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作者:    發布時間:2014-12-11   
分享到 :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嚴書翰

內容摘要:正確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關系,全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點,我們就能準確評析這條道路理論和現實的重大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馬克思沒有講過,前人沒有走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雖然這條道路已經在當今世界崛起,但是這條道路還很漫長,還要在今后的實踐中繼續完善和發展。

詞:“三個代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進行了半個世紀的努力奮斗,其間經歷了探索、曲折、開辟和發展這些不尋常的階段。今天,始于毛澤東同志探索的、鄧小平同志開辟的、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并發展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已經在世界上崛起。盡管這條道路還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充實和發展,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要點,已經從建國以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尤其是從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中得到總結。實踐沒有止境,發展與創新也沒有止境。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新世紀新階段進一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發展。

一、正確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關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經歷了相互聯系又不斷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最初探索的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當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以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是擺在我們黨面前的重大課題。當時只有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模式,在實踐中我們也照搬了蘇聯在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體制和做法。促使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探索走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動因主要有二:一是19562月召開的蘇共二十大。蘇共二十大揭開了斯大林問題的“蓋子”。盡管我們黨不贊成全盤否定斯大林,但是從蘇共二十大上暴露出來的問題對我們黨震動很大。毛澤東指出,我們從蘇共二十大得到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獨立思考,從各個方面考慮如何按中國的情況辦,努力找到中國社會主義的具體道路。二是我們在實踐中照搬蘇聯模式的體制和做法也逐漸暴露出了弊端。毛澤東在這一時期寫的《論十大關系》是這一探索的代表作,黨的八大是這一探索的最初成果。但是,由于這一時期黨在指導思想上不斷受到“左”的干擾并最終導致“文化大革命”的發生,使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最初探索遭受了嚴重挫折。

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十年探索既有成功,又有曲折;既有經驗,又有教訓。但是,這一最初的探索無論得失成敗和經驗教訓,都為后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繼續探索和開辟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和寶貴財富。

第二個階段是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繼續探索和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階段。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時期。鄧小平領導我們黨撥亂反正,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繼續探索被“十年文革”中斷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鄧小平在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1]的重大命題。這是總結我們長期歷史經驗后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成為新時期我們前進的基本口號。十三大根據鄧小平的思想,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完整地概括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簡稱黨的基本路線)1992年初鄧小平南方談話科學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基本實踐和基本經驗,從理論上深刻地回答了長期困擾和束縛人們思想的許多重大認識問題。十四大集中全黨智慧,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科學闡述了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體系,并指出這個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2]十五大正式使用鄧小平理論的提法,論述了鄧小平理論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指出鄧小平理論就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的創立標志著我們黨領導人民成功地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這過程中我國國民經濟迅速發展,綜合國力日益強盛,人民生活逐步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顯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機和活力。

第三個階段是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一步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階段。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受命于危難之時。十三年來,我們經歷了三次重大的歷史關頭。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很好地解決了“舉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問題,從而保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這十三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階段。

綜觀20世紀50年代以來,黨領導中國人民在半個世紀建設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今天我們完全可以這么說,這條道路是開始于毛澤東,成功于鄧小平,發展于江澤民。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新發展的系統的理論概括。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在這“兩個必然”的判斷中包含著以下重要的涵義: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領導人民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探索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直接實踐來源。因此,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分析這十三年我們取得的成就,如何克服困難和風險以及不斷解放思想,實現理論創新,這對于我們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這條道路新發展的理論概括是很重要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們頂住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沖擊;戰勝了1991年夏秋發生的華東地區的大水;克服了亞洲金融風波給我們帶來的經濟壓力,有力支持了香港特區戰勝金融危機。1998年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下舉國動員戰勝三江流域的嚴重洪澇災害;有理有力有節地同美國1999年轟炸我駐南使館的霸權主義行徑進行堅決的斗爭。世紀之交,我們同臺灣省的臺獨分子和邪教法輪功進行了堅決的斗爭,等等。這一切印證了十六大報告的一段話:“這十三年來,國際局勢風云變幻,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波瀾壯闊。”

十三年來在我國思想領域是爭論不斷、困惑層出。與此同時,我們黨在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指引下,通過在不斷的解放思想過程中統一了思想,這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背景之一。在20世紀8090年代的爭論主要是圍繞著“社會主義紅旗能夠打多久?”“是堅持一個中心,還是兩個中心”的問題。對此,江澤民同志在十三屆四中全會和十四大上作了明確的回答。他指出,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社會制度,它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這是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任何新興社會制度的產生、鞏固和發展,必然是充滿犧牲奮斗,交織著成功和失敗的曲折過程。談到黨的基本路線江澤民同志堅定地指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這十四年,盡管國際國內發生了這樣那樣的重大事件,我們都沒有動搖這個中心,今后還必須堅定不移地這樣做。”[3]20世紀90年代初,圍繞著市場經濟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江澤民同志指出,鄧小平同志在南方談話中的精辟論斷,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于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使我們在計劃和市場關系問題上的認識有了新的重大突破。黨的十四大正式把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確定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關于如何估計改革開放尤其是發展市場經濟以來,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狀況和如何看待在社會變革中出現的新的社會階層(“六個社會階層”)問題。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徹底解除了這些制約我們前進的思想束縛。十四屆六中全會公報指出,十三屆四中全會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路線,從多方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效果,對促進改革、發展、穩定起了重要作用。估量精神文明建設的形勢,必須充分認識這個主流。同時也要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工作中還存在著“一手比較硬、一手比較軟”的問題,全黨要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把精神文明建設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江澤民同志在2001年“七一”講話和十六大的報告中科學分析了改革開放過程我國社會階層和階層發生的重大變動,明確指出這“六個社會階層”與工人階級、廣大農民和知識分子一樣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對為祖國富強貢獻力量的社會各階層人們都要團結,對他們的創業精神都要鼓勵,對他們的合法權益都要保護,對他們中的優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和諧相處的局面。從而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了一切積極因素。

綜上簡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回應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過程中形成了系統的科學理論。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新認識。

由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最新發展的系統的理論概括,其中形成了一系列新認識。把握這些新認識有助于我們理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第三大理論成果。這些新認識集中在以下五點。

1.指出了要堅定而全面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鄧小平在向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作政治交代時指出,要克服以往在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問題上一度出現的“一手比較硬、一手比較軟”的狀況。江澤民同志在十三屆四中全會上說,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我要十分明確地講兩句話:一句是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一句是全面執行,一以貫之。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是十三年來我們寶貴的基本經驗。

2.對發展觀的新認識。在總結改革開放尤其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基礎上,我們黨對鄧小平提出的“發展才是硬道理”有了新的更加深刻的認識: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所主張的發展觀是全面的發展觀,即發展要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進步。其次,發展的核心是經濟的發展,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再次,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因此,我們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3.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探索。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的指引下,從實踐和理論上探索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我國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初步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再經過十多年我們將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這在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4.提出了創造性的黨建理論。鄧小平在政治交代中提出要重視抓黨的建設。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總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個重要問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5.提出了世界文明多樣性的新理念。在總結鄧小平對外開放和國際戰略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世界文明多樣性的新理念,即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種文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應彼此尊重,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這個新理念是制定我國和平外交方針,營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利的外部環境的理論基石。

作者簡介:嚴書翰(1950),男,福建省福州市人,中共中央黨校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

(來源:《天津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