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1927—1930: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開拓及其重大現實意義

作者:    發布時間:2018-01-15   
分享到 :

1927—1930: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開拓及其重大現實意義

李 峻

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建軍歷程,1927年至1930年的井岡山斗爭時期,是我軍篳路藍縷的初創時期,也是一段軍事斗爭異常激烈的歲月。此間,黨和軍隊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主角——毛澤東步入戰爭之河,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并立足于中國革命戰爭實踐,以其理論性和實踐性的高度統一,鮮明的特色,辯證的邏輯思考等,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黨的建設學說,為軍隊黨建理論的開拓做出了巨大貢獻。

一、從軍隊的建黨工作入手建設新型人民軍隊

——毛澤東于軍隊黨建理論的開拓之功

革命隊伍里,毛澤東最早認識到了軍隊黨的建設對于人民軍隊建設及取得革命戰爭勝利的重要性。怎樣使這支以農民為主,武器裝備落后,物質保障困難的軍隊在當時極為惡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并能艱難奮戰而不潰散?這是毛澤東在井岡山斗爭時期開始回答并切身實踐的問題。毛澤東以革命的首創精神艱辛探索,從軍隊的建黨工作入手,找到了一條建設新型人民軍隊之路。

1、“三灣改編”的建黨舉措標志著我軍的新生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起義部隊在江西省永新縣三灣村進行改編。我軍的黨委制、“支部建在連上”制、黨管干部制、政治委員制(時稱黨代表)、軍政雙首長制、軍內民主制等政治工作基本制度全面建立起來,從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奠定了新型的人民軍隊的基礎,使得“四軍黨的基礎在連支部上面,軍隊力量也寄托在上面”。【《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1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7頁。】

2、親自主持“水口入黨”在軍隊中公開建黨

毛澤東率部上井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抓軍隊的建黨工作,落實三灣改編確立的原則,著重培養發展新黨員。1927年10月中旬,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行軍至湖南省縣(今炎陵縣)水口村,他親自主持發展了一批黨員共6人入黨,入黨誓詞是:“犧牲個人,嚴守秘密,階級斗爭,努力革命,服從黨紀,永不叛黨。”【這6人分別是:陳士渠、賴毅、李恒、歐陽健、鄢輝、劉炎,見賴毅:《毛委員在連隊建黨》,《星火燎原》第1卷,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211頁。】毛澤東對新黨員提出了要求,并指示各連黨代表抓緊做好培養發展新黨員的工作,不斷增強黨的基層組織,提高黨的戰斗力。這是把黨的工作扎根部隊基層、掌握基層,在士兵中發展黨員、抓住士兵群眾的重要舉措,是我軍黨的組織生活的最早實踐。至1929年5月,紅軍第四軍一二三總隊及軍部直屬部隊黨員數量1329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1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212頁。】6月底,全軍5400人中,黨員有1400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1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頁。】同時,他還十分重視地方黨組織的建設,實行軍隊的黨幫助地方黨的發展方針,迅速恢復和重建地方黨的組織。

3、高度重視黨代表制度

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寫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中認為:“黨代表制度,經驗證明不能廢除。特別是在連一級,因黨的支部建設在連上,黨代表更為重要。他要督促士兵委員會進行政治訓練,指導民運工作,同時要擔任黨的支部書記。”“從表面看,似乎既稱紅軍,就可以不要黨代表了,實在大謬不然。”【《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頁。】《紅軍第四軍黨代表工作大綱》中正式規定“黨代表是代表黨在軍中工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1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頁。】正如羅榮桓元帥所回憶的,“那時,黨的工作是經過黨代表來作的,黨代表的威信很高。黨代表和士兵的關系很密切,……如果下命令,沒有黨代表的署名,士兵對這個命令就要懷疑的。”【羅榮桓:《秋收起義與我軍初創時期》,《星火燎原》第1卷,解放軍出版社2009年版,第106頁。】中國共產黨第六次代表大會決定采取蘇聯紅軍組織經驗,實行政治委員制度。此后,團以上各級黨代表改稱政治委員,營黨代表改稱政治教導員,連黨代表改稱政治指導員,并一直延續至今。

4、“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建黨建軍產生深遠影響

1928年4月3日,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湖南省桂東縣沙田一帶開展打土豪分田地運動,他根據建軍數月來部隊執行紀律情況和做群眾工作的經驗,首次完整宣布“三大紀律、六項注意”。此后,經過不斷修改完善,最后形成人民軍隊統一遵從的行動準則“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是我軍政治工作包括黨的建設和部隊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體現著我軍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革命的紀律、黨的紀律、軍隊的紀律,是相通和共存的,革命的紀律總是通過軍隊中黨的組織和黨員,潛移默化地改造軍隊的紀律。正如賀龍元帥所說:“在這些普普通通的規定里,卻真正閃爍著創造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光輝,卻真正把建設一支無產階級革命軍隊的思想具體化了。”【賀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民主傳統》,《人民日報》1965年8月1日。】“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貫徹執行,對于維護部隊純潔鞏固、密切軍內外團結、提高戰斗力、保證戰斗勝利和各項任務完成,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我軍黨的建設和其他各項建設,產生了深遠的重大影響。

5、古田會議決議標志著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形成

古田會議決議系統地總結了兩年多來建黨、建軍的基本經驗,規定了馬克思主義的建軍路線和建軍原則,在突出思想建黨的前提下,從根本上確立了軍隊黨的建設的基本理論原則。一是厲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生活,確立了民主集中制為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二是規定了“新分子入黨的條件”,提出了“黨員發展的路線”。三是健全黨的組織,嚴格黨的組織生活和紀律。四是確立了黨對軍隊領導的原則,闡述了黨對軍隊實施領導的途徑和方法。這些措施很快在紅四軍得到貫徹,并被各地紅軍學習效仿,猶如為新型人民軍隊置放了一塊主心骨,它在按照黨的理念和意志“建設鐵的紅軍”、凝聚官兵鞏固部隊、群策群力克敵制勝等方面,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核心領導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整個黨和紅軍的發展。《古田會議決議》奠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原則和軍隊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的基礎,形成了軍隊黨的建設的基本理論。所以,這是毛澤東軍隊黨的建設思想形成的標志。

二、正確處理軍隊黨的建設中各種相互關系

——毛澤東對軍隊黨建理論的辯證思考

沒有一個堅強有力的黨組織形成核心,軍隊就會松散無力,難以鞏固和發展。毛澤東從來不是一個單純的軍事主義者,他總是更多地從政治的角度審視軍事行動。所以,從井岡山斗爭時期起,毛澤東就把軍隊黨的建設看作是一切的根本,其突出特點是要求把軍隊中的黨建設好,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并對如何正確處理軍隊黨的建設中各種相互關系做了深刻的辯證思考。

1、軍隊黨的建設與完成軍事斗爭任務相結合

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毛澤東領導工農革命軍在羅霄山脈中段開展游擊戰爭,相繼在茶陵、遂川、寧岡建立中共縣委和縣工農兵政權。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具規模,湘贛邊界的工農武裝割據局面已經形成,但一直處于被圍剿的嚴酷處境中。1928年至1930年間,軍隊黨的建設就是這種武裝斗爭的嚴酷環境中進行的,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是“強大的敵人,弱小的紅軍”。與黨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過程緊密相聯,紅軍的戰斗力與黨的威望隨著紅軍的勝利與地方割據區域的擴大增長起來。毛澤東率部剛上井岡山時,部隊士氣低落,消極、背叛、逃跑“變成了公開的事”;但一年后,部隊戰斗力空前提高,連白軍俘虜兵都成為勇敢的戰士。紅軍落腳井岡山的重要支柱之一袁文才對毛澤東推崇備至,不止一次對人說:“毛委員的話中央都聽,只要好好保護毛委員,將來革命還是有前途的。”【轉引自于化民:《“井岡雙雄”罹難記》(上),《百年潮》2004年第2期。】在領導贛南、閩西根據地建黨、建軍、建政,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斗爭中,特別是廣大井岡山軍民兩年零四個月的斗爭中,即使平均每天犧牲近60人,紅軍仍然不斷勝利完成軍事任務,創造戰爭奇跡。第二次反“圍剿”中,我軍3萬人對敵20萬人,敵人七倍于我。但在毛澤東指揮下,我集中兵力擊其一路,結果,一舉殲敵一個師的大部和另一個師的一部,取得首戰勝利,爾后,乘勝向東橫掃,連打五個勝仗,殲敵三萬余人。毛主席在《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中寫道:“七百里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就是這種情景的生動寫照。由此,毛澤東深切地認識到,我軍作為“一個執行革命的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加強軍隊黨的建設,堅持“支部建在連上”,對于打仗消滅敵人軍事力量,確保軍事斗爭的勝利,具有重要作用。

2、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相結合

注重思想建黨是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突出特點。在中國這樣的農業國度,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瘋狂剿殺共產黨人的血雨腥風,面對紅色根據地艱苦卓絕的生存條件,面對成分經歷復雜、思想基礎不一的紅軍官兵,要把黨建設成為堅強的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不僅需要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黨原則,又要結合中國實際,開拓新思路,創造性地解決這一難題。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新思路,就是要求把思想教育作為團結全黨進行偉大政治斗爭的中心環節,要求共產黨員從思想上真正入黨,要求認真糾正黨內的各種錯誤思想,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既合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黨原則,又合乎中國實際。注重從思想上建黨原則的提出,為解決黨和軍隊長期在農村游擊戰爭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克服教條主義錯誤,找到了正確的思路和方法。這一原則在根據地產生了很大影響,使黨和紅軍有了巨大發展。

加強軍隊黨組織建設是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重要貢獻。毛澤東在軍隊黨組織建設上花費了大量的精力。首先是在軍隊中建立和保持一支堅強的黨員隊伍。各級各類指揮員的黨員化,實行黨的領導與行政領導的統一,僅紅四軍黨的代表大會就召開了九次。其次在廣大士兵中發展黨員,既保證了黨組織的牢固基礎,又保證了部隊基礎的鞏固。同時,建立起與部隊建制體系相適應的黨的組織系統。支部建在連上,把黨的“戰斗堡壘”筑在斗爭的最前沿;把黨的委員會作為領導核心設在營以上建制單位,使黨組織與部隊形成了牢固的聯系,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則是統一領導指揮武裝力量和軍事斗爭的最高統帥部。這樣,黨的組織與軍隊的建制上下貫通、縱橫交匯,把軍隊凝聚成一個堅強的整體。

以保持黨和軍隊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為核心的作風建設是毛澤東軍隊黨建理論的關鍵所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特殊的地理位置、落后的經濟文化和異常艱苦的斗爭環境,要求我軍必須創造和保持優良作風;黨和軍隊內一大批政治精英和知識分子的高尚品質和人格魅力、湘贛邊界較好的群眾基礎和革命基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軍保持優良作風的重要條件。在此基礎上,毛澤東反復教導廣大黨員和各級黨組織,要充分重視人民群眾的作用,要建立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三灣改編”時,毛澤東要求紅軍部隊開展群眾工作,幫助當地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其后,頒布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制定秋毫無犯的群眾紀律,對于加強人民軍隊的建設,密切軍隊與群眾的關系,起了重大作用。在興國調查時,毛澤東還給干部提了一個要求:大家到群眾中去做工作,你們要像和尚念阿彌陀佛一樣,每天都要念四個字,這四個字是什么?就是爭取群眾。保持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核心在于要始終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為了實現群眾的根本利益,領導紅軍干部,發動廣大群眾,實行土地革命。1928年5月,邊界黨的“一大”提出“深入割據地區的土地革命”方針后,邊界黨和毛澤東抽調大批紅軍干部深入寧岡、永新、遂川、蓮花等縣的區、鄉、村,發動群眾,武裝保護,掌握政策,指導分田。1928年5、6月間,毛澤東親自三到永新夏幽塘邊村,前后40余天,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領導分田,總結經驗,親自制定了《分田綱領十七條》。經過從1928年4月至7月的群眾土地斗爭,湘贛邊各縣的土地分配基本完成。土地革命的深入開展,使廣大貧苦農民得到了實際利益,因而極大地激發了貧苦農民的革命熱情。除從根本利益上解決土地問題外,黨和紅軍對群眾的具體利益也給予了極大關注,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采取各種有力措施,切實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疾苦和困難。紅軍經常幫助群眾割稻子,在戰斗中繳獲了一些食鹽,都要分一部分給群眾。“毛委員大井訪貧”、“朱軍長送鹽”、“陳毅大井割禾”、“彭軍長分發銀元”等故事在井岡山廣為流傳。正如毛澤東所言:黨和紅軍“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廣大人民群眾就會“把革命當作他們的生命”。在艱苦的歲月里,井岡山人民傾其所有支援紅軍,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為紅軍送糧、送鹽,根本原因在于黨和紅軍領導群眾打倒了土豪劣紳,給了他們土地,給了他們生存的權利;在艱難困苦的歲月里,紅軍指戰員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以弱小的武裝力量戰勝敵人,重要原因就在于黨和紅軍得到了千百萬群眾真心實意的擁護和支持。

在與舊思想、舊習慣、舊制度的堅決斗爭中促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三者緊密結合。在推進軍隊黨的各項建設過程中,紅四軍內部也曾出現懷疑的聲音,劉安恭【劉安恭于1929年5月上旬受中央派遣到達紅四軍,出任臨時軍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實際上僅居毛澤東、朱德、陳毅之后排名第四位的領導人。】以軍委書記名義對毛澤東的批評,集中于“黨太管多了”、“權太集中前委了”,要求前委只討論紅軍行動問題,不要管軍隊的其他事。按毛澤東1929年6月14日給林彪信中的分析,表面看是軍委和前委的權限劃分,實際上是“黨的三個最大的組織原則發生了動搖”,即反對黨管一切,權力太集中于前委;反對一切工作歸支部;反對黨員個人自由受限制。毛澤東指出:“四軍黨內顯然有一種建立于農民、游民、小資產階級之上的不正確的思想,這種思想是不利于黨的團結和革命的前途的,是有離開無產階級革命立場的危險。我們必須和這種思想(主要的是思想問題,其余是小節)奮斗,去克服這種思想,以求紅軍徹底改造,凡有障礙腐舊思想之鏟除和紅軍之改造的,必須毫不猶豫地反對之,這是同志們今后奮斗的目標。”“黨內有爭論問題發生是黨的進步,不是退步。……一定不肯調和敷衍,模棱兩可,是非不分,而且一定能選擇并擁護一種利于黨的團結和革命前進的意見。四軍改造的工作由此可以完成,四軍的黨由此可以得到一極大的進步,這是絕對無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政治工作歷史資料選編》第1冊,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215頁。】的確,通過紅四軍內部的這場爭論及古田會議,才真正確立起紅軍黨的建設的正確原則與路線。

3、軍隊黨內民主與黨外民主相結合,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

軍隊黨內民主與黨外民主相結合。毛澤東在創建人民軍隊初期,為了根除軍隊中封建軍閥思想,充分調動廣大官兵的積極性,創造性地把黨的群眾路線和民主集中制原則運用于軍隊建設之中,系統地概括為政治民主、軍事民主和經濟民主,實現了黨內民主與黨外民主的統一。政治民主,即官兵政治平等,士兵有權對長官提出批評和建議。軍事民主,即訓練時官兵互教、兵兵互教;作戰時在連隊首長的指導下,發動指戰員討論如何攻克敵陣,如何完成戰斗任務。經濟民主,即軍人委員會成員有權協助(不是超過)連隊首長管理連隊的給養和伙食,實行經濟公開。民主就是監督,通過廣泛的民主實現了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的統一。在集中領導下進行的“三大民主”,作為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重要內容,使這支軍隊真正成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民的軍隊。民主出覺悟、民主出智慧、民主出勇敢、民主出凝聚力、民主出戰斗力。通過在部隊內部實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制度,達到了政通人和、官兵一致的目的,自然而然地把部隊的成敗、榮辱與廣大官兵自己的命運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由此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戰斗力,積極主動地完成黨的賦予的各項任務。“紅軍的物質生活如此菲薄,仍能維持不敝,除黨的作用外,就是靠實行軍隊內的民主主義”,“中國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義,軍隊也需要民主主義。軍隊內的民主主義制度,將是破壞封建雇傭軍隊的一個重要的武器。”【《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頁。】“通過集中領導下的民主運動,達到政治上高度團結、生活上獲得改善、軍事上提高技術和戰術的三大目的。”【《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5頁。】

軍隊黨內監督與黨外監督相結合。民主就是監督。大力倡導民主就是加強對干部、黨員的監督。在敵強我弱,十分艱難的環境中,干部嚴重不足,但毛澤東獨具慧眼,不求全責備,不拘泥小節,看準了就放手使用,放到領導崗位上鍛煉,在斗爭第一線上經風雨、見世面,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如林彪、羅榮桓等。但充分信賴,放手使用,不是放任自流,在加強政治思想教育,號召全軍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增長知識和才干的同時,充分發揚三大民主,對黨員、干部實施雙重監督,即連隊建立士兵委員會進行群眾監督和支部對黨員、黨委對干部進行組織監督,實現了黨外監督和黨內監督的統一,防止或糾正黨員在某些問題上出現的失誤及偏差。這種把思想建設同組織制約、群眾監督結合起來,成為我軍黨的建設的一大特色。

三、筑牢強軍之魂,永遠忠誠于黨

——毛澤東軍隊黨的建設理論的現實指導意義

毛澤東軍隊黨建思想的開拓,解決了怎樣在軍隊中建設黨,建好黨,使軍隊永遠服從并服務于黨的政治綱領的根本問題,因而極大地推動和加強了當時的軍隊建設和軍隊中的黨的建設,并成為以后黨和人民解放軍建設的基礎,因此具有重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1、必須以聽黨指揮為加強軍隊黨的建設的首要內容

在黨指揮槍的旗幟下,人民軍隊真正成為完成黨的歷史任務的工具,杜絕了軍隊內部高級指揮員擁兵自重、不聽指揮的現象,保持了軍隊高度的集中統一,切實做到了“一切行動聽指揮”。如此,毛澤東才能在各次戰役戰斗中調兵遣將,運用自如地在戰場上打敗敵人。黨指揮槍,是高度概括黨對人民軍隊實施絕對領導的形象表述。在現代條件下,同樣必須堅持這一原則,使人民軍隊永遠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這就要求我們:首先,不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持續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發力發展先進軍事文化,深化堅持不懈地打牢高舉旗幟、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根基,確保官兵堅定自覺地聽黨指揮。其次,無論戰爭形態怎么演變、軍隊建設內外環境怎么變化、軍隊組織形態怎么調整,都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持軍隊的最高領導權和指揮權集中于黨中央、中央軍委,堅持貫徹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堅持黨委統一的集體領導下的首長分工負責制,履行好政治委員職責、發揮好政治機關作用,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切實建強軍隊各級黨組織和干部隊伍,確保槍桿子永遠掌握在忠于黨的可靠的人手中。

2、必須以能打勝仗為中心加強軍隊黨的建設

完成好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是軍隊黨的建設的實踐要求和檢驗標準。軍隊是一個戰斗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戰場打不贏,一切等于零。一支軍隊的腐敗,往往是從滋生“和平積習”開始的。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充分認清國家安全形勢的復雜性嚴峻性,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危機意識、使命意識;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其次,要堅持軍事斗爭準備龍頭地位不動搖、扭住核心軍事能力建設不放松,把戰斗力標準貫穿到軍隊黨的建設的全過程和全方面。再次,要強化當兵打仗、帶兵打仗、練兵打仗的思想,始終做到腦子里有任務、眼睛里有敵人、肩膀上有責任、胸膛里有激情,繼承和發揚我軍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時刻準備為祖國為人民去戰斗。

3、必須緊緊圍繞解決重大現實問題推進軍隊黨的建設理論創新

重大現實問題是軍隊建設亟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也是軍隊黨的建設理論創新發展的巨大推動力和突破口。毛澤東當年面對的現實問題,一是在農村環境中建軍建黨如何解決黨和軍隊的無產階級化問題,一是如何確立紅軍部隊前委與軍委的關系。這些重大問題一解決,我黨我軍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當前,社會環境變化了,軍隊不是也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社會上一些不良風氣在部隊中有所表現,一些病菌也在不斷侵蝕部隊的肌體。必須堅持科學的精神和科學的態度,在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層面上繼承優良傳統,運用優良傳統所體現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研究解決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中遇到的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在解決重大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推動軍隊黨的建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創新發展。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抓好“學習貫徹黨章、弘揚優良作風”學習教育活動,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改進黨的作風貫徹到軍隊建設和管理每個環節。這就要求我們:首先,堅持求真務實,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黨員干部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政績觀,端正工作指導思想,帶頭改進調查研究,大力整治學風會風文風,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歷史和群眾檢驗的實績。其次,堅持艱苦奮斗,反對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信念不動搖、思想不松懈、斗志不衰退、作風不渙散,始終保持堅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戰斗精神。再次,堅持廉潔自律,反對不良風氣和腐敗行為,強化民主監督,制約權力運行,有案必查、有腐必懲,使腐敗分子在軍隊斷無藏身之地,真正使我軍永遠和人民站在一起。

(作者李峻: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軍事思想與軍事歷史系中共黨史教研室主任,教授)

(來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編《毛澤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