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鄂豫皖根據地
在1932年后進入了大發展時期?
1931年9月至11月,蔣介石先后調集15個師以上的兵力,分別部署在豫東南、鄂東和皖西,準備對鄂豫皖根據地進行第三次“圍剿”。但由于九一八事變后全國抗日反蔣浪潮的掀起和國民黨內部矛盾的增長,使得這次“圍剿”遲遲不能開始行動。
11月7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紅四軍和10月間成立的紅二十五軍(曠繼勛任軍長,王平章任政治委員,活動于皖西根據地)合編為紅軍第四方面軍(簡稱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全軍近3萬人。這是繼紅一方面軍之后組建的有進行戰役作戰能力的一支重要部隊。這時,根據地內的游擊戰爭得到迅速發展,建立起赤衛軍等多種地方武裝。廣大農民群眾紛紛起來,以人力、物力支援紅軍作戰。“小小黃安,人人稱贊;鑼鼓一響,四十八萬;男將打仗,女將送飯。”流傳于黃安的這首歌謠,反映了根據地軍民團結、共同對敵的動人情景。從1931年11月至1932年6月,根據國民黨軍隊暫無行動和缺乏統一指揮的有利形勢,紅四方面軍實行外線進攻作戰的方針,主動出擊,先后發起黃安、商(城)潢(川)、蘇家埠、潢(川)光(山)四次戰役,共殲敵約6萬人,給敵人以沉重打擊。紅四方面軍的進攻作戰,使得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根據地的第三次“圍剿”未及發動,即宣告破產。
紅四方面軍在反“圍剿”斗爭中,創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戰原則。如在強敵進攻的形勢下,主動退卻,誘敵深人,避強擊弱,包圍迂回,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敵;在敵“圍剿”軍尚未準備就緒的有利條件下,主動進攻,打破敵人的“圍剿”計劃等。這些作戰原則,為紅軍戰略戰術原則的形成和發展,做作出了重要貢獻。
隨著反“圍剿”斗爭的勝利,鄂豫皖根據地和紅軍都有很大發展。紅四方面軍發展到45萬余人,根據地擴大到東迄安徽的舒城,西至平漢鐵路,南抵鄂東的黃梅、廣濟,北臨淮河的廣大地區。
選自《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
韓廣富 曹希嶺 主編
中共黨史出版社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