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平平: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幾個問題
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的幾個問題
龍平平
在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有過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第二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從鄧小平理論的創立到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的主旋律。那末,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究竟是什么關系?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后,還要不要深入研究鄧小平理論,應該重點研究什么?這是我們需要弄清楚的一個問題。
一、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的三個階段和三大理論成果的內在關系
探究鄧小平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系,首先要弄清楚黨的理論創新的歷史進程。
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發端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宣言書是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1982年,黨的十二大號召全黨“創造新的理論,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推向前進”【《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頁。】。鄧小平在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由此,黨的理論創新的主題確定了,黨的理論創新有了一個新起點。
十二大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我們的偉大旗幟。十二大以后我們黨召開了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五次大會的主題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次大會的報告都有一個部分專門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問題。這五次代表大會報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過程中的經典文獻,也是我們正確理解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關系的基本依據。
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的題目是《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報告總結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九年的實踐經驗,系統地闡述了九年來我們黨在對社會主義再認識的過程中,在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發揮和發展的十二個科學理論觀點,明確指出:“這些觀點,構成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輪廓,初步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階段、任務、動力、條件、布局和國際環境等基本問題,規劃了我們前進的科學軌道。”【《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上),第491頁。】這是第一次在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出初步的比較系統的概括。
1992年黨的十四大報告的題目是《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報告認為,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在十四年的偉大實踐中,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和發展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江澤民文選》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頁。】。特別強調:“這個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用新的思想、觀點,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江澤民文選》第1卷,第218頁。】報告從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國統一等九個方面,系統地歸納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和基本觀點,初步明確了這個理論的體系框架。十四大報告高度評價鄧小平為創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作出的重大貢獻,鄭重地提出了用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的戰略任務。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的題目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報告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的角度,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表述為與毛澤東思想相對應的鄧小平理論;以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立論,系統地論述這個理論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提高了對社會主義認識的新水平,作出了對當今時代特征和總體國際形勢的新判斷,形成了新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體系。
十五大正式將鄧小平理論確定為黨的指導思想,特別強調:“在當代中國,只有把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的鄧小平理論,而沒有別的理論能夠解決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問題。”【《江澤民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頁。】同時指出:這個理論“又是需要從各方面進一步豐富發展的科學體系”【《江澤民文選》第2卷,第11頁。】,“堅持鄧小平理論,在實踐中繼續豐富和創造性地發展這個理論,這是黨中央領導集體和全黨同志的莊嚴歷史責任”【《江澤民文選》第2卷,第48頁。】。
在面向21世紀的偉大征程中,我們黨以巨大的理論勇氣出色地完成了這個“莊嚴歷史責任”。鄧小平逝世之后,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2002年,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黨的十六大報告,系統總結了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的13年,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積累的十條基本經驗,全面闡述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艱辛探索和偉大實踐的必然結論”。【《江澤民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6頁。】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新成果武裝全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中國基本告別短缺經濟,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歷史階段黨的理論創新的新成果。因此,十六大鄭重地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鄧小平理論一起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
十六大以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過程中,提出和闡發了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
2007年,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上作的《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的報告,系統闡述了以發展為第一要義、以人為本為核心、全面協調可持續為基本要求、統籌兼顧為根本方法的科學發展觀。指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頁。】十六大把科學發展觀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最新成果寫進了黨章。
系統梳理黨的十二大到十七大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第一,鄧小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開創者,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源理論。鄧小平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始終是改革開放新時期黨的理論創新的主題。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客觀地存在著三個發展階段,產生了三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第三,在三大理論成果中,鄧小平理論是本源理論,初步回答了在經濟文化落后的中國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架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體系框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遞進理論,重點回答如何解決初步發展起來以后出現的新問題。三大理論成果是在同一命題下相互銜接、層層遞進的關系,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不同階段的表現形態。正如習近平所說:“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都堅持從實際出發,注重總結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新鮮經驗,注重探索和回答不同時期、不同階段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在理論創新和理論發展上都作出了各自的獨特貢獻。它們既相互貫通又層層遞進,體現了新時期以來我們黨理論創新成果的科學性體系、階段性成果和發展性要求的內在統一。”【《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244—245頁。】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產生的必然性和科學性
既然“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都是對鄧小平理論的豐富與發展,為什么還要單獨提出一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念呢?
恩格斯說過:“我們只能在我們時代的條件下進行認識,而且這些條件達到什么程度,我們便認識到什么程度。”【《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新的事物,我們黨對它的認識,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深化的。
如前所述,對于新時期黨的基本理論的表述有一個演變過程。十三大叫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十四大叫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在十五大上,我們黨正式將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稱為鄧小平理論,并將之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所產生的理論成果是毛澤東思想,把第二次歷史性飛躍所產生的理論成果定名為鄧小平理論,對應、親切,符合傳統;二是表明鄧小平逝世之后,我們黨堅定不移地沿著他創立的新理論、開辟的新道路奮勇前進的決心與信念。這無疑是當時唯一正確的選擇。
但是,與民主革命相比,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復雜艱巨得多。民主革命,我們黨用了28年,可以說是一代人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是幾十代共產黨人的事業。而且,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瞬息萬變,黨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指導思想必須隨著實踐的發展、時代的發展而與時俱進。只有創新,才能保持科學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只有不斷地吸取時代精神的精華,才能夠發揮指導實踐的作用。鄧小平說過:“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列寧同樣也不能承擔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的任務。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根據現在的情況,認識、繼承和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頁。】同理,我們也不能要求鄧小平為今天出現的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鄧小平理論不可能窮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產生新的理論成果,以指導新的實踐。這就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應運而生的必然性。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作為鄧小平理論在新實踐中豐富發展的新成果,是由一系列新的理論觀點組成的全新的完整的理論形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特定發展階段上時代精神的精華。比如“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條件下理論創新的成果,它要回答的是中國在解決溫飽、初步發展起來之后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黨的一系列基本問題。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則是在改革開放進入矛盾凸顯期、中國全面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理論創新的成果,它要回答的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可以預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未來的發展中,還會有許多相互銜接的發展階段,還會產生許多新的理論成果,這些新的理論成果必然要成為黨的指導思想的一部分。
長此以往,幾十年、幾百年后,我們怎樣去表述黨的基本理論和黨的指導思想呢?這就是黨的十七大提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全黨的必然性和科學性。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第9頁。】
這說明:“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對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那種發展過程的闡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680頁。】我們應該這樣地看待鄧小平理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在聯系。
三、著眼于現實社會的實際問題,加強與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
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要不要深入研究鄧小平理論?回答是肯定的。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本源性理論和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多長,鄧小平理論的指導作用就有多長。鄧小平理論是在一個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里如何建設、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這個基本命題不變,它就不會過時,就需要我們去聯系新的實際不斷深化對這個理論的研究。
鄧小平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在于它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緊密結合。1993年鄧小平在審閱《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文稿時說過一句話:其中講到的事都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參見《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5頁。】這反映了鄧小平理論對實踐的依賴性和指導性。因此,研究鄧小平理論,要著眼于今天的實踐,把重點放在鄧小平提出來的與我們今天的實踐息息相關的重大理論問題上,也就是我們今天所做的事情上,只有這樣,鄧小平理論研究才能不斷深化下去。
第一,加強和深化對鄧小平共同富裕理論的研究。
毫無疑問,共同富裕問題時下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但同時,自然形成的兩極分化給許多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大改善的普通民眾帶來了嚴重的心理失衡,并由此對改革開放的性質和前景困惑叢生。鄧小平是全世界公認的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總體上講,中國的發展是按照他的思路與設計前進的。因此,怎樣看待眼下越來越大的貧富差別?鄧小平的發展思路究竟是否科學?他是怎樣設計中國的發展道路的,他的設計與今天的現實有多少差距?這就需要有人去研究,并且把研究出來的真實情況告訴人民,讓人民去鑒別、思考。大家有了共識,才能振奮精神,更好地推動改革開放向前發展。
實現中國人民的共同富裕,是鄧小平決策改革開放的基本動因。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他多次提出要把允許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作為一個大政策定下來,都是在強調這是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一個必要的手段。他認為,在中國這樣一個貧窮落后、地域廣大、千差萬別的大國,共同富裕只能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要解決發展問題,然后再解決發展起來出現的問題。
對于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地區差距和貧富差距問題,鄧小平一直放在心上。1988年,他提出“兩個大局”的重要思想,指出:我們的發展規劃,第一步,讓沿海地區先發展起來;第二步,沿海地區幫助內地發展,達到共同富裕。到1992年春,鄧小平和盤托出了他的大思路。他說:“共同富裕的構想是這樣提出來的:一部分地區有條件先發展起來,一部分地區發展慢點,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帶動后發展的地區,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來愈富,窮的愈來愈窮,兩極分化就會產生,而社會主義制度就應該而且能夠避免兩極分化。”【《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374頁。】他進一步歸納說:“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3頁。】一年之后,鄧小平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又有了新的思考和升華。他說:“過去我們講先發展起來。現在看,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十二億人口怎樣實現富裕,富裕起來以后財富怎樣分配,這都是大問題。題目已經出來了,解決這個問題比解決發展起來的問題還困難。分配的問題大得很。我們講要防止兩極分化,實際上兩極分化自然出現。要利用各種手段、各種方法、各種方案來解決這些問題。”【《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第1364頁。】
深化對鄧小平共同富裕理論的研究,就是要結合今天中國的實際研究解決好他晚年提出的這些問題,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的一個難題。社會主義的完整形態還正在形成過程之中,怎樣把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狀況聯系起來,怎樣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逐步消除兩極分化,這是一個重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需要加強研究。
第二,深入研究鄧小平關于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相結合的理論。
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是由鄧小平破題的,是中國共產黨對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大貢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現在還在發展和完善中,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越來越多。可以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不能搞成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不能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全新的提法,怎樣搞,是晚年鄧小平重點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要搞的市場經濟與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有什么區別,能不能把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與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鄧小平做了深入研究與闡述。1993年,他在與弟弟鄧墾的談話中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越性在哪里?就在四個堅持。現在經濟發展這么快,沒有四個堅持,究竟會是個什么局面?提出四個堅持,以后怎么做,還有沒有理清楚的東西。四個堅持是“成套設備”。在改革開放的同時,搞好四個堅持,我是打下個基礎,這個話不是空的。【參見《鄧小平年譜(1975—1997)》(下),第1363—1364頁。】
鄧小平的這段話反映了他晚年的一個重要思想:只有把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才能夠真正體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這表明,那種簡單地把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思想與“市場化”劃等號的看法,是不對的。從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是市場作用逐漸擴大的過程,其外在表現確實是“市場化”,也就是“市場取向”,但改革的目標并不是“市場化”。鄧小平肯定市場在搞活經濟方面的優勢,支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但他同時強調改革要有中國特色,要保證社會主義的原則和方向,認為:“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比較,它的優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保證重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6—17頁。】“一個公有制占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我們就是要堅決執行和實現這些社會主義的原則。”【《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111頁。】十四大確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堅持在市場經濟前面加上“社會主義”,很好地體現了鄧小平的設想。市場經濟沒有普世原則,我們發展經濟的辦法是市場經濟,但又有我們的特殊性,否則就是“華盛頓共識”主張的新自由主義“市場化”,或者是“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了。
市場經濟怎樣與社會主義制度結合,既搞活經濟,又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政治優勢,這是鄧小平留下的長期課題。深化鄧小平理論研究,就是要在這個問題上不斷取得新的成果,以指導不斷快速發展的實踐。
第三,深化對鄧小平小康社會理論的研究。
把建設小康社會作為中國向現代化邁進的一個過渡歷史階段,是鄧小平的一個偉大創造,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經典之作。能讓中國人民過上小康生活,是鄧小平思考中國問題的立足點,也是他最為牽掛的事情。如今,鄧小平的設想已經成為中國的現實。
鄧小平的小康社會理論是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豐富的。小康目標從單純的生活指標到成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小康標準從人均1000美元到涉及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內涵是逐漸豐富的。從小康目標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隨著中國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小康社會的認識逐步深入,小康社會理論的研究范圍越來越寬,內涵越來越豐富。我們必須深化對小康社會理論的研究,包括小康社會的階段、時長;小康社會的標準、內容;簡單小康與全面小康的區別和聯系;小康社會與現代化的銜接,等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一個獨特的、過渡性的階段。這個階段既不同于過去以解決溫飽為目標的小康階段,也不同于現代化的階段。這個階段與傳統社會相比,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觀念等各個領域已經發生、并將繼續快速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個階段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的矛盾凸顯期,如果搞得好,可以更好、更順利地進入向現代化發展的階段;如果搞不好,就會使一些社會問題、社會矛盾嚴重化,甚至發生社會動蕩,延緩我們的發展進程。這個階段的重要性、獨特性對我們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思想觀念等各個方面。比如,怎樣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這個問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就比較突出,需要研究解決的問題很多,包括“小康文化”這樣的概念可不可以提,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小康文化,等等。再比如,深化對小康社會理論的研究,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在理論上弄清楚小康社會對人的生活、人的發展提出了什么新要求?衣食住行解決了,基本生存無憂了,短缺經濟消失了,在這樣的條件下,人們需要怎樣的生活方式,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應該追求什么?這在傳統文化中找不到答案,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新問題。
〔作者龍平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研究員,北京 100017〕
(來源:《黨的文獻》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