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長征對國民黨政府
內外政策轉變產生了影響?
其一,長征以實際行動表明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抗日誠意,消弭了國民黨關于紅軍“搗亂后方”、“牽制抗日”的讕言,這是促使國民黨政府內外政策轉變的第一步。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長征。長征是在“北上抗日”口號下進行的。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長征對國民黨來說,則是解除了其后顧之憂,解除了紅軍對其長江中下游政治經濟基本區域的威脅。
紅軍的長征是被動的,但長征也使國民黨陷入了被動的地位。因為從戰略上說,紅軍從向南京政府進攻的姿態轉為防御姿態;而對日本,則變為進攻姿態(紅軍抵達西北抗日前線)。這樣,國民黨原先尚能蒙騙部分人的“先安內”政策就失去了借口,安內攘外政策有了微妙的變化。
其二,國民黨政府開始進行以御侮為目的的整軍經武工作,對日態度逐漸強硬。紅軍長征后,國民黨認為“圍剿”已初告成功,紅軍已是“殘余”、“流寇”,“赤禍已不足為息”。1935年底,蔣介石聲稱:“今年中心工作是謂剿匪,可以說已達七分之成功,明年則可以抗倭為中心,而對匪僅著力于清剿可也”。蔣下令成立“陸軍整理處”,以陳誠為處長,規定四年內整理陸軍60個師。同年夏,又令全國炮、騎、工兵均歸陳誠督導整理。也從這年開始,蔣調集四個師部隊秘密構筑蘇州、常熟、嘉興、江陰等地的國防工事,同時還在長江兩岸興建工事,整個防御體系以南京為中心,逐次向黃河流域推進。
其三,對內重心轉向西南軍閥,國民黨中央勢力伸入四川等西南各省。紅軍長征后,蔣介石開始將眼光從自己的“心腹之區”移到中央勢力影響不大或不能達到的地區。1934年10月,蔣介石巡視西北、華北,歷經陜、甘、寧、豫、晉、冀、察、綏等省,歷時一個月,以圖加強對這些地區的控制。華北出現危機后,蔣意識到中日戰爭無法避免,開始將注意力轉向西南,紅軍的長征又給他掃除異己、擴展勢力范圍的難得的機會。1934年秋冬,鑒于紅四方面軍在川北的發展,劉湘向蔣求援,但聲明不要中央派兵入川,蔣于是派一參謀團入川。1935年10月1日蔣介石親自主持,將參謀團改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營。行營名為輔助劉湘統一川、康兩省,實則已把川、康等省的政治、軍事、經濟大權攬入手中。也在這一年,蔣介石搞掉了貴州軍閥王家烈。
其四,對共產黨和紅軍更注重于政治解決,國共兩黨的緊張關系有所松動。紅軍戰略轉移,離開國民黨的“心腹之區”后,蔣介石即考慮政治解決中共問題,并派人與中共直接秘密接觸。政治解決中共問題,既有險惡的用心,也有現實的考慮。險惡的一面是師承歷代封建統治者的“剿”“撫”兩手來解決中共和紅軍;現實考慮的一面是紅軍對其威脅的減弱,日本對其統治威脅的上升。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