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要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
東北地理位置優越,北靠蘇聯和蒙古,西接蒙古,東鄰朝鮮,南瀕渤海與山東半島相望,西南部是中國共產黨已創建多年的晉察冀根據地;東北有豐富的資源,發達的工業,便利的交通,有利于支援革命戰爭和進行經濟建設;東北幅員遼闊,為人民軍隊順利進行運動戰開辟了廣闊的空間。正是充分估計到了東北所具有的獨特地理環境和地域、敵我力量對比、經濟優勢等,毛澤東在中共七大就提出了戰后全力爭取東北的戰略任務。他特別強調說,從我黨、從中國革命最近將來的前途看,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如果我們把現有的一切根據地都丟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么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當然,其他根據地沒有丟,我們又有了東北,中國革命的基礎就更鞏固了。1945年8月,日本帝國主義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日戰爭勝利后,鑒于東北在戰略上的重要性,中國共產黨不失時機爭取東北,是整個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出奇制勝的重要一步。
毛澤東赴重慶談判這個時期,是爭取東北的最關鍵時刻,任何決策上的遲疑和行動上的片刻遲緩,都將鑄成大錯,劉少奇曾嚴峻地說過,這“將逃不了歷史的懲罰”。在國共談判進行中,蔣介石的軍事行動頻頻而起,向八路軍、新四軍駐地和解放區中心地帶接連發動進攻,首要目標是搶占平津,控制華北,繼而進占東北,戰火卻遍及華南、華東和中原等地區。蔣介石在談判中把東北問題排除在外,意奪獨占東北。情況表明,中共中央和1944年夏秋原定的向南發展的戰略,已不適應新形勢,迫切需要改變。
9月14日,劉少奇主持中央會議,決定成立東北中央局,以彭真為書記,陳云、程子華、伍修權、林楓為委員,辦事處暫設沈陽,對外不公開。在征得毛澤東的同意后,9月19日,劉少奇兩次主持召開中央會議,并根據會議決定,為中共中央起草發出了關于“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指示。明確指出:“只要我能控制東北及熱察兩省,并有全國各解放區及全國人民配合斗爭,即能保障中國人民的勝利”。所謂“向北發展”,主要是搶在國民黨軍隊的前面向東北全境發展,以全力奪取整個東北。“向南防御”就是收縮南方戰線,將江南部隊撤至長江以北,加強長江北的防線,堅決打擊和集中殲滅來犯之敵,牽制和阻止國民黨向華北和東北的進軍,并從鄰近東北的地區急速抽調兵力向東北集結。“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發出后,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指示電在劉少奇的筆下接連發出,指揮了爭取東北戰略決策的全面迅速實施。
雙十協定確定和平建國方針,但沒有帶來真正和平。簽字的墨跡未干,毛澤東剛返延安,蔣介石馬上頒發“剿匪”密令,圍繞其搶占平津、控制華北、進占東北的目標,先后動用100多萬軍隊、50多萬偽軍,加緊軍事行動。雙十協定簽訂后,東北問題怎么辦?需要立刻作出回答。中共中央在10月10日向全黨發出的《關于今后我黨的任務與方針的指示》中明確指出,“東北問題談判中未提出,按原計劃進行。”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