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形成的兩個戰場
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1938年春,中國軍隊集結臺兒莊。中國軍隊在城內與日軍展開激烈巷戰。(圖片來源:新華網)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形成了兩個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后戰場,正面戰場是國民黨方面通過全國統一政權,利用全國資源和200余萬人的正規軍,擔負正面戰場的正規戰。敵后戰場是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深入敵后建立根據地,實行人民戰爭,堅持持久戰,執行基本的游擊戰,但不放棄有利條件的運動戰的戰略方針,擔負敵后抗戰的戰略任務。
抗日戰爭所形成的這兩個戰場,是中國共產黨倡導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軍事上的成功體現,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一大特點,是戰爭史上的奇觀。兩個戰場對抗日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乃至戰后中國政局和中國前途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戰爭現象以來,戰爭雙方正面對抗,古往今來,概莫能外。然而一場戰爭同時在正面與敵后兩個戰場上進行,而且敵后戰場如此廣大,兩個戰場相互依存、相互策應,既有統一戰略目標,又各自獨立自主,這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是絕無僅有的,在中外戰爭史上也是少見的,這是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中的創舉。
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形成兩個戰場的前提。沒有統一戰線就不可能有舉國一致的抗戰,因此也就不可能出現統一戰線目標下的各自獨立的兩個戰場。兩個戰場是相互依存,相互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協助的。國民黨擔任正面戰場的正規戰,共產黨擔任敵后的游擊戰,是必須的恰當的。統一戰線內這種分工,既符合全國抗戰軍事戰略上的需要,又符合國共兩黨和兩軍的自身情況。這樣的分工是統一戰線在軍事戰略布局上最為成功的體現。兩個戰場相互配合,構成了有利的戰略布局。正是由于兩個戰場的戰略布局,陷敵于兩面作戰,腹背受擊的被動局面,使抗日戰爭經過15個月就迫使敵人停止戰略進攻,放棄速戰速決,改取以保守占領區為主的方針。使抗日戰爭進入到了相持階段。
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攻克淶源縣日軍據點東團堡。(圖片來源:新華網)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兩個戰場軍民艱苦奮戰的結果。兩個戰場同時存在,分散了敵人的力量,使其顧此失彼,從而由強變弱,由主動變被動,八年來,兩個戰場共進行重大戰役200余次,大小戰斗20萬次,共殲日軍150余萬人,偽軍118萬人,接受投降日軍128萬人,偽軍146萬人,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徹底勝利。當然,兩個戰場的配合并未盡如人意,如果沒有國民黨頑固派的破壞抗戰,抗日戰爭的進程將大為縮短。
兩個戰場不僅對抗日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有著重大影響,而且對戰后中國的前途、命運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由于兩個戰場實行不同的戰略指導,因而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敵后戰場實行正確的抗戰路線、戰略方針和各項政策,因而,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越戰越強,不僅在爭奪全民族抗戰勝利的進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而且為抗戰勝利后中國兩種命運,兩種前途的決戰,奠定了勝利的基礎。而國民黨最高當局推行錯誤的抗戰路線、方針、政策。因而愈戰愈弱,由主要戰場變為次要戰場。兩個戰場教育了人民,人民贏得了戰爭。
綜合上述,我們完全有理由說中國抗日戰爭時期形成的兩個戰場是戰爭史上的奇觀。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