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渭: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永恒課題
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永恒課題
宋清渭
今年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他總結和確立的黨的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是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群眾路線堅持的好不好,關系到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好不好,關系到黨的執政根基牢不牢,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興衰成敗。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在全黨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這是黨在新時期加強自身建設的一個重大舉措,對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糾正黨內存在的不良風氣,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在毛澤東思想的哺育下成長起來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思想理論水平和工作領導能力的提高,都是在毛澤東時代奠定的基礎。毛主席的偉大業績、高尚品德和領袖風范,對我的一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對毛主席有著深厚感情,對黨的群眾路線的作用和意義有著深切感受。在毛主席誕辰120周年之際,回顧黨的群眾路線的歷史發展,重溫黨的優良傳統,并結合自己的人生感悟,談一點粗淺的認識和體會,作為對偉大領袖的緬懷和紀念。
一、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偉大創舉
黨的群眾路線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傳統民本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揚棄與繼承,是對黨長期革命斗爭經驗的歸納與總結,并在黨領導人民和軍隊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發展與完善,成為我們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群眾路線是在中國傳統民本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基礎上提出和形成的。群眾路線從思想上看是對群眾的態度問題,也就是如何認識群眾的地位和作用問題。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民本思想源遠流長。古代很多思想家和政治家都十分重視“民”的作用,提出了很多觀點,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從小就深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熏陶的毛澤東,青年時代就“身無半文,心憂天下”。通過五四運動,他看到了人民大眾顯示出來的巨大力量,他在《湘江評論》上發表宣言:“世界上最強大的力量是全體人民聯合的力量,人民應當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徹底解放向強權統治作斗爭。”【轉引自《偉人毛澤東》,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頁。】號召人民大眾聯合起來,敢于斗爭,爭取勝利。
在李大釗等人的影響下,毛澤東迅速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作為歷史唯物主義的兩個基本觀點之一,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他繼承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與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共產黨的群眾路線的主要內容:一是明確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強調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二是提出黨要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三是把人民群眾作為黨的依靠力量,強調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之源、勝利之本,“戰爭的偉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眾之中”【《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1頁。】。黨的群眾路線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體現了黨的性質和宗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之所以投奔革命當八路,就是因為聽人講,共產黨、八路軍是革命的隊伍,是依靠和帶領人民打鬼子、保家鄉、解放人民的隊伍。
群眾路線是黨在艱苦的革命斗爭中總結和發展的。群眾路線從實踐上看,是如何正確處理黨與群眾的關系問題。以毛澤東代表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總結革命斗爭中群眾工作經驗,形成和確立了作為黨的根本路線的群眾路線。
中國共產黨從一誕生就把自己作為工農群眾利益的代表,打出反帝反封建口號,取得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土地革命中,黨反復強調群眾觀點重要性。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后,總結部隊群眾工作經驗,規定了三大紀律六項注意。1929年9月,在周恩來起草的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信中,提出各項工作都要經過“群眾路線”。12月,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毛澤東批評了單純軍事觀點,提出紅軍打仗“不是單純地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頁。】。“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去執行”【《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88頁。】。這是群眾路線初步形成。
抗戰時期我們黨在延安,毛澤東對群眾觀點進行了一系列科學總結和論述。他強調群眾的重要性,提出“兵民是勝利之本”【《毛澤東選集》第2卷,第509頁。】,把黨群關系比作魚水關系,并說水里可以沒有魚,但魚兒卻永遠離不開水。他指出黨的領導方式是“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毛澤東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頁。】在黨的七大的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他闡述了群眾路線的核心內容:“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劉少奇在七大《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路線。”黨的七大把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指導思想,同時系統地概括總結了群眾路線理論,是黨的群眾路線形成和完備的標志。這是黨在延安時期重要理論成果之一。
解放戰爭勝利前夕,毛澤東預見到由于勝利會帶來的脫離群眾的問題,在七屆二中全會上告誡全黨必須堅持“兩個務必”。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反復強調堅持群眾路線。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黨章專門闡述了群眾路線問題。1957年,他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對黨執行群眾路線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了基本原則和方針政策。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他結合民主集中制原則闡述了貫徹執行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后來他的指導思想出現了錯誤,并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發生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導致了嚴重的后果,群眾路線的發展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群眾路線是在黨的歷代領導集體的堅持和傳承中不斷充實和深化的。群眾路線是黨的傳家寶,黨的幾代領導集體都非常重視堅持和發揚群眾路線。早在1956年鄧小平在黨的八大《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就指出“群眾路線是黨的組織工作中的根本問題,是黨章中的根本問題,是需要在黨內反復進行教育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重新強調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堅持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決議》對群眾路線的內容作了概括:“群眾路線,就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它視為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之一,并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改革開放中,鄧小平強調人民群眾是改革開放的主體,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實現共同富裕,明確提出“三個有利于”的工作評價標準。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旗幟鮮明地強調黨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核心就是以人為本,強調“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和“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展的第一個全黨性的重大活動,就是當前正在扎實推進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還有中央提出的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軍委提出的十項規定等,都是在新時期黨堅持和發揚群眾路線的指導方針,體現了新的中央領導集體踐行群眾路線的新思路,也體現了群眾路線在黨的指導思想中的一脈相承和發揚光大。
二、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執政為民的必然要求
我們黨之所以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戰勝困難和敵人,從勝利走向勝利,堅持正確的群眾路線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在黨的歷史上,凡是黨的領導思想正確,群眾路線堅持的好,我們黨的事業就興旺發達;凡是黨的領導思想錯誤,群眾路線堅持的不好,我們黨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就失敗。
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是黨長期執政的基礎。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從過去領導人民為奪取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并長期執政的黨。創業難,守業更難。在從西柏坡到北平的途中,毛澤東把進京比喻為“趕考”,并強調:“我們決不當李自成!”他對黨員領導干部執政以后脫離群眾的傾向有著高度的警惕。在八屆二中全會上他講:“縣委以上的干部有幾十萬,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里。如果不搞好,脫離群眾,不是艱苦奮斗,那么,工人、農民、學生就有理由不贊成他們。我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一個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誰犯了官僚主義,不去解決群眾的問題,罵群眾,壓群眾,總是不改,群眾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說革掉很好,應當革掉。”這些話現在聽起來,仍然是振聾發聵、令人深思。習近平同志最近在西柏坡說,我們要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將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使我們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遠不變色。執政以后,如果黨丟掉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失去了人民群眾的支持,執政地位就不可能穩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一些社會主義老黨、大黨,紛紛紅旗落地、政權變色,原因非常復雜,但失去了群眾支持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殷鑒不遠,值得深思。有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們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是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當權執政,是億萬老百姓把我們抬上來的。在波瀾壯闊的人民戰爭中,廣大群眾積極參軍參戰,奮勇支前。淮海戰場上,群眾推著裝滿糧食的小車,自己卻餓著肚子,甚至沿途乞討,走了上千里把糧食送到前線。我們的黨和人民軍隊從群眾中汲取了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戰勝了國內外各種強敵,贏得了戰爭的光輝勝利。在艱難曲折的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億萬群眾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我們的國家從一窮二白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強盛中國屹立于世界東方。實踐證明,人民群眾是黨治國理政的基礎和力量源泉,忘記了這一點,再好的方針政策也都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再好的夢想也只能是緣木求魚、畫餅充饑。
群眾路線是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法寶。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它的偉大之處就在于能夠勇于承認錯誤,善于糾正錯誤,回到堅持真理的正確路線上來。而通過群眾實踐來檢驗真理和糾正錯誤,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內容。毛澤東說:“我們黨的歷史經驗,也是在自己同各種錯誤路線作斗爭的過程中使自己獲得了鍛煉,因此取得了偉大的革命勝利和建設勝利的。”【《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頁。】“許多理論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了它們的不完全性。許多理論是錯誤的,經過實踐的檢驗而糾正其錯誤。”【《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93頁。】這個實踐,就是人民群眾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的實踐,就是黨堅持和貫徹群眾路線的實踐。歷史是客觀存在、不容否認的,黨的錯誤也是黨史的一部分。回顧黨成立以來幾次大的挫折和失敗,究其原因,都與黨和黨的領導人或在思想作風上,或在路線方法上脫離群眾路線有關。但我們更要看到,黨始終堅持以群眾路線為法寶、為武器,與這些錯誤思想和行為、錯誤路線方針作斗爭。通過延安整風,黨克服了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建國初期,我們黨開展了“三反”運動、整風運動,堅決懲處了腐化墮落的劉青山、張子善,有效地解決和克服了領導干部搞特殊化和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傾向。“文革”后,在全黨開展的“真理標準大討論”和緊接著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認真總結了建國以后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口號,把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順應群眾意愿和要求,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黨越是坦然承認錯誤、堅決修正錯誤,黨就越進步,越能走上正確道路,越有一個新的發展。我們黨92年的歷史實踐充分證明了這一點。群眾路線是黨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有利武器。
堅持群眾路線是加強黨的建設的迫切需要。現在我們黨已經從一個建立之初只有57人的黨,發展成為擁有8500多萬黨員,領導13億人口的大黨。黨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國情黨情民情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手中掌握的資源和權力更大了,黨肩負的任務更重了。錯綜復雜的客觀環境確實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方式。國家的經濟越是發展,黨的執政條件越是改善,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越大,意志薄弱者越容易受到侵蝕和腐化。毛澤東早就指出:“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頁。】現在來看,毛主席的這段話是多么的有預見性!這次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出要糾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可以說是切中要害、抓住了重點。
從當前黨建現狀看,地方和軍隊黨員領導干部隊伍中確實出現了很多問題,大都體現在脫離群眾上。一是思想上忘記了群眾。有些黨員領導干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變成了“全心全意為人民幣”服務,為了個人、家族和小集團的利益,不惜與民爭利。一些部門和領導被利益集團“綁架”,制定方針政策,不是從有利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而是從部門利益和集團利益出發,爭權奪利。很多群眾呼聲很高的好政策、好規定幾經反復無法出臺,其背后都有集團利益和部門利益在作怪。一些黨員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撈錢謀利益,最近網上曝光的“房叔”、“房媳”等,其個人和家族財產令人瞠目結舌。被查處的一些腐化官員,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涉案資產數額不斷刷新紀錄,生活奢靡程度,腐化墮落的情節,不斷挑戰群眾的接受底線。這些人不再是群眾的代表,而是走到群眾的對立面,自然也會失去群眾的擁護。二是作風上疏遠了群眾。“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我們有的領導干部,房子越住越大,車越坐越好,與群眾隔膜越來越深,和群眾距離越來越遠。下基層調查研究蜻蜓點水、走馬觀花,不了解群眾工作生活的實際情況。群眾的話不會說,說的話群眾聽不懂。現在很多地方出現了政府和群眾嚴重的互相不信任,個別領導干部把群眾當刁民,視群眾為不穩定因素,而群眾把領導的話當演戲,說什么都沒有人信。一些政府部門發布的信息遠不如網上一條無法考證的信息的傳播范圍廣、可信度大。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新的中央領導集體改進作風的八項規定為什么大受群眾歡迎,就是因為這是群眾的期盼,這是領導作風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三是工作中脫離群眾。我們的工作方式應該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但是現在有些領導制定方針政策靠在辦公室里看材料、聽匯報,決策靠身邊的幾個“智囊”,靠拍腦袋,不少部門和地方執行中央和上級指示簡單化、一窩蜂。過去發展經濟要招商引資,不少黨政領導都把它當成第一位任務,書記市長都盯著老板走,追著老板跑。現在中央提出城鎮化,一些地方不顧實際情況,用下命令的方式,搞撤村并村,以為讓老百姓住進高樓,把農村換個名字叫社區,就是城鎮化了。老百姓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沒有了收入來源,長遠的生活怎么辦?考慮的不夠。有些領導考慮的是能蓋多少高樓,能增加多少土地指標。中央很好的政策被扭曲了,這樣老百姓能擁護嗎?這些問題如果不糾正,將會嚴重破壞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動搖黨的執政根基。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百年夢想”。實現夢想,需要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進行新的偉大革命。如果黨不能及時糾正這些脫離群眾的傾向,不能解決群眾關心和反映強烈的問題,就不可能永遠得到群眾的真正擁護和支持。那么夢想就是水中月、鏡中花,夢想將永遠是夢想。
三、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黨92年的歷史,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部堅持群眾路線,充分尊重人民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不斷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不斷動員起千千萬萬人民大眾,為改變中國的命運而奮斗不息的歷史。
回想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的殘酷環境中,黨特別重視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員干部同老百姓“吃的是一鍋飯,點的是一燈油”,和人民打成一片,都是一家人,所以才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愛戴和支持。我剛參加革命時,村里、鎮里都是日偽軍的據點,處處都有封鎖線,吃的是老百姓的糧,住的是老百姓的房,離開老百姓真是寸步難行。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軍隊是執行黨的政治任務的高度集中的武裝集團,我在戰爭中親身體驗到人民軍隊群眾工作的威力。軍隊內部很好地堅持了軍事、政治、經濟三大民主,廣泛開展立功創模活動,充分發動官兵積極性;在軍民關系上,大力開展群眾工作,緊緊依靠廣大群眾,軍民之間結成深厚的魚水情、血肉情,部隊不斷發展壯大。中央軍委、毛主席一聲號令,千百萬軍隊官兵和廣大群眾同仇敵愾、奮勇向前,筑起了真正的銅墻鐵壁和堅不可摧的鋼鐵長城,以排山倒海之勢打敗敵人,推翻了“三座大山”,成立了新中國。
不管什么時候,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點就在于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當前我們黨的隊伍中存在的“四風”,還有黨的歷史上曾經下大力氣糾正的“主觀主義”、“宗派主義”等脫離群眾的傾向和風氣,不是今天才出現的,也不會經過一次教育整頓就徹底解決。我們必須認識到,只要黨存在一天,脫離群眾的危險就會發生,堅持群眾路線、保持與群眾密切聯系的教育整頓就不能放松,需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這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堅持貫徹好黨的群眾路線,應該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要始終堅持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武裝全黨。黨的宗旨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思想靈魂。群眾路線核心內容是承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發展的推動者,是國家的主人翁。由此決定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共產黨人的基本的世界觀問題。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是能不能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前提。“我們共產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1頁。】現實中出現的部分黨員領導干部把自己和群眾脫離、割裂、甚至對立起來的根本原因,就在與對黨的宗旨認識不清,把自己與群眾的位置擺的不正。這些年黨員隊伍發展很快,很多70后、80后的年輕同志逐漸走上領導崗位,他們知識淵博、眼界開闊、精神昂揚、朝氣蓬勃,是黨的希望所在。但是他們成長在物質條件相對較好的改革開放時代,既沒有經歷過革命戰爭的殘酷考驗,也很少經歷過風云變幻的政治考驗,對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對人民群眾在黨的事業中的作用沒有深刻的認識,對廣大群眾的艱辛生活沒有切身的體會,這是和老一代黨員的最大不同。十八大選出新一屆中央領導以后,為什么新聞媒體會關注新領導中誰插過隊、誰下過鄉?就是因為群眾希望黨的領導干部有群眾實際生活的經歷和體驗,這樣才能理解群眾、相信群眾。堅持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武裝全黨,就是要把黨的宗旨細化深化到每一個黨員身上、每一項工作上,使每一個黨員都認識到,我們最大的政治優勢就是群眾支持,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是為了群眾,離開群眾,我們將一事無成。我們必須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
要始終堅持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統領全黨。實事求是是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保證。鄧小平在《完整地準確地理解毛澤東思想》中說:“毛澤東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堅持群眾路線就是要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意愿,總結群眾的實踐經驗。沒有實事求是的作風和精神,沒有深入扎實地調查研究是不可能真正聽到群眾的呼聲,也不會聽到群眾的正確意見,也就沒有真正的發言權和決策權。因此,堅持群眾路線不僅僅是方式方法正確與否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出現了錯誤,就沒有辦法再堅持正確的群眾路線。歷史多次證明,凡是廣大群眾一致擁護的,經過實踐檢驗都是正確的,廣大群眾一致反對的,經過實踐檢驗都是錯誤的。不遵從群眾意愿、不按照群眾要求辦事,最終是要出問題的。在“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能不能得到群眾的真心擁護,就看這個方針政策能不能從群眾實際出發,真正地為著群眾利益考慮。用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統領全黨,就是要求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從群眾的實際出發,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把群眾的情況查清問實,把群眾的意愿摸準吃透,把群眾的期盼和需要作為制定和調整方針政策的根本依據,多問政于民。多做老百姓關心的實事、多解決老百姓牽掛的難事,取信于民。
要始終堅持用艱苦奮斗精神教育全黨。艱苦奮斗是堅持群眾路線的堅實基礎。艱苦奮斗精神,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黨我軍起家的本錢,看家的本領,傳家的法寶。回顧昨天,追思不朽的艱苦奮斗歷史,它昭示人們一個十分簡單的道理,那就是輝煌的業績來源于艱苦奮斗之中,和平時期保江山、建江山,同樣離不開艱苦奮斗。古往今來,無數事實證明,一個人偷懶貪逸,就會變味;一個民族不圖進取,就會衰落;一個國家不倡導艱苦奮斗,就會衰敗。在我國革命取得初步勝利的時候,毛澤東同志就曾告誡過我們,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回首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這同我們要達到的偉大目標相比,同樣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我們用了28年時間解放了全中國,建立了新政權。今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現代化強國,不是用一個或多少個28年的時間就能夠實現的,那需要我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用打江山的精神,來建設我們的江山,用打江山的精神,來鞏固我們的江山。當前,那種踏著先烈血染的大地輕歌曼舞的腐朽之風,那種抱著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江山猛“啃”的敗家之象,那種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奢靡之風、亡國之兆,不僅與我們的時代所需要的艱苦奮斗精神格格不入,而且嚴重污染著社會風氣,是危害人民群眾的“精神鴉片”,必然造成無數的社會罪惡和巨大經濟損失,應當堅決掃除。按照中央要求,堅持用艱苦奮斗精神教育全黨,就要認真學習毛澤東等老一代革命家艱苦奮斗的作風,弘揚黨一代代堅持的優良傳統,堅持共產黨人的高風亮節,不沉湎于物質享受,不滿足于已有成績,不忘勤勞節儉之風,不失奮發向上之志,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革命信念,不改革命初衷,不喪失必勝信心。
要始終堅持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監督全黨。批評與自我批評是堅持群眾路線的必要保障。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和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毛澤東提倡的黨的三大作風。近年來,黨內不正之風蔓延,腐敗大案頻發,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較長的一段時期內,黨內丟掉了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權力失去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最近指出“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任何人行使權力都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自覺接受人民監督。”1945年在延安,民主人士黃炎培向毛澤東提出,中國共產黨能不能跳出歷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毛澤東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答案,就是民主。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就是人民來監督黨和政府。沒有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而對權力最好的監督,就是形成自覺接受群眾批評和監督的機制,把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鐵籠子”里。如果黨內沒有批評和自我批評,沒有正常的積極的思想斗爭,黨的自我更新、凈化能力就沒有了,生命就會停止;如果黨不接受群眾的監督和批評,就聽不到群眾的意見,就會脫離群眾,堅持群眾路線也就只能流于形式,黨的先進性、純潔性就只能是一句空話。
今天,我們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緬懷毛主席的光輝業績和不朽功勛,回顧黨堅持群眾路線的發展歷程。我深深體會到,我們的黨和軍隊只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認真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領導人倡導和確立的優良傳統,充分尊重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始終和群眾站在一起,堅定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夠成功。
(作者宋清渭:濟南軍區原政委,上將)
(來源: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毛澤東思想生平研究分會編《毛澤東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