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1024国产在线,亚洲国产中文成人无码影片在线播放,日韩和欧美aaa片,欧美性欧美巨大黑白大战

論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當代價值

作者:    發布時間:2014-12-10   
分享到 :

論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當代價值

姚桓

[摘要] 本文從人民群眾創造歷史、黨的領導作用、領導方法、作風建設、民主監督等五個方面對毛澤東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進行了梳理,闡述了其當代價值特別是對改革開放的指導作用。

[關鍵詞] 毛澤東 群眾路線 當代價值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實踐是孕育群眾路線的土壤。毛澤東既是革命家又是思想家,他深諳馬克思主義哲學,又長期處在實際斗爭第一線,深深了解國情、社情、民情和黨情,他把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運用于黨的全部工作,創造性地提出了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毛澤東關于群眾路線的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根本點之一,不僅對民主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時期發揮了巨大作用,至今閃爍著真理的光輝,對當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有著重大指導和啟示作用。

一、毛澤東強調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和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利益出發,為中國共產黨人堅持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提供了最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礎。

作為思想家,毛澤東畢生在思索社會發展規律和歷史前進的動力問題,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探治亂之源、求大同之境的一次次思考中,他找到了社會發展的關鍵,確信人民群眾決定歷史進程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堅定地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1)由此他把黨領導的革命看做人民群眾自己的斗爭,強調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 出發。人民的利益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表現。民主革命時期,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是推翻三座大山,獲得翻身解放;在新時期,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確立了 “一個 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因為黨深刻認識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和強盛中國,這正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的基本路線在 實踐中 明效大驗,使國家綜合實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為什么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面對重重困難和風險,能夠“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毛澤東語),始終如一地堅持 這條路線?就因為這條路線既是歷史 客觀發展要求,又是人民利益的 集中體現,因而得到全黨、全國人民的一致擁護,有牢固的思想政治基礎。堅持這條路線,才能得到人民擁護,改變這條路線,人民不 答應。

二、毛澤東指出黨的領導作用是動員、組織人民,解決了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相結合問題,闡明了改革開放的目的和依靠對象問題

在毛澤東看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與共產黨的領導作用是統一的。他有一句名言,我們應當相信群眾,我們應當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因為,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與社會發展規律相一致,所以從根本上講,人民群眾的斗爭決定社會歷史的進程,然而,人民改造社會、推動歷史前進的斗爭需要先進力量的領導,離開先進力量領導,群眾斗爭找不到正確方向,斗爭就是自發的、分散的、無組織的,往往歸于失敗,幾千年的歷史就是如此。直到共產黨出世后,這種情況才改變。為什么共產黨能夠領導人民群眾?首先如同毛澤東所說,共產黨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共產黨絕無私利可圖,黨代表群眾根本利益;同時也由于黨以科學理論作為行動指南,能夠制定正確的路線政策。黨的先進性即根本宗旨和指導思想決定了黨應當、也一定能夠領導人民群眾的斗爭。而這種領導作用與剝削階級利用群眾的做法完全不同。毛澤東指出,剝削階級講愛民,同愛牛差不多,為的是用牛耕田,從牛身上擠奶。我們不同,我們黨是人民的代表,人民的一部分,要組織人民為自己的利益奮斗。(2)這段話生動地闡明了群眾路線的目的和實質,即動員組織人民,為自己的利益斗爭。共產黨領導的先進性、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決定作用就在承認、尊重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了,為了群眾與依靠群眾統一起來了。為了群眾是價值目標;依靠群眾是工作方法,二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堅持二者的統一,既為人民群眾爭取解放和幸福的斗爭找到領路人,又為共產黨找到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在新時期,正是從這一思想出發,黨明確了,改革的目的就是通過調整生產關系、完善上層建筑,發展經濟和政治、文化、社會事業,全面地、大幅度地提高人民 生活水平,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改革的主體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蘊藏的積極性創造性是克服 一切困難的 力量之源。人民群眾既是改革的直接受益者;又是改革的主體和主要參與者。然而,改革不是群眾自發進行的,是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自覺創造歷史的進程。改革事業的空前復雜性、艱巨性要求不斷加強改進黨的領導。中國改革之所以成功,就因為自始至終實現了黨的領導作用和人民群眾主體作用的統一。黨始終把握這個基本思想:以人民利益為導向謀劃改革,以人民滿意、贊成、擁護、答應為判斷改革成敗得失的標準,最大限度地得到人民的支持;同時又先進的思想教育群眾,以恰當的方式保護、引導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妥善處理改革中復雜的利益關系,形成整體利益優先又考慮、照顧局部利益、個體利益的利益融合機制,把十幾億人民的力量凝聚到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中。從而使改革有了明確的目的、堅實依靠對象和持久的動力,真正成為當代中國的主旋律。

三、毛澤東闡述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指明了制定和完善改革開放各項政策的基本途徑

善于組織、動員群眾是中國共產黨的 顯著特點和 政治優勢,也是中國共產黨最重要的 軟實力。動員組織人民群眾的關鍵在于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政策。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解決了這個問題。他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3)至此,一切為了群眾和一切依靠群眾相結合,從群眾中來和到群眾中去相統一,(即“兩個一切”、“一來一去”)毛澤東使黨的群眾路線有了完整理論形態和明確的工作要求。也為貫徹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提供了群眾基礎。實事求是是黨的生命線,黨的一切政策之所以正確,就在于反映了實際,而群眾的利益愿望、群眾的斗爭是最大的實際,聯系群眾與聯系實際是完全統一的,總結群眾經驗是最根本的聯系實際;脫離群眾也就脫離了實際。毛澤東闡述的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凝聚了寶貴的歷史經驗。黨的歷史上出現過多次路線錯誤和政策偏差,原因在于工作指導上脫離實際,為什么會脫離實際?除了認識方面的因素外,一個原因是脫離了群眾,沒有正確反映群眾的利益、需求和愿望,以致陷入主觀主義包括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在黨史上,毛澤東最早把群眾路線的工作路線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統一起來,為堅持實事求是提供了重要保證,也為制定、執行正確的路線政策奠定了基礎。這是毛澤東對中國革命的偉大貢獻之一。毛澤東創造的領導方法對當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意義十分明顯。在中國農村改革中,黨的一系列政策主張都來自農民的創造,如農村土地承包,最初是安徽小崗村農民冒著風險搞起來的,中央及時肯定、不斷總結,通過一系列政策形成系統科學的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制度徹底改變了大鍋飯的絕對平均主義,激發了農民的積極性,解決了最緊迫的幾億農民的吃飯問題,也為以后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礎。1980年代以來,“農民創造、中央規范”成為黨制定農村政策的科學思路,以后鄉鎮企業政策、經濟合作組織政策等等都是以農民的創造和農村基層經驗為基礎的,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典范。在中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的 一系列改革部署,是高屋建瓴的“頂層設計”,而這種“頂層設計”不是拔地而起的空中樓閣,是以改革現實需要和基層群眾多年創造為基礎的,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領導方法的又一生動體現。今后遵循這一領導方法,黨就能不斷突破 “瓶頸”問題,把改革 開放不斷推向前進。

四、毛澤東把作風建設和貫徹執行黨的路線相聯系,提出和 闡述三大作風,為貫徹改革開放路線提供了重要保證

黨的作風作為黨的世界觀、宗旨的外在反映,是黨組織、黨員在黨的活動和黨內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態度和行為。對內,作風關系到黨的團結統一、黨的戰斗力;對外,作風反映黨的形象,關系到黨的凝聚力、吸引力,因此,作風是貫徹執行黨的路線的重要保證。作風的核心是黨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毛澤東很早就察覺到這個問題。他指出,很多人對于官兵關系、軍民關系弄不好,以為是方法不對,我總告訴他們是根本態度問題,這態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黨情,封建殘余思想會侵入黨內,集中表現為對人民群眾的官老爺態度。毛澤東多次批評這種錯誤態度。他指出,“共產黨人在民眾運動中,應該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4)在延安整風中,毛澤東系統闡述了 作風建設問題,以樹立優良作風、克服不正之風作為貫徹黨的路線重要主觀條件。毛澤東在七大報告闡述了民主革命總路線后指出,怎樣動員全黨全國人民完成大會制定的路線呢?他根據歷史經驗第一次概括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批評自我批評的作風。三大作風科學指出了黨的工作在三個方面的基本要求,確立了黨對待理論、對待人民群眾、對待自己的正確態度,核心仍然是密切黨和人民群眾關系,動員組織群眾以貫徹黨的路線。經過延安整風和七大的概括,全黨對以密切聯系群眾為核心的三大作風有了更高的自覺,作風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工作水平進一步提高,動員組織群眾能力有極大的增強,使人民群眾團結在中國共產黨周圍,保證了七大路線的貫徹執行。正如毛澤東在七大閉幕詞《愚公移山》中所預言的,人民群眾和我們黨一起挖兩座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七大后僅僅幾年,黨就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歷史證明,毛澤東倡導的優良作風對動員組織人民群眾、貫徹黨的路線是多么重要和寶貴!今天的情況同樣如此。如果說優良作風是凝聚人心、貫徹改革路線不可缺少的條件,那么不正之風就是打入黨群關系紐帶的楔子,是妨礙黨的路線貫徹的破壞力量。自覺地始終如一地加強作風建設,才能提高黨的路線政策的執行力;才能取信于民,把黨的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五、高度警惕黨執政后脫離群眾的危險,提出依靠民主監督打破歷史周期律的寶貴思想,為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密切黨群關系指明了方向。

執政前黨處于敵人的殘酷迫害中,聯系群眾、爭取群眾的保護支持是黨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這時全黨多數同志對于依靠群眾、貫徹群眾路線保持了自覺性和緊迫感。執政后情況有了變化,還能否一如既往地貫徹群眾路線、得到群眾擁護呢?這確實是重大而尖銳的問題。事實上,早在延安時期的“窯洞對”中,黃炎培先生就提出了所謂“其興也浡、其亡也忽”的歷史周期律的深刻命題。對此,毛澤東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們找到了新路,能夠跳出周期,這個新路就是民主。在毛澤東思想中,群眾路線是和民主建設高度契合的。黨執政后,一定要建設高度的人民民主,唯此,才能真正貫徹群眾路線,防止黨脫離群眾,才能解決腐敗問題。從1950年代起,毛澤東對這個與黨生死攸關的重大問題進行探索,并貫穿他的后半生。毛澤東實際上把黨和國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是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克星”。他特別強調三點:一是發動群眾幫助黨糾正錯誤和懲治腐敗。195112月,中央專門發出《關于發動黨外群眾大張旗鼓檢查和懲治貪污人員的指示》。毛澤東非常重視人民來信來訪。毛澤東在一份報告中批示:“必須重視人民的通信,要給人民來信以恰當的處理,滿足群眾的正當要求,要把這件事看成是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加強和人民群眾聯系的一種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輕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義態度。”(5)他很重視民主黨派的監督,提出一個可貴的思想:一個黨總要聽到不同的聲音。他在《論十大關系》中說:我們有意識地留下民主黨派,讓他們有發表意見的機會。這對黨、對人民、對社會主義比較有利。以后,毛澤東正式提出了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二是提出用民主的方法解決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的問題。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人民內部矛盾日漸突出。毛澤東及時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他指出,我們的政府是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但是它同人民群眾之間也有一定的矛盾。這種矛盾包括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的矛盾,民主同集中的矛盾,領導同群眾之間的矛盾,國家機關某些工作人員的官僚主義作風同群眾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一般不是對抗性的,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說服教育的方法。一方面,教育黨的干部和政府工作人員克服脫離群眾的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宗派主義作風,另一方面,教育群眾提高覺悟。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理論,指出了可以用民主的方法解決執政條件下的黨與群眾關系問題,防止黨脫離群眾。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他再次強調了民主集中制,指出無論黨內外,都要有充分的民主生活,接受群眾監督,允許群眾批評,領導者不接受群眾批評,最后要垮臺,演出“霸王別姬”式的悲劇。可貴的是,為了擴大民主,建設民主政治,毛澤東還初步考慮到黨和國家領導制度方面的問題。1956年黨的八大把堅持民主集中制、貫徹群眾路線作為執政黨建設的重要命題,做出了若干規定。三是嚴肅黨紀,對腐敗分子毫不留情。黨執政后不久,在黨和政府中就發現了貪污、浪費、官僚主義等嚴重情況。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黨和國家肌體的腐敗已見端倪,不能等閑視之。在“三反”運動中,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對清除黨的肌體上發生的腐敗現象,表現出毫不妥協的態度和巨大的決心與魄力,真正做到了從高級干部抓起,敢于碰硬。劉青山、張子善被判決死刑后,當時的天津市委書記,劉張二人的老上級曾托人向毛澤東求情,希望考慮他們在戰爭年代曾出生入死,有過功勞,是否給他們一個改造的機會。毛澤東說:“正因為他們倆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6)毛澤東還曾經斬釘截鐵地說:“誰要搞腐敗那一套,我毛澤東就割誰的腦袋。我毛澤東若是腐敗,人民就割我毛澤東的腦袋。”(7)擲地有聲的話語產生極大的震撼和啟示作用。今天,黨的情況發生深刻變化,面臨執政、改革開放、發展市場經濟的考驗,“四大考驗”是巨大的時空轉換,給主要在執政年代和計劃體制下形成的優良作風造成巨大沖擊,黨內使脫離群眾的危險和危害比以前大大增加了,尤其是滋生腐敗的危險和破壞性更加嚴重。如果說改革是第一推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腐敗就是第一破壞力。應當說,今天實行從嚴治黨,面對的問題更復雜、干擾更多、難度更大,正因為如此,毛澤東當年的論述更顯示出獨特的理論魅力和巨大的實踐價值。從根本上講,民主最有效的防腐劑;共產黨也有自我凈化能力,關鍵是如何發揮。毛澤東的論述啟示我們,應當把發展民主、依靠群眾監督和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能力結合起來,真正落實從嚴治黨方針。做到這一點,就一定能夠遏制腐敗,打造“黨離不開人民、人民離不開黨”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事業就一定取得最后勝利。

參考文獻

1)《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31頁。

2)參見《干部群眾關心的25個理論問題》。

3)《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901頁。

4)《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22頁。

5)參見《毛澤東和他的秘書田家英》。

6)參見薄一波:《關于若干重大事件與決策的回顧》(上卷)152頁。

7)參見《重溫毛澤東反腐倡廉思想:從我做起懲腐不貸》,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2013,12,22

(作者系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兼職教授)

(來源: 《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學報》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