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閩中游擊區是一塊獨立的游擊區?
(1)閩中有堅強的黨組織實施領導
早在大革命時期,這里就建立了黨的組織。1930年成立了以鄧子恢為書記的閩中特委。從此,閩中地區的革命斗爭蓬勃發展。1934年4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書記陳云樞、委員練文蘭等被捕后集體叛變,使福州和莆(田)仙(游)地下黨組織遭到嚴重摧殘。不久,莆田中心縣委和仙游縣委亦遭敵破壞,黨的主要領導人叛變。在此緊要關頭,市委常委王于潔(即吳梅)、市委宣傳部長黃孝敏和劉突軍(原名郭隱珍)等在福州脫險后,相繼趕回閩中,分別重建了以王于潔為書記的中共莆田中心縣委和以黃孝敏為書記的中共福清中心縣委。1935年5月,莆田和福清兩個中心縣委召開聯席會議,決定并成立了中共閩中特委,以王于潔為書記,黃孝敏、潘濤、劉突軍等為執行委員,統一領導閩中地區的斗爭。
為取得上級黨的領導,閩中特委于1936年秋派黃孝敏赴香港,與中共南方委員會(簡稱“南委”)接上關系,隨之接受“南委”領導。
(2)閩中有一支獨立開展游擊戰爭的游擊隊
早在1930年,閩中就建立了工農紅軍游擊第二支隊。后在敵進攻下嚴重受挫,余部繼續堅持斗爭。1934年秋,以王于潔為書記的莆田中心縣委重新建立后,將游擊隊進行了整頓,以鄭金照為隊長,潘濤為政委,隨即開展小規模的游擊活動。
與此同時,以黃孝敏為書記的福清中心縣委成立后,組建了工農游擊隊福清大隊。1935年初,原活動在連江地區的連江西南團20余人,由團長楊采衡率領來到福清海口鎮,加入了福清游擊大隊。
1935年5月,閩中特委成立后,將福清游擊大隊改編為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一支隊;莆田游擊隊改編為閩中游擊隊第二支隊,分別在福(清)莆(田)仙(游)永(泰)邊界地區開展游擊戰爭,取得了許多勝利。
1936年6月,兩支游擊隊會合,根據特委指示,兩部合編為抗日義勇軍閩中第二支隊。此后,第二支隊以靈活機動的游擊戰術,忽而山區,忽而平原,使敵人防不勝防。
1937年9月,閩中工委和第二支隊與國民黨地方軍政當局談判達成停戰協議。后由于政治警惕性不高,致使1938年3月劉突軍被敵殺害的同時,部隊亦被繳械,這就是繼閩粵邊“漳浦事件”后又在閩中發生的“泉州事變”。不久,在新四軍軍部的斗爭下,國民黨當局不得不將我人員、武器發還。是年四月,閩中游擊隊奉命編入新四軍軍部特務營(一說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特務連),隨即開往皖南抗日前線。
(3)閩中有創建和堅持的游擊根據地
1935年5月,在閩中特委成立的聯席會議上,就決定建立以常太為中心的莆、仙、永邊和以羅漢里為中心的福、莆、永邊兩個游擊根據地。此后,閩中工農游擊隊第二支隊在常太地區,第一支隊在羅漢里地區,分別發動群眾,開展“四抗”(抗捐、抗稅、抗租、抗糧)斗爭,打擊地方民團和聯保處,鎮壓罪大惡極的地主豪紳。同時,通過政治爭取與軍事打擊相結合的方針,分化和瓦解了當地土匪武裝。經過半年的斗爭,開辟了常太和羅漢里兩塊游擊根據地。
1937年2月,敵人調集3000余人“圍剿”羅漢里游擊根據地。第一游擊支隊“化整為零”,與敵周旋。不久,在給敵一些殺傷后,安全轉移至莆、永、邊山區,與第二游擊支隊會合,兩部合編為抗日義勇軍第二支隊。同年7月,敵再次“圍剿”常太游擊根據地。游擊隊經過艱苦斗爭,未能打破敵之“圍剿”,于是轉至莆、永邊界。不久,又開辟了以山溪為中心的新的游擊根據地。直至抗戰爆發后,游擊支隊與國民黨地方當局達成停戰談判協議為止。
閩中地區的游擊隊在閩中特委(后為工委)領導下,堅持了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后又成為新四軍的一個組成部分。而此塊游擊區既不屬閩西,又不屬閩北、閩東或閩粵邊,而是與這些游擊區鼎足而立,因此,理應作為獨立的一塊游擊區。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