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綜述
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綜述
盧佳
江澤民是我們黨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江澤民從國際大局和國內發展現狀出發,及時提出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我國科技進步和創新、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等富有遠見的重大決策,對科技工作做出了一系列創造性論述,形成了豐富的科技思想。實踐證明,江澤民科技思想既是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造性地運用于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而形成的科學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科技工作的行動指南。
基于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有關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歷來受到科技界和學術界的高度關注。隨著研究和宣傳工作的不斷深入,這一領域近年來逐漸形成了一批高質量、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一、研究概況
(一)有關著作文獻出版情況
自1995年以來,中央文獻研究室先后編輯出版了一系列江澤民科技思想方面的著作和文獻。涵蓋江澤民從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各個時期有關科技方面的重要講話、報告、文章、談話、批示等重要文獻資料。
1995年5月出版的《新時期科學技術工作重要文獻選編》收錄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到一九九四年六月這段時期對我國科學技術工作具有指導作用的重要文獻82篇,其中江澤民的講話、信件等有6篇。2001年1月出版的江澤民《論科學技術》收錄了江澤民自1989年12月至2000年10月間關于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講話、文章、書信和批示等49篇。匯集了江澤民關于科學技術的相關論述,涉及中國科技發展的歷史經驗教訓,世界科技發展的新形勢,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地位及作用,科技發展戰略和科技體制改革,科技進步與創新,國際科技合作與交流,科技倫理,人才培養,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等方面。該書的出版為我們深入研究江澤民的科技思想提供了權威的依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2年8月出版了《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該書收錄了自1989年6月至2002年6月間江澤民所作的報告等370多篇重要文獻,其中第十一部分對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分七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2006年8月《江澤民文選》出版。其中收錄了江澤民自1980年8月至2004年9月這段時間內重要文章等,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公開發表。該書收入了江澤民有關科學技術方面的重要文獻有近20篇,其中2000年10月以后的幾篇是《論科學技術》中沒有收錄在內的,可以作為理論界研究江澤民科技思想的重要補充。2009年4月出版的江澤民《論中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收錄了江澤民1983年至2008年問關于信息技術產業和信息化問題的重要論文、報告等27篇。其中題為《新時期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的重要論文是江澤民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經驗的總結,集中反映了作者對這一領域進行的長期研究和深入思考。2010年2月出版了《江澤民思想年編(一九八九——二○○八)》,該書從江澤民擔任黨和國家主要領導職務以來的報告、講話、談話、文章、批示、信件、題詞等文稿中選取主要思想理論觀點編寫而成的。其中有關科學技術的論述,講話,批示等近40篇,這本書的出版對進一步深入學習江澤民科技思想發展和探索實踐的歷程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以上介紹的是近年來出版的江澤民有關科技思想方面的著作文獻,基本涵蓋了江澤民有關科技方面的主要論述,這些文獻的公開發表為理論界和學術界學習研究江澤民科技思想提供了權威的研究資料,奠定了扎實的理論研究基礎,同時提高了社會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關注,促進了這方面研究的進一步拓寬和深入。
(二)研究江澤民科技思想的論著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科技思想特別是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逐步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1998年,吳智棠等主編的《從鄧小平到江澤民領導的中國》(中國青年出版社)和駱德榮所著《試論江澤民科技強軍思想》(《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98年第5期),都是較早開始專題研究江澤民科技思想的論著。進入新世紀以后,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開始蓬勃興起。許先春、林振義合著的《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以江澤民科技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在聯系為主線,并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及其科技觀有機結合,系統總結了江澤民科技理論形成和發展的三個階段和完整的歷史過程,較為完整地論述了江澤民科技思想的基本內容、特點、歷史地位以及理論的內在邏輯和體系結構,成為當時國內系統研究江澤民科技思想的一部力作。沈謙芳所著《高舉科學的旗幟——論江澤民科學思想》(江西高校出版社),內容不僅包括科學的內涵、本質、分類、作用,還對如何看待科技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科技工作與經濟建設主戰場的關系、科技與生產力發展的跨越以及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科學素質、大力促進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繁榮、科技體制改革,加強同國際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等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是一部全面探討江澤民科學思想的專著。孫業禮所著《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學習江澤民關于科技創新的有關論述》(《黨的文獻》2000年第1期),系統闡述了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重要論述,理清了這一思想發展的脈絡。文興吾所著《第一生產力論和科教興國戰略》,以鄧小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論斷和以江澤民科技思想為主線,從科學研究的角度,運用歷史與邏輯統一的科學方法,探討了“科教興國”政策思想的理論。陳群等人所著《科技進步和創新是發展的強大動力——學習江澤民〈論科學技術〉》(《人民日報》2001年3月22日),詳盡闡述了江澤民科技思想中一些重要論述的形成、發展、舉措和重要意義。呂書正《略論江澤民的科技觀》(《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1年第5期)一文,從江澤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時代意義、歷史地位等幾個方面作了全面、系統的分析。
黨的十六大以來,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進一步深入。梅進祿《試論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理論體系》(《學術論壇》,2003年第6期),從戰略地位、核心內容、關鍵基礎、先導源泉、基本方針、有效途徑和政治保證等方面對江澤民科技創新理論體系進行了全方位的論述。孔祥文的《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體系的形成及特征》(《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第2期)一文,詳細論述了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演進過程和理論內涵。劉學禮《論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理論體系》(《蘭州學刊》,2009年第2期)一文對江澤民有關科技的重要論述進行梳理總結,從基礎理論、核心理論、外圍理論三方面全面論述了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理論體系。
二、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涉及的主要問題和基本觀點
江澤民從領導科技工作逐步走上黨和國家領導崗位,始終關注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高度重視科學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并依據新形勢和新實踐對科技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江澤民關于科技問題的論述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的方面很多,下面針對幾個主要方面將目前學術界研究的情況綜述如下:
(一)關于江澤民科技思想的形成發展過程研究
近年來,學術界和科技界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形成過程和特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漸形成較為一致的觀點。從形成過程來說,一般歸納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到1995年5月,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孕育和提出科教興國戰略;第二階段:1995年5月到2000年2月,在推進科教興國戰略的過程中,大力倡導科技創新;第三階段:2002年2月至今,提出并深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科技工作。也有學者分別用科技興國,科技創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來形容這三個階段【張密生:《論江澤民的科技思想》,武漢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還有學者按照思想的歷史發展概括為形成階段(1989—1995)、成熟階段(1996—2000)、新階段(2000年至今)【許先春、林振義:《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頁。】。
(二)關于江澤民科技思想基本內容的研究
有學者指出,江澤民科技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基礎理論部分,包括江澤民關于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論斷以及科學技術社會功能和價值的論述;核心理論部分,包括江澤民關于“科技創新”的系統論述;外圍理論部分,包括江澤民對“科教興國”戰略以及科技發展政策的論述。這三部分內容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理論體系【劉學禮:《論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理論體系》,《蘭州學刊》2009年第2期。】。
還有學者將江澤民著作論述涉及的問題概括為以下14個方面:指導思想論;科教興國論;科技創新論;科技體制改革論;科技發展戰咯論;科技人才論;科技興農論;科技強軍論;可持續發展論;科技倫理論;科技法制論;科技交流與合作論;科技普及論;黨的領導論【許先春、林振義:《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頁。】。
(三)與鄧小平科技思想比較
研究者一致認為,鄧小平、江澤民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科學觀與生產力學說思想,都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強國富民中的重要作用,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貢獻。研究他們科技思想的內容,探尋他們科技思想的發展軌跡,既是學習、繼承他們思想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探索新世紀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戰略的主要途徑。學者們在這方面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論述了其內在聯系和區別。
有研究者從各自科技思想的特點和歷史意義上進行分析,認為鄧小平科技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科技學說的繼承和發展,是當代中國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相結合的產物,具有鮮明的實踐性和科學的理論性,是我國新時期科技工作的指南。江澤民科技思想不僅是對鄧小平科技思想的直接繼承和創新,而且一直隨著中國科技發展和世界科技進展尤其是知識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具有與時俱進的特征,是推進我國科技工作和科教興國戰略的指南。該學者還從科技觀和科技戰略思想層面對鄧小平和江澤民的科技思想進行了比較。從科技觀上來說,鄧小平、江澤民的科技觀是一脈相承的,這個“脈”就是馬克思主義科技觀之脈。其次,鄧小平和江澤民都是政治家,主要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待科學技術的價值和功能,把科學技術看作發展經濟、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障國家安全、提高國際地位的一種工具。而不同點是江澤民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主要標志”的新觀點。這是對鄧小平科技觀的直接繼承和創新。江澤民認識到科學技術的負面影響,首先提出科技倫理的問題和科技法制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全世界科學技術的健康發展將產生積極的影響。在科技戰略方面,江澤民對鄧小平科技思想的創造性的發展:江澤民把鄧小平的科技思想轉化為國家發展戰略。提出了科教興國的偉大戰略決策還提出中國工業化和信息化共同發展的戰略。在江澤民科技思想中,創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鹿榮建:《簡論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科技思想》,《科教文匯》2009年第6期。】。
(四)科技創新思想
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是江澤民科技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十分豐富,學術界對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提出,理論內涵,具體措施,戰略意義,理論體系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研究。
有學者認為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形成基于三個重要準備,一是對新世紀科技發展與增強綜合國力關系的深刻認識和把握,是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邏輯起點和歷史起點。二是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長遠發展,特別是中華民族興衰成敗的高度,認識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重大戰略意義。三是適應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體現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深謀遠慮【孔祥文:《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體系的形成及特征》,《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第2期。】。有學者詳細總結了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演進過程。并將其劃分為基本形成階段,成熟階段和形成體系階段【孔祥文:《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體系的形成及特征》,《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第2期。】。
有學者認為江澤民的科技創新思想是一個比較完整理論體系,江澤民全面論述了科技創新的戰略地位、內容、關鍵、先導、方針、途徑、主體、體制、措施及政治保證等內容。研究者將其進行總結,包括七個方面:一、科技創新是一個民族興旺發達的決定性因素;二、技術創新是我國科技創新中最為迫切的重要內容;三、科技創新的關鍵在人才;四、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先導和源泉;五、科技創新的三條基本方針;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是實現科技創新的根本途徑;七、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是實現科技創新的政治保證【梅進祿:《試論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理論體系》,《學術論壇》2003年第6期。】。
有學者就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的戰略意義進行分析,認為一是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極大的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贏得了當代政治界和科技界、學術界的敬佩和認同,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二是具有深遠的實踐意義。江澤民的科技創新思想就如何推進我國知識創新、科技傳播、技術創新問題作了重要論述,強調了科技創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出了通過科技創新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高技術產業,使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知識化【鄒紹平:《江澤民科技創新思想初探》,《南昌大學學報(人社版)》2002年第1期。】。
(五)科教興國戰略
有學者指出江澤民是從科教興國戰略的措施和目標等方面來界定科教興國戰略的基本內涵的。所謂科教興國,“是指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強盛”【胡長生:《試論江澤民的科技思想》,《求是》2004年第6期。】。
有的學者則認為科教興國是一項極其復雜的系統工程,江澤民從戰略高度,針對我國的現實國情,強調要把握好關系科技工作全局的幾個重大問題,具體來說就是要做到“五個結合”:1.科技工作要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做到科技工作與經濟建設的結合。2.立足當前,著眼未來,做到近期目標與長遠目標的結合。3.堅持自主研究開發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結合。4.做到市場機制與宏觀管理的結合。5.促進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劉學禮:《論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理論體系》,《蘭州學刊》2009年第2期。】。
(六)科技體制思想
科技體制對國家的科技進步起著重大的作用,科技體制確定得是否得當,關系著國家方針政策是否認真貫徹;科技規劃能否順利實現;科研機構和科技人員的潛力能否充分發揮;科研成果能否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合理的科技體制能促進科技的發展,反之,不合理的科技體制則會阻礙科技的發展。
有學者認為江澤民的科技體制思想內容包括七大構件,分別是:一、在科技保障機制上,江澤民特別強調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所起的作用。二、在科技運行機制上,江澤民多次表明科技進步必須面向經濟建設。三、在科技發展機制上,江澤民提出了基礎研究和高科技產業化同時并舉的科技發展戰略。四、在科技動力機制上,江澤民明確將創新機制視為科技發展的主要源泉。五、在科技激勵機制上,江澤民尤為關注科技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六、在科技調節機制上,江澤民再度強調將市場機制和國家宏觀管理相結合,以便“穩住一頭,放開一片”。七、在科技約束機制上,江澤民始終把科學管理作為最有效手段,提出“科學管理是興國之道”的著名論斷【熊登榜:《江澤民科技體制觀探析》,《南京市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七)科技倫理思想
科技倫理問題是20世紀人類遇到的新問題,江澤民在我黨歷史上首次論及了這個問題。科技具有兩面性,科學指導人類發展科技、創新科技、應用科技,對高科技時代的科技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續地發展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于江澤民的科技倫理思想,有論者指出,江澤民以政治家特有的歷史責任感和遠見作出了科技倫理問題將是人類在21世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的論斷,提出了科技進步要服務于人類而不能危害人類自身,以及要引導科學技術的發展走向符合全世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道路等重要思想。這些思想將會對我國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乃至世界科技事業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孫向軍:《科技倫理: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論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新東方》2001年第5期。】。
有論者系統研究了這一思想,認為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是時代的產物,具體內容主要包括:1.探索求實創新是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的基礎。2.培養優秀人才是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的關鍵。3.保護知識產權是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的重點。4.服務于全人類是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的核心。基本特征上,研究者認為江澤民科技倫理思想具有前瞻性、全面性和創新性三個特點【李桂花、金延姬:《論江澤民的科技倫理思想》,《學術論壇》2009年第1期。】。
(八)科技人才思想
江澤民指出,創新的關鍵是人才。科學技術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與社會的活動,人是主體。所以講科技創新、科技進步,當然離不開科技人才。江澤民極其強調人才的關鍵作用。
關于江澤民科技人才思想的基本內容,有學者從立足點和內容構架上總結出五個方面:第一,立足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使命談人才的作用。第二,立足于科技進步的客觀歷史談科技人才的價值。第三,立足于科學精神的弘揚層面談科技人才的成長。第四,立足于社會主義制度和各種體制、機制談科技人才的培養。第五,立足于執政黨的建設談人才的使用【熊登榜:《論江澤民的科技人才思想》,《毛澤東思想研究》2001年第6期。】。
還有論者指出江澤民科技人才觀的一個集中體現是他對知識分子的進一步的定位。眾所周知,鄧小平明確地為知識分子確立了應有的政治地位,即“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江澤民指出:“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中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較多的一部分,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從“工人階級的一部分”到“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這一歷史定位的飛躍,是江澤民對鄧小平科技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許廣玉:《淺談江澤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3期。】。
(九)科技法制思想
江澤民把科技法制建設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內容,認為科技法制建設可以大大推進科技進步。
有論者指出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的意義,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和現實告訴我們,發展現代科技事業,不僅應當有符合國情的英明的決策、周密的計劃、妥善的部署、正確的指揮和恰當的政策,而且應當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法律環境。科技政策、計劃、部署、管理和方針政策,如果不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確認、支持和保障,就難以最富權威性、連續性、持久性和有效性【許廣玉:《淺談江澤民科技思想的主要內容》,《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3期。】。
有論者從五個方面闡述了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的主要內容:第一,世界范圍內新科技革命迅猛發展是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第二,鄧小平關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光輝論斷是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的理論基礎;第三,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提供堅實的法制保障是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的邏輯起點;第四,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科技法制是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的核心內容;第五,加強和改進黨和國家的各級領導干部對科技工作的組織和領導是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的落腳點【周明海:《試論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以上所述是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的幾個主要方面,不能涵蓋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的所有方面。如:江澤民的科技強軍思想,江澤民的科技興農,江澤民有關科學普及和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等方面內容。
三、存在的不足
經過科技界和學術界十幾年的共同努力,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工作不斷推向前進,尤其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形成過程、發展脈絡、主體架構和主要內容等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但是,從比較研究的角度來講,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工作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薄弱環節。具體來說:
第一,重復研究現象比較嚴重,并且存在研究不平衡的問題。近些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科技工作,并把科教興國上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在這一大政方針影響下,學術界、科技界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興趣集中在有關科技創新、科教興國等戰略層面,而在江澤民科技法制思想、科技倫理思想、科技興農思想等領域的研究工作不夠較為薄弱。要全面、系統地反映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工作就需要盡可能做到平衡。因此,一些研究的薄弱領域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第二,研究的整體性和專題性問題。江澤民科技思想是一個系統的理論體系。這就決定了研究工作也要做到系統性。要達到系統性,就需要在研究的整體性和專題性兩個方面著手。整體性強調研究工作的全面,專題性強調研究工作的深層次。目前的一些學術成果,對江澤民科技思想的基本內容、意義和特點研究得居多,而從全面、深層次的角度系統研究得還比較少。這就需要在現有的研究基礎上,加強江澤民科技思想的整體性和專題性研究。特別是《江澤民思想年編》出版后又公開了很多新的文獻資料,研究工作應當充分利用這些重要的歷史文獻,進一步加強江澤民科技思想研究。
第三,研究的現實性問題。學術研究是為現實服務的。江澤民科技思想的研究,同樣是為我國科技工作的不斷進步這個大局服務的。因此,在學術研究中,要緊密聯系現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目前,利用江澤民科技思想分析、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的研究還較為少,這一領域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作者盧佳,中央文獻研究室助理館員)
(來源:《中國共產黨90年研究文集(中)》2011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