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精神永不湮沒
《用生命詮釋忠誠——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犧牲者尋訪》讀后
《用生命詮釋忠誠》不僅系統還原了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革命足跡及其成員對革命、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無比忠誠,而且通過對烈士后人的采訪,展示了他們優良的家風傳承,帶給我們深切的感動與深厚的教益。
2017年是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成立90周年。1927年,中共五大在當時的大革命風暴中心——武漢召開,選舉產生了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這是黨的歷史上的第一個紀律檢查機構,具有重大的開創性意義,影響極其深遠。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由委員7人、候補委員3人組成,他們分別是:王荷波、楊匏安、許白昊、張佐臣、蔡以忱、劉峻山、周振聲、楊培生(又名楊培森)、蕭石月、阮嘯仙。王荷波任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楊匏安任副主席。在隨后的革命斗爭中,短短8年間,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10位成員,先后有8人英勇犧牲,1人失蹤,只有1人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與發展。
尋訪烈士
位于武漢的長江日報,其負責人在收看一部紀錄片時偶然得知他們的大略傳奇,敏銳意識到其中的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遂派出多路記者,分赴全國各地走訪英烈后人,探訪知情人士,艱難還原他們血與火的往事。2017年6月29日,長江日報推出大型策劃報道——“用生命詮釋忠誠——追尋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八烈士精神”, 以10個報紙版面,并通過微信等新媒體平臺,集中呈現王荷波、楊匏安、許白昊、張佐臣、蔡以忱、楊培生、蕭石月、阮嘯仙等8位烈士對黨忠誠、為信仰犧牲的革命事跡和精神,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用生命詮釋忠誠——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犧牲者尋訪》(人民出版社出版)即為該報道的結集。
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8位烈士的尋訪工作,不僅系統地還原了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的革命足跡及其成員對革命、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無比忠誠,而且通過對8位烈士的后人的采訪,展示了他們優良的家風傳承。其中的生動故事呈現,帶給我們的是深切的感動與深厚的教益。
信仰忠誠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8位烈士用自己堅貞不屈的一言一行印證了對革命工作的忠誠,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忠誠。
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王荷波被捕后,在獄中遭遇嚴刑拷打,但始終堅守黨的秘密。副主席楊匏安系華南地區傳播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人,第一次國共合作期間,楊匏安受中共中央委派參加了國民黨的改組工作,此后三年間任國民黨中央第二屆執行委員、中央組織部秘書及代部長,身為國民黨“高官”,卻沒有借機斂財,而是以此身份大力發展中共組織和開展工農運動。楊匏安當時月薪有300多大洋,只留下極少一部分作為家用,絕大部分錢都交給黨作活動經費。楊匏安被捕后,面對國民黨的高官厚祿引誘不為所動,摔掉蔣介石的勸降電話,慷慨就義。許白昊兩度入獄,遭遇嚴刑逼供,絲毫沒有動搖他的意志和信仰。延安時期,毛澤東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提到湖北的3名共產黨員,除了董必武、施洋,就是許白昊。蔡以忱抱著“讓人民生活得更好”的理想積極投身革命工作。張佐臣是楊培生的入黨介紹人,兩人同時被捕,一同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蕭石月當選候補委員僅19天,就犧牲在戰場上。在革命低潮的時候,阮嘯仙常對同志們說的一句話就是:“革命處于低潮,仍要充滿對革命勝利的信心。哪怕是最困難時候,仍要與黨保持一致。”最終,阮嘯仙也壯烈犧牲在戰場上。
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8位犧牲者,有2人是在戰斗中獻身,有6人是被捕就義,無一叛黨。犧牲時,年紀最大者45歲,最小者21歲,犧牲者平均年齡34歲。
英烈家風
犧牲的8位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委員中,一人無子女,一人的孩子在革命中失蹤。他們的忠誠與獻身精神已形成家風并在后人身上傳承,在他們的出生地、工作地及犧牲地被人們紀念弘揚。
王荷波在獄中給家人留下的唯一囑托,就是“請求黨組織對我的子女加強革命教育,教育他們千萬別走和我相反的道路”。王荷波的女婿曾任電信總局副局長,從不公車私用,也不先給家里裝家用電話。楊匏安犧牲后,他的子女都走上了革命道路。許白昊的孩子在革命輾轉中失蹤了,其后人每年清明都誦讀家訓——“決當做中國有用之人”。張佐臣的女兒在蘇聯出生,中文名叫憶霞,俄文名字叫伊斯克拉,意為“星火燎原”。蔡以忱教育子女生活再困難也不給組織找麻煩。楊培生的子女們表示,忠于黨和人民、無私奉獻是楊培生的可貴品質,且已成為家風,鼓舞著他們積極進取、踏實做人。蕭石月的革命故事在其家族里廣為流傳,已經成為家族的“精神傳家寶”。阮嘯仙的后人從不以烈士后人自居,謹遵家規,一分一毫都靠自己掙,都以阮嘯仙為榜樣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犧牲的8位英烈,在用自己寶貴的生命生動詮釋革命忠誠、共產主義信仰忠誠的同時,也為后人留下了以忠誠與獻身精神為主要內核的英烈家風。作為《用生命詮釋忠誠——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犧牲者尋訪》一書的組稿編輯,我深以為對首屆中央監察委員會8位烈士事跡的追尋,將會激勵著、感染著全國各條戰線上的每一位同志,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忠誠奉獻自己的力量。
《 人民日報 》( 2018年09月25日 2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