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1934年紅三軍轉戰
黔東并不是“懼敵避戰”的行為?
對于紅三軍進軍黔東,開辟“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中共黨史界有些同志曾認為這是夏曦“懼敵避戰”的錯誤行為。但是,事實并非如此:
(1)從當時的形勢看,進軍黔東的決定是正確的。
1932年夏,蔣介石對各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四次反革命“圍剿”。當時由于湘鄂西分局主要負責人推行王明“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和肅反擴大化,紅三軍未能粉碎這次圍攻。10月,紅軍被迫撤出洪湖蘇區,由于沒有根據地,長期連續作戰,得不到休整,部隊損失很大,人員銳減。為了擺脫這種局面,湘鄂西分局于1934年4月14日在利川十字路召開會議,決定在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建立根據地。隨即,紅三軍便轉戰于黔江馬喇湖和酉陽一帶。紅三軍的進擊,雖然給這里的敵人以沉重打擊,并相應地擴大了鄂川邊游擊區,但卻無力量牢固地占領,也沒能建立起地方政權。5月初,紅三軍在酉陽受到川軍及湘軍重兵進逼的情況下,決定奔襲彭水。5月8日,一舉攻占彭水縣城,由于當時各路敵軍想在此地合圍紅三軍,湘鄂西分局領導權衡利弊諸因素之后,決定撤出彭水,不回酉秀,而西渡烏江,向敵人防守力量較薄弱的貴州進軍。紅三軍進入貴州后,基本未遇敵人大的抵抗,便占領了沿河縣城及附近地區。1934年6月19日,中共湘鄂西分局在楓香溪召開會議,決定建立“黔東特區”革命根據地。
(2)從當時黔東特區的環境和特點看,進軍黔東開辟黔東根據地的決定是正確的。
黔東地處湘、川、黔三省交界,是貴州的邊遠地區。由于離貴陽、長沙、成都及重慶都遠,反動統治者從經濟、政治、軍事上都無法直接控制。加之貴州兩派軍閥間的分裂和戰爭,大大削弱了他們在黔東的統治力量,有利于紅軍在這里創建革命根據地。黔東地區群眾基礎好。在封建土地制度桎梏下,這里的人民困苦不堪,有改變現狀的強烈要求。大革命以來,賀龍多次在這一帶活動,在當地群眾中有著崇高的威望。這里地形險要,利于紅軍發揮游擊戰爭的特長。這里物產豐富,利于養兵和根據地的建設。
(3)從開辟黔東根據地后的效果看,進軍黔東的決定是正確的。
紅三軍開辟黔東蘇區后三個來月的時間,就在沿河、德江、印江、酉陽等縣建立起17個區蘇維埃政權和120多個鄉蘇維埃政權。到1934年9月,黔東蘇區已擁有印江、德江、沿河、松桃、酉陽五縣相毗連的縱橫200多里、人口十萬以上的區域。由于有了這樣一塊鞏固的根據地,才使紅六軍團西征有了條件,并能在甘溪戰斗失利后的極困難的處境中,得以在木黃與紅二軍團勝利會師,得到比較充分的休整和補充。在黔東特區根據地鞏固的基礎上,紅二、六軍團的領導進而提出建立新的根據地的任務。10月底,紅二、六軍團主力發動了強大的“湘西攻勢”并取得勝利,把“黔東特區”發展成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12月19日,紅二、六軍團又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回師黔東,以鉗制在銅仁地區的薛岳部及王家烈部。同時,中共黔東特委和黔東獨立師也向印江等地出擊,以掩護主力東進,隨即又返回根據地,堅持了近一個月的英勇斗爭,吸引了約八個團的敵人兵力。此時,中央紅軍正浴血奮戰于敵人設置的湘江沿岸封鎖線上,黔東特區的存在,紅二、六軍團及黔東獨立師的進擊,無疑都對中央紅軍長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策應作用。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