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紅軍長征在戰略上是“有所準備”的?
在廣昌戰役以后,中共中央就曾考慮過紅軍主力退出蘇區,并作了某些準備。
遵義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決議》(以下簡稱《總結決議》)第十一條說:“國際六月二十五日來電曾經這樣的指出:‘動員新的武裝力量,這在蘇區并未枯竭,紅軍各部隊的抵抗力及后方環境等,亦未足使我們驚慌失措。甚至說到對蘇區主力紅軍退出的事情,這唯一的只是為了保存活的力量,以免遭受敵人可能的打擊!
李德在《中國紀事》中說:“5月初,我受中央委托草擬了1934年5月至7月關于軍事措施和作戰行動的三個月的季度計劃。這個計劃是以軍事委員會決議的三個觀點為基礎的,這三個觀點是:主力部隊準備突破封鎖線,獨立部隊深入敵后作戰,部分放棄直接在前的抵抗!薄巴粐臏蕚涔ぷ鲝1934年5月開始,此后一直是按計劃進行的。5月底6月初,這個計劃在軍事委員會討論通過形成決議”,“通過在上海的共產國際代表團也向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匯報了這個計劃的梗概,共產國際批準了這個計劃”。“1934年8月初,政治局和軍事委員會重新研究了軍事形勢”,“大家一致認為,此時此刻還要尋求在蘇區內進行決戰是毫無意義的。”“政治局委托我草擬一個8月至10月的新季度計劃”,“政治局常委會批準了8月計劃,已經包含了常委會在9月底作出的關于突圍的最后決議的所有主要內容!睂@一史實當時擔任翻譯的伍修權認為是可信的,他曾對采訪他的美國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里說:“盡管我同李德在許多問題上看法不一,但是,我同意李德的這一說法!保ü锷?索爾茲伯里:《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伍修權在《我的歷程》一書中專門回憶了“長征準備”,說:“1934年春,李德就曾同博古說,要準備作一次戰略大轉移。不過那時根本沒有打算走那么遠,也沒有說是什么長征,只準備到湘鄂西去,同紅二、六軍團會合,在那里創建新的革命根據地。大約在長征開始的半年前,就進行了各項準備工作!彼信e了三個方面:第一,蘇區猛烈擴大紅軍,建立新的兵團;第二,進行武器彈藥等的物資準備;第三,“軍事部署上也作了準備”。他認為,7月,北上抗日先遣隊的行動,8月,六軍團向湘鄂西的轉移,“這兩處紅軍的行動,都是為了配合紅一方面軍主力大轉移的”。
此外,陳云在1935年秋和翌年初寫的兩篇關于長征的文章中,詳細地記述了長征的準備工作。從當年參與了某些準備工作的同志的回憶中,也可以看出長征準備工作進行的情況。
一軍團在9月初就接受了準備轉移的任務。聶榮臻(當時任紅一軍團政治委員)回憶說:“長征之前,一軍團在福建打了溫坊,奉命回到瑞金待命。周恩來同志找我們單獨談話,說明中央決定紅軍要作戰略轉移,要我們秘密做好準備,但目前又不能向下透露,也沒有說明轉移方向。轉移之前,要一軍團先到興國抗擊和遲滯周渾元縱隊的進攻,以便掩護各路紅軍到預定地域集結!
因此,在廣昌戰役之后,面對嚴重的局勢,中央和中革軍委主要領導人就醞釀紅軍主力退出蘇區,并列入了季度戰略計劃,在實際工作中做兵員、物資、干部等方面的準備工作。所以說,紅軍長征在戰略上是“有所準備”的。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