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亞非會議取得成功
1955年4月18日,亞非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的獨立大廈開幕,故這次會議也稱作萬隆會議。出席這次會議的有29個國家的代表團,代表著超過當時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中國代表團由周恩來總理兼外長率領,代表團成員有副總理陳毅等。
開幕式結束后,舉行了一天半的公開大會,由各國代表團團長作一般性發言。雖然絕大多數國家的代表在發言中表達了對和平友好的訴求和對殖民主義的憎恨,但一些矛盾和分歧也開始暴露出來,核心問題是亞非新興民族國家究竟應如何處理與相互對峙的兩大陣營的關系。在發言中,有的國家的代表攻擊共產主義是一種“顛覆性的宗教”,認為蘇聯在東歐實行的是“新式的殖民主義”,有的國家的代表則因一些具體問題表示了對中國的疑慮。會場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人們十分擔心大會將因此爆發激烈的爭論。
在會議很可能走上歧路的關鍵時刻,中國代表團審時度勢,采取正確的對策。按照大會原來的安排,19日上午應由周恩來首先發言,但他放棄了這個機會,繼續傾聽其他代表的發言。當日下午,周恩來決定登臺講話。這立即引起各國代表和記者們的極大關注。周恩來沒有宣讀原先準備好的發言稿,而是將原稿油印散發,另作一個補充發言。他開門見山地指出:“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我們共產黨人從不諱言我們相信共產主義和認為社會主義制度是好的。但是,在這個會議上用不著來宣傳個人的思想意識和各國的政治制度”。他強調“求同”而不是“立異”,說明亞非各國的共同基礎就是“解除殖民主義痛苦和災難”。他表示,不同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存在,“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中國“準備在堅守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亞非各國,乃至世界各國,首先是我們的鄰邦,建立正常關系。”最后,他說:“讓我們亞非國家團結起來,為亞非會議的成功努力吧!”周恩來的發言,超乎與會代表和記者們的意料。他沒有直接駁斥對共產主義的攻擊和對中國的責難,卻巧妙地闡述了中國的原則和立場,寬容大度地體現了和解的精神,當場獲得絕大多數國家代表的贊同。這篇利用午休時間趕寫的演說詞,使兩天來大會的緊張氣氛頓時緩和下來,形成了會議的第一個高潮。
隨后四天的會議基本是秘密進行的,由政治、經濟和文化三個委員會分別商討各有關實質性問題,并起草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的決議與宣言,以及會議最后公報。會上形成兩派觀點:一派支持中立主義,贊成與共產主義共處;另一派支持所謂集體防御,主張與西方結盟來反對共產主義。許多代表見兩派各執己見,悲觀地認為會議已陷入僵局,達不成協議了。盡管中國實際處在矛盾的焦點上,但周恩來沉著冷靜,經過幾天的觀察,于4月23日在政治委員會會議上又一次發言。他說:我們應該以要求和平合作為共同基礎,來解決現在正在討論的問題。中國不贊成在世界上造成對立的軍事同盟,反對針對共產主義的“集體防御”;主張亞非國家“撇開不同的思想意識,不同的國家制度”,“進行國際合作,求得集體和平”。他建議,為避免誤解,可以使用聯合國憲章中的“和平相處”一詞代替“和平共處”一詞;五項原則的寫法也可以修改,項目可以增減。然后,周恩來提出作為中國代表團議案的七點“和平宣言”,并說明這七點來自各代表團提案中大家都能同意的東西。在解釋每一條時,他都談了中國的鄰邦所關心的一些問題,以消除他們的疑慮。這篇發言再次打破僵局,促使爭論各方達成協議,把會議推向最高潮。4月24日下午,在長時間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大會一致通過了《亞非會議最后公報》。《公報》吸收了中國代表團的建議,形成了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十項原則。24日晚,歷時一周的亞非會議勝利閉幕。
參加亞非會議,是新中國走上國際政治舞臺進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在萬隆,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國代表團為促使亞非會議的成功作出了舉世公認的巨大貢獻。同時,中國代表團積極開展會外交往,與各國代表團舉行廣泛的諒解性會晤。亞非會議的成功,標志著亞非國家作為戰后世界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開始登上國際舞臺,也標志著中國打開了與亞非國家廣泛交往的大門。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年1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