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暴動烈士陵園(福建篇)
赤石暴動烈士陵園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街道赤石村河對岸。
1941年1月皖南事變發生后,國民黨頑固派將事變中被俘的新四軍排以上干部和其他被捕的愛國志士等700多人分6個中隊囚禁在上饒集中營。1942年5月間,國民黨第三戰區決定將上饒集中營隨戰區司令部向閩北轉移。轉移的前夜,集中營第6中隊秘密黨支部決定在崇安境內舉行暴動。6月5日,上饒集中營撤離上饒, 16日抵達崇安大安村宿營,17日中午在崇安縣城吃過午飯,下午2時左右到達赤石等待過渡,第6中隊秘密黨支部決定過河后就舉行暴動。黃昏時刻,按當天行軍順序,第3分隊先渡河,爾后是第1分隊和第2分隊,每個分隊各乘兩張竹筏和一條渡船,當第2分隊的同志上了岸,敵憲兵隊還在河中央時,第6中隊暴動政治指揮陳念棣、軍事指揮王羲亭交換暗號后,莊嚴地發出了暴動訊號,第6中隊80多名同志如出籠的猛虎般迅速沖上丘陵山頂密林深處。赤石暴動成功后,這批同志經中共福建省委接應,在武夷山戰斗數月后重返江南抗日前線。
赤石暴動勝利后,國民黨頑固派將下梅宿營地集中營人員全部撤回到赤石村關押。6月19日,敵人將暴動中突圍未成的第6中隊的王仁、王云燕、楊瑞年、鄧復生等人和其他中隊里所謂的“危險分子”、“頑固分子”共59人押到虎山廟,分三批集體槍殺于虎山廟左側山地上。虎山廟大屠殺事件中除秦峰幸存外,其余58人全部犧牲。赤石暴動前后(6月16日至23日)在崇安境內,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殺害的共產黨、新四軍干部和革命志士共73人。
赤石暴動烈士陵園中的烈士墓
1957年,中共崇安縣委、崇安縣人民政府組織人員在虎山廟屠殺地挖出新四軍烈士遺骨,葬于赤石暴動發起地,并修建赤石暴動烈士陵園。赤石暴動烈士陵園依山臨水,氣勢雄偉,占地約8000平方米,分石階、屏風、石廊、陵墓、廣場5個部分。陵園門前順山勢建造的多層石階像一座觀禮臺,石階兩側為梯田式花圃,登上石階最高處可將赤石渡口風光盡收眼底。陵園入口處立一座高2米、長6米的石屏風,屏風正面是雕刻的“赤石暴動烈士陵園”8個漆紅大字,背面銘刻著1942年6月15日至23日在赤石暴動、虎山廟大屠殺以及在大安、興田途中慘遭國民黨頑固派殺害的新四軍干部和愛國志士共計73位烈士的名單。繞過屏風,左右兩側是可供游人休息的石廊,再向前就是陵園主體廣場,廣場占地面積10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上千人瞻仰憑吊。廣場正前方是一座高約1米的圓柱體、半球型頂蓋的的墓冢,墓前立有赤石暴動紀念碑,碑上刻著赤石暴動簡介。目前,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在陵園邊上增建了赤石暴動烈士紀念館。
赤石暴動舊址紀念碑
赤石暴動烈士陵園于2005年10月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