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略上看毛澤東是如何指揮三大戰役的(下)
以少勝多創奇跡:淮海戰役
遼沈戰役剛拉上帷幕,國共南線戰場的戰略決戰—— — 淮海戰役便開始了。毛澤東絕不會給蔣介石把分割區連成一片的任何機會。這是國共雙方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止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進行的一次規模空前的戰役,是兩軍在長江以北地區進行的決戰。
淮海戰役的戰略決策是如何提出的
淮海戰役戰略決策同毛澤東的戰略奇想和從善如流“放手使用”粟裕等前方將領密不可分,與遼沈戰役關門打狗不同,淮海戰役基本相當于生吞活剝,其戰役規模和部署,
有一個不斷增大的過程。最早提出發動淮海戰役這個建議的,是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粟裕。粟裕在淮海戰役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先是向中央軍委建議集中主力于長江以北打大仗,后來又建議“小淮海”以及“大淮海”的戰役規劃,毛澤東經過深思熟慮后,均以中央軍委的名義采納實施。早在孟良崮戰役后,粟裕逐漸形成為改變中原戰局發展戰略進攻的戰略構想。1947年 12 月中共中央根據戰略形勢作出分兵南進的戰略決策,決定從中原戰場上抽出一部分兵力渡江南下,以調動中原戰場上的國民黨主力部隊。對此,粟裕通過對中原戰場敵我雙方軍事、政治、經濟、社會、地理等得失利弊的認真分析,三次向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斗膽直陳應在中原戰場上集中兵力打大仗的建議。1948年1月22日他向中央軍委發出“子養電”。31日接著向中央軍委發出一份長達 2000 字的電報,重申“子養電”的觀點。
4月18日再次向中央軍委斗膽直陳,建議我軍集中兵力在中原黃淮地區打幾個大規模的殲滅戰。粟裕的三次“斗膽直陳”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重視。經過黨中央研究決定,在保持既定戰略方針不變前提下,采納了粟裕的建議,這個重大決策構成了淮海戰役的最初藍圖。
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粟裕又提出了幾次關鍵性建議,促成了淮海戰役從“小淮海”演變成“大淮海”。9 月 24 日,正當人民解放軍突入濟南內城進行巷戰時,粟裕給中央軍委發電報并報華東局、中原局,考慮到為更好地改善中原戰局并為將來渡江作戰創造有利條件,“建議即進行淮海戰役”;如果這時“全軍即進入休整,如此對部隊有好處,但易失去適宜作戰—— 秋涼氣候和濟南失守后加于敵人之精神壓力”。 25日中午,劉伯承、陳毅、李達致電中央軍委:“濟南攻克后,二仗,殲滅黃維、孫元良,使徐州之敵完全孤立。”這充分表明他對淮海戰役作戰規模的戰略構思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同日華東野戰軍粟裕、張震等分析認為必須當機立斷不失時機地使淮海戰役發展為南線戰略決戰,并立即電告中央軍委建議“抑留敵人于徐州及其周圍,爾后分別削弱與殲滅之”。11 月 9 日深夜,毛澤東復電同意并明確提出:“應極力爭取在徐州附近殲滅敵人主力,勿使南竄。”至此,淮海戰役的作戰總方針 (即后來毛澤東在 11 月 23 日致中原、華東領導人電報中提到的“隔斷徐蚌,殲滅劉峙主力的總方針”)最終確立。
正因毛澤東虛懷若谷數次采納了粟裕等人的建議并根據戰爭形勢的發展不斷修改戰略構想,才促成淮海戰役的最終勝利,從而成就了這一戰爭史上的奇跡。毛澤東向來主張多謀善斷。此役正式發動前一個多月中,他和中央軍委同華東、中原兩大野戰軍的指揮員反復磋商,認真聽取戰區指揮員們的意見擇善而從,并根據不斷變化著的戰爭形勢及時地調整作戰部署作出切合實際的戰略決策。如此當戰役剛剛拉開帷幕,我軍便能胸有成竹地將既定作戰方案逐步實施并能從容應對戰場上各種繁紛復雜的局面。原華東野戰軍副參謀長張震后來回憶說:“毛主席高瞻遠矚,制定了淮海戰役的作戰方針,又博采眾長,使這個方針得到補充和進一步完善。戰役第一階段的進攻方向選定在徐州以東,殲滅對象是黃百韜兵團。中野主力直出徐蚌線,協同華野作戰。在總的戰略意圖下,最高統帥部和前線指揮員之間經過醞釀磋商,使戰役的具體部署更加縝密。”這是人民解放軍能在淮海戰役如此有條不紊地勝利進行的主要原因。
淮海戰役是怎樣打的
一場大仗已迫在眉睫了。雙方在該地區的兵力情況如何呢?解放軍有華東野戰軍 16個縱隊、中原野戰軍 7 個縱隊及華東、中原軍區的地方部隊共 60 多萬人,不僅數量少于國民黨軍,裝備和交通運輸條件更遠不如蔣介石集結在該地區有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副總司令杜聿明指揮下的 4 個兵團和 3個綏靖區部隊及后來從華中增援的黃維兵團等部共 80 多萬人。其中,邱清泉兵團的第五軍和黃維兵團的第十八軍還是其兩支最精銳的主力部隊。葉劍英曾指出其特點:“敵人重兵密集,便于機動,增援迅速。若要攻殲其任何一部,必須首先攔住敵人的援兵,才能贏得時間,保持主動。這是華東戰場與其他戰場截然不同的特點,也是影響戰役勝敗的關鍵。”
當時,蔣介石自認有不錯的打算,感覺自己依然可以進退自如,一來可以與共軍決戰;二來可以守住長江北岸,如果實在不行,還可撤至江南,守住國民黨的半壁江山,再差也不至于完敗。據此分析,如果我軍不能抓住有效戰機,在徐州地區消滅敵之主力,讓劉峙集團縮回江南,就會給以后的渡江作戰和解放江南造成很多困難,甚至會延長全國革命勝利的時間。因為該地區敵強我弱,毛澤東能作出殲滅劉峙集團于徐州地區這個決斷,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氣和魄力的。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的進攻方向選定在徐州以東,對象是黃百韜兵團。華東野戰軍粟裕麾下集中了 42 萬兵力進攻黃百韜兵團。劉伯承、鄧小平率中原野戰軍 20 萬兵力協同華野參戰。11 月 4 日,華東野戰軍下達淮海戰役攻擊命令。6 日傍晚,華野向徐州東側新安鎮地區的黃百韜兵團出擊,淮海戰役開始。7日,毛澤東致電粟裕等,表示完全同意他們的部署,放手讓粟裕指揮,沒有硬規定任務,基本上打成什么算什么。毛澤東特別指出:“望你們堅決執行,非有特別重大變化,不要改變計劃,愈堅決愈能勝利。在此方針下,由你們機斷專行,不要事事請示,但將戰況及意見每日或每兩日或每三日報告一次。”
第一階段的戰略安排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善于出奇制勝,他的戰略謀劃完全出乎蔣介石的意料之外。蔣原來判斷毛澤東會安排解放軍從西側奔襲徐州,加上解放軍又以多路佯動,增強蔣的這種錯覺,從而將李彌兵團西調,孫元良兵團北調,集中在徐州周圍。可偏偏毛澤東此時從東邊打起,華東野戰軍主力立即乘虛而入,把孤懸東側的黃百韜兵團同徐州之間的聯系隔斷。這就一下子打亂了蔣在徐州地區的整個部署,粟裕發動攻擊后,黃百韜急忙率領所轄 5 個軍倉皇西撤,企圖退往徐州。8 日下午,國民黨軍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何基灃、張克俠 (都是地下黨員)率第五十九軍全部、七十七軍大部 2.3 萬余人在賈汪、臺兒莊地區起義,解放軍得以迅猛地直插徐州以東,造成國民黨亂作一團。隨后,中原野戰軍同樣乘虛而入,他們根據中央軍委 11 月 9 日和 10 日的電令在 16 日攻占宿縣。宿縣是徐州至蚌埠間鐵路線上的重鎮,是徐州“剿總”的重要補給基地。突襲宿縣,切斷徐州同蚌埠之間的聯系,奠定淮海戰役全勝的基礎。這也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的奇襲。11 月 11 日,解放軍切斷黃百韜撤往徐州的退路,將黃百韜兵團合圍于以碾莊圩為中心的狹小地區內。蔣介石命令黃百韜固守待援,急派杜聿明到徐州指揮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東援,但他沒有估計到華東野戰軍會“用一半以上兵力”來打援,導致國軍救援得不到進展。11 月 22 日,黃百韜兵團在解放軍總攻下,全部被殲。
鑒于戰爭形勢的變化,為了統籌協調各參戰部隊,1948 年 11 月 16 日,毛澤東決定成立中共淮海前線總前委,明確地指出:“此戰勝利,不但長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國局面亦可基本上解決。望從這個觀點出發,統籌一切。統籌的領導,由劉、陳、鄧、粟、譚五同志組成一個總前委,可能時,開五人會議討論重要問題,經常由劉、陳、鄧三人為常委,臨機處置一切,小平同志為總前委書記。”淮海戰役總前委成員粟裕指揮了大部分作戰。毛澤東早在 1947 年十二月會議上就提出著名的十大軍事原則,其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是根本的方法。他很早就曾說過:“集中兵力看來容易,實行頗難。人人皆知以多勝少是最好的辦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相反地每每分散兵力,原因就在于指導者缺乏戰略頭腦,為復雜的環境所迷惑,因而被環境所支配,失掉自主能力,采取了應付主義。”這一指導原則被此時的粟裕運用得爐火純青,在兵力相當的情況下,粟裕以切割、阻擊的方式,對某一部分實行絕對優勢殲滅的方法,即俘即補,在戰場上將俘虜轉化成共產黨的軍隊,這樣兵力隨即增大。其實就是“神仙仗”的復制放大版。殲滅黃百韜兵團后,毛澤東盯上從河南趕來淮北救援的黃維兵團。11 月 23 日,劉、陳、鄧向中央軍委報告: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遲遲不進,黃維兵團遠道疲勞,孤軍冒進態勢突出,“殲擊黃維時機甚好”,決心在澮河以北布置袋形陣地誘敵深入聚殲黃維兵團。24 日,毛澤東復電:“(一) 完全同意先打黃維; (二) 望粟陳張遵劉陳鄧部署,派必要兵力參加打黃維; (三) 情況緊急時機,一切由劉陳鄧臨機處置,不要請示。”圍殲黃維兵團的作戰從 11 月 23 日開始,25 日中原野戰軍將其合圍于雙堆集地區。26 日,毛澤東致電總前委:“黃維被圍,有殲滅希望,極好極慰。但請你們用極大注意力對付黃維的最后掙扎。”兩天后又向他們提出下一步任務:“淮海戰役的第三階段是解決徐蚌兩處之敵,奪取徐、蚌。”
蔣介石是如何布局的呢?蔣的心腹愛將杜聿明對此回憶說:“先是蔣介石對解放軍估計過低,將自己估計過高,幻想不增加兵力,南北夾攻,打通津浦路徐蚌段;繼而見解放軍聲勢浩大,戰力堅強,陣地森嚴,非國民黨軍可破,于是決心放棄徐州,以僅有的殘部保衛南京。等到徐州部隊出來后,蔣又被解放軍的戰略運動迷惑 (誤認為解放軍撤退),再改變決心,令從徐州退卻中之國民黨軍回師向解放軍攻擊,協同李延年兵團解黃維之圍。黃維兵團就是這樣地套在解放軍既設的口袋內,被重重包圍,戰力日益消耗,包圍圈逐漸縮小。一直戰到十二月十日以后,蔣介石才發現從徐、蚌出來的國民黨軍都沒有擊退解放軍的希望,于是決心要黃維在空軍和毒氣掩護下白天突圍,黃維則認為白天無法突圍。雙方爭執到十五日晚,黃維見情勢危急,于是夜間突圍。黃維一經突圍,在解放軍的天羅地網下土崩瓦解,除胡璉個人乘戰車只身脫逃外,全部被殲。事后蔣介石給我的信中,怪黃維不聽他的命令在空軍毒氣掩護下突圍,而擅令夜間突圍,是自取滅亡。”中原野戰軍在得到華東野戰軍一部的加強支援后,經過激戰,至 12 月 15 日全殲黃維兵團,勝利地結束了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正當圍殲黃維兵團的戰斗還在激烈地進行時,11 月 30 日,杜聿明發現徐州十分危險,向蔣介石請示協商后,倉皇放棄徐州,率領 30 萬人撤逃,只可惜又遲了一步。毛澤東早有準備,他在28 日已要求總前委注意:須估計到徐州之敵有向兩淮或向武漢逃跑可能。12 月 2 日,又致電華東野戰軍:“敵向西逃,你們應以兩個縱隊,側翼兼程西進,趕至敵人先頭堵住,方能圍擊,不要單靠尾追。”4 日,華東野戰軍將撤逃中早已混亂不堪的杜聿明部合圍于徐州西南 65 公里的陳官莊地區,孫元良兵團在單獨突圍時被殲。此時平津戰役已經開打,由于擔心蔣介石海運平津地區的軍隊南下,毛澤東指示在南線留下杜聿明集團,暫時不作最后殲滅的部署,蔣再錯一步,他沒有將華北的孤軍撤回,來救杜聿明或退防長江。從 12 月 16 日以后的20 天中,天氣驟變,雨雪交加,國民黨軍隊糧彈兩缺,饑寒交迫,陷入絕境。1949 年 1月 6 日,解放軍發起總攻。10 日,杜聿明集團全部被殲,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淮海戰役歷時 66 天,共殲滅國民黨軍隊 55.5 萬多人。
淮海戰役的勝利不是偶然的
淮海戰役的勝利使人民解放戰爭的整個南線戰局獲得根本改觀。它殲滅了國民黨軍隊在南線的精銳主力,解放了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更導致蔣統治中心南京、上海和武漢已處在解放軍的直接威脅下。這是大決戰中人民解放軍總兵力唯一少于國民黨軍的戰役。當勝利消息傳到西柏坡時,毛澤東十分高興地將周恩來和趕來參加中央會議的劉伯承、陳毅請到自己居室做客并給予高度評價:“根據敵我態度和種種主客觀因素,做出重大決策,這并非太難,難的是各戰場的主要指揮員為貫徹既定的方略,須在千變萬化的戰場上始終保持冷靜,處理得當。”毛澤東形象地稱贊淮海前線指揮員們:淮海戰役打得好,好比一鍋夾生飯,還沒有完全煮熟,硬是被你們一口一口地吃下去了。此役創造了人間軍事奇跡,其勝利不是偶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毛澤東的雄才大略和高超戰略戰術是獲勝的根本依據。張震回憶道:“淮海戰役既是與敵人斗力,又是與敵人斗智。”“毛主席的戰略思想、作戰方針和作戰指導原則,是克敵制勝的根本依據。” “毛主席十分重視了解下情和發揚集體智慧,善于集中下級的正確意見,充分發揮前線指揮員的主觀能動性,并給他們以臨機處置的權力,使中央軍委的戰略意圖得到更好的貫徹,這更證明了毛主席的偉大英明。”
第二,是集體謀略的勝利。毛澤東十分重視淮海戰役第一線指揮員們的意見,經常同他們反復商議戰役方針,并能認真聽取和考慮他們的判斷和建議。淮海戰役的戰略構想,就是在毛澤東同前線各將領根據實際情況經過反復磋商后確定的。張震回憶道:
“前線指揮員的膽略、智慧和威望,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們從戰場實際情況出發,積極貫徹和補充作戰方針,并根據情況變化,采取機斷處置,適時調整部署,這個環節如稍有失誤,也不可能取得戰役的全勝,甚至彈打鳥飛,功虧一簣。”參謀長李達評論說:“軍委、毛主席善于采納前線指揮員的建議,及時修改計劃,適應已經變化的情況,并再次重申給予總前委劉陳鄧‘臨機處置’之權,這是淮海戰役所以能順利發展并取得全勝的一個重要原因。”軍情本來是異常緊迫的,在決策已定而情況緊急時,又要求前方將領一切由他們“臨機處置,不要請示”。這在蔣介石那里是絕不可能的。
第三,是人民戰爭的偉大勝利。淮海戰役能獲得勝利,一個基本原因是民眾的支持,廣大人民群眾不斷以人力物力支援前線。淮海戰役開始后不久,周恩來為中央軍委起草致中原局、華北局、華東局電報,說明前線參戰部隊和民工近百萬人,每月需糧約 1 億斤,要求各地立即動手籌集并速調糧食供應前線。那時供應解放軍前線的物資運送,幾乎全靠肩挑背負、小車推送。粟裕曾回憶說:“參戰部隊加支前民工每日需糧數百萬斤。加上天氣寒冷,供應線長,運輸不便。因此,糧食的供應,就成為淮海戰役能否取勝的一個重要關鍵。為此,毛澤東同志一再指示我們,必須統籌解決全軍連同民工一百三十萬人三至五個月的口糧,以及彈藥、草料和傷員的治療等問題。華東局發出了‘全力以赴,支援前線’的指示,提出了‘解放軍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的口號,組成了華東支前委員會,進一步加強了對支前工作的統一領導。山東人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省吃儉用,保證了部隊用糧。”淮海戰役后期的解放軍前線陣地上,“糧足飯香,兵強馬壯。待戰役結束時,前方尚存余糧四千多萬斤”。整個淮海戰役中,共動員民工 543 萬人次,運送彈藥 1460 多萬斤,糧食 9 億 6 千萬斤。為此陳毅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同國民黨軍隊恰成鮮明的對照,他們屢屢彈盡糧絕,陷入絕境,這也成為國軍多次覆沒的重要原因。由此可知,能否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的確是戰爭能否取得最后勝利的根本所在。
不戰而屈人之兵:平津戰役
在遼沈戰役勝利后,淮海戰場國軍失敗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收拾待在華北戰場的傅作義集團勢必馬上要提上日程。此時踞守平津的傅作義部,在接連遭到解放軍的沉重打擊,又失去南北兩面依托,處于孤立無援狀態,導致士氣極其低落、軍心不穩,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隨時都有逃跑的可能。在這個時候,傅作義集團是蔣介石唯一可能機動使用的兵力。他們馬上要面對的是從東北入關的林彪和華北的聶榮臻。毛澤東考慮到絕對不能讓華北敵人跑了,因為不管他們跑到哪里,對我軍迅速實現全國解放都是不利的。必須當機立斷將其就地予以解決,以加速國民黨政權在全國的總崩潰。
如何解決華北問題
毛澤東是不會坐等傅作義集團逃走的。對如何解決華北問題,早在 1947 年 5 月 20日,毛澤東在給林彪、羅榮桓的一份電報中就作出大致的戰略規劃。他明確指出:為了解放北寧、長春兩路和平、津、沈、長四城,東北和華北必須密切配合,有計劃地、逐步地建立北滿、南滿、冀熱遼強大根據地。1948 年 8 月,毛澤東在西柏坡召見聶榮臻、楊成武時,又指出:“現在中央的戰略決策是,先解放東北,然后再回過頭來解放華北。因此,你們目前的戰略任務就是配合東北作戰,抓住華北的敵人,不讓他們增援東北。”到了 10 月 31 日,正當東北野戰軍即將攻占沈陽、營口時,毛澤東安排東北部隊主力先抽出兩個縱隊立即南下,其他部隊等任務完成后再協同我華北部隊殲滅傅作義集團,使政治協商會議能于 1949 年夏天在北平開會。
蔣介石和傅作義此時此刻已惶惶不可終日,但他們仍然缺乏對形勢的正確判斷。那時,國民黨華北“剿總”傅作義集團排兵布陣非常奇怪,他們除了有一個軍在歸綏、一個師在大同外,其余主力 4個兵團、12個軍連同其他部隊約 50 多萬人,沿著北寧鐵路和平綏鐵路,分駐在東起灤縣、西迄張家口的500多公里狹長地帶上,擺成東西向的一字長蛇陣。在這些部隊中,40%屬于傅系、60%屬于蔣系,二者彼此間存有矛盾。他們在東北和華北我軍的聯合打擊下,已經陷入非常不利的處境。在遼沈、淮海兩大戰役相繼進行后,這是蔣介石國民黨方面唯一可能機動使用的兵力。蔣介石這時還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從實際情況分析,由于華北和東北在戰略上是一體的,整個東北被解放軍攻取后,把華北國軍兵力南撤才是首選。但蔣沒有這么做,他單方面認為自己在中原仍有一拼,東北林彪不可能立即入關,華北國軍兵力仍然可以做到進退自如,因為他有自己的海軍力量可以使用,實在不行,可以依靠海軍力量南撤。對于接下來如何應對局勢蔣一直難以打定主意,處于猶豫中。他曾想要傅作義率部南撤,并委任傅為“東南軍政長官”。但蔣考慮到根據地原在綏遠的傅作義不愿南下,于是就改變了主意,想讓傅作義平津,以阻擋和牽制人民解放軍南下,為鞏固長江防線爭取時間。而此時的傅作義也有自己的打算,綏遠是傅的“老家”, 但是綏遠經濟落后,不利于擴充實力和長期堅守,況且傅統率下的蔣系部隊又無法帶走。如果暫守平津,有助于傅擴充實力;如果南下,不但傅系部隊很難帶往江南,而且一旦失去了地盤在南下后可能被蔣吞并掉。于是傅作義有意把蔣系部隊擺在東南向,把傅系部隊擺在西北向,一旦東北野戰軍入關,蔣系可以乘船南下,而傅系可以西撤綏遠,這就是怪異的長蛇陣的緣由,擺陣不是為了打仗,而是為了逃跑方便。蔣、傅二人各有各的算計,很難同心協力共謀時局。但暫守平津、控制海港,以觀時局成了蔣、傅兩人的共識。成功與失敗往往就在一念之間,蔣介石萬萬沒有想到,就這一念之差,使他徹底沒了撤退的機會和隨后抵抗的本錢。
當遼沈戰役結束后,毛澤東考慮著東北野戰軍應該盡快入關,可林彪表示有困難。毛澤東的戰略構想是最好能堵住華北的傅作義集團,如若不然蔣介石一旦調走他們,東北野戰軍將無仗可打。當毛澤東判斷出蔣介石仍在猶豫觀望時,他就當機立斷不再和林彪商量,下達即刻入關命令。11 月 18 日,毛澤東為中央軍委起草電報,向林羅劉通報:“傅作義經過彭澤湘及符定一和我們接洽起義。”接著,便斷然作出東北主力迅速入關的決斷:“望你們立即令各縱隊以一二天時間完成出發準備,于 21 日或 22 日,全軍或至少八個縱隊取捷徑以最快速度行進,突然包圍唐山、塘沽、天津三處敵人不使逃跑,并爭取使中央軍不戰投降 (此種可能很大)。”“望你們在發出出發命令后先行出發,到冀東指揮。”20日,毛澤東再次致電林羅劉等:“先以四個縱隊夜行曉宿秘密入關,執行隔斷平津的任務。”為了使東北野戰軍主力入關的行動不過早驚動對方,他特別強調:“部隊行動須十分隱蔽,蔣傅對我軍積極性總是估計不足的,他們尚未料到你們主力會馬上入關,因此除部隊行動十分蔭蔽外,請東北局及林羅譚令新華社及東北各廣播臺在今后兩星期內多發沈陽、新民、營口、錦州各地我主力部隊慶功祝捷練兵開會的消息,以迷惑敵人。”另外毛澤東還決定以華北聶榮臻的名義,派人同傅作義聯系作起義談判的初步接洽。此時的傅作義早已不是當年的意氣風發,他被蔣介石綁在了一個快要散了架子的破車上。雖然已通過關系開始起義的談判工作,但他意在“保存實力”,并沒有下最后的決心,傅還有西逃和南下的可能,且西逃的可能性較大。毛澤東估計,一旦解放軍兵指張家口,傅作義將調集他的嫡系部隊西援,能夠使傅部不能西逃或南下最為理想。
絕對不能讓敵人逃跑了
蔣介石最初的注意力集中在東面,為了防備東北野戰軍主力大舉入關,蔣還要求國軍東移津沽,為必要時從海路南撤提前做好準備。但毛澤東絕不會按蔣的思路走,他出其不意地從西線打起。
1948 年 11 月 29 日平津戰役從開始,毛澤東命令原在歸綏的楊成武兵團和原在石家莊北面的楊得志兵團各自迅速包圍張家口和新保安,這樣就使得傅作義無法顧得上東線,只得把注意力放在西邊。而東北林彪主力又提前入關,悄悄地地越過長城南下,分割國軍東面的北平、天津、塘沽之間的聯系。對于東北解放軍不進行休整就開始秘密入關,時任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副司令員的陳伯鈞曾回憶說:“這時我們對整個華北敵人的戰略包圍還未形成,我們在津塘方面的兵力還很不夠,倘若過早對平津等地實行戰役包圍,對張家口、新保安、南口等地實行戰役進攻,勢必嚇跑敵人,不利今后作戰。除此而外,在遼沈戰役結束之后,部隊由于連續作戰未及休整,又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關內,十分疲勞。”
正如毛澤東所預料的那樣,傅作義果不其然即刻馳援張家口,他要保障其西撤的通路,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攻占密云,做出攻打北平姿態,傅作義急忙將兵力撤回增防北平,可是毛澤東的意圖根本不是攻打北平,而是先切斷傅作義集團南下的海上之路。攻打天津和塘沽才是他的真正意圖。傅作義上當了。毛澤東十分欣慰,整個過程中他“唯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敵人從海上逃跑”。
依據這個判斷,毛澤東給前線將領發電報作出具體部署:“從本日起的兩星期內(十二月十一日至十二月二十五日) 基本原則是圍而不打 (例如對張家口、新保安),有些則是隔而不圍 (即只作戰略包圍,隔斷諸敵聯系,而不作戰役包圍,例如對平、津、通州),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個殲敵。尤其不可將張家口、新保安、南口諸敵都打掉,這將迫使南口以東諸敵迅速決策狂跑,此點務求你們體會。”電報里說:敵人現時可能估計你們要打北平,“但我們的真正目的不是首先包圍北平,而是首先包圍天津、塘沽、蘆臺、唐山諸點。”“此種計劃出敵意外,在你們最后完成部署以前,敵人是很難覺察出來的。”“敵人對于我軍的積極性總是估計不足的,對于自己力量總是估計過高,雖然他們同時又是驚弓之鳥。平津之敵決不料你們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以前能夠完成上列部署。”毛澤東在完成上列部署后,又在電報中規定:“攻擊次序大約是:第一塘蘆區,第二新保安,第三唐山區,第四天津、張家口兩區,最后北平區。”“只要塘沽 (最重要)、新保安兩點攻克,就全局皆活了。”對于毛澤東這樣的作部署,葉劍英后來評道:“‘兵貴神速’和‘出敵不意’的軍事原則,為一般軍事家所熟知,但毛澤東同志運用之妙,卻超乎尋常。‘圍而不打’和‘隔而不圍’的作戰方針,以及延緩華東戰場對杜聿明集團殘部最后殲滅部署的指示,則更表現了軍事指揮上的高度藝術。”蔣介石很顯然錯誤估計了毛澤東的行動,從蔣感到尚能支撐到全盤皆輸,只有極短的時間,等局勢明顯對其不利的時候,他仍然是舍不得地盤,這里也不想丟,那里也不想丟,結果是一塊地盤也保不住。局勢的發展同毛澤東的預計完全契合。12 月中旬,傅作義將華北“剿總”司令部由北平西郊遷到城內,放棄唐山、蘆臺,加強塘沽的防守。12 月 15 日,蔣介石才派人從南京飛抵北平勸傅作義率部南撤,這已經太遲了,唯一能跑的海上之路被解放軍截斷,欲逃無路了。
人民解放軍在完成對平津的包圍后,于12 月 22 日和 24 日先后攻占新保安、解放張家口,將傅系主力基本消滅,使他們無法西逃。毛澤東在布置嚴密防止平、津國民黨軍南逃的同時,一再查詢攻克塘沽的可能性。塘沽不好打,因為有國民黨海軍支援,所以有一小部分蔣軍乘船逃走,但蔣軍大部被截住了,天津守敵拒絕投降,僅僅 29 個小時即被解放軍攻克。這樣,傅作義集團的北平守軍基本上走投無路了,促使他們接受和平解決方式。
最好的結果:和平解放北平
毛澤東一直掌握著談判的主動權,他對傅作義很有耐心并不斷地減少傅作義談判的籌碼,傅在兵臨城下時,才下決心放棄抵抗。經過雙方的多次談判,加上中共北平地下組織和民主人士的積極勸說和促進,特別是在毛澤東發表“八項和平條件”后,傅作義終于接受和平解決的方式并在內部做了不少工作,將北平城內的國民黨軍隊 20 多萬人從1949年1月 22 日起開出城外,進行改編。人民解放軍在1 月 31 日進駐北平城內,古都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使 500 年古都得以保全,人民也沒再多流血,這對我們中華民族來講是最好的結果了。
1949年2月23日,毛澤東和周恩來、朱德在西柏坡接見傅作義、鄧寶珊。毛澤東稱贊了傅作義,說傅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立有大功勞!當他們談到綏遠問題時,毛澤東說:“有了北平的和平解放,綏遠的問題就好解決了。可以先放一下嘛!等待他們起義。還是以前說的,給你們編兩個軍。對于你們來說,走革命的道路,要過好幾個關,但主要的是要過好軍事關。這一關過好了,以后土改關、民主改革關、將來還有社會主義關等就好過了。”毛澤東的感召使傅作義放下心中包袱圓滿地解決了綏遠問題。平津戰役歷時 64 天,共殲滅和改編國軍52 萬余人,除歸綏、太原、新鄉等少數幾個孤立據點外,解放了華北全境。毛澤東后來把天津、北平、綏遠作為解決國民黨軍隊的三種方式,他們的命運就三種:被消滅,投降或起義。
從1948 年 9 月 12 日至 1949 年 1 月 31日,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和中央軍委指揮下進行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大決戰,在北起松花江、南抵長江的廣大土地上,前后經過 142 天的連續作戰,消滅國民黨軍隊173 個師,共 154 萬多人。給蔣介石反動統治以毀滅性的打擊,其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三大戰役一環扣一環,一個勝利接一個
勝利地向前發展,共同構成了中國革命戰爭史上一幅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雄偉畫卷。作為三大戰役的最高軍事統帥毛澤東和他領導的人民軍隊所做的偉大貢獻將永載史冊。三大戰役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勝利,毛澤東以偉大的革命氣魄和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及時抓住戰略決戰的最佳時機,正確選定決戰方向,并針對東北、華東、華北戰場的不同情況制定出各具特點的作戰方針,有力地保證了這場偉大的戰略決戰的勝利。這個偉大勝利更離不開英雄的人民軍隊,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堅強領導下,他們以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堅韌不拔的革命毅力、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克服了各種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打敗了異常兇惡的敵人,奪取了大決戰的偉大勝利。人民軍隊的偉大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力量。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是人民軍隊完全區別于一切舊軍隊的政治特質和根本優勢。黨指揮槍是保持人民軍隊本質和宗旨的根本保障,這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斗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的真理。三大戰役的偉大勝利,彰顯了軍民團結的偉大力量。
“最后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后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后一件老棉襖蓋在擔架上,最后一個親骨肉送去上戰場”。這首戰爭年代廣為傳唱的民謠,就是軍民團結如一人的生動體現。歷史告訴我們,有了民心所向、民意所歸、民力所聚,人民軍隊就能無往而不勝、無敵于天下。只要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贏得最廣大人民衷心擁護,就能構筑起眾志成城的銅墻鐵壁。
來源:《黨史文匯》2018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