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贊“精兵簡政”(黨史一葉)
1944年,李鼎銘(右一)代表邊區政府接受八路軍留守兵團贈的“民主典范”牌匾。資料圖片 |
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按照中國共產黨的政策主張不斷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政權建設中實行“三三制”原則,李鼎銘作為開明紳士代表被選為米脂縣參議會議長、陜甘寧邊區參議員。
1941年11月,在陜甘寧邊區第二屆參議會第一次會議上,李鼎銘等11人提出了《政府應徹底計劃經濟,實行精兵簡政主義,避免入不敷出的經濟紊亂之現象》議案。議案主張要解決邊區經濟薄弱,人民生活困苦等問題,并使經濟和軍政平衡發展需實行“精兵簡政”措施;提出政府應實行計劃經濟,提高生產力,加強經濟基礎;軍事應實行精兵主義,以兵皆能戰、戰必能勝為原則加強戰斗力;政府應實行簡政主義,以人少事精、勝任職責為原則充實政府機構;規定供給條例和提倡節約。
李鼎銘的議案提出后,得到了絕大多數同志的支持,但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批評,甚至有人懷疑李鼎銘提出議案的動機。毛澤東看到這個議案后非常重視,在陜北的嚴冬中,手不釋卷地在燈下閱讀并用紅筆畫圈標記重點,并一字一句地抄到自己的本子上,還在議案旁寫了這樣一段批語:這個辦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們機關主義、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對癥藥。11月17日,毛澤東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邊區財政經濟計劃草案時說:“邊區財政經濟方針須實行兩大原則,一是精兵簡政,調整人員,二是擴大收支,發展事業!11月18日,“精兵簡政”議案提交參議會,最終以165票的多數通過審查意見。在毛澤東的支持下,精兵簡政議案順利通過并在邊區實施。
1944年6月,英國記者斯坦因采訪李鼎銘時問:“你是一個地方人士,在政府起什么作用?”李鼎銘笑著回答說:“我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提出了‘精兵簡政’議案,毛主席同意了,參議會也同意了!彼又f:“我對于新民主主義的信仰,在我服務政府的四年中,證明是正確的了……毛澤東的思想不只是他個人的意見,正是群眾的意見。他做的事情正是老百姓想做能做的事情。”
抗戰時期,毛澤東廣開言路,認真聽取并吸納了黨外人士的意見,保證了黨和軍隊在殘酷斗爭條件下能不斷發展壯大。今天,中國共產黨仍需繼續重視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在心往一處想、智往一處謀、勁往一處使中不斷完善和發展我國新型政黨制度。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4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