;而他只有當某種資本對他存在的時候,才作為資本存在。資本的存在是他的存在、他的生活,資本的存在以一種對他來說無所謂的方式規定他的生活的內容。” 可以說,資本是現代的本質范疇。在資本對存在的規定中,活動著的人本身卻失去了獨立性和個性, 在馬克思看來,這不僅是就工人而言,即使在資本關系中居于主導地位的、似乎是被滿足和被鞏固的有產者其實也只是獲得了一種人的生存的外觀。 在資本規定中,不僅人而且自然也成為“純粹的有用性”而失去詩意的感性光輝,發生了普遍異化,而不是以其豐富性和全面性展示于人。資本驅動的歷史發展,形成了一系列亟需改變和超越的存在悖論:這就是進步與衰退、富裕與貧窮、文明與野蠻、自由全面發展與異化的共存。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時代當然是一個巨大的解放時代,但它只是一個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過渡時代,是為人類自由個性的發展創造條件的時代。 認為資產階級的統治就是世界歷史的終結,只是暴發戶們愉快的想法。 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解剖,就是對現代人類存在狀態之基本架構的分析,是對現代文明發展模式和未來發展方向的探索,就是深刻揭示以資本為原則的現代發展所具有的無法自我逾越的界限和片面性。
首先,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社會發展以自發性為基本前提,現代社會的實際運行和現代主體性觀念之間存在著基本矛盾。我們知道,現代啟蒙運動確立了主體性的思想原則,打破了命定論的自然歷史概念,歷史被看成人類活動的結果,人能夠自覺地參與歷史創造。事實上,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基本架構的現代社會,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經濟時代,整個社會的發展動力在于資本的效率和增值原則,其實現的機制就是市場的自發調節,市場被看成能夠自發實現資源有效配置、推動以生產力發展為核心的社會進步的“看不見的手”,政治國家只是現代發展過程中一個消極的補充性結構,即所謂“守夜人”的角色——即使后來有國家干預和福利國家,也沒有改變并且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發展的自發性。這意味著社會的發展仍然依賴于一種盲目的必然性力量,由人無法掌控的“資本狡計”支配著歷史。這種自發性調節的觀念實際上是“預定和諧”的世俗版本,原子個人像萊布尼茲的單子一樣根據自己的“欲望”和能量運轉最后達到總體的和諧與平衡,市場就是一個自發調節的能量聚散場。每一個人都是能動的,而總體平衡是自發性的。真正說來,個體的所謂能動恰恰受到自發性總體的無意識規定,成為受動的存在。同質的“個人”只是邏輯抽象,局部的自覺性在整體自發性中導致沖突,這從根本上決定了現代發展的自發性不是帶來平等與和諧,而是分化與振蕩。這是馬克思闡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基本思路,也是列寧帝國主義理論的基本思路。
其次,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社會發展建立在一種不正當機制基礎之上。現代資本主義確立了一種形式公平的發展體系,商品資本以平等交換為基本原則,摧毀了以等級特權為基礎的傳統社會,機會均等極大地調動了人們的積極性,釋放了巨大的創造潛能,人們的成功與失敗不再受到血緣、門第的限制而被納入了平等的交換體系中,自由、平等、公正成了現代的旗幟,所以馬克思說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 然而,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研究,揭示了現代社會進步以不公正為基本前提,這就是資本對勞動的剝削,積累起來的勞動對活勞動的支配。勞動與資本的關系是現代社會基礎的存在關系,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條件、勞動過程、勞動結果被資本支配,勞動成為異化勞動,在勞動過程中發生的價值增值被資本家無償地占有。表面上以勞動力自由、公平買賣為前提的資本體系,實質上以對剩余勞動的占有為前提,經濟的發展就是積累起來的勞動在擴大再生產中成為新的剝削條件,平等買賣導致不平等的發展,出現工人相對甚至絕對的貧困。但正是這種不正當的機制驅動了資本到處安家落戶,尋找利益,帶來經濟的繁榮和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今天,資本主義的這種不公正體系已經越出國家的邊界在國際關系的范圍內進一步展開,導致了中心與邊緣國家之間富裕與貧窮、發達與落后的不平衡關系,制約著世界的發展與穩定。
再次,資本主義條件下的發展使人成為物化的、單面的人,人們之間的普遍聯系表現為普遍異化。以抽象勞動為基礎的商品交換實現了對所有存在物的同一化過程,生產依照商品的規定把人當作既在精神上又在肉體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產出來,個體存在的豐富性、多樣性變成了沒有意義的雜多,它們只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通過交換確立起來的普遍聯系并不是人們之間自由的聯合,而是一種以價值抽象為基礎的交換強制。自然、人、思想、知識、職業等一切事物都受到價值抽象的統治,一切關系都成為“純粹的金錢關系”,失去了超驗的價值和神圣的光輝。貨幣成為存在唯一的價值尺度,人的能力、人的情趣、人的風度、人的夢想、人的個性沒有貨幣和財富的外化,都只是“唯靈論的觀念的存在”;人與人的關系,人與物的關系,都化約為一種占有關系、交換關系,占有、征服是人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生命活動。這樣一來,一切存在物都在工具性的關系中變成了計算的對象,遵循著“被計算和能被計算”的合理化原則(盧卡奇語)。人們的勞動過程本身也成為分解和組織的對象,由于資本利潤和效率原則驅動,勞動分工越來越細密和精確化,人們被束縛在某個專業領域乃至其中某個具體的細微環節上,個人被組織進全面聯系的抽象體系,這種抽象的“合理化”過程使人的存在失去了“豐富性”,在產生特長和專業的同時也產生了職業癡呆。人失去了自由全面發展的空間和可能,處于“合理化”的“鐵籠”之中。
最后,資本推動的現代發展可能帶來人類毀滅性的后果。人類同任何其他事物一樣具有生產、發展和滅亡的過程。作為一種具有歷史時間意識的動物,人應該在“死亡”意識中獲得對存在意義的正確理解,不論就個體還是類而言均是如此。作為類的這種死亡,可能是一個自然事件,更可能是一個歷史性事件,一個人類文明發展自身促成和導致的事件。我們正是在資本驅動的現代文明中看到了這種滅亡變成現實的可能性。一方面,現代是一個由資本驅動的經濟時代,人類自身和自然都成為資本運行的一個環節,形成的是一個占有型的、征服型的文化,人的欲望和需求本身被不斷生產和刺激出來并進入資本強制的惡性循環,對資源的利用已經逐漸觸及了自然的底線,非理性的資本驅動的發展可能導致人類生存環境的崩潰。另一方面,以資本為最終動力的國內和國家間的沖突并沒有消停,人類的軍事裝備和力量早已具備了多次毀滅地球的可能性,在資本驅動的國家間的利益和資源爭奪中,在資本形成的不同階級的沖突中,顯現出了人類自我毀滅的直接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是由于資本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決定的,它嚴重地威脅到了人類的現實生存和持續發展。
對馬克思來說,資本是現代社會的本質范疇,現代社會就是資本主義社會,現代文明就是資本主義文明,現代社會的發展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驅動的發展;它是歷史的巨大進步,同時也具有如上一些在自身框架內難以克服的內在局限性。作為人類文明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資本主義時代比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更加直觀地展現了一種充滿悖論的人類存在方式。對這一存在方式的解析從積極的建構性意義來講,是人類解放和人類走向更高階段的需要,從消極的防范性意義來講,是人類自我救贖和人類維護自身存在的需要。無論在哪一種意義上,都意味著要對現代資本主義發展模式進行深入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礎上切實改變人類自身的存在狀態和發展方式。真正說來,在由上帝擔當的歷史和自在的歷史觀念被打破以后,人類面對自己的存在,創造自己存在的命運就無法更改地成為歷史的一個本質因素了。晚近以來對現代文明的批判,各種現實實踐的社會運動,都是參與歷史創造的直接表現,人們始終在不同程度上探索人類更加完善的存在方式,探索走向未來的發展道路。考查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全部批判,我們可以深刻地領悟到,馬克思之所以對資本主義不滿,不是因為這種社會形態無法使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那種以對物的依賴為特征,即以“占有”為特征的存在方式得到充分實現,從而要建立一種新的社會形態,而主要是出于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那種存在方式的強烈不滿,他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歸根到底是對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批判,他把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與對資本主義社會中那種人的存在方式的否定緊緊地聯系在一起,批判前者是為了否定后者而不是為了維護和實現后者。這樣,他要建立一種新的社會形態的根本目的,實際上就是為了構建一種與資本主義社會中那種人的存在方式截然有別的新的存在方式。


應該說關于現代文明的反思和批判,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對待資本主義,如何對待由資本驅動的現代社會發展模式,如何克服資本主導的人類存在的普遍異化,充分發揮人類的實踐主體性,改造現代人類的生存方式。如果說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現代社會歷史的基本存在架構,因而資本是現代存在物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存在規定;那么,揚棄現代普遍的存在異化就其基礎而言,必然是廢除資本主義私有制和由此形成的強制性的社會分工,打破以價值抽象為基礎的形式平等的交換關系,由此才可能形成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發展的基本思想。馬克思論證超越資本主義發展的思路是在階級革命的主體性和資本運行的客觀性之間建立聯系,連接了以剝削概念為基礎的主體正當性價值訴求和以危機概念為基礎的客體必然性邏輯。反抗資本的剝削,反對以剩余價值的資本化積累為前提的資本發展具有價值上的正當性,由資本積累導致的生產相對過剩的經濟危機具有事實上的必然性,但是反抗的實踐如何與危機的事實在歷史中同一?人類解放的價值訴求如何與資本發展所準備的生產力相契合?只有這種契合才可能形成社會形態意義上的“革命”實踐,而不是一般政權更迭意義上的改朝換代。然而,這種結合不是理論的抽象,而是要接受歷史實踐的中介,必然涉及偶然性和具體性因素,同時必然考慮歷史發展中主體的選擇性、創造性,保持理解歷史的開放性,形成一種可能性歷史概念。在歷史發展中,由革命導致的躍遷和由改良形成的漸變之間并不具有抽象對立的性質。即使是革命形成的社會躍遷,仍然需要躍遷之后社會在漸變的發展中形成“質”的規定性,因此,同樣存在自我完善、自我發展和自我鞏固的問題,要求主體以合理的方式自覺介入社會的自我穩定和自我發展。這不僅是自由資本主義實行國家調節給予我們的啟示,也是近百年以來社會主義建設實踐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所揭示的深刻教訓。
按照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社會歷史形態意義上的社會主義或共產主義應該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替代,是“后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它應該以資本主義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為基礎,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標和實際特征的社會狀態,是以對抗性為特征的“人類史前時期”的結束,是人類一種全新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社會的發展由自在步入自覺。然而,就實際歷史進程來說,有兩方面問題需要考慮:其一,現實的社會主義并不是發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沒有分享總體性革命的優勢,而是發生在社會經濟落后的東方國家;其二,從資本主義社會到共產主義之間還有一個利用資本原則的過渡階段,歷史的發展沒有純粹的斷裂和飛躍,在此階段上仍然存在如何規制和引導社會的科學發展問題。
由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發生在經濟社會落后的東方國家,天然地還不具備馬克思所論述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產生的社會歷史前提,而且在革命后的社會建設中,受到多種主客觀條件的影響,又沒有走上一條科學合理的發展道路——不是沒有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成為一句空洞的宣傳性口號,就是社會經濟的發展背離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方向,作為外在的強制性目標成為導致人存在異化的強大力量。正是通過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前發展的經驗教訓,尤其是總結以蘇聯為代表的傳統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式,我們才逐步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這一重大發展戰略。由于我們是在不具備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條件與社會條件的前提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所以我們當然不可能馬上就擺脫對“物的依賴”。一種新的人的存在方式必須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人的存在方式的基礎之上,即是說,只有當那種以“占有”為主要特征的人的存在方式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有可能構建一種完全與人的本性相符合的新的存在方式。這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人們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占有”,即如何獲取更多的“物”也是可以理解的。問題在于,當人們把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占有”之時,千萬不能忘記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超越這種以“占有”為特征的人的存在方式。我們一方面要謀取更多的物質生活資料,另一方面又要在這一過程中朝著構建新的存在方式大步邁進。應當把前者視為后者的必要前提和基礎,而不能僅僅停留在前者而忘記了向后者的推進。而事實上,傳統社會主義在這一方面是有著深刻教訓的。
首先,與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成為一種社會權力相反,傳統社會主義實踐中權力成為絕對原則,成為一種社會資本。由于并不具備超越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現實物質條件,實現社會經濟的發展就成為傳統社會主義最為基本的歷史任務。如何實現社會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呢?社會主義的歷史發展中雖然出現過列寧的新經濟政策和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等等,但在建設實踐中還是忽視了市場經濟自我揚棄的內在性,很快就以國家權力的外在方式取消了商品交換,建立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計劃經濟,經濟的發展依賴國家權力的直接推動,行政權力成為資源配置的根本手段。權力變為一種支配資源的絕對力量,權力推動下的經濟增長成為國家資本原始積累的方式,市場調節的盲目性被代之以權力劃撥的盲目性。這一社會發展模式往往被西方的左翼批判為與市場資本主義抽象對立的權力資本主義或者國家資本主義。由于生活世界全方位地受到權力強制這一只看得見的手的管制,相對于資本法權的支配,人們仍然處于一種異己的被動狀態。
其次,傳統社會主義沒有有效解決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動性問題。現代資本主義的動力基礎是“經濟人”,自由貿易和平等交換成為滿足私人需求和欲望的基本方式,人們解除了地緣、血緣、門第等因素的束縛,成為自由的個體為“我”而活著,極大地釋放出創造的欲望,在資本價值增值和效率強制中通過競爭推動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而在馬克思所闡釋的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中,由于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和物質財富的極大涌流,勞動已經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和自我實現的基本方式,而不再是一種外在的強制,社會的發展也已經進入一種“自由王國”,而不再以“貪欲和權勢”作為歷史發展的杠桿,并不存在發展動力缺失的問題。但在現實的社會主義國家中,不僅人們的意識沒有達到無私的自覺,而且生產力也沒有達到高度發達的狀態,勞動還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大公無私的集體主義也沒有得到全體社會成員自覺的肯認。沒有價值抽象為基礎的交換強制,人們的勞動積極性不高,創造性難以激發出來。在計劃經濟時代,集體勞動中出工不出力的現象大量存在,夸張的勞動激情和低效的勞動成果并存,抑制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第三,傳統社會主義往往還是一種粗放型的發展模式,自然資源浪費嚴重,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環境資源的保護不協調。在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資源枯竭和環境破壞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密切關系,自然資源僅僅以有用性的方式呈現在人們面前成為資本增值的一個因素,從而只有打破了資源的資本主義利用方式,才可能實現“自然的全面復活”和人類的解放。所以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說共產主義“作為完成了的自然主義=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自然主義”。 然而,在傳統社會主義條件下,由于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自然資源的利用既沒有像資本主義那樣作為成本核算,也不可能像共產主義時代那樣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而是作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無償因素遭到毀滅性的開采,粗放型的發展模式甚至比資本主義生產帶來更為嚴重的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因此,人類的解放和發展并沒有同“自然的全面復活”內在地聯系起來,更沒有諸如生態文明、人與自然的和諧等觀念的提出。
第四,傳統社會主義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政治民主制度建設和文化觀念發展之間不協調。在馬克思看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是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為基礎的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和觀念原則的統一體,現代的平等交換、政治自由和主體精神之間存在一種同構的關系,形成一個有機的系統整體。未來共產主義的出現也不單單是一種經濟制度的變革,而是一種人類文明的整體性變遷。所以馬克思恩格斯說,共產主義革命不僅要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而且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人們當然可能通過國家權力的方式推翻私有制、取消商品交換等等,但是,不僅生產力不會自發地隨著這種生產關系的外在建立而自發地發展,而且人們的觀念和與此相關的上層建筑也未必會自發地隨著這種經濟基礎的變化而變化,通過權力的強制性干預樹立起來的先進意識完全可能成為一種比自由主義更加虛幻的意識形態。如何在通過權力實現社會理想的同時避免權力本身的異化,是傳統社會主義面臨的最為迫切的問題。這里關系的是國家權力與社會、私人性與公共性的關系問題。在傳統社會主義的實踐中,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領域發展得不協調,人們的生活沒有得到自由全面的發展,而是同資本主義時代陷入市場的同一化一樣,陷入了權力的同一化強制之中,這與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目標取向是不一致的。
當然,現實社會主義建立于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比較落后的東方國家,它必然有一個較長時期的探索積累、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過程。傳統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失誤,社會發展中的失調等等并不是一種絕對必然的現象,它既有歷史條件方面的限制,也有現實資本主義的壓力,當然更有主觀方面的失誤。抽象掉對具體原因的深刻探討,認為社會主義必然導致人的存在異化,是一條“通向奴役之路”,這不是歷史的、科學的、客觀的態度。
社會主義實踐需要改革,而這種改革具有兩個方面的針對性:一是傳統社會主義的發展局限,二是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局限。如果只是把改革建立在批判和反思傳統社會主義失誤的基礎上,甚至以一種虛無主義的姿態全面地否定社會主義實踐的重大成果和意義,而對資本主義持一種非批判的態度,改革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將走向資本主義作為合理的目標導向。反之,如果看不到傳統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的問題,只是高調抽象地否定資本主義發展模式,不能理性吸取其發展成果和歷史經驗,社會主義實踐就走不出新路子,反而會葬送社會主義事業。我國通過改革開放逐漸走上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它是對傳統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發展模式的雙重揚棄。黨的十七大確立的科學發展觀重要戰略思想,不僅吸取了改革開放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理性地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問題與局限,同時也全面反思了改革開放30年建設實踐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科學發展觀在社會經濟的發展中重新確立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并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提出了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的基本思想,是馬克思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的貫徹和體現,是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發展思想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是對人類發展道路的新探索。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雖然有自己的特點,但總體上還是屬于典型的傳統社會主義體制。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的所有制結構、消費分配方式和資源配置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隨著商品交換關系的恢復、市場經濟的建立、多種經濟成分的發展,人們的創造潛能得到了極大釋放,人們之間以交換關系為基礎形成了廣泛而普遍的聯系,生產生活方式和觀念意識都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改革開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使我國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社會主義、乃至于資本主義社會中分別出現的問題在我們這里開始同時呈現,中國成了一個社會形態意義上多重時空并置的社會,各種問題交織,多種發展方向的可能性同時出現。利益分化劇烈,對同樣的社會現象產生了多種不同利益訴求的解讀。在這些解讀的背后,還隱藏著不同的政治實踐訴求與對中國社會發展道路和方向的不同取向。十七大報告指出,我國的建設實踐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機遇也前所未有,機遇大于挑戰,這一論斷簡明地概括了科學發展觀的實踐背景。科學發展觀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挑戰提出來的。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面對當今的世情國情黨情,對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回答,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具有強烈的現實針對性和豐富的科學內涵。它是對資本主義單純由市場推動的發展和傳統社會主義單純由權力驅動的發展的雙重揚棄,是由國家權力和資本市場雙輪驅動而又雙向制約的發展模式。十七大報告還對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涵作了簡明而深刻的闡釋,認真理解和辨析科學發展觀內涵,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十七大報告指出“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一論斷繼承鄧小平“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針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沒有改變這一國情,簡明地回答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任務。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在比資本主義落后的歷史基礎上,如果不能盡快促進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全面發展,不要說超越資本主義,就連資本主義的發展水平都難以達到。這就要求必須把發展確立為根本任務。一切發展的基礎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這也是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依據和時代依據。鄧小平指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胡錦濤在十七大報告中也強調“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當然,生產力發展、經濟發展本身只是社會主義的必要條件,這就是進一步提出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原因。不能認為強調經濟的發展就是唯經濟論,陷入物質主義。現代發展主義的核心是經濟主義,將經濟的發展看成是社會發展的唯一任務,認為經濟的發展會自動地實現和推動社會其他各個方面的全面進步和發展。在發展主義觀念中,人類存在方式和需求的多樣性被單面化為“物性”,人作為資本增值的一個環節被看成一種經濟動物,發展甚至被片面地理解為把GDP搞上去。在我國,近年來各種變態的政績觀、唯利是圖的價值取向都是受這種發展主義觀念和模式的影響而出現的。科學發展觀再次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強調經濟建設這一中心任務,這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背景、現實任務和國際背景決定的。理解這一命題時,應該同各種庸俗的發展主義區別開來,從科學發展觀的整體聯系中把握其內涵,將“發展是第一要務”同“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聯系起來理解。不能為發展而發展,發展本身不能成為目的,單純的經濟發展本身更不能成為目的,并不是任何發展、任何方式的發展都是合理的、進步的。離開了對科學發展觀整體內涵的全面把握,離開了“以人為本”這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就難以將“發展是第一要務”同發展主義區別開來,就難以突出科學發展觀特殊的針對性,難以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式同資本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之間的差別。
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十七大報告提出:“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這一論斷從發展的動力、目的等方面揭示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思想在當代的繼承和發展,是黨的宗旨最為簡潔明確的表達。馬克思主義指出,資本主義推動的經濟發展以剩余價值的積累為基本前提,實質上是死勞動支配活勞動的剝削關系。在這種關系中,人被單純作為商品生產出來并導致了人的物化和單面化。《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這種資產階級社會的,將是一種自由人的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后來馬克思按照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關系提出了三大社會形態理論,認為第三個階段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的生產能力成為從屬于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 《資本論》也提出,揚棄資本主義社會的、未來更高級的社會應該是“以每一個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為基本原則的社會形式”。 顯而易見,馬克思主義把追求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根本目標,批判現代資本主義導致人的物化,具有深刻的人文主義思想淵源和現實關切。相對于馬克思主義,現代自由主義的人本思想實際上是一種抽象的人本主義,它只是在政治的層面理解人的自由、平等、權利,將人看成政治公共生活中同一的、沒有差異的、抽象的“個人”,忽視或掩蓋了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存在異化。科學發展觀中提出的以人為本,突破了這種抽象主義,不再只是一種價值上的訴求和預設,而是要求實際改變人們的存在方式和存在狀態,促進人在政治、經濟、文化、個性、人格等方面的全面發展,要求發展本身服從和服務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不是為發展而發展,甚至以犧牲人的生命、健康、個性、自由為代價換來冰冷的物的增長。“以人為本”強調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同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也有本質的差別。它不是在君民關系的二元結構中,強調官本位的“為民做主”,而是對現代資本物化發展的一種反思和批判。我國改革開放30年的建設實踐在促進人全面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資本原則驅動下的人們生活的物化以及物質豐富中的價值貶值。人們感到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活得越來越累,亞健康、過勞死等等成為越來越常見的現象。物的堆積和人的空虛并存,一定程度上存在有增長而無發展的狀況。人的幸福感、快樂度并沒有在物的豐富中得到發展和提高,更不用說部分弱勢群體甚至在經濟方面也沒有分享發展的成果了。科學發展觀突出強調“以人為本”,具有現實的針對性和迫切性,將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核心,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靈魂,也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展觀念的繼承和發展。我們反對一講到“以人為本”馬上與西方那種抽象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聯系在一起,也反對一講到“以人為本”就馬上等同于中國傳統的“民本”思想。實際上,“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本”。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本”,意味著已經把社會主義的終極價值目標作為現實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這是基于對20世紀末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遭到失敗的深刻反思,并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的現狀和走向進行冷靜分析后所做出的明智之舉。中國共產黨人業已認識到,盡管就具體的經濟、文化、社會等建設任務來說,現實社會主義在每一歷史階段只能做這一歷史階段能夠做的事,超越歷史階段就會犯空想主義的錯誤,但是在完成每一階段的具體任務之時,必須把這些任務指向社會主義的終極價值目標。否則,就不能把這些具體任務與資本主義國家所做的事區別開來,好像我們所做的事與資本主義沒有什么區別,就不能體現出中國共產黨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帶領人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一宗旨。
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 科學發展觀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原則,既從社會的橫向上,也從歷史的縱向上提出了發展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對發展規律的基本把握。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條件的改善,人們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在逐漸增加,我們要深化全面發展、協調發展的理念,推動政治、經濟、文化各領域的發展,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另一方面,人類生存的環境、資源是有限的,而無論身體健康還是心理健康都與環境質量存在著密切關系,因此,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使社會的發展與環境相協調,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這就要求發展要有歷史眼光和未來眼光,矯正盲目追求利潤、片面追求發展速度、一味追求高生產高消費的觀念,將人們從單純的物質享受和物質利益的追求中解放出來,提倡一種新型的生活方式,過一種能對子孫后代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有德性的生活,實現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發展。
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要求采取一種統籌兼顧的基本方法,自覺地使發展科學合理。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系,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中央和地方關系,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既要總攬全局、統籌規劃,又要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事關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推進、重點突破。統籌兼顧的目的就是要使發展能夠全面協調可持續,只有做到統籌兼顧,才能做到科學發展,合理發展。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十七大報告還提出了四條要求,這就是:始終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繼續深化改革開放,切實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可以說這四條要求是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前提,分別從政治路線、發展目標、基本戰略和組織保證四個方面闡釋了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保障。科學發展觀的深入貫徹落實不僅將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而且將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生產方式不應當只從它是個人肉體存在的再生產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是他們表現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24) 在我們看來,這一段關于人的存在的經典表述完全可以運用到對科學發展觀的理解上。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不僅展現了當代中國人的生產生活方式,而且展示了當代中國人如何自覺地改變自己的存在方式,改造自己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一場立足于現實、開創一種新的人類文明存在方式的偉大探索,是在揚棄傳統資本主義和傳統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基礎上,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務實而又創新的回答,更是立足于現實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進行的一場革命性建設實踐。以科學發展觀來統領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大局,進一步倡導人類社會的和諧、和平發展,引領整個時代發展的潮流,對于克服人類存在的當代異化,揚棄資本原則規定的沖突型社會演進模式,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和歷史意識。在對當代發展進行抽象批判的激進主義和非批判的肯定主義并存的理論與實踐處境中,科學發展觀體現了一種辯證的歷史理性和發展眼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事業,繼承又超越了現代的主體性精神,甚至可以看成是對現代主體性精神的真正實現和徹底化。現代主體性精神包括價值和實踐兩個基本方面,分別確立了“人是目的”和“人是推動者”兩條基本原則。主體性的價值立場肯定了人的尊嚴,反對和批判了中世紀遺留下來的專制主義和蒙昧主義,將實現人的自由和解放作為基本目標。但是由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本身的局限性,這種人本主義的訴求在資本的強制中成為觀念上的“應當”,外在的物成為價值唯一尺度,人在資本推進的世俗化過程中遭遇到了自身價值的貶抑。科學發展觀突出強調“以人為本”,是對“以物為本”的扭曲發展的反撥,強調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發展服從和服務于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重新肯定了人的價值和尊嚴。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體現了一種歷史唯物主義的人民歷史觀和現代主體性價值取向。現代的主體性實踐精神肯定人對社會歷史的創造性和推動性,歷史是人類實踐的結果,人類能夠并且應當依據理性創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實現自身的解放。但現代社會中作為主體的人受到資本盲目力量的支配成為被動的存在,資本市場作為“看不見的手”左右著人們的生活,即便在晚期資本主義中被強化的國家干預仍然是以資本為前提的,國家只是完成“掃尾工作”的消極結構。傳統社會主義突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國家權力強力介入社會發展和個人的日常生活,事實上仍然壓抑和忽視了人們的主體能動性。科學發展觀要求自覺地掌握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引領社會歷史的發展方向,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創精神,依靠人民參與促進發展,充分體現了創造歷史的主體性精神,在權力和市場的架構中激發和容納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創造熱情。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所體現出來的這種自覺改造現代人類存在方式和發展方式的實踐主體性,這種創造精神,在面對現代困境而產生的保守主義和犬儒主義思潮盛行的氛圍中,具有重要的導向意義,昭示出一種強烈的人類歷史擔當意識。
科學發展觀辯證地對待發展和引導發展,是對發展主義和虛無主義的雙重揚棄,體現了辯證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歷史本身是辯證的運動過程,馬克思主義在理解社會歷史的發展時充滿一種辯證的精神,它不但高度贊揚現代社會帶來的進步,同時揭示發展進步過程中帶來的人類存在的異化,而且通過對現代資本主義存在結構的解剖揭示了未來歷史的發展蘊涵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辯證運動之中,它對現代發展的反思是一種“辯證歷史的辯證批判”,沒有對現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采取一種虛無主義的姿態,持一種浪漫主義的批判立場,也沒有不加分析地肯定現代的發展進步,而是揭示了現代發展的歷史限度。正如特里·伊格爾頓指出的那樣:“馬克思主義在贊美現代的巨大成就方面超過了未來主義,同時以它對這一時代的無情譴責超過了反資本主義的浪漫派。”科學發展觀繼承了馬克思主義這種辯證的態度,客觀地對待資本主義的發展成果,運用資本主義的發展成果,針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將產生于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運用于社會主義的建設實踐中,以推動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和發展,同時反思資本原則帶來的問題,最大限度地努力消除資本原則帶來的異化后果,克服市場帶來的貧富分化、單面發展等等。這是對現代發展主義的揚棄,克服了將經濟增長等同于發展,將經濟發展本身等同于美好生活的發展主義取向,要求以經濟發展為基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滿足人的物質文化多方面的需要。這種對發展主義的揚棄并沒有簡單地否定發展本身,沒有以一種虛無主義的方式對待現代的發展成果和發展理念,更沒有以一種蒙昧主義的眼光拒絕現代文明,留戀原始的豐富性,而是在自覺地揭示現代發展限度的基礎上克服發展的片面性及其帶來的存在異化,既尊重現實,又超越現實,以一種未來的歷史眼光規范和引導現實的發展,這體現了一種真正的歷史理性和辯證精神。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形成的又一重要理論成果,系統回答了如何堅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戰略方針問題,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經驗的概括和總結,是一個執政黨更臻成熟穩健的重要標志。十七大報告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我們知道,馬克思主義是以超越資本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為基本目標的。但是,即使發生了總體性的共同革命,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也存在一個逐漸成熟的發展過程,更不用說在經濟社會落后的東方國家建設和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需要長期艱苦的努力,需要逐步地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對于中國這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家,如何通過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領導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社會主義,必然需要形成正確的發展理念和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正式回答了面對特殊的世情國情黨情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回答了長期以來困擾人們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問題。與當今許多國家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不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防范性的消極結構,而是一個開創性的、建設性的領導核心。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目標,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方位發展,對于推進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也是社會主義事業能夠全面發展的根本保證。
科學發展觀深刻反思了人類沖突型發展道路帶來的生存危機和困境,是對以征服和占有為取向的現代文明的揚棄,是對人類和諧發展道路的自覺探索。十七大報告指出,要通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各方面事業有機統一、社會成員團結和睦的和諧發展,實現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的和平發展。” 這是一份和平發展的宣言,是對人類和諧的召喚,體現了一個泱泱大國對構建和諧世界的努力和期待,在并不太平的資本主義全球化背景中,來自社會主義中國的這一呼喚具有重要的世界歷史意義,蘊涵著對人類存在方式和發展方式的探索和改造,必將得到世界人民的理解和尊重。我們知道,以資本為原則的現代文明,在競爭理念的推動下以占有和征服作為基本的存在關系和存在方式,不論從國家關系的宏觀層面還是從個人生存的微觀層面來說,現代本質上都是以對抗和沖突為根本特征的文明形態和文明發展模式,“貪欲和權勢欲成了歷史發展的杠桿”。人成為“經濟人”,人的能力本身也成為資本和能夠占有資本的資本。這一發展模式創造了“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全面聯系和全面發展,同時也導致了人與人、社會與自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異化關系,觸及了可能導致人類毀滅的環境底線(資源的枯竭、生存環境的惡化)和社會底線(戰爭中的毀滅和其他人為的意外事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于現代文明的深刻反思,吸取現代發展成果,構建和諧社會,同時倡導建設和諧世界,是對人類未來發展道路的重大探索,是創建人類新型文明形態的實踐努力,充分體現了一種深邃的歷史眼光和歷史擔當意識。這一發展理念,熔鑄了中國綿延幾千年的和諧思想和馬克思主義關于未來社會的理想,不論對于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社會主義國家,對于正在追求現代化進程的第三世界國家,還是對于不斷自我調整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當然,主張和諧發展的中國不會將自己的模式強加于人,而會堅定踏實地走自己的路,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和創建新的人類存在方式作出切實的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