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抗日戰爭時期的
解放區民主政權是新中國的雛型?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主要內容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為了適應抗日戰爭需要,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根據地(解放區)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這個政權不僅在當時是全國政權組織的楷模,而且為后人留下了政權建設的寶貴經驗。
抗日戰爭時期各個解放區政權機構的設置貫徹了精簡機構減少人員的精神。解放區政權建設的重點在基層,在實踐中,凡是不便于聯系群眾或群眾感到不便的政權組織機構,都要逐步改變。1941年,中共中央把邊區政府副主席、黨外人士李鼎銘先生提出的“精兵簡政”的建議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政策”,指示各解放區貫徹執行。到1944年初,勝利達到了預期目的。其結果,一是調整了政權機構,建立了各種制度;二是精簡了脫產人員,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節省了費用,人民的負擔大大減輕了。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的政權有極為廣泛的代表性。參加抗日民主政權的有工人、雇農、貧農、中農、其他小資產階級、富農、地主、資本家;有共產黨員、國民黨員、其他民主黨派成員;凡居住邊區的各民族權利一律平等。為了確保抗日民主政權階級構成的廣泛性,黨規定了政權建設中共產黨員、左派進步分子和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原則。“三三制”是調節解放區各抗日階級之間關系的合理的政權形式,它是共產黨約束自己而不是強迫群眾選舉自己的制度,開創了共產黨領導的政權機構中共產黨員同廣大黨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優良傳統。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的政權是依靠人民的民主選舉、監督、罷免制度而建立的。林伯渠、謝覺哉等在政府系統工作的許多黨員干部,根據黨的指示精神,深入群眾,引導人民在實踐中學會運用民主權利。人民行使了選舉、監督、罷免權,使政權機關干部對上級負責與對群眾負責完全統一起來,保證了人民政權的本質不變。而且把干部置于黨和人民關懷與監督之下,最利于干部的健康成長。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政權依靠的是一支廉潔奉公、密切聯系群眾的干部隊伍。解放區政權的干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不是官僚而是公仆,不是上司而是親人。群眾信任他們,愿意向他們傾訴自己的悲哀與歡樂,能夠無拘無束地向他們提出批評和建議。因此在關鍵時刻,群眾能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政權。
抗日戰爭時期的解放區民主政權是新中國的雛型。解放區的抗日民主政府,是當時中國土地上存在的一切其他政府不能比擬的最民主、最廉潔、最富有朝氣、最受人民歡迎和擁護的政府。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