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紅四方面軍主力退出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是有積極戰略意義的?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退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西進鄂豫陜邊,轉戰陜南、川北,開創了川陜蘇區。紅四方面軍的這次長途戰略轉移,歷經艱險,終于使敵人企圖消滅紅軍主力的計劃破產,保存了革命力量,并開創了新的革命根據地。紅四方面軍的戰略決策一方面是被動的,迫不得已的,但同時也是一種大膽的首創。在戰爭中,因戰局的變化所采取的主動的或被動的決策都不是流寇式的逃跑,而是補救措施。只要能夠保存紅軍,就有從失敗走向勝利的指望。紅四方面軍雖然撤離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但保存了14萬余人的武裝,還有重新建立根據地的基本力量。
中國的紅色政權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條件之一是尋找敵人統治的薄弱環節去突破。當國民黨以30萬人馬,四面合圍,深入腹地的情況下,就不能說大別山區仍是敵人統治的薄弱地區了,紅四方面軍落腳的川陜邊界比起大別山區來更適宜于紅軍與革命政權生存和發展。當時四川的形勢亦對紅軍有利:川軍和國民黨嫡系之間、川軍各派系之間矛盾重重,紛爭不息,是乘機發展的良好時機。川北的高山密林和豐富物產也是武裝割據的理想境地。加上川東和陜南人民有著深厚的革命基礎。入川之后,紅四方面軍以14萬人迅速發展到8萬之眾,開創了包括7個縣100多萬人口的川陜根據地。川陜根據地的開創和發展,改變了全國革命力量分布,它北連陜北根據地,南與湘鄂西蘇區相接,又同中央蘇區遙相呼應,顯示了紅四方面軍戰略轉移的卓著成效。
在西行轉戰的征途上,紅四方面軍打擊敵人,播下了革命火種。后來鄂豫陜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桐柏山區游擊戰爭的開展與紅四方面軍戰略轉移的深遠影響是分不開的。這次轉移也存在一些問題,如決定倉促,全盤計劃不周,對脫離根據地后的逆境缺乏充分的估計,草率決定,事先未及呈報中央,影響各蘇區的反“圍剿”斗爭等。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