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抗日聯軍的艱苦斗爭
東北抗聯騎兵部隊
中國的抗日戰爭,經歷了由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的過程。局部抗戰是從東北地區開始的。
九一八事變后,在東北三省,除各種抗日義勇軍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依靠群眾,直接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極其艱苦的斗爭。中共滿洲省委指示各地黨組織,加強與抗日義勇軍的聯系,并組織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從1932年起,先后組織了由漢、滿、朝鮮、蒙古、回等民族的愛國志士參加的十余支抗日游擊隊。這些抗日武裝主要在南滿、東滿和北滿地區廣泛開展游擊戰爭,打擊日本侵略者。
在斗爭初期,中共臨時中央的冒險主義和關門主義方針,曾給東北黨組織的工作帶來消極影響。1932年6月,臨時中央在北方各省委代表聯席會議上作出決議,要在東北建立蘇維埃政權,在“擁護蘇聯”的口號下組織反日、反國民黨的斗爭。東北黨組織由于執行這種“左”的政策,在工作中走了一段彎路。
1933年的“一二六指示信”首次提出在東北組織全民族的抗日統一戰線策略后,對指導東北地區的黨組織轉變斗爭策略起了重要作用。中共滿洲省委及時總結前一段工作的經驗教訓,決定擴大黨獨立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執行民族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反對關門主義。黨組織主動地爭取團結各種抗日力量,收編和改造各種義勇軍。到1933年底,共產黨直接領導的各地游擊隊已發展成為東北抗日游擊戰爭的主力。
1933年9月,楊靖宇、李紅光等領導的南滿游擊隊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第一師,活動在磐石、海龍、東豐、西豐、輝南、通化、柳河、寬甸、桓仁、漾江(今靖宇)、撫松等縣。童長榮、王德泰等領導的東滿游擊隊于1934年3月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獨立師,活動在延吉、汪清、和龍、琿春等縣。趙尚志、張壽筏(李兆麟)等領導的珠河游擊隊于1934年夏改編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活動在珠河(今尚志)、濱江、賓縣、方正、延壽、五常、阿城、雙城、榆樹、葦河等縣。以李延祿領導的密山游擊隊為基礎,于1934年秋組成的東北抗日同盟軍第四軍,活動在寧安、密山、穆棱等縣。周保中等領導的綏寧游擊隊,馮仲云、夏云杰等領導的湯原游擊隊以及饒河游擊隊等,也都在積極開展抗日斗爭。
這些游擊隊依托山區,化整為零,開展游擊戰爭,伏擊日、偽軍“討伐”隊,襲擊鐵路交通,使敵人坐立不安,疲于奔命。1935年冬,日本制定《滿洲國治安計劃大綱》,一方面加緊向抗日武裝進行軍事“討伐”;另一方面采取歸屯并戶建立“集團部落”等政策,企圖斷絕抗日軍隊與人民群眾的聯系,以消滅共產黨組織和抗日軍隊。
1936年2月10日,從上年開始直接領導東北黨組織的工作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提出《為建立全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部決議草案》,決定為適應反日統一戰線的需要,統一全東北抗日軍隊的名稱。2月20日,以楊靖宇、王德泰、趙尚志、周保中等和湯原游擊隊、海倫游擊隊的名義發表《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說明根據全國抗日運動的發展,有進一步鞏固抗日軍隊、統一抗日行動、改革抗日軍隊建制的必要。于是,東北各抗日武裝力量陸續改編為抗日聯軍的各軍,繼續在各地區進行英勇的斗爭。1936年1月,根據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指示,撤銷中共滿洲省委,成立南滿、東滿(后未正式成立)、吉東、松江(后成立的是北滿臨時省委)四個省委和哈爾濱特委。這一改變雖然加強了各地區黨組織的領導,卻使整個東北地區的黨組織失去原滿洲省委那樣的統一領導,而要靠遙遠的并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來統一領導,這就不可避免地給東北地區的抗日斗爭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在東南滿地區,有抗日聯軍第一軍和第二軍。第一軍由楊靖宇任軍長兼政治委員,下轄兩個師,約3000人,活動于以金川老游擊區為中心的南滿地區。1936年3月至5月,這兩個師在游擊區內配合作戰,消滅部分日、偽軍,打破敵人的“討伐”,擴大了游擊區,全軍發展到6000余人。第二軍由王德泰任軍長,魏拯民任政治委員,下轄三個師,共2000余人(朝鮮族占大多數)。1936年3月至5月,第二軍除與第一軍、第五軍打通聯系外,還擴大了游擊區,部隊發展到5000余人。
1936年6月,為加強對東南滿地區抗日游擊戰爭的領導,東滿、南滿特委組成中共南滿省委,由魏拯民任書記;同時將抗日聯軍第一、第二軍合編為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由楊靖宇任總司令,王德泰任副總司令。第一路軍成立后,楊靖宇率部分兵力在通化、輯安(今集安)地區伏擊日、偽軍,消滅偽滿騎兵200余人,后在本溪附近消滅偽東邊道“剿匪”司令邵本良主力1000人左右,給敵人以重大打擊。1936年夏冬,第一路軍先后派部分兵力向遼西、熱河地區進行兩次西征,企圖打通與中共中央和關內抗日軍隊的聯系,但沒有成功。第一路軍除據有撫松、漾江、通化老游擊區外,還在長白縣境內和寧安南湖頭新建或重建了游擊根據地,打開了東南滿地區的抗日斗爭局面。
在北滿地區,有抗日聯軍第三軍、第四軍、第六軍。第三軍由趙尚志任軍長,先有七個師,后來又組建三個師,共6000人左右。他們分別在松花江兩岸開展游擊戰爭,使北滿游擊區擴大到40余縣。第四軍軍長李延祿,后由李延平代理,先有三個師,后來發展為四個師。他們活動于松花江南岸并向東發展到烏蘇里江西岸。第六軍由夏云杰任軍長,張壽筏任代政治委員,下轄七個團,活動在以湯原為中心的松花江下游各縣。1937年初夏云杰犧牲,由戴洪賓任軍長,將七個團改編為四個師。5月,攻克湯原縣城,給日軍以沉重打擊,繳獲大批武器彈藥,鼓舞了當地人民的抗日斗爭。
抗日聯軍第三、第四、第六軍在松花江兩岸的頑強斗爭及其游擊區的不斷擴大,嚴重地威脅著日、偽對北滿的統治,被日本稱為“北部國防線上的心腹之患”。從1936年秋開始,日、偽軍以賓縣、木蘭、通河、湯原、依蘭為中心,發動“討伐”。9月末,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決定以第三、第六軍主力堅持老游擊區的斗爭,另以第三、第四軍和在吉東的第五軍各一部組成遠征隊進行西征。11月至12月,開辟了小興安嶺西麓鐵力、慶城、海倫等地的新游擊區。留守老區的部隊分頭出擊,取得很大勝利,并一度攻占黑龍江邊的軍事重地佛山(今保興)縣城。1937年春,北滿臨時省委為粉碎日、偽軍自南而北壓迫抗聯各軍于三江平原以聚殲的計劃,決定第三、第六軍主力實行戰略轉移,進軍黑龍江、嫩江平原開辟新區。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奮戰,部隊到達綏棱、海倫地區,后來仍返回湯原游擊根據地。
活躍在吉東地區的是抗日聯軍第五軍主力,周保中任軍長,柴世榮任副軍長,下轄兩個師。1936年5月以后,日軍對以寧安為中心的綏寧地區的“討伐”更加殘酷。第五軍除留少數部隊在寧安地區堅持斗爭外,主力部隊向穆棱、密山、依蘭方向發展。1937年3月,攻克依蘭縣城。接著,在依蘭及其周圍數縣內展開活動,打擊日、偽軍,開辟新的游擊區。堅持在寧安地區的部隊也進行多次戰斗,擴大了隊伍。第五軍發展到約5000人。
1936年11月,以抗日聯軍第四軍第二師為基礎建立了抗聯第七軍,軍長陳榮久,下轄三個師,共700余人。1937年1月,陳榮久在戰斗中犧牲。為了擴大游擊區,第七軍分兩路在烏蘇里江沿岸和松花江下游開展游擊戰爭,破壞敵人的“集團部落”政策,擴大抗日統一戰線,聯合當地的山林隊、紅槍會,使第七軍發展到800多人。
除上述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聯七個軍外,到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前后,還建立了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軍。第八軍軍長謝文東(1939年叛變),政治部主任劉曙華,共300多人,后來發展到2000人,主要活動于依蘭、方正、湯原縣境內。第九軍軍長李華堂(1939年叛變),政治委員李熙山(許亨植),共800余人,最初活動于湯旺河里一帶,后來轉戰于勃利、依蘭、方正等地。第十軍軍長汪雅臣,副軍長齊云祿,共1000余人,主要活動于舒蘭、五常一帶。第十一軍軍長祁致中,約1500余人,主要活動于依蘭、樺川、富錦、集賢一帶。
從1936年初到1937年秋,東北抗日聯軍已建立11個軍,共3萬余人,開辟了東南滿、吉東、北滿三大游擊區,在南起長白山,北抵小興安嶺,東起烏蘇里江,西至遼河東岸的廣大地區內,開展游擊戰爭,同日、偽軍進行大小幾千次戰斗,粉碎了敵人的多次“討伐”。他們的英勇斗爭,有力地打擊了日本在中國東北的殖民統治,牽制了大量日軍,支援和鼓舞了全國的抗日救亡運動。
朝鮮的共產主義者金日成、崔庸健、金策等,在九一八事變后即參加了中國一些地區的抗日救亡斗爭。他們中的許多人和中國同志一起組織和領導抗日武裝,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境內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他們和中國同志親密團結,共同戰斗,為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中共黨史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