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八路軍沒有設立前敵總指揮部?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后,全民族抗戰開始,國共合作的統一戰線逐步形成。7月15日,中國共產黨發表宣言,決定“取消紅軍的名義及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8月25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將駐陜甘寧邊區的中國工農紅軍三大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稱“第八路軍總指揮部”。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葉劍英為參謀長,左權為副參謀長。下轄一一五師、一二○師、一二九師。9月11日,第八路軍又按戰斗序列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但習慣仍稱八路軍,第八路軍總指揮部改為第十八集團軍總司令部。
由以上資料可見,八路軍沒有設立前敵總指揮部。但是現在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組織沿革和各級領導成員名錄》、《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詞典》,都有“前總”,并寫有“前總參謀長,左權兼”。在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王稼祥等簽發的電報中,多次有“發前總”,有時也有“前總、三師”并列的寫法。那么到底八路軍有沒有設立“前敵總指揮部”的機構呢?
首先從檔案資料中,未查到任何中央軍委和八路軍總部關于成立“前總”的決定和命令,也未查到任何以“前總”名義上報、下發的文件。據王政柱(抗戰時期任八路軍司令部作戰科長,離休前是軍委總后勤部副部長)、蕭克、王平等老同志的回憶來看:王政柱很肯定地說:“前總”有此說法,但“前總”就是八路軍總部,沒有與總部同時存在的前總機構。蕭克、王平也證明沒有“前總”的單獨機構。蕭克還形象地比喻說:“賀胡子、賀龍是一個人,不是兩個人。”
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分析,1940年以前,朱德、彭德懷都被派到華北前線,直接指揮三個師,也就沒有必要再另外設立“前敵總指揮部”的機構了。
為什么出現“前總”的提法,特別是毛澤東、王稼祥等領導同志也用過這一提法呢?在這里應該是有歷史原因的,是一種習慣的提法。在紅軍改為八路軍前,紅軍長期設有“前總”——即前敵總指揮部,左權是前總的參謀長。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以后,紅軍改編八路軍,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左權等八路軍主要領導人都到華北前線,而毛澤東、王稼祥等中央軍委領導同志都在延安,仍習慣地稱八路軍總部為“前總”,正如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后,毛澤東仍將八路軍稱“紅軍”一樣。
綜上所述,紅軍改編成八路軍以后,紅軍前敵總指揮部改稱第八路軍總指揮部,而沒有再設立八路軍前敵總指揮部的單獨機構。至于“前總”的說法還存在,只不過是領導人的一種習慣說法。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